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1481|回复: 13

朱熹与上虞(系列):一、朱熹理学的兴起

[复制链接]

1287

主题

1761

帖子

766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62
发表于 2020-5-12 21: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熹像

一、朱熹理学的兴起

朱熹与上虞的因缘,缘于南宋开创的理学。理学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中,有数百年的兴盛期。据南怀瑾在《中国文化泛言》中归纳,中国文化的历史演变,具有五百年一变的周期性。


第一个五百年,是周代文化,周文王、周武王、周公阶段;第二个五百年,是孔子、孟子思想的阶段;第三个五百年,是儒、道、佛文化思想的交变阶段;第四个五百年,是隋、唐文化与儒、道、佛及理学勃兴的阶段;第五个五百年,是宋明理学与王学的阶段;第六个五百年,明清儒学与近百年历史的巨变。


现在到了第七个五百年,南怀瑾说:“很快的将来,新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必将又要重现于世界了。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我们立志,记住张横渠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训,作为国家、为自己事业前途的准绳。


而朱熹所处的第五个五百年,便是继晚唐五代以后宋代儒家理学的兴起。宋太祖的建国,正当公元九六○年间的事。到了乾德五年(公元九六七年)便有中国文化史上有名的‘五星聚奎’(五星连珠)的记事。这个天文星象的变象,也就是后世一般人认为是感应宋初‘文运当兴’的象征,因此认为宋初产生了理学的五大儒就是‘五星聚奎’的天象应运而生的。


到了宋仁宗景德年间(约当公元一○○○年间),儒家的理学大行,已有要取禅宗而代之的趋势。但在此之先由宋真宗开始,道教也大为流行,一直影响了徽、钦北狩和高宗南渡的局面。在此同时可以注意的,便是公元一○六八年间,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又想要恢复井田制度等的理想,因此宋代的党祸和理学门户之争,便也在此时期揭开了序幕,这是中国文化学术史上一件非常遗憾,也许可以说是一件很有趣的史事。


可是在当此之前五百年间,禅宗的王气将衰,到了这个五百年间,宋代五大儒的理学思想,崛然兴起而替代了禅宗五家宗派的盛势,虽曰人事,岂非天命哉!


由宋儒朱熹、陆象山开始,经历元、明而到王阳明理学的权威时期。朱熹生在建炎四年(公元一一三○年),卒于庆元六年(公元一二○○年)。陆象山生于绍兴九年(公元一一三九年),卒于绍熙三年(公元一一九二年)。朱熹的‘道问学’和‘集义之所生’的宗旨,和陆象山的‘尊德性’而直指心性,不重支离琐碎的探索,便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有名朱、陆思想异同之争的一重学案。到了明代宪宗成化、嘉靖之间(约当公元一四七二——一五二八年间),王阳明理学的思想大行,从此以后,中国文化思想的领域,大半都是陆、王的思想。


第六个五百年,就是开始经明武宗而到万历,王学大行,末流所及,弊漏百出,终至有‘圣人满街走,贤人多于狗’之讥。理学到此,已势成强弩之末,也与禅宗一样,都有等分齐衰之概了。”


禅宗自达摩祖师传入中国,本来是知行合一、修悟并重的。到了六祖慧能,提倡顿悟;神秀提倡渐修,南顿北渐分裂成南北两宗。后南宗一枝独秀,及至“一花开五叶”,南宗又分化成五派。南宗的末流,因缺少渐修的修养基础,形成狂禅,最终禅宗衰落。


继禅宗而起的是理学,朱熹提倡的“道问学”和“集义之所生”,正好是从渐修功夫着手,从视听言动修养自己,读书做学问改变气质。同时而起的是陆象山的心学,恰似禅宗的顿悟,主张“尊德性”而直指心性。


这仿佛是以儒学的形式,继续了佛学的争论。


“道与学”与“尊德性”,出自子思的《中庸》: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是知、行合一的一体两面,是“道”和“德”的统一,是手心与手背的关系,体、用是不能分割的。就象禅宗的渐修和顿悟,是互为一体的,缺一不可,渐修而至顿悟,顿悟而须渐修。


曾子在《大学》中开宗明义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尊德性”,“在亲民”就是“道问学”,把内心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付诸实践,深入到群众中去,真实做到亲民爱民,这才是“道问学”的真实含义。比如在解决群众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发生许多困难,这都需要从多问、多学、多引导中去逐步解决。


因此朱熹理学与陆象山的心学,仍然是各执一端,没有达到圆满中庸的境界。但从时代对文化修养的需求来说,陆象山的心学,仍是禅宗末流的继续。而朱熹的理学,从脚踏实地“格物”起步,补救了做学问狂妄的流弊,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


从而朱熹理学自南宋渐成主流文化,开始了长达三百年的主导地位。


而朱熹理学对上虞文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影响到一个家族的命运与变迁。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1761

帖子

766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6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8: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朱熹理学的形成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九月十五,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县成外毓秀峰下的郑氏宅中。父朱松,徽州婺源人。母祝氏,徽州大族祝确之女。父母为新生儿取小名沈郎,字季延。


朱熹出生不到半年,就逢金兵入侵的战乱,父母抱怀逃难于龙爬、长溪、福州等地。一年后战乱平息,返回家乡。父携全家赴泉州石井任监税小官。


朱熹五岁在尤溪塾馆启蒙,八岁读《孝经》,九岁读《论语》、《孟子》,十二岁在建瓯环溪精舍攻读《四书》,十三岁攻读《五经》。随父赴福州会见文士诗友,学习赋诗作文。


朱熹十四岁,不幸父亲病故,临终托孤崇安五夫刘子羽,被收为义子。朱熹随母及妹来到崇安五夫,定居潭溪之畔。在刘氏所创的屏山书院受学于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三先生。读书数年,恩师刘子翚为朱熹起字“元晦”,并教他“不远复”的修养方法。


十九岁的朱熹,春天,与先生刘勉之的女儿刘清四成婚。四月,殿试获进士出身。可谓青年才俊,双喜临门。


二十岁的朱熹,思想较前有了变化,从记诵死读转向融会贯通,从只读几家之书到读百家之书,扩大了阅读面,成为其为学的一大转折点。


次年春天,朱熹以新科进士身份首次回婺源、歙县省墓。遍访亲友,谈诗论赋,收受弟子,扩大传播自己的影响。回闽途中,拜访儒、佛、道各家人士。


不久,朝廷授朱熹左迪功郎,泉州同安主簿,待次。


二十二岁的朱熹,开始迷恋佛老,向道谦问禅。偶读道家书,遂对道家产生浓厚兴趣。得周敦颐《太极图解》。


二十四岁的朱熹,夏天赴泉州南下,沿途访学各大家。拜谒李侗,始有“逃禅归儒”之初想。秋天,到同安任县主簿兼主县学,开始仕途生涯。

期间,朱熹沉迷于佛老,同时又怀疑佛老。


朱熹以忠君爱民为己任,积极上书整顿版籍和整顿赋税,毫无结果。忠君与爱民的矛盾冲突令朱熹痛苦不堪,遂产生归居田园之念。


主讲县学的朱熹,认为理学才是拯救南宋衰世的唯一出路,将精力放在县学教育上。三十三篇《策问》的最后一篇,成为其“逃禅归儒”起点。


朱熹任满,归崇安五夫。复拜见李侗,得其“理一分殊”的真谛。


三十一岁的朱熹,再次在延平与李侗相见,李侗只教其看圣贤言语,以达到体用无间的洒然融释。


朱熹忽有所悟,兴奋得提笔写了一首《春日》诗: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表达了自己学有所悟的喜悦心情。


从此,朱熹境界提升,出入百家,借鉴佛、道,正式确立传播理学的坚定信念,开始讲学授徒,著书立说。


朱熹以悟道的境界付诸诗篇,又写有《观书有感》二首。南怀瑾先生对其作了高度评价:


“宋朝的朱熹中年有首诗讲悟道境界很好: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从禅宗来看,理学家朱熹是破了初关,有没有破重关是另一问题。他的另一首诗: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也是悟道境界,你们打坐不是念头去不了就是昏沉,向来枉费推移力,像一艘巨舰搁在浅滩,推也推不动。一下悟道,不用你去推了,轻如毫毛,就是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明理学家是儒家中的律宗,讲究律行,大家可不要轻视,不要有门户之见;而老庄则有如禅宗,讲解脱。《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是佛才有的胸襟,不问他是哪一教派,凡是有所得的,都入圣贤之流。”


南怀瑾先生贯通儒、佛、道三教,一生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对中传统文化的整理和发扬,作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朱熹的理学不圆满,留有缺陷。但从朱熹的初心来说,是为了振兴儒学,挽救南宋文恬武嬉的风气,激励文人严以律己,正以持身。


因此,南怀瑾在评价宋明理学时说:


“无论理学家学术思想之造诣如何,其一己之律己持躬,大都淡泊自甘,不求温饱,善恶之际,辨别尤严,岩岩行履,深有合于佛家之大乘行道,或同于比丘之戒律精严者,此皆足资矜式。宋末如文天祥,虽未标于理学之门,然观其所作《正气歌》,足为其人格之崇高代表,从容就义,殉道以终,非学究天人之际者,其孰能之?明代如王阳明之功业彪炳史册;此外,如李二曲、黄宗羲、顾炎武辈,其学养多从理学中陶冶而来,以成其充实光辉之美;故理学之陶钧万类,鼓铸群伦,其功实不可没。”


万历《新修上虞县志》潘畤_副本.jpg

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


为此,在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的人物传中,特设“理学”一类。


为什么要“志理学”?


上虞志对具有清廉风范的理学之士作了高度评价:


“夫理学之士,显为功业,抒为文章,挺为节义,盖一以贯之者。而专门独盛,则宋濂(周敦颐,居濂溪)、洛(程颐、程颢,居洛阳)、关(张载,居关中)、闽(朱熹,讲学闽中)始也。虞自紫阳(朱熹)先生弭节讲学于斯,动以年岁,一时师友渐磨,而渊源其绪者,殆不乏人。可无标举以存铎响(教化之声)乎!”


而宋朝上虞理学的领军人物,即是:


“潘畤,字德鄜。世家金华。少养于叔父待制默成(潘良贵,号默成,金华人,授秘书郎。),与庄简李光为道义交,故庄简以女妻之,因家上虞。畤端方温雅,学问气节为一时冠。主袁州分宜簿,监两浙运司船场,改知兴化军,以治才称,历浙西提举。(入名宦祠,治绩见《杭州府志》。)后为广州经略,湖南安抚,寻除郎中,改直显谟阁。


方庄简为秦桧所排,投弃岭海,畤毅然相其家事,始终如一。为监司师臣,风采振扬。文章政事,篆隶楷法,皆极其妙。年六十余卒。元至正间,祀乡贤。


长子友端,由进士为太常博士,从张栻游。次子友恭,为江淮宣抚干官。畤建月林书院,延朱熹相与讲明性命之学,并以文学著。”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1761

帖子

766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62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22: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朱熹在上虞讲学

朱熹与浙江最为投缘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金华,一个是上虞。


朱熹与金华吕祖谦(号东莱)、张栻(号南轩)合称“东南三贤”。朱熹命长子朱塾赴金华受教吕祖谦,居潘氏馆舍,可见朱熹对吕祖谦学问的尊重。朱塾在金华与潘氏结婚,可见朱熹父子与金华的因缘。


而上虞的潘氏即来自金华,朱熹与上虞的因缘,也因潘氏。


在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记载之前,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儒学副提举杨彝在《永泽书院碑记》中,就记录了朱熹在上虞讲学的故事:


万历志“泳泽书院”_副本.jpg

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


“先生(朱熹)以宋淳熙辛丑(八年,1181)秋八月,拜提举浙东常平之命,其冬十二月,视事于西兴时,浙东大饥,绍兴为甚。先生举行荒政,条奏纤悉,其恤民之意至矣。


上虞,绍兴属邑,则其所与被者。邑人李庄简公之甥直显谟阁潘公畤,当时贤者,与先生相知深。二子友端、友恭皆及门受学。而其问答之详,造诣之密,见诸文集可考。邑人得于私淑,渊源有自来矣。


先生功德,彰彰在人耳目,而祠未有能兴者,岂非阙欤。今荣禄大夫、知江浙行枢密院事方公(方国珍),始建书院,而立先生之祠,意盖有在也。”


至正二十六年,处于元朝末年,其时群雄并起,方国珍割据浙东,保境安民。上虞属方国珍管辖范围,方国珍在上虞兴修水利,减轻赋税,与民休养生息,农业得到丰收,百姓感恩戴德。商议为方国珍立生祠,取名“泳泽”,焚香遥祝,以志不忘。


方国珍听闻此事,便对人说:“这是为政者理所当然应做的事,而何必这样烦劳百姓呢!”不图虚名的方国珍婉拒之。


但百姓仍恳请不已,方国珍才说:“如果一定要立的话,何不立书院。兴办教育,劝人为善,使你们子弟游学于严师益友之间,渐渐得到熏陶,变得情操高尚。回到家里,知道孝慈;出门在外,懂得礼让。读书明理,景仰前哲,使忠义之风永永不坠,不亦善乎!


而且我听说文公朱先生,以前曾持部使之节,来到上虞,救灾恤患,尝有德于上虞百姓。而诵读其诗书,成为有德达材者,亦复不绝于世。朱文公有功于斯文更大,其为泽更为久远啊!”


在淳熙八年八月,朱熹被任命为提举浙东常平。时浙东大饥,绍兴为甚,朱熹前来赈灾。上虞,是绍兴属县,受到朱熹荒政的救护,活人众多。


更值得一提的是,上虞李庄简公(李光)的女婿——直显谟阁潘畤,是当时的贤者,与朱熹相知颇深。而潘畤二子潘友端、潘友恭皆为朱文公学生,及门受学。师生常两地书信往来,而其问答之详,造诣之密,见诸文集可考。而此时朱文公亲临上虞,得以面授学问,此是情理中事。


此情此景,让人可以想见,朱文公在五夫静夜的月林堂中,与潘友端、潘友恭秉烛长谈;或在清风峡上,为学生指示演说。


潘友端和潘友恭兄弟,不负所望,后来皆学有所成,潘友端考中进士,为太学博士。在上虞学上虞,传播理学,激励后进。潘友恭受朱文公推荐,出而为官,清正廉明。风气所及,上虞学生得于私淑朱文公,渊源由此而来呀!


朱文公对上虞文化的功德,彰彰在人耳目,而纪念朱文公的祠一直未能够建立,此岂非上虞文化界的缺憾?


现在方国珍在创建书院之初,就决定建立朱文公祠,原来早就有传承文化的愿望啊!


从杨彝的记录来看,朱熹到上虞赈灾,并传播文化,是一件上虞文化界的大事,应该设立朱熹纪念馆,值得浓墨重书一笔!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1761

帖子

766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62
 楼主| 发表于 2020-5-21 14: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朱熹在南康任上

朱熹不但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而且是一位践行理学、执政为民的清官。朱熹一生为政的时间并不长,因此要研究朱熹为政的理念,他在南康的为政经历,是值得参考的资料。



在来浙东之前,朱熹在江西南康担任三年主官。在淳熙五年(1178),四十九岁的朱熹,得到宰相史浩的起用。有人提议应先让朱熹在外地基层煅炼,于是任朱熹知南康军。


南康是一个土地贫瘠,人民稀少,役烦税重的地方,朱熹为了解决百姓脱贫和提高人民素质,经济和文化并重,首先采取了三条措施:


“一、以郡土瘠民稀,役烦税重,求所以宽恤之方,俾士人、父老、僧道、民人有能知利病之源者,悉具以陈。”


南康郡土地贫瘠,人民稀少,税役烦重,为解决百姓脱贫和为政宽恤的方法,朱熹深入基层,走群众路线,请士人、父老、僧道、平民有能知道利病根源之所在的,有好的解决办法,都提供上来。


“二、俾士人、乡人父老岁时集会,教戒子弟,使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笃厚亲族,和睦乡邻。有无相通,患难相恤,以成风俗之美。”


解决温饱是第一步,提升百姓修养、和睦家庭乡邻是第二步,朱熹让文人学士、乡人父老在岁时集会,在乡村文化礼堂开展道德讲座,教育诫勉下一代年轻人,使他们提高修养,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忠义守信。不但“笃厚亲族,和睦乡邻”,而且能够“有无相通,患难相恤”,济困扶危,爱心帮助。从而形成美好的乡村风俗。


“三、俾乡党父老,各推择其子弟之有志于学者,遣诣学宫。以暇时,与教官同共讲说经旨,以诱掖之,庶长材秀民,为时而出。先生每四五日一诣学宫,为诸生讲说,亹亹不倦。郡之有贤德者,礼之以为学职,士风翕然丕变。”


除了乡村过年集会文化讲座,朱熹还开展乡村教育,让愿意学习的青少年,到学校读书。朱熹自己公务余闲时,与教官一道为学生们讲说诗书等五经大义,以引导学生奋发向上,成为社会有用之材,接受国家的选拔。


朱熹每隔四五天来到学校,为所有学生讲说,娓娓不倦。南康郡中的贤德之人,朱熹上门礼请为教师,请他们教育学生。


朱熹在任三年,从而改变了南康文化教育落后的面貌,士民风气翕然而变。


朱熹在南康时遭遇旱灾,他大修荒政,赈灾有功,获得朝廷的赞赏。且适逢浙东大饥,于是被派往浙东赈灾。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1761

帖子

766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62
 楼主| 发表于 2020-5-21 14: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朱熹在南康修筑沿江石堤


赈救灾荒之策,除了放米施粥,减免赋税,发放救济金,通过启动基建项目,既可增加就业,让饥民劳有所获,又能完成地方民生工程,不失为一举两得的救灾方案。


朱熹在南康军时,遭遇旱灾,在九月秋收无望的情况下,即向朝廷申请修筑沿江石堤。南康军边临大江,原有石砌堤寨,围住水湾,可停泊舟船,避免风浪侵袭。但自南宋高宗之后,南康经济贫乏,石堤年久失修,寨内沙土填塞,来往舟船停泊江心,每遇大风鼓浪,船覆人溺,难以救援,损失公私财物,不可估量。


朱熹上奏札曰:“边临大江,旧有石砌堤寨,堰住西湾水汊,藏泊舟船,每岁钱粮纲运并啇榷舟船,俱于寨内注泊。虽值风涛,亦免沉溺,公私两便。


自绍兴(1131-1162)以来,不暇开修,逐年风浪,砌石损动,寨内沙土填塞。重载舟船,不免于石寨外江心排泊,每有大风震作,漂溺人船,不容拯救,抛失官私钱物,不可胜计。



今缘本(南康)军旱伤(伤于干旱),细民(贫民)缺食。准绍兴年令:‘灾伤州县,可以募人兴工者,预行检计工料奏闻。’本军巳委官检计合用工料,具申转运使衙,取拨窠名钱米,雇募人工修葺。使饥民就役,不致缺食,而公私舟船得免沉溺之患。”


朱熹的理学应用到社会,就是走亲民路线,以关注民生为要务,与孟子“民为贵”的思想是一致的。


朱熹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国家)亦为民而立,而君(领导人)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在灾年兴修基建工程,是古代救灾的传统方略,可以通过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具有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的作用,至今一直在延用。


虽然朱熹在南康的为政,与上虞无关紧要,但通过了解朱熹在南康的为政经历,可以让人想见朱熹的为人与一以贯之的为政之道。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1761

帖子

766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62
 楼主| 发表于 2020-5-24 22: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朱熹的为官经历


朱熹青年才俊,19岁考中进士,22岁授左迪功郎,泉州同安主薄,待次。24岁任同安县主簿兼主县学,开始仕途生涯。3年任满,朱熹赋闲崇安五夫,居家奉祠领半䘵。


其间著书立说,访学论辩。在38岁岁末,朝廷授朱熹枢密院编修,待次。39岁夏天,家乡崇安水灾,朱熹协助政府组织救灾,建议创立“五夫社仓”,推行“社仓法”,以拯救灾年百姓。


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朱熹41岁,在建阳县马伏天湖之南,创建“寒泉精舍”,这是朱熹创建的第一个书院。46岁秋天,朱熹在建阳县崇泰里云谷山庐峰之巅创建“云谷晦庵草堂”,这是朱熹创建的第二所书院。


47岁,朱熹差管武夷山冲佑观,仍然奉祠。49岁秋天,宰相史浩必欲起用朱熹,任知江西南康军(今星子县)。期间修复“白鹿洞书院”,任洞主,亲自制定“白鹿洞书院学规”。


淳熙八年(1181)八月,朱熹52岁,提任浙东提举茶盐公事。十一月,正式赴任浙东提举,主持浙东赈灾。期间弹劾贪官污吏,以六劾唐仲友而得罪宰相王淮。


次年九月,53岁的朱熹辞职回归崇安五夫。


54岁,朱熹奉祠主管台州崇道观,归居武夷,在武夷山五曲隐屏峰下,创建“武夷精舍”(今武夷书院),开始了授徒讲学的生活,这是朱熹创建的第三所书院。


其间与陈亮的“义利王霸”之辩进入高潮,与吕祖俭及众多浙学学者展开广泛的学术论战,并与陆九渊心学及其他学术流派论辩。


淳熙十五年(1188),朱熹59岁,赴都城临安延和殿面奏宋孝宗,并上呈奏疏。


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新皇登基,61岁的朱熹被再次起用,知漳州,朱熹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次年,朱熹离漳州任北回,居建阳考亭。


绍熙五年(1194),朱熹65岁,任湖南安抚使,知漳州。重修“岳麓书院”,为扩大书院的规模,又重修了“湘西精舍”。不久任光宗皇帝的老师,仅46天,因直言批评皇帝,被逐出宫门,回到建阳考亭。


朱熹创建竹林精舍,后又将“竹林精舍”改为“沧州精舍”,这是朱熹创的第四所书院。宋理宗时,正式赐额改为“考亭书院”。


朱熹制定的沧州精舍规仪,学生潘友端受父月林公潘畤之命,抄录沧洲精舍朱子规仪,列于“月林书院”两壁,成为上虞月林书院的学规。潘友端在上虞讲授理学,与朱熹讲学遥相呼应。


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新皇登基,66岁的朱熹被再一次起用,任秘阁修撰,提举南京鸿庆宫。这一年“庆元党禁”开始。


二年后,68岁的朱熹落职罢祠,被列入五十九人的伪逆党籍。秋间,朱熹避居于崇安五夫,沧州精舍一度荒凉冷落。


同时,上虞五夫的潘氏家族,因为潘友端、潘友恭、潘履孙是朱熹的学生,又在月林书院讲授理学。为免避不测之祸,在钱塘令潘升孙(潘友端子)的带领下,举族从五夫迁到了崧厦海边,月林书院也一时荒凉下来。待党禁稍驰,潘友端、潘友恭兄弟移建月林书院于崧厦潘韩村,继续在崧厦讲学。


70岁的朱熹,朝廷准以朝奉大夫致仕。71岁春末,朱熹病逝于建阳考亭沧州精舍。有来自各地的近千人送葬,诗人陆游与词人辛弃疾为作文哭祭。


(待续)



七、朱熹的执政为民

朱熹在同安做了三年主簿之后,就一直奉祠赋闲,被搁置了二十余年。直到四十九岁那年,史浩为宰相,认为朱熹有才学,有能力,一定要起用朱熹,才任朱熹知南康军。


史浩(1106—1194),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宋孝宗即位时,授参知政事。


淳熙五年(1178),史浩复为右丞相。宋孝宗说:“自叶衡罢免,丞相一职一直空着,等你很长久了。”


史浩上奏说:“承蒙皇上恩惠,得以再任丞相,臣一定要尽力维持公道,使朝廷没有朋党这种弊端。”


宋孝宗说:“宰相岂当有党,人主亦不当以朋党名臣下。朕但取贤者用之,否则去之。”


史浩坦言真诚,出任右丞相后,急于进贤如初。录用贤士,三请朱熹,重用杨简、陆九渊等十五名江浙名士,士林为之一振。


据《朱子年谱》:“五年戊戌(1178),四十九岁。秋八月,差知南康军,辞。宰相史浩必欲起之,或言宜处以外郡,于是差权发遣南康军事,兼管内劝农事。”


朱熹固执起来,再三请祠,不愿赴任就职。秋去春来,到了次年正月,吕祖谦(号东莱)、张栻(号南轩)来信劝告朱熹,君子虽讲究出处,但也要把握机遇,知道进退。


张栻劝朱熹不要太过固执,如果一味拒绝,则上层人士就会说:“贤者不肯为用”,这对国家政治大局也是有害的。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张栻的劝告是对的。读书人对于学问的孜孜以求,就是为有朝一日能为国家作出贡献,能造福人民。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现在“兼善天下”的机会来了,怎么还要推辞呢!


“六年已亥(1179),五十岁。春正月,复请祠。二十五日启行,候命于铅山。东莱屡书勉行,南轩亦谓:‘须一出为善。虽去就出处,素有定论。然更须斟酌消息,勿至己甚。苟一向固拒,则上之人谓:‘贤者不肯为用’,于大体却有害也。’先生至是,始有行意。二十五日离家,行至信州铅山候命,寓止崇寿僧舍。”


朱熹与吕祖谦、张栻是理学同道,是志趣相投的朋友,合称“东南三贤”。朱熹接受朋友的劝导,离家赴任。


《朱子年谱》乞减星子县税钱.jpg

《朱子年谱》

朱熹到了南康县,就开展了一系列的亲民政策,如“六月请减星子县税钱”,“夏四月申减属县木炭钱”,“八月严别藉异财之令”,锄去一二乱政,减少了民间诉讼。


“别籍异财”,就是分家分财产,这在古代看来,是不孝,是违法行为。在 《唐律·户婚》中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


古代是大家庭,是农业社会,全靠男耕女织生活,祖父母、父母养大了子孙,年纪大了,而子孙争着闹分家、分财产,置赡养祖父母、父母的责任义务于不顾。这时候国家法律就参与进来,要对不孝子孙进行三年劳动改造——“徒三年”。


朱熹对于南康治理的不完善,不隐瞒,不推却,实事就是,主动承担责任。“秋七月,以庶僚不合用,札子申省自劾。”“十月,申省自劾。申省状言:属县今秋有旱伤处,不惟失于检放,而催理旧欠过于严急,遂致人户流移。乞特与敷奏,早赐罢黜,以为远近牧守之戒。十二月,又以未蒙处分,复申省自劾。”


朱熹为政,严于法纪,对于奸豪侵民,挠法害政者,必惩治不少贷。


朱熹在离任南康之前,有一人跃马于市,践踏一小儿将死,朱熹闻讯拘禁之。次日,杖之谯楼下。偶有一相识者说:这是大户人家的子弟,何苦辱之?


朱熹朗声回答:“人命所系,岂可宽弛!若云子弟得跃马踏人,则后日将有甚于此者矣。况州郡乃朝廷行法之地,保佑善良,抑挫豪横,乃其职也。纵而不问,其可得耶!”那人无言以对。


后朱熹罢职离任,诸公相饯于白鹿洞书院,朱熹极口为说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一段。作为临行前对大家的勉励!


在《朱子年谱》中,总结朱熹在南康政绩时说:“先生治郡,视民如伤。至奸豪侵暴细民,挠法害政者,亦必绳治不少贷。尤以厚人伦、美教化为急务,风俗丕变。文学行义之士,彬彬出焉。”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1761

帖子

766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62
 楼主| 发表于 2020-5-26 16: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朱熹授命浙东赈灾

朱熹在南康三年任满,以“修举荒政,民无流殍”,授直秘阁。这是升级任用,从地方官成为京官,这在人求之不得,而朱熹却三次推辞,这是为何?原来朱熹在南康救灾时,借助了民间救助的力量,发布了纳粟有赏的标准,并报请朝廷奏准。


朱熹理学,首先讲得就是“信义”二字,现在南康灾荒平息,自己因功升任,而南康慈善家的奖赏却未落实,承诺没有兑现。此时一走了之,既无信,也无义,那是欺骗别人往上爬,为朱熹所不齿。


据《朱文公行状》记载,秋七月,朱熹“除直秘阁,凡三辞,皆以前所奏纳粟人未推赏,难以先被恩命。”


到了八月,因为浙东发生饥荒,改变了朱熹的任命。据《朱子年谱》记载:“时浙东荐饥,宰相王淮荐先生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先生以上轸宸虑(帝王的思虑谋划),遂拜命不敢辞,即日单车就道。复以南康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仍乞奏事。十月,堂帖(宰相处分公事的手谕文书)报南康纳粟赏行,遂受职名。”


朱熹的理学,讲究“义利之辨”,事关国家、人民的利益是“义”。在国家、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面前,朱熹认为应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所以朱熹在接到浙东饥荒、前往赈灾的任命之后,灾情事关百姓生命,以大局为重,“遂拜命不敢辞,即日单车就道。”


朱熹这时候做了三件事,第一,马上组织人员,前往西兴采购粮食,准备启动赈灾。第二,因南康纳粟推赏事情未了,虽前往浙东赈灾,但要求辞去官职名分。第三,救灾事宜重大繁复,要求面见皇上奏事。


西兴在钱塘江南岸,是两浙门户,交通发达,地势险要,自古为“浙东首地,宁、绍、台之襟喉”。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在此筑城拒吴,称固陵。六朝时称西陵。吴越王钱镠以“陵”非吉语,改名“西兴”。


西兴是浙东运河的源头,运河全长250多公里,途经萧山、绍兴、上虞、余姚、宁波,在镇海城南注入东海。西兴万商云集,八方货物在此中转,所以朱熹选择在此筹粮。


朱熹在冬十一月,终于得以面见皇上,奏事延和殿。据《朱子年谱》记载:“先生去国二十年,既得见上,极陈灾异之由,与夫修德任人之说,上为动容竦听。因条陈救荒之策,并南康两事,共七札上之。”


朱熹已二十余年不在朝为官,既得面见宋孝宗,便把平生的治国理念倾泻而出,从天灾谈到人治,归根到底,修德用人十分重要。有些话其他大臣不敢讲,朱熹都率性讲了出来,宋孝宗为之动容,正色而听。


朱熹又把详细的救荒之策,以及南康有待完善的两事,共有七札呈上。


在宋孝宗给予朱熹一定的支持之后,十二月六日,朱熹视事于西兴,开始了浙东赈灾的历程。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1761

帖子

766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62
 楼主| 发表于 2020-5-28 21: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推行朱熹社仓法

朱熹在浙江赈灾的经过,据《宋史·朱熹传》记载: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躅(juān,免除)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


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


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朱熹在接受任命后,立刻给其他州郡写信,召集米商,免除他们的商税。等朱熹来到西兴,运河中各地粮船如长龙聚集。


朱熹每日查访民情,到州县巡行考察,单车独行,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道他的身份。郡县的官吏害怕他的严峻的作风,有的甚至弃官离去,辖区内风气肃然。


所有丁钱、役法之政,有不利于百姓的,全部清理而加以革除。朱熹在赈济灾荒之余,还按照实际进行规划,一定为百姓做长远的打算。


有人在朝廷毁谤朱熹,说他政务荒疏,宋孝宗对宰相王淮说:“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宋孝宗赵昚(shèn),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的养子。“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宋孝宗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


宋孝宗认为朱熹是一位能吏,他否定对朱熹“疏于为政”的考评。宋孝宗对宰相王淮说:“朱熹的政事,却是很可观的!”


据《朱子年谱》记载,朱熹从西兴到了绍兴,本要求浙东郡县详细抄录受灾人员名单,以便及时赈济灾民。结果发现绍兴兵马都监贾祐之并无抄札,不按职责办事,无视灾民安危。


朱熹很气愤,速上弹劾奏本,恳请中央对于不忠职守的官员,要求施以重责、降级等处罚,作为其他官吏奉行赈济不虔之戒。


朱熹权力有限,不能越权处置,只能报请中央。如果不严肃处理,其他官吏不以为鉴,不认真救灾,就会造成饥民死亡,社会骚动。执政为民,严肃法纪,所以必须严肃处理。


诏行社仓法于诸郡_副本.jpg

《朱子年谱》


十二月二十四日,在绍兴的朱熹接到好消息,中央下令全国推行“社仓法”。社仓法为朱熹首创,在朱熹奏事延和殿时,就请宋孝宗推行崇安社仓法。今奉旨颁行,是宋孝宗对朱熹“社仓法”的认同,是今后赈灾的有力举措,朱熹心系民生,怎么能不高兴!


朱熹在乾道七年(1171年)八月,创建了“五夫社仓”,又名“朱子社仓”,是一个民间公益性的粮仓。在崇安县五夫建成之后,朱熹制定了“社仓法”,作为管理社仓的规范。 朱熹建社仓,起因是三年前的春夏之交,闽北建阳、崇安、浦城一带因灾情十分严重,年成荒馑,饥民骚动。


朱熹当时在五夫屏山居里祠禄养亲。崇安知县诸葛廷瑞知朱熹之贤,诚邀他会同乡耆刘如愚共商乡里之救灾赈粜善举。


朱熹力劝里中豪富,发家中存粟,以平价赈济灾民;同时上书建宁知府徐嘉,请求发放常平粮仓(官仓)的存粮以应救灾急需,灾情遂得缓解。


次年,朱熹慈母仙逝。在家守制的三年内,他又先后上书给继任建宁知府的王淮、沈度,请予五夫建仓,他写给王淮的信中说:


“天有不测之风云,今灾解,不可不料后复有前之事。粟偿之后,山民无益存之积,青黄不接之时,又要加倍息借贷于豪富。况官粟存仓,为法甚密,远水解不得近火,请予五夫建仓留赈,每年一赈一偿,又能易新以藏,实为一举二得之举。”


朱熹在给沈度的信中写道:“请仿古法为社仓以储之,不过出捐一岁之息,宜可办”。沈度急公好义,捐钱六万助建社仓。


社仓存储粮食,春夏青黄不接之时,按需赈放,冬秋偿清存放。变官仓(常平仓)赈粜为民仓(社仓)赈济,于民大为有利。


朱熹写记勒碑以志其事。竣工之日,朱熹即兴在仓壁上题诗一首:


“度量无私本至公,寸心贪得意何穷。


若教老子庄周见,剖斗除衡付一空。”


借以劝戒管理人员。诗中体现了“度量无私”的理学思想,同时也批驳了食古不化的迷道思想。


“剖斗除衡”的典故,出自唐韩愈的《原道》,有人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韩愈反对此说,认为太迂腐了,时代在变化,现代不是古代,不是人人都诚实守信的。


如果劈破了斗斛,解除了衡器,没有称量标准,如何做得公平公正呢?


“剖斗除衡付一空”,没有规范的法制,谈治理是一句空话!


据《朱子年谱》记载:“初奏事延和殿,请推行崇安社仓法于诸郡。十二月二十四日,奉旨颁行。”


朱熹社仓法在全国推广实施,绍兴、上虞必然会依旨奉行。


在淳熙八年(1182)年底接到指示,如果利用原有房屋进行改造,在淳熙九年或许可以创办成功。如果是择地新建,则需要二三年时间。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1761

帖子

766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62
 楼主| 发表于 2020-5-30 22: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朱熹在上虞五夫过年

朱熹在十二月六日,从萧山西兴运河出发,不数日到了绍兴,立即运米上岸,布置赈济灾民。


朱熹在检查绍兴灾民登记情况时,发现兵马都监贾祐之居然没有登记。这种置灾民生死于不顾的渎职行为,令朱熹十分气愤,他立即上奏弹劾,要求严肃处理。


过了半月,在十二月二十四日,朝廷下诏在诸郡推行朱熹的社仓法。朱熹奉旨向诸郡颁行社仓法,不仅助力浙东赈灾,而且为长久救助之计。


宋时浙东路的绍兴府,下辖会稽、山阴、嵊县、诸暨、上虞、余姚、萧山、新昌。 朱熹在绍兴快速处理完两桩公事,其时已近岁末。门外虽寒风凌厉,但街上却是年味日浓。


上虞是绍兴的属县,现在灾情如何?关心民生的朱熹,喜欢微服出行,考察民情,毅然孤身穿行在寒风之中。 上虞五夫的潘友端、潘友恭兄弟,聪明好学,端庄正直,是朱熹的得意门生。


朱熹独自来上虞巡视,公事之余,便与学生潘友端、潘友恭相见。这辞旧新的除夕之夜,注定要在五夫的月林堂上一起守岁了。


其间师生之间的畅叙与学问交流,自然是一言难尽。


万历《新修上虞县志》泳泽书院_副本.jpg

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

据杨彝《泳泽书院碑记》记载:“上虞,绍兴属邑,则其(朱熹)所与被者,邑人李庄简公(李光)之甥(婿)直显谟阁潘公畤,当时贤者,与先生(朱熹)相知深。二子友端、友恭皆及门受学,而其问答之详,造诣之密,见诸文集可考。邑人得于私淑,渊源有自来矣。”


朱熹与李光之婿潘畤是道义之交,相知颇深。朱熹来上虞与潘友端、潘友恭兄弟相见,因为潘畤“二子友端、友恭皆及门受学”,是朱熹的学生,不但是师生的情义,而且更在于学问的传授。


而且在以后异地的岁月里,师生之间通过书信教授,“其问答之详,造诣之密”,都收集在潘友端的《与朱子问答》与潘友恭的《四书经义问答》中。


书信往来而能收集成书,可见师生探讨学问之频繁。


朱熹在浙东赈灾,巡查绍兴府下属许多州县,其中两次巡绍兴,上虞离绍兴比较近。朱熹第一次到上虞,可能就在这一年的年底,而且就在五夫月林堂过的年。


杨彝的职务是儒学副提举。儒学提举司,是元代设置的教育机构,掌管地方儒学。设于各行省所在地,统诸路、府、州、县学校、祭祀、教养钱粮等事,并考校呈进著述。设提举、副提举各一员。提举秩从五品,副提举秩从七品。儒学副提举相当于现在省教育厅副厅长。


杨彝对于方国珍在上虞书院设立朱熹纪念馆抱支持态度,他说:“圣人之道,自孟子殁而失其传,至濂(周敦颐,居濂溪)、洛(程颐、程颢,居洛阳)诸儒始倡明之。然不再传,而异说并兴,学士大夫反从而惑焉。新安朱(熹)先生起而麾之,绍隆道统,折衷群言以觉后学,至今赖之。”况且,上虞曾是昔朱熹所按抚巡历之地,功德在人,今立祠纪念之,宜也。


杨彝从朱熹对上虞文化、政治两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朱熹对上虞人民是具有功德,立祠纪念是适宜的。


据《上虞县志》记载,朱熹曾在西溪湖边上悠然著书讲学,但从朱熹赈灾紧迫的节奏来看,朱熹在西溪湖边上讲学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也无西溪湖边谁是朱熹学生的记录。而静心著书更无可能,因为朱熹赈灾来去匆匆。


很显然,后人因为朱熹的纪念堂设立在西溪湖边的泳泽书院,就以为朱熹在西溪湖边上讲学了,这是误读了杨彝碑记。 朱熹的浙东赈灾,范围很广,困难很大,事情千头万绪。朱熹为赈灾呕心沥血,体现了一个理学家坚持正义的道德和爱国爱民的深厚情怀。


过完年不久,淳熙九年壬寅(1182),朱熹五十三岁。春正月,又开始巡历绍兴府属县,及属浙东的婺州(wù,金华)、衢州。


下面朱熹又会遇到什么问题?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1761

帖子

766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62
 楼主| 发表于 2020-6-3 17: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朱熹赈灾有计划

古人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豫,是预先谋划,事前准备,不是临阵磨枪,仓促应对。朱熹有南康的赈灾经验,从实践中总结出理论。


朱熹在《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中说:“自古救荒只有两说,第一是感召和气,以致丰穰;其次只有储蓄之计。若待他饥时理会,更有何策?东边遣使去赈济,西边遣使去赈济,只讨得逐州几个紫绫册子来,某处己如何措置,某处已如何经画,元无实惠及民。”


“感召和气”,是古代“天人感应”的传统思想,社会和睦融洽,“和气致祥”天地会变得风调雨顺。即使有灾难,也能通过上下齐心的努力,得到改善,安然渡过。反之,乖气致异”,上下异心,离心离德,社会就会出现反常,甚至动荡。


所以在救灾过程中,基层官员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不为饥民着想,甚至借灾难发财,就会对饥民雪上加霜,造成人为的灾难。


朱熹说自古以来,救荒只有两种办法,第一是爱护农民,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以达到农业的丰收。其次只有靠预先储蓄粮食,在各地推行社仓法,可以进行民间自救。


如果不能做到这二条,等到饥荒来时,手忙脚乱,有什么办法?东边受灾,东边遣使去赈济;西边受灾,西边遣使去赈济。结果,朝廷只讨得各州几个紫绫制作的册子,里面写着某处已如何措置,某处已如何设法,只不过以公文形式走过场,对百姓毫无实际惠及民生。


朱熹批判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直是古今官场的陋习。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科举制度的弊端,读书做官、光宗耀祖思想的浸透,造成一部分读书为做官而读书,缺乏为人民服务思想。提拔官员的途径,只重视课题考试,而缺少德能人才的其他任用通道,造成有能力的人才,不一定被任用;任用的官员,不一定有能力。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官员长期坐在官衙,脱离群众,缺乏对基层的了解。


就象朱熹赈灾初到绍兴,就发现兵马都监贾祐之无视饥民生死,没有认真登记灾民人数


具体情况是,朱熹到绍兴时,已在十二月,时间急促,已无其他筹划办法。只依常行,先差一通判,抄录绍兴城下会稽、山阴两县饥民的名单,兵马都监贾祐之不加留意,只抄得四万来人。而外县抄录的饥民名单却比会稽、山阴多。


会稽、山阴是大县,这显然不合情理。朱熹发现问题,便托石天民重抄,抄得饥民人数八万人。很显然通判贾祐之工作不认真,遗漏了急需赈济的绍兴四万饥民哪!


朱熹觉得奇怪!会稽、山阴两县范围很广,要深入到各个乡村,一个人短时间内能走得过来吗?通判贾祐之叹苦完不成的工作,石天民怎么就快速完成了呢?


朱熹就问石天民,这是怎样做到的呢?


石天民说:“这很容易!只要把各乡村的大保长集中起来,关在一个寺中。令他们供出自己保中的贫民名单,大保长们无不心中知数,一日之中,便把所有贫困家庭的人员名单抄录好了。”


有能力的人,就是会办事。不但事情办得好又快又好,而且还省力。真正做到了多、快、好、省。


饥民人数摸清之后,再根据家庭贫困情况,分成等级分发救济粮。“其初令画地图,量道里远近,就僧寺及庄宇置粜米所,于门首置木窗,关防再入之人。”


有人对朱熹说:“浙东老百姓在歌颂先生赈灾之德啊!”


朱熹不以功自居,谦虚地说:“我接到任命到浙东时,各州县都已经有救灾措施了,也有赖朝廷关心民生,及时推出各项赈灾政策,使我得以为国家效力,我其实是属于有名而无实者。”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4-20 01:16 , Processed in 0.0785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