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291|回复: 1

中医用“提壶揭盖法”治疗癃闭(尿潴留)

[复制链接]

1287

主题

1761

帖子

766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62
发表于 2022-11-19 21: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叶.jpg

苏 叶

中医用“提壶揭盖法”治疗癃闭(尿潴留)

来源:微博  作者:革成先生

    中医治法中有一个方法叫提壶揭盖法,是根据“上窍开则下窍自通”的理论,应用开提肺气,或升举中气的治则,从而通下焦之气,达到通利小便的目的,用以治疗癃闭(西医叫尿潴留),小便不利。

中医的治法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比喻,比如中医熟知的“提壶揭盖”法,就是用打开壶盖,放进空气,以利壶中水从壶嘴畅快地流出的形象,来说明使用宣肺或升提的方法通利小便的一种借喻。


这种治疗小便不畅甚至不通(癃闭)的方法,不是应用通利小便的利尿药,而是应用宣肺的中药,在常人看来有似乎不可思议。但是,中医是古代朴素的辨证法,中国古代那些先哲们,善于取类比象,以自然界之理悟出医学道理。中医认为:肺与脾、肾、三焦、膀胱等脏器分司水液代谢,维持水道的通调。肺主气,为水道的上源,在肺气闭阻,肃降失职,影响其他脏器而气化失司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喘促胸满、小便不利、浮肿等症,治疗应该首先宣发肺气,肺气得宣,小便得利,所以比喻为提壶揭盖法。


提壶揭盖法最早可追溯为金元名医朱丹溪在其医案中的明确论述:“一人小便不通,此积痰在肺,肺为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以药大吐之,病如失。”同时在《丹溪心法》中也具体阐述了该法:“气虚,用参、芪、升麻等,先服后吐,或参芪药中探吐之;血虚,四物汤,先服后吐,或芎归汤中探吐亦可;痰多,二陈汤,先服后吐,以上皆用探吐。若痰气闭塞,二陈汤加木通、香附探吐之。”可见朱丹溪其初意是专为探吐法而设,将之比作滴水之器,闭其上窍则下窍不通,开其上窍则下窍必利,用一种十分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方便后人理解提壶揭盖这一重要治法。


清代李用粹在《证治汇补·癃闭》中说:“一身之气关于肺,肺清则气行,肺浊则气壅,故小便不通肺气不能宣布者居多,宜清金降气为主,并参他症治之”,确为经验之谈。


清代名医张志聪治疗一个患水肿而癃闭(小便不通)的病人。这个病人在此之前,已看过不少其他大夫,那些大夫大多使用八正散等利小便的方药给病人服用,越治小便反而越来越不通畅,水肿也越来越严重了。张志聪果然与众不同,他以防风、苏叶、杏仁各药等份,一起研细末,水煎后温服,使病人出汗,小便即通,水肿全消。防风、苏叶、杏仁是宣通肺气的中药,肺气一宣畅,水道通调,小便自然就通了,水肿也就消退了。


解放后,北京老中医赵绍琴曾讲述了两个病例,赵老中医是清代御医之后,中医功底很深。有一天,有个病人偷偷找到赵绍琴,说他患尿闭多日,经多方治疗无效,依赖导尿管导尿,非常痛苦。请赵老医生救他一命。赵绍琴私下为他口授一方:苏叶、杏仁、枇杷叶各10克,水煎服,嘱其院外购药。事后病人专程前来告知,药后小便即通,药费不过两毛钱。另一个病例是在1990年,一个在美国的朋友打来长途电话,说他夫人产后尿潴留,住院治疗10余日,花费十多万美元,仍不见效。万不得己,才求助于祖国中医药。赵绍琴在电话中告诉他,可花一角钱购一味苏叶,每日煎汤代茶频饮。两日后朋友来电话说,其夫人服药后小便即利,病愈出院了。


不仅是在利小便方面,治疗便秘,中医有时也采用提壶揭盖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气机郁滞型的便秘。此型便秘前人多以六磨汤(槟榔、沉香、木香、乌药、枳壳、大黄)为主方,但由于有些病人便秘日久,津液已伤,方中大黄损伤津液,导致大便更秘。以提壶揭盖法则顺气行滞,升清降浊,上窍开,下窍自通,常用方剂有《太平和剂局方》的苏子降气汤(紫苏子、清半夏、前胡、厚朴、橘红、当归、甘草、肉桂、沉香),可酌情加入莱菔子、瓜蒌、枳壳、杏仁等。


临床中,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有小便不利的症状时,也可以用到提壶揭盖法。


水壶的壶盖上有个小汽孔,如果小孔被塞住,则壶内的水就倒不出来了,这时把壶盖打开,就可使水流如注了。中医学认为:在人体内,肺的位置最高,就好像一个盖子,所以中医又称肺为“华盖”。上面的盖子塞紧了,上下气机不调畅,下面的水液也就出不了体外,从而形成水肿、小便不利、甚至大便闭塞之症。所以只要宣通肺气,肺气肃降,气机通畅,就能使水液通利、二便通顺。这种治疗方法被称为“提壶揭盖”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1761

帖子

766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62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9 22: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年在查孙家渡《钟氏家谱》的时候,得知钟氏有迁到下洋的,觉得很欣慰,钟氏在壮大。去年在港联村采访的时候,到下洋采访过钟氏的情况,听一位余姓老人说:


“是有一位姓钟的,上门女婿,当年搞社的时候,干活很积极,获得先进表彰。后来得了一种病,尿不出,要到崧厦医院看,都看不好,最后被尿胀死的。”


我听了很伤心!真是“一泡尿憋死人”。


搞合作社,是在一九五六、七年,新中国初期的医疗条件差,碰到疑难杂症,束手无策。所以后来提倡“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农村普及了“赤脚医生”,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


尿拉不出是什么道理?我一直想不通,直到今天看到“提壶揭盖”治癃闭的文章,才知道尿不出是肺里出毛病。推测钟老前辈的病因,是因为奋力劳动,浑身出汗,风吹雨淋,因肺部受风寒引起的。


可惜因为中医不普及,许多农村、包括医院,不知道这一种病的起因与疗法,导致病人痛苦死亡,实在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4-19 15:52 , Processed in 0.0442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