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在小舜江舜山访道
陆游是一位长寿诗人,他禀赋本不强,四十遽见衰老,药裹不离手,而寿至八十五岁,主要得益于养生。
陆游写过数首《养生》诗,其中有一首七律云:
西游曾受养生书,晚爱烟波结草庐。
两眦神光穿夜户,一头胎发入晨梳。
邀云作伴远忘返,与鹤分窠宽有余。
占尽世间闲事业,任渠千载笑迂疏。
陆游中年入蜀,得到养生之书。晚年爱烟波,结草庐。邀云作伴,远而忘返。与鹤分窠,宽而有余。
陆游到老两只眼睛视力很好,没有老眼昏花,夜里远远的东西都能看到,“两眦神光穿夜户”。
虽然头发变得稀疏了,好象婴儿刚出生时的胎发没有多少,但也每天清晨起来,认真梳理,“一头胎发入晨梳”。
早晨梳头,不但是为了仪表整洁,也是一种养生之道,头是众阳之穴,用木梳梳理摩擦头部,具有活血清脑作用。
陆游经常在外访道,路远回不了家,经常睡在外面,即使是很偏僻的野外,也饶有兴致,不以为苦,反以为乐。“邀云作伴远忘返,与鹤分窠宽有余。”
陆游尝访道于小舜江的舜山,会稽舜山与山阴相距七八十里。陆游与舜山老叶道人很熟悉,想必也常在舜山过夜。
陆游访道舜山的故事记录在《老学庵记》第三卷中。
因陆游尝参与编撰《嘉泰会稽志》,所以他把舜山访道的故事,也收入《会稽志》卷十九中。
会稽舜山,即小舜江的庙岗山,以在山南建有舜帝庙而得名。
陆游尝为舜帝庙写过一首《舜庙怀古》的七律,他不止一次来到庙下,他与庙下姓叶的老道人很要好。
老道人饮食清淡,不食五荤,年纪已有八十七八,但从来不生病。这让陆游很好奇,非常希望得到道人的养生之道。
老道人的生活方式有点独特,尤其是到了冬天,居然像冬眠的动物一样,准备好充分的保暖和物品过冬,到开春才出来。
老道人对人恭敬有礼,但不多说话。还带了一个小道人,非常诚朴,言而有信。
陆游认识道人很久了,每次访问道人,道人都不多说。
终于有一天,陆游在心中寻思,今天一定要向老道人问个清楚。两人见了面,老道人好象已知陆游的心思,便领他到卧室,向陆游透露了所有消息。
原文如下:
老叶道人,龙舒(安徽舒城)人。不食五味(酸、甜、苦、咸、辛),年八十七八,平生未尝有疾。居会稽舜山(舜帝庙山),天将寒,必增屋瓦,补墙壁,使极完固。下帷设帘,多储薪炭,杜门终日,及春乃出。对客庄敬,不肯多语。
弟子曰小道人,极愿悫(朴实),尝归淮南(安徽)省亲。至七月望日,邻有住庵僧,召老叶饭。饭已,亟辞归。
问其故,则曰:“小道人约今日归矣。”
僧笑曰:“相去二三千里,岂能必如约哉!”
叶曰:“不然,此子平日未尝妄也。”
僧乃送之归。及门,小道人者已弛担矣。
予识之已久,每访之,殊无他语。一日,默作意,欲叩其所得,才入门,即引入卧内,烧香,具道其遇师本末,若先知者,亦异矣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