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548|回复: 0

天下名山僧占多,庙下寺院知多少

[复制链接]

1290

主题

1764

帖子

768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83
发表于 2021-1-6 21: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下名山僧占多,庙下寺院知多少

庙下,以师山钟氏居于舜帝庙下而得名。舜帝庙,钟氏始祖世荣公修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庙在玉尺南面,坐北朝南,面向小舜江。


而小舜江之得名,即缘于师山南面的舜帝庙。小舜江上流称“东小江”,源头在稽东,与嵊县竹溪赤藤冈另一支上流会合于王坛,聚成一脉,气势浩荡,从南向北,曲折奔流,与曹娥江融为一体。


小舜江的中流,因经流师山舜帝庙前,故古称“延德江”,寓意舜虞之德,如江水滔滔,绵延不绝。


延德江古有渡口,名“延德江渡”,即师山庙下的洪口义渡。


延德江久已不为人所知,今阅读宋《嘉泰会稽志》,据记载:“曹娥渡,在县东七十二里。”“东小江渡,在县东南九十里。”“延德江渡,在县东南八十里。”才知延德江渡在庙下。


延德江2.jpg

会稽县东南八十里的指向,如何确认就是庙下呢?


因为据钟氏家谱记载,朱熹曾在庙下师山前的清泰僧舍讲学,而清泰寺就在县东南八十里处,与延德江渡在同一区域。


据《嘉泰会稽志》记载:“清修院,在县东南八十里,晋开运三年(946)建,号‘清泰院’。治平六年九月,改赐今额。”


赐额,是帝皇赐予寺院的匾额,规格极高,所以古诗称:“赐额御书金字贵”。


“晋开运”,是五代后晋时期。“治平”,是宋英宗年号,只用了四年(1064—1067)。继位的是宋神宗,“治平六年”,如按“治平四年”顺推二年,当是熙宁二年(1069)


宋神宗信奉道教,道教崇尚清静无为,宋神宗改“清泰”为“清修”,并御赐匾额。可见宋神宗对这一座百年(946-1069)古寺的敬重。


而世荣公从会稽学前迁居师山庙下时,这一座清泰寺座落在师山,也约有百年之久了。


古人说:“天下名山僧占多”,此非虚言。庙下是小舜江流域的风水宝地,除了清泰寺,还有佛果院也建在庙下。


据《嘉泰会稽志》记载:“佛果院,在县东南八十里。乾德二年(964)建,号‘保福院’。治平三年(1066)正月,改赐今额。”



清修院2.jpg

“乾德”是宋太祖的第二个年号。保福院的比清泰院迟建十八年。宋英宗认为修成佛果才能保福,所以把庙下的保福院改名“佛果院”,并予以赐额。


看来,古代皇帝对于寺院是非常重视的,而寺院多占居名山胜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庙下周边还有不少寺院,相距五里或十里,如“华严院,在县东南七十五里。咸通九年,赐今额。寺久废。后移五云乡。今方广院,乃其子院尔。”


而有的寺院后来搬了地方,如“华严院,在县东南七十五里。咸通九年,赐今额。寺久废。后移五云乡。今方广院,乃其子院尔。”


还有其他寺院不再一一例举,最值得一提的是,庙下后边还有一座“太平山”,离庙下二里。庙下还有一座“小白山”,也许就是“师山”的又一雅称。


这都不太为人所知,但在《嘉泰会稽志》中皆有记载:


“太平山,在县东南七十八里。”


太平山.jpg

“大白山,在县东南七十五里。小白山,在县东南八十里。”


庙下有寺院的历史很长,从五代后晋到宋、元、明、清,至清朝的嘉庆年间,据《庙下山水记》记载,庙下仍然都是有寺院的。


因此,仅凭现在的变化状况,去想象八百年前的庙下,认为庙下没有寺院和师山,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4-25 23:43 , Processed in 0.1254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