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910|回复: 1

老朋友给潘友端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24

主题

34

帖子

12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8
发表于 2018-12-2 20: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朋友给潘友端的一封信

  潘友端,字端叔,张南轩、朱晦庵的学生,学问踏实,作风正派,因此他常与名士交往,朋友圈很大。潘友端在考中进士之后,因为优秀,参加廷试,授太学博士。因潘友端廷对时直言不讳,触犯当道者,故被压级任用,外放判官一职。同道朋友皆为潘友端抱不平,一位年长的朋友给潘友端写了的一封信,请他在上任途中,路过自己家乡作一聚会,畅叙情怀。信用骈体文写成,用典丰富,极其优美,信中叙述了清潘来自金华,品学兼优,清风相承。

  对于潘友端在朝廷之上,敢于直言犯谏,不惜得罪权贵,老朋友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扬咫尺之威,枚数中外之事。痛哭陈治安之策,天为动颜。长揖出光范之门,士有愧色。”

  朋友称赞潘友端是“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的理学家,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不计个人得失。“成公席下所闻,终身实践。柱史殿上之叱,千古直声。”当廷直斥权臣,必然会影响到个人的名利前途,但是可以千古留有直声,不负平生读书志向。

  潘友端的父亲潘畤、叔祖父潘良贵,家世金华,皆是南宋的著名学者和清官。他认为潘友端具有良好的家学渊源,“盖诸老并生于宝婺,而伟人多出于华宗。”“既尽读善和之书,且单传丽泽之学。不由介绍,自致清华。”认为以潘友端的才学品德,可以与蔡邕、韩愈相媲美,“东观群儒推蔡邕,尤知谨事。太学诸生曰韩愈,宜为人师。”

  在朋友看来,潘友端比起东汉的隐士徐稚、任棠,则有惠及百姓的利益。比起东汉为政严峻的陈蕃、庞参,也超过他们很多。“仆视彼徐稚、任棠则惠然。侯贤于陈蕃、庞参也远甚。”

  总而言之,这是一封内容丰富、文笔典雅的好信,值得有志于挖掘乡贤文化的网友研究。

      下附我加以标点的原文:


答潘端叔宫教书

刘克庄①

  遴选名儒,出临雅俗。邦人欣欣相告,久属望于英声。使君徐徐其行,孰不歌于来暮。亟驰尺牍,往候双旌。

  恭惟禀奎昴之精英,钟山川之清淑。盖诸老并生于宝婺,而伟人多出于华宗。成公席下所闻,终身实践。柱史殿上之叱,千古直声。既尽读善和之书,且单传丽泽之学。不由介绍,自致清华。东观群儒推蔡邕,尤知谨事。太学诸生曰韩愈,宜为人师。

  厌辇路之纷华,爱桐庐之萧洒。众歌别驾,诏遣先锋。长孺庭之直臣,有足惮者。梁王上之介弟,遂致傅之。但尝为朱邸之宾,鲜不在乌台之选。视犹浼已,义不辱身。对扬咫尺之威,枚数中外之事。痛哭陈治安之策,天为动颜。长揖出光范之门,士有愧色。

  莆方弄印,帝命剖符。俗有浇淳,治有粹驳。昔人尝病乡校之讥,孟子已形巨室之言。惟清可以律懦顽,惟理可以屈权势。不必参互以问牛马,当如中孚之及豚鱼。小国寡民,未究师儒之施设。圣君贤相,方褒牧守之循良。暖席未遑,予环不远。

  某乾淳旧族,海峤孤生。四纪驱驰,人知其真文俗吏。一朝际遇,上擢以清望要官。紊进士任子之名流,妨文人才士之涂辙。以兹蔽罪,良所甘心。乃若腾乐羊之谤书,殊未见张华之谏草。众怒欲加于丹颈,宽恩独念其白头。获以残年,安于故里。

  闻拥麾之且至,将扶杖以愿观。仆视彼徐稚、任棠则惠然。侯贤于陈蕃、庞参也远甚。庶因暇日,可听诲言。悬车而示子孙,不容缓矣。


      灌园以奉公上,尚可勉旃。


  注:

  ①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县人。师事真德秀,初为靖安主簿,升任建阳知县,因咏《落梅》诗获罪,闲废十年。后通判潮州,改吉州。理宗端平二年(1235),授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郎官,被免。后出知漳州,改袁州。淳佑三年(1243),授右侍郎官,再次被免。六年(1246),理宗以其“文名久著,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兼国史院编修。老因眼疾离职。特授龙图阁学士,谥文定。

  刘克庄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著作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然作者似非刘克庄,因刘克庄比潘友端晚生。此信原载于《潘氏族谱》中,编入《上虞松夏志》,书信文字与他本有十余处不同。究其文义,较他本为优。故此信存有两种可能:一、此信为刘克庄所作,非写给潘友端。二、此信确写给潘友端,作者非刘克庄。我则倾向于第二点。作者为谁?待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

帖子

12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8: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64.jpg


65.jpg


6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4-25 16:06 , Processed in 0.0603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