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945|回复: 0

闲聊太平山的由来

[复制链接]

1288

主题

1762

帖子

767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73
发表于 2019-3-25 16: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平山.jpg

闲聊太平山的由来



我家世居太平山村,不知道有多少年了。据父亲讲:当时先祖是做毛竹纸品生意的,被余姚黎洲的先祖派遣移居太平山村时只有七、八户人家,方圆十几里范围的毛竹山,可以说基本上是我家的。经历几百年(或许上千年)栉风沐雨,我家至父亲这辈仍是一户,而别的姓氏各都发展到了几十户。 我家从“富甲一方”到爷爷这辈第34世,成了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流浪户。父亲在世时,平常说的最多一句话是:“独脚百姓在旧社会最易被人欺负″。


对太平山及太平山村的历史,通过祖辈们的口口相传曾了解过一些。比如,被称为神仙峡谷的龙潭坑原来没这么深,在中间还有一道堤坝,庵基岗和上横路可以通过该堤坝互通,坝里的水潭称为黄石潭。潭里的水则通过堤坝溢流,形成一种“倒涌泉”,象一匹晒在堤上的丝绢。此坝是在明末清初时,因山洪暴发被冲垮,也使原在村前东面山脚的溪流改道成现在的方向。龙潭坑也经过几百年洪水的冲击,真正变成了齐孔稚珪《游太平山》描述的“石险天貌分,林交日容缺。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的景象。


父亲在世时,我曾经问他:太平山是哪座山?太平山村的由来怎么样的?他含糊其词的对我说:太平山可能就是大山棋盘岩那儿吧,太平山村名称可能是因这山而取名的。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今日是旧题重提。前段时间,我询问了本村几位年长的老伯,他们的回答也有几个板本。有的回答同我父亲基本相同;有的说是村南的一个山丘既叫乌家山,又叫太平山,因为它挡住了棋盘岩对村庄的“冲杀力″,保村民太平,因此该山又被叫太平山;也有人说是因村的四周全是山,传说村前凤凰山上的一只神凤和村后金鸡山上的一只神鸡,每到傍晚,神凤和神鸡用翅膀相连,使山涧相洐,夜里行人难以入村,保证村子平安,所以古人把这二山合称为太平山,总之是说法不一。这些都是村民们口口相传的故事,没有任何文字的记载。


最近,出于心血来潮,想查查有没有史志记载太平山,还真有幸查到了。根据宋朝宋太宗赵炅时的中国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第九十六卷江南东道(八)中记载:“太平山在县东南七十八里,接连天台”。此“县”指余姚县城,现在的虞南地区当时属于余姚县,“天台″指天台山脉。明万历《上虞县志》记载:“太平山在县南六十里,与黮山相峙”。《舆地志》云:“其形如伞,亦名伞山。相传吴道士于吉乐此,筑馆炼丹,又曰葛洪修炼之所,曰炼丹石,如簟,方阔数丈。下有柱石二,高可八九尺,如数石瓮然,撑住四角若屋,中折为二,题曰太平山。山跨姚虞二邑之境″。“太平之东曰日门山,亦太平山之别名,齐杜京产尝筑馆以居”“太平溪在县东南,上接白龙潭诸山水,注入江。清初的《四明山志》记载:“太平山跨余姚上虞二境”。孔灵符会稽记曰:“余姚江源出太平山,随潮至浃江口入海,东连四明,南接天台,……有炼丹石三,一方石广数丈,二圆石类釜臼,方石空起,下施支石,相传吴于吉之石室,吉有神书百余卷,号曰太平青箓″。清光绪《上虞县志》中对太平山的记述,同万历《上虞县志》的记述也基本相同。


从上述古书记载浅析,太平山原名应叫伞山,以太平山村南的煮槽平头山顶为中心,东连四明山,南接天台山,也就是今日余姚仰天湖以西,溪底、悬岩、上虞岭南乡白龙潭村以北,岭南乡进路自然村以东,岭南乡上许自然村、煮炼自然村、陈溪乡太平山村以南区域。从太平山村的仰山、仰加岙、上许、进路、到悬岩的各支山梁,呈“圆形”分布,似是伞的骨架,撑起了色彩斑斓的一把巨伞。不同颜色的植被,构成多彩的“伞面”,它能随季节的转换而变化。古人把此山称为伞山,足见他们有超常的智慧,令我等佩服。


东汉道士于吉在此山将帛和给予的二卷《太平经》著释成一百七十卷,并在石屋刻得“太平山三字,从此人们就把伞山改名为太平山流传至今。而太平山上的棋盘岩(古时叫炼丹石)则是于吉炼丹著书之处,是太平山的心脏所在。太平山村既是离太平山“心脏”最近,又是这片区域内居住人口最多、时间又久的村落,所以村名以此山而得名,应是名至实归。


太平山又可称日门山,日门山也可称太平山,则是因齐钱塘杜京产在日门山上开馆授经而名誉世人。


也有人说:太平山又叫丹山,也许是人们因于吉、葛洪在此山炼丹而口口相传下来。我至今还未找到太平山叫丹山的记录资料,只在《四明山志》中看到,丹山应是四明山的别名。


通过上述赘析,太平山名称应该是于吉在此山炼丹著书《太平经》而得名,太平山村则是以此山而得名。


为使太平山和太平山村的名称由来更加正确可信,敬请读者赐教,不胜感激。有胡言乱语之处,请指正,本人必洗耳恭听,虚心接受,认真纠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4-24 06:21 , Processed in 0.06072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