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605|回复: 0

回忆试种杂交水稻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1287

主题

1761

帖子

766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62
发表于 2020-3-16 20: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稻.jpg

回忆试种杂交水稻的那些事

作者:tpcome

1974年3、4月间,原胜江公社水坑口大队(今已成为汤浦水库库区,整个村已移民至汤浦镇长山新村村)第二生产队,大队科技小组组长兼二队植保员宋炳生用尼龙袋从公社拎回了三四斤水稻种子,说是全公社只有这么一点,公社领导特意指定我们大队来试种的新品种,名称叫“杂交水稻”。这像平静的水塘里扔进了一颗石头激起的涟漪,社员们纷纷议论开了。


今天回忆起那些年,那些人和事,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当时的水稻,品种改良早已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社员们还在为种连塘早还是种矮脚南特而纠结。连塘早这个品种,脱粒容易,稻草长、白、软,比较受欢迎,但产量低,且容易倒伏;而矮脚南特,产量稍高,抗倒伏,但稻草粗而短,只适宜当柴烧,社员们不喜欢。但在大队的坚持下,只好种矮脚南特。而就在此时,杂交水稻又来凑热闹了。


“名字也这么古怪!真是癞子花头透。”老右这么说。这个老右,名叫卢伯仁,听说公社化初期,有一次生产组长去叫他开早工,他走出门,看天色伸手不见五指,竟反锁上门顾自上楼睡觉去了。组长叫上其他人回转来,见他门已锁,以为他已去田畈。那时群众的觉悟与积极性都空前高,农忙时几乎天天拿着火把开早工,在“插红旗、拔白旗”活动中,他被插了白旗,因而被戏称为“老右”,而他并不介意这绰号。而说这话时的老右,年已四十开外,长得脸色黝黑,身材魁梧,小腿肚像小水桶,挑个400斤不在话下,当时种春花(指晚稻收割后种大麦、小麦或油菜)作物时,生产队规定带一担队里的牛粪或指定人家的猪粪,每100斤记工分1分,他用钪铣当夵柱,一根檀木扁担随便一挑就是300多斤,记工分3分多,这几乎相当于年轻力壮妇女的半天工分值。“这三四斤稻种喂几只麻雀还不够,怎可以去田间试种?”其他社员也这么说。


那时,每亩田的稻种都要三、四十斤,这样的议论似乎也不无道理。


但是,宋炳生是一位二十四五岁的小青年,思想进步开朗。他把这三四斤稻种当作宝贝,从孵芽、育秧、寄苗到大田种植,都亲自全程管理,精心呵护。根据公社领导的指示,试验田挑选在大家能看到的地方——路上五亩。虽说是五亩,但实际上只有三亩多一点。大田种植开始了,宋炳生指导种法:30厘米左右见方插一株,每株只插一支秧苗。这让大家很不适应了——当时晚稻一棒(1米左右的竹尺)横行要10行、每株苗要10支左右秧苗,是公社规定的“小株密植”,谁被检查出不够格就扣谁的工分。像这样史无前例的插秧,在路上看下去,几乎看不到秧苗。


“一爿白田,有什么饭食几(方言,即吃)?食几烂泥去!”出工或收工走在路上,老右这么说,社员们也这么说。


一个多月后,在路上望下去,整爿田绿得发黑,稻叶子阔得像芦苇。


“种了一爿芦苇,食几芦蓬叶去!” 走在路上,大家都这么说。


又过了一个多月,金秋时节,整爿田一片金黄,阔阔的黄叶昂首挺立,见不到一个稻穗。


“总算种了一爿草,食几稻草去!” 见到的人都指点着这么说。


总算到了开镰的那一天,公社组织人员现场参观,开现场会。大队特别重视,安排了专人收割、专人用手拉车运到晒场、划出专门的晾晒筛扇称场地,老右有幸成为收割的两个主要男劳力之一。下得田时方才把大家惊呆了,稻杆齐腰,长长的稻穗沉甸甸的躲在叶下,四五株稻竟割满一手把。打稻机拖进四五庹地方就要“出谷”(把稻桶里的谷搬走)。老右眉开眼笑,一担担把金黄的稻谷挑上路。有妇女说,这样割,工分就没几分了。当时割稻,工分按几十分一亩包下来,再按每人的工分评级分配的。老右说:“只要谷多,工分少几分觉得出吗?”不一会儿,又有妇女说:“你看,稻桶又……”


“嘘!”老右做了个制止的手势说,“只管割,晚上对你们说!”


晚上,坐在二队的泥墙小队间外长凳上,老右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位半仙路过一个村子,听说村里的一位员外人品怎样的好、气量如何的大,他要去试试。他向员外自我推荐来主管农作,保证不比去年收成低。员外见他气度不凡,就答应了,让他住进来。这年的清明以后,待到村边枫树叶子舒展,麻雀躲进去看不见了,半仙就随意抓了三四把稻种去育秧了。半个多月后,他就拔了三四个秧去种。整个畈一百多亩田已耖平,他大一点的田里插一株,小的根本不插,望过去真的是一畈白田。管家把这事告诉了员外,说只插了三四个秧今年哪里来饭食几?员外听后说:“我已经答应他了就算了,反正仓库里的陈谷还能吃一年多。”


金秋时节,半仙向员外提了个要求:造一个长、高、宽都是三丈三尺的大稻桶,一具三丈三尺高的梯子,他要收割打稻。员外依言准备停当了,半仙就去田畈里割来了仅仅的一捧稻。员外也觉得很新奇,搬来了太师椅,手拿水烟袋,远远地坐着看他打稻。只见半仙站在高高的梯子上,扬起稻捧,“蓬、蓬、蓬”地打。不一会儿,大稻桶满了,金黄的稻谷溢出来了,员外呵呵大笑,连声说:“满了,满了!”稻捧中的谷应声打完了。管家在一旁不无遗憾的说:“东家,您如果不说‘满了’,只管派人去搬,稻谷是搬不完的!”员外笑笑说:“已经远远超过去年的产量了,够了。”


老右接着说:“上午我怕你们说出‘稻桶又满了’,把稻谷弄没了,所以不让你们说下去。”


经过三四天的晾晒、过秤,路上五亩的产量出来了——共3000多斤,亩产超千斤。这可是当时一亩田早稻、晚稻、大麦三季产量加起来还高得多的产量啊!


生产队还专门把一点杂交谷碾成米,在“十三间头”(一栋13间房子的俗称)用大炒茶镬烧成饭,还宰了大队畜牧场里的一头猪,公社还组织各大队支部书记、大队长、植保员和本大队代表前来试吃。吃着香喷喷、软咻咻、糯稠稠的杂交米饭,老右和大家眉开眼笑了。有人说,这香、软、糯的味道是骂出来的,以后还要多骂骂。老右憨厚地笑了。


此后,1975年杂交水稻得到大面积种植,1976年人人都能吃饱饭,告别番薯、南瓜抵折口粮(稻谷)的历史,然而就在这一年,人民领袖毛泽东却与世长逝了!


如今,无论中国人、外国人,不仅熟悉了杂交水稻,甚至超级水稻,还熟悉了袁隆平——“吃饭要找袁隆平”一语就是最形象的写照。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60多年前还有一个农业八字宪法以及亲手制定农业八字宪法的人?1954年9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农业”这个概念。毛泽东主席深知科学技术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极力提倡选种、改进耕作方式,并亲自拟定了农业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袁隆平就是这个时候培养起来的农业科技专家。


古人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心为人民的开国领袖们,精心谋局于当时,遂逐渐见效于未来。


今天,当时的袁隆平确实成为公认的共和国功勋人物,当时我们的汤浦人徐光宪已研发出了提炼稀土的最佳方法,当时的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等的“两弹一星”已经发展到航母、“北斗”、空间站……,乃至我们整个民族的扬眉吐气、昂扬向上以及当今的中流砥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切的总根源在于——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4-19 17:20 , Processed in 0.05116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