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216|回复: 0

记虞籍著名音乐史学家田沛泽

[复制链接]

1290

主题

1764

帖子

768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83
发表于 2023-1-28 15: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虞籍著名音乐史学家田沛泽

来源:上虞乡贤研究会  作者:杜觉新  上虞新闻网 2011年08月10日

田沛泽先生1925年10月出生在浙江省上虞五夫,1947年就读于上海中华音乐院理论作曲专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歌咏团体联谊会主席,中国音乐工作者协会上海分会职工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乐团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辅导部副主任、音乐舞蹈室主任、副馆员。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上海市退离休高级专家协会会员。


1988年离休后,任《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副主编、《上海群众文化志》编委、《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上海卷》编委、《上海音乐志》编委,以及上海江南弦竹协会顾问、上海口琴会顾问、上海市老年音乐学会副秘书长等职。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次被评为上海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并荣获艺术学科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文艺集成编纂成果一等奖。他在上海音乐界是一位德高望重、知识渊博、勤奋笔耕、著作丰厚、热心群艺、提携后生的著名音乐史学家和音乐活动家。


当我们回首田沛泽先生80余年的岁月轨迹,清晰地显现其自幼即对音乐有着特殊的爱好和天赋。他少年时代就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音乐事业中去,给人间增添欢乐,为祖国繁荣文化。尽管前进路上遭遇过无数艰难曲折,但他敬业开拓,始终坚持高远的既定目标,实践毕生的志向追求,谱写辉煌的生命乐章。


第一乐章 开启音乐之门


上虞五夫古镇,是田沛泽先生的出生之地,在那里他度过了欢乐的童年和少年。浙东虞舜大地,自古以来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江南民间音乐。每当乡间迎神赛会、重大节日,以及乡间的婚丧寿庆之际,总会开展热闹盛大的欢庆活动。如迎菩萨、唱大戏、赛大旗、踩高跷、跳无常、放铳炮、调龙舞狮,十番锣鼓吹打,丝竹乐队开道,等等,众多的演艺节目,吸引了四方乡民争相观看。


年少时的田沛泽,陶醉于中,对民间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情之所钟,颇有悟性。他一边倾听器乐演奏,一边跟随曲调哼唱,乐曲入耳不忘。随着年龄增长,尝试演奏各类民间乐器的强烈欲望油然而生。随后,在学习和求教中,只要老师稍作点拨,他总能很快领会,掌握要领,有板有眼地演奏起来,常博得周围人们的赞誉。


童年时,住在他家对面有一家剃头店,师傅叫驼背阿昌,是一位吹笛能手。在没有顾客上门时,阿昌师傅常以吹笛自娱,把《三六》、《小开门》、《龙虎斗》、《三五七》等乐曲吹得十分动听,技艺高超。他有时也拉板胡,把绍兴大班的各类曲调拉奏得有板有眼。每当剃头店里器乐声起,年少的田沛泽就会兴高采烈地陶醉在乐声之中,通过耳听默记,逐渐把这些乐曲背得滚瓜烂熟。


在大旗山麓还有一个“大井头”村,是远近闻名为乡间婚丧节庆吹奏民间音乐的专业村,这里的男人大都会演奏乐器,有的甚至丝竹吹打样样在行。在宁静的乡间夜晚,总能从那里传来优美动听、地方色彩浓郁的江南乐曲,至今仍给他留下深深的印象。


直到半个多世纪以后的80年代,田沛泽为金山县的农民创作改编一首欢庆丰收的民乐合奏曲,为了充分衬托出欢乐热闹的气氛,他想起了留在脑海里故乡许多欢快的民间音乐元素,把那些挥之不去的民间曲调和锣鼓点,进行筛选、组合、充实、吸收,编成了一首创新的《调龙》民乐曲。此曲在全市会演中,不仅获得了创作和演出优秀奖,而且还被遴选为1982年第10届“上海之春”开幕式的首演节目之一。


他在故乡五夫小学读一年级的时候,一位从幼儿师范毕业的音乐女教师,向学生教唱五线谱,这在30年代乡间小学是件新鲜事。他在懂得了“西洋唱名法”后,就把剃头店小学徒吹唢呐背唱的“工尺上,下乙四下上工尺……”这种中国记谱法,熟练地翻译成“咪来多,沙西拉沙多咪来……”由于他从小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识简谱、弹风琴、拉二胡、吹笛子和口琴多种乐器,向往着长大后立志从事音乐工作的美好理想。


1939年,他进入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求学,两年后,因日寇入侵而停学。由于他的音乐方面的才能,先后受聘到芦峰小学和五夫小学任教音乐课程。从此,他跨出了从事音乐工作的人生第一步。


故乡,不仅为他打开了音乐启蒙之门,带来了少年时代的欢乐,而且在接触音乐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他在这方面的非凡天赋。我国著名生理学家杨雄里院士关于基因有一段名言:“很多本以为后天可习得的事,已被证明是天赋——遗传基因‘天生注定’。本人相信:音乐和数学需很强的天赋。”田沛泽先生少年学习音乐的活动不正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吗?!


第二乐章 走上专业之路


1947年初,他告别故乡来到上海一家钱庄谋生,心中钟爱音乐的追求却从未忘怀过。这一年,他终于有幸考进“中华音乐院”,学习主课理论作曲,副课钢琴,均有名师个别教学;另有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音乐史、作品分析、合唱训练等公共课目。从此,他把业余时间几乎都投入到现代音乐的正规学习之中。


这是一所由中共地下党创办的学校,社会活动很多,因此,这也给了他许多实践机会,从中接受进步思想,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在此期间,他曾在“银联”、“华联”等歌咏团体任指挥,并创作了《流浪汉》、《哈巴狗》等进步歌曲和《钢琴三重奏》器乐曲,为歌曲《向着民主的道路前进》配合唱,以及参加《黄河大合唱》、《新年大合唱》的演出。


建国后,这所学校并入中央音乐学院,他因上海工作需要未能北上继续深造。教他的一大批知名老师,如马思聪、李凌、王震亚、孙慎、郭乃安、张文纲、汤雪耕、董兼济等相继去京,分别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副院长、中央乐团团长、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国音乐研究所副所长,有的成了著名作曲家、声乐家、博士生导师等,这些老师们仍对他从事音乐工作不断给予热心指导,使其得益匪浅。


上海解放后,给他带来了从事音乐工作的机缘和施展音乐才华的舞台。当时,上海的群众歌咏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群众歌咏运动中,团结在沪的中华音乐院同学,创建了“业余歌咏社”,培训歌咏指挥。还通过指挥班学员,联系数十个歌咏团体。随后不久,他又参加了“中国音乐工作者协会上海分会”的筹建工作。音协分会成立后,他被选为职工委员会副主任,并负责辅导部工作,为积极推动上海的群众歌咏活动尽心尽力。


1950年1月,他被正式立编进入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音乐室,主要从事群众歌咏工作。当年8月,举办首次“上海市歌咏竞赛”,组织218个歌咏团体、7368人参加比赛,4万多名群众观看演唱。1950年10月,在市军管会文艺处和音协上海分会的直接领导下,“上海市歌咏团体联谊会”宣告成立,他被推选为主席。市联谊会下辖沪东、沪南、沪西、沪北、沪中五个区歌联,共有会员团体236个、9400人。“歌联”骨干大都来自各行各业,虽是业余的,但热情高,能力强,一时间,全市性和分区性的各项宣传演出活动,此起彼伏,经常不断,搞得十分活跃,极大地鼓舞了群众参加歌咏活动的积极性。


“歌联”从1951年1月起,每周三为《新民晚报》编辑“新音乐”副刊,进一步指导群众音乐活动的开展。由于上海群众歌咏活动搞得有声势、有成绩,他曾两次作为代表出席“上海市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代表大会”,并先后参加两届“上海市文学艺术界代表会”,列席了一届“市人代会”。


1952年,上海市文化局筹建专业性的“上海乐团”,其中包括交响乐队、管乐队、合唱队和民族乐队。他被调去协助组建合唱队。1953年“上海乐团”正式成立,他被任命为办公室副主任,主管演出、行政、财务。1956年夏,他随上海代表团赴京参加“全国音乐周”,冬天又参加“全国歌舞会演”,两次盛会他都幸运地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的接见,并摄影留念。1957年初,“上海乐团”解体,4个演出队分别独立成团,他被调去新建的上海群众艺术馆工作。


从50年代中期至“文革”期间20多年中,社会处于风云多变的曲折年代,工作时受干扰。正当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大有作为不惑之年的他,只有七八年时间断断续续从事音乐工作,逾10年时间被下放农村劳动和去工厂“战高温”。回顾这段坎坷的岁月,他深感欣慰的是,仍然在音乐工作中办了不少实事:


一是1963年,与司徒汉等人共同筹划,首创了强调参与性、竞唱性,融会歌、邀歌、对歌、赛歌于一体的“群众歌咏大会”这一新形式,让全场参与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气氛十分热烈。与会人员除互相拉歌外,还可在会场中心所设的表演区,穿插独唱、重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的节目,使整个歌咏大会既能配合形势,表达主题思想,反映时代风貌,又能成为群众自娱自乐、自演自唱、互相比赛和相互交流,具有鼓舞激励效应的好形式,深受各级领导、广大群众欢迎和好评,从而掀起了上海歌咏活动的新高潮;


二是为了提高区、县文化馆、站音乐干部的业务能力,举办了音乐训练班。他亲自编写《怎样改编民歌》、《歌曲作法》、《怎样写歌词》、《歌咏指挥法》等作为训练班教材,从中也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是1963年,出版了由李季华编舞、由他作曲的舞蹈单行本《渔民号子》。1965年发表了《试谈表演演唱的创作与表演》、《怎样排演表演唱》、《教歌要循序渐进》、《教歌要善于鼓动情绪》等文章;


四是创作了女声独唱歌曲《哥哥摇橹妹绷绳》(1963年)、群众歌曲《我们农民热气高》(1963年)沪剧音乐《云房审侄》(1963年)等曲目;


在10余年下放农村和工厂的环境中,他仍与音乐为伍,利用各种机会开展音乐活动。在农村,他帮助公社文化站练演器乐小合奏、表演唱、独唱和独幕沪剧《木匠迎亲》等文艺节目,到各生产队巡回演出,受到农民欢迎;在工厂战高温的8年中,他组织许多爱好音乐的青年工人,经常在一起玩乐器、唱歌、唱样板戏。在其影响下,有两位文艺骨干精心培育自己的子女学音乐,后来都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其中一人经留学深造,现任柏林交响乐团指挥。田沛泽还利用下放期的宽余时间,阅读了许多音乐书籍,收集了不少音乐资料充实自己,为以后写作打下了有益基础。


第三乐章 迎来乐坛春天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国内出现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各行各业勃发生机,十分有利于人们施展自己的聪明才华,这也给从事音乐工作的沛泽先生有了“用武”之地。斯时,他在负责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音乐舞蹈室工作期间,主持和参与了许多重大的音乐活动。群艺馆多次主办或承办全市性的“合唱比赛”、“独唱比赛”、“民族器乐交流演出”、“民族乐器独奏比赛”、“口琴比赛”、“江南丝竹交流演出”、“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海地区选拔赛”、“革命历史歌曲演唱会”、“纪念冼星海逝世四十周年作品音乐会”,“上海市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歌会”和“可爱的中华音乐会”,以及自1982年起每逢双年举办的“十月歌会”等等。这些众多形式的音乐活动,有效地推动和满足了广大群众对音乐的不同需求。


由于上海群众音乐工作搞得出色,文化部于80年代初举办的“全国群众艺术馆长讲习会”,特邀田沛泽先生主讲《群众音乐工作初探》专题。1985年,为了改变港台歌曲“一统天下”的局面,他又积极倡议举办“通俗歌曲比赛”,并提议:一是在全国征稿进行创作评奖;二是将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由参赛歌手在电视台演唱,加以推广,同时评选歌手。这一方案得到市局领导和电视台、《解放日报》等有关单位的赞同,先后联合举办了三届。一些著名作曲家如谷建芬、王酩、傅林、徐沛东、何占豪、黄准、沈传薪和广大的业余曲作者纷纷寄来应征稿件,包括《春天的钟》、《难忘今宵》、《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热恋的故乡》、《月亮走我也走》、《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军营男子汉》、《一半脸儿》等一大批获奖歌曲,开始在全国广泛流行。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作为上海群艺馆音乐舞蹈的负责人,面对文革后基层文化馆、站音乐干部和业余骨干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不能适应需要的情况,他专门抓了为期3年分六个学期的“文化馆音乐干部进修班”。这个进修班分设“和声学”、“曲式学”、“作曲法”、“复调”、“民乐配器法”、“管弦乐配器法”、“音乐欣赏”、“中国近代音乐史”和“视唱”、“练耳”等公共课,另设钢琴、声乐、作曲等专业课,延聘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任教,通过较系统的集中培训,使60多名学员的专业水平达到大专程度,成为各馆、站的业务骨干,并在以后的创作、辅导和音乐比赛中,大显身手,从中涌现了不少优秀的音乐作品、音乐节目和音乐人才。


此外,他又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先后举办过“歌曲创作班”、“合唱指挥班”、“小型民乐队配器班”和“电子琴学习班”;编写或合作编写《简谱乐理与视唱》、《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简易和声学》、《和声民族化简介》、《民族小乐队配器法》、《五线谱乐理》、《音乐基础理论》等教材。为了普及音乐知识,他不辞辛劳,经常深入到区、县基层馆、站讲课辅导。1981年至1984年间,他负责的音舞室先后出版了20期《音乐之友》歌刊,累计印制23万册,以及3种《获奖歌曲选》,3册《电子琴初级教材》,为业余作者开设创作园地,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演唱、演奏和学习辅导资料。其中影响最大、最为热销的是1985年编辑出版的《当代歌星演唱歌曲集》,共发行50万本,曾在上海音乐书店出现连续三天排长队争购的盛况。


1986年,北京举行“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开幕的一个月前,他与湘、浙、津的三位同行,一起为文化部长起草会演总结报告,并执笔成文。不久,他又赶赴广东参加在中山市举行的“全国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作了《课外音乐活动是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的书面发言。1987年,全国群众文化系统首次评定职称,他被评为副高职称,并被聘为上海群文系统高评会专业委员和全市性的中评委和初评委。


在上海举行的各类音乐比赛中,他多次担任评委。连续三届的“通俗歌曲比赛”,第四届”十月歌会“的合唱比赛,我国首家卡拉OK厅“黄楼卡拉OK歌厅”举行的“全市职业歌手大奖赛”,首届上海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我爱中华、我爱上海歌咏大会”和“上海大学生合唱比赛”,由4位副市长领唱的“市府机关歌唱比赛”,在万体馆举行的“百龙大赛”,以及在苏州市举行的”两省一市吴歌大奖寒“等,他都应聘任评委。


此外,他还于1987年率上海歌手去西安、成都参加八大城市交流演出;1990年率文化馆音乐舞蹈干部赴云南大理和西双版纳进行民间音乐舞蹈采风。又先后去北京、武汉、成都、哈尔滨、福州等地观摩“全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会演”、“全国民乐交流演出”、“哈尔滨之夏”、“榕城之秋”、“武夷音乐舞蹈节”等活动。


田沛泽先生在群众艺术岗位上历练30余年,是一位勤奋忘我、卓有成效的音乐普及工作者,更是上海群文系统深受尊敬的开拓前辈。他以实际行动实践了“活一天就应该为音乐普及做点贡献”的承诺,这就是一位古稀老人坚持不懈的人生追求。


第四乐意 谱写晚霞新曲


1988年9月,田沛泽先生办了离休手续,由于工作一时脱不开身,仍坚持天天上班,直至两年后才正式告老回家。从此,他摆脱了许多行政事务,有了自己可支配比较充裕的时间。为了能让离休后的生活过得充实而快乐,他及时调整心态,本着“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生活准则,以己之长发挥余热,把本人所熟悉的音乐知识,继续做一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17年来,他笔耕不辍,硕果累累,晚年终于迎来了音乐研究和写作的人生第二春。这一时期其主要创作成果有:


1.主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


1990年,上海市文化局聘请他担任《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副主编,这是艺术学科国家重点项目。要将渐趋消亡的各地各类民歌抢救记录下来,编纂成书,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当时31个省、市、自治区各编—卷,是一项跨世纪的巨大工程。《上海卷》早在1981年就正式立卷,开始编纂,历时9年,四易其稿,送北京审批的四稿本仅收民歌216首,不足40万字篇幅。总部意见是:“容量仍显单薄,希望扩充篇幅,丰富内容。”


此时正值原主编邹群生病住院,编纂工作陷于停顿。他在接任此项工作后,调整了编辑班子,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增补工作:一是发动各区县重新普查,查漏补缺,消灭空白点;二是清理编辑部存留的原始资料,进一步了解上海音乐学院和各区县文化馆保存的民歌资料,从中挖潜选取;三是从出版物中筛选在上海地区收集到的民歌;四是向上海音乐工作者征集在上海采记的民歌。


5年来,经过各区县宣传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编辑部的多方挖掘,新采集到各类民歌1108首,经反复筛选,入卷民歌增至831首(套),文字稿增加10万余字。全卷的框架结构也作了必要调整:1996年该卷成稿送北京终审获得好评,顺利通过,被认为是一部很有城市特点和上海地方特色的重要卷本。为此,他在1997年11月荣获“艺术学科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上海卷》编纂成果一等奖”。这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篇幅达116.5万字、891页、16开的精装巨编于1998年5月正式出版。


2.编撰《上海群众文化志》


1990年,上海市文化局决定编纂一套文化艺术的专业志,其中包括《上海群众文化志》,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一部《群文志》。由于存留的史料较少,又涉及各行各业,因此难度较大。在有关领导的重视下,编委会由文化局副局长杨振龙任主任,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原馆长习文任主编,田沛泽被聘为编委和主要撰稿人,负责编写《歌咏》、《音乐舞蹈》、《业余艺术教育》、《民间文学》等章节。通过查阅百万字的有关书刊和资料,编撰了约19万字的志稿。他撰写的《上海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纵横》一文,也被收入该志书之中。


现在这部60余万字的志书,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因此,1996年他被市文化局评为“上海文化系统史志工作先进个人”,编辑部也被评为先进集体。在此期间,他还先后被聘为《上海音乐志》和《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上海卷》的编委。


3.主编《音乐与我》


1988年,他担任了“上海市老年音乐学会”的副秘书长,分管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为了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积累以音乐史育人的材料,他曾于1994年10月举行以“难忘的音乐经历”为内容的故事会。许多会员踊跃参讲,内容精彩,本拟编印成册,终因经费问题而搁置。及至1996年,原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胡茂成在华山医院住院期间,将自己五次演唱《国际歌》的难忘经历讲给病友们听,颇受欢迎。住在同病房的上海市地震局局长火恩杰听后很受感动,建议将这些材料编印成书,教育广大青少年,并主动资助5000元作为出书经费。


1998年是“老年音乐学会”成立十周年,决定将这些材料编成《音乐与我》一书,以资纪念。这本由他具体操作编印的书,共收入29位老同志写的文章29篇,除了胡茂成的《生命不息  歌声不止》的文章外,还有原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局长、电影局长,曾创作救亡名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的老音乐家孟波的《战斗生活之歌(二则)》;上海市文联主席、著名作曲家,《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等歌曲的作者朱践耳写的《生活与音乐》一文;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淮海战役组歌》的主要作者沈亚威的《从“祭60”想到的——战争、历史和音乐》;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红旗颂》的作者吕其明的《战斗的童年》;著名指挥家、原上海乐团团长司徒汉的《在第二条战线上》;原上海警备区文艺处处长、作曲家陈大荧的《组歌诞生在淮海大决战中》;指挥家、原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陈良的《从“小上音”到“大上音”》;著名指挥家郑裕锋的《一次偶然的机遇让我走上了指挥台》;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的《竹笛声声颂党情》,以及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周碧珍、黄葆慧的《难忘的片断》、《我演普契尼歌剧中的三个女性》等;沛泽本人也写了一篇《人民的心声》。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原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桑桐为本书题词:“乐歌声里抒赤忱,音符丛中系人民”。


4.编著《音乐知识趣谈》


1997年秋,在80年代连载发表的《音乐知识讲座》(九讲)的基础上,经过扩篇、修改、补充,他编成了《音乐知识趣谈》一书,共十四讲,由上海书店出版社于1999年2月出版。本书内容包括:“音乐的魅力与功能”、“音乐的艺术特点”、“音的高低”、“音的长短”、“记谱方法种种”、“调式浅谈”、“歌曲的特点与类型”、“民族乐器简介、“民族乐队与乐种”、“轻音乐常识谈”、“乐曲的结构形式”、“音乐的对比作用”、“交响乐欣赏知识”和“通俗歌曲演唱十字诀”。为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书中引用了古今中外的音乐故事、传说、趣闻、轶事87例;为帮助读者易于理解,引用了98个谱例。



5.选编《乐海拾贝》


2004年秋,为了迎接沛泽本人即将到来的八十寿辰,他把历年来发表过的文章,从中选择一些较有文史价值和知识性的文章,编成《乐海拾贝》一书,自费印刷了400本,既作为自勉,又作为馈赠亲朋故友、同行、同乡的礼品,以志纪念。本书分为“歌咏运动”、“流行歌曲”、“器乐活动”、“群众音乐工作”和“音乐故事”等六部分35篇文章。书后附录2004年底前的著作汇目,分为“论说评议”、“史考回忆”、“知识浅谈”、“故事传说”、“著书编书”、“编印教材”和“音乐作品”七部分163条目录。


6.编著《大音乐家的小故事》


作者几十年来重视收集和积累各类音乐史料,成为一座值得开发、利用的写作宝藏。2005年,他从中挖掘、选择了i00个音乐故事汇编成《大音乐家的小故事》一书。其中,除了介绍古今中外许多大师们的音乐成就外,还包含有关的逸闻轶事、历史重要情节,以及音乐方面的热点话题。作者运用小故事的形式作为切入点,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行文流畅,情节真实,做到可读性、史料性、趣味性与教育性兼收并容。作者在本书后记中就有关出版主旨,有一段真情表白:“……通过音乐故事不仅丰富了自己的音乐知识,也学习了音乐家们的品德、为人。我曾为音乐家们勤奋学习、艰苦创业的精神所感动,亦为音乐家们神奇的才能、卓越的成就而惊叹;我更为音乐家藐视权贵,不畏强暴,嫉恶如仇的高尚品德而肃然起敬;也为他们中许多人的英年早逝而痛惜。为些,我把这些音乐故事收集起来,经过整理、改编,辑成这本小册子,献给广大的音乐爱好者”。本书17万字,2005提12月由中国新时代出版社出版。


7.编著《名曲轶事》


《大音乐家的小故事》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和好评,不少音乐同行建议他继续写下去。为此,他从收藏的音乐史料中,挖掘筛选,整理改编《名曲铁事》,就其风格而言,可以称得上是《大音乐家的小故事》的姐妹篇。


本书内容分为中国和外国两大部分。中国部分:以“当代歌曲”、“歌剧”、“民间歌曲”、“抗战歌曲”、“流行歌曲”、“儿童歌曲”、“器乐曲”、“古曲”为序排列;外国部分基本上以作者年代为序排列。全书共114篇、17万字,由吉林人民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


8.主编《五夫的故事》、《五夫今昔谈》、《五夫故乡情》


沛泽先生1990年在编写《上海群众文化志》启发下:很想为他深爱的家乡五夫古镇编印一本地方志。五夫是上虞东陲的一个小地方,并不显眼,但自古以来这里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宋代贤相杜衍的后裔曾集居于此,贤臣李光也在此出生,南宋哲学家朱熹多次来这里的月林书院讲学,明代名士潘府也在此创办南山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五天在全县率先成立抗敌后援会,涌现了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杜婉容和上海文坛宿将魏绍昌等名人。他深恐家乡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流失,觉得责无旁贷应该立即收集起来,保存下去。


1995年,他联合在乡和在沪的部分乡亲倡议著书传世,得到大家赞同。由于很多人在解放前已远离故乡,而今资料又不足,于是首先以过去的史料为主线进行撰写,1996年终于编撰了《五夫的故事》一书。此书以丰富的史料内容,一经问世便引起了意想不到的轰动,从最初乡友之间相互传阅珍藏,到闻知者竞相索要,直到流传到北京、杭州、苏州、重庆、香港、澳门等地,深受各地乡亲们欢迎,并希望能继续写下去。


为此,接着又于1999年编撰出版了18万字的《五夫今昔谈》。书中着重介绍了五夫的水陆交通、邮政电信、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等方面的演变和发展情况。当年正逢建国50周年大庆和故乡解放50周年大喜,此书作为献给故乡父老乡亲的礼物,又一次获得各方好评。1996年以来,随着五夫工业功能区的建起,吸引了近百家企业落户投资,使故乡的经济、生活和社会面貌大为改观。


沛泽又着手筹编第三册《五夫在崛起》。后来由于来稿内容所限,2004年编印出版时更名为《五夫故乡情》。全书分为:“故土新貌”、“情系桑梓”、“话说五夫”、“古代名人”、“今人今事”、“悼念魏绍昌”、“回忆与怀念”、“两书读后感”、“孩子们的话”等七部分,驿亭镇政府和上虞市乡贤研究会会长陈秋强分别作序。


以上3本书的问世,不仅寄托了游子们对故乡的一片深情,同时在乡亲之间也显现了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他们自己编撰稿件,自掏腰包印书出版,无偿分赠给各地乡亲和有关部门。此举进一步激励了当代五夫人热爱祖国和建设家乡的热情,当地中小学还把这3本书列为乡土教材。


沛泽先生在编写上述书册的过程中,了解到曾执教过的五夫小学,70余年来一直沿用旧寺庙作校舍,有的已成了危房急需修缮。他为此感到焦急,1996年与旅沪乡亲何畏、魏绍昌等人联合发起募捐筹建新校舍。他除了带头捐款外,还向远在香港、澳大利亚的亲友募集,在其感召下,大家纷纷慷慨解囊。1998年春,旅居澳门的乡亲、他的老同学吴鹏飞闻悉这一义举,专程路经上海委托他捐款5万元。1998年在当地政府和众乡亲的共同努力下,一座崭新的三层教学大楼拔地而起。


后来,他受吴鹏飞委托又捐款80万元,为学校增建了礼堂、宿舍、幼儿园、图书馆和电脑教室等办学设施,极大地改善了五夫小学的教学条件。当看到故乡的孩子们在新的校舍里露出了天真的笑容,听到年轻学子们的琅琅书声时,老人感到无比欣慰。


这一时期,田沛泽还在各种期刊上先后发表了音乐专论37篇,其中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影响较大的文章有:《回忆上海解放初期的群众歌咏活动》(1991年)、《上海是广东音乐的发祥地》(1992年)、《上海是救亡歌曲的主要产地》(1993年)、《上海是中国口琴音乐的摇篮》(1995年)、《解放战争时期上海民主歌咏运动史料初录》(1999年)。2006年他又应上海市委宣传部之约,撰写了《解放三十年来上海群众文化建设》一文,被收入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辑的《当代上海党史文库·风雨历程》一书。


综上所述,沛泽先生的晚年生活,过得既丰富,又充实。他充分利用离休后的宝贵时间,施展自己的才能,做到生命不止,笔耕不辍,著书立说,年有建树。他生活有序,从不懒散,每天坚持去公园早锻炼,每周二至三次去老干部大学听课充电,并积极参加各协会组织和街道社区的集体活动。他常与同行相约一起切磋音乐,沟通信息;定期与旅沪乡亲联谊聚会,关心故乡的发展变化。他还抽出时间专门教小外孙学琴,培养接班人……总而言之,他感到自己的晚年生活充满了幸福、快乐和阳光。为了表彰他离休后的贡献,2007年被上海市文广局评为离休干部先进个人。


纵观沛泽先生走过的漫漫人生之路,无论处于顺境或是逆境,他始终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十年来,他在音乐园地里辛勤耕耘,结出了累累丰硕之果。他是为我国音乐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又一位上虞人。上海文艺界的一位同仁、作曲家侯小声曾这样说过,老田其人,工作敬业,敦厚诚恳,言传身教,善于创新,其事业上的敏锐触觉令人折服,是同行中的长者和良师益友。老田其思:感悟人生意义,不断地“结茧抽丝”,虽年逾八旬,仍壮心不已,心态体态俱佳,著书立说,笔耕不辍,总想给音乐爱好者和工作者提供点什么……老田其事:见证歌坛,骁将一员。做文章,专论专著,教材讲稿,人物传记,知识趣谈,史料掌故,涉及面广;做教师,作词作曲,乐理和声,演奏演唱,编配指挥,无所不包;做学术,任主编,做编委,乃至为全国省市级群艺馆馆长作讲座,底蕴不浅;做活动,从上世纪50年代执掌上海市歌联主席,筹建上海乐团及其合唱队,到80年代倡导上海“十月歌会”,策划“通俗歌曲比赛”等多项活动,可谓叱咤风云,纵横捭阖,是上海社会音乐界最重要的开拓者之一。这段言简意赅的评价,就是对沛泽先生十分确切、生动的写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4-25 19:54 , Processed in 0.0539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