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642|回复: 0

下洋福胜庵的来历

[复制链接]

1269

主题

1741

帖子

756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62
发表于 2021-4-1 15: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洋福胜庵的来历


原福胜庵,现为“福胜禅寺”

下洋有一座福胜庵,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今尝保存一块一分为二的残碑。


福胜庵残碑1.jpg

福胜庵残碑

福胜庵于同治十二年(1873)重建,《福胜庵重建碑记》的石碑,仍被完好地保存着。石碑高大,文字秀美,是港联村的历史文物。


福胜庵重建碑记(完整 压缩).jpg

福胜庵重建碑记

从两块石碑的大小和文字镌刻来看,后一块碑比前一块碑大,文字也比前一块碑更优。可以想见,重建时比初建时资金更为充裕。


初建是为了孙氏带发修行,重建时则已成为锦港妇女们的活动道场,得到许多妇女的赞助,如“邵门朱氏五千文、朱门吕氏五千文、孙门田氏五千文、李门甘氏三千文、徐门邵氏三千文”等等。一文是一个铜钱,一千文是一贯,等于是一两银子。妇女捐出三两、五两银子,不是一笔小数。


重修福胜庵为五间两进,东西游廊,中间天井。有两口荷花缸,一口饮水石池。左右两边,有一棵白果树,一株木莲树。


福胜庵在下洋北边,庵后是河港,河上有一座桥,名“福胜桥”,又称“庵桥”。


庵附近是连片的田畈,鸟语稻香,春花秋月,正是清静修行的好地方。


因为环境幽静,后在福胜庵前又造了一座庵,名“普济庵”。佛教以莲花作象征,出污泥而不染,在浊世得自在。解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就赤脚踩在莲花,手拿净瓶,普洒甘露于人间。


因此,下洋的福胜庵和普济庵,又共同得了一个“双莲庵”的美名。


在福胜庵中,带发静修的孙氏,是锦港村孙杰的长女,嫁于余锡祚长子余泰为妻。余泰,行赞,字增泰,生于嘉庆廿五年(1820),卒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仅21岁。


增泰妻孙氏_副本.jpg

《锦港余氏宗谱》

1840年为庚子年,清朝从全盛进入衰落,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年轻的余增泰在这一年病郁而亡。1900年也是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1960年是庚子年,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朝气蓬勃,西方不敢轻举妄动。


2020年又是庚子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想利用新冠病毒侵害中国,全国人民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通过艰苦拚搏,终于战胜了疫情和反华势力。


因此可知,国家命运与家族命运紧密相连。如余锡祚生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正是“康乾盛世”时期,国泰民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够成长为卓荦不群的奇伟男子,得授迪功郎之职,实现“达则兼善天下”的志向。


余锡祚娶前庄陈氏为妻,生子增泰。陈氏不幸在儿子两岁时病亡,“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年幼失恃的增泰,也许是遗传身弱,也许是无母忧伤,总之年幼的不幸,会给成长带来影响。


再加上勤苦读书,会耗费精神;关心国事,会伤感时世。在众多因素的作用下,年青文弱的增泰一病不起,离别人世。


只可怜年轻的孙氏,二十五岁就成了寡妇,伤心哀痛,难以言表。增泰无子,继二弟正荣子余怀瑾为嗣(兼祧)。


悲伤过后,归于平静。人生之路,还得继续,孙氏决心守节修行。余氏族人支持她的选择,余鹏程、余福海、余锡祚、余秉伦等长辈,共同出资修造了福胜庵。



福胜庵碑

锦港有“十港口”之称,余、孙两姓,主要住居在前朱、汇头、下洋,前朱、汇头人居密集,下洋北面空旷的田畈里,是最为僻静之地,成为福胜庵的选址。


孙氏生于嘉庆廿一年1816,卒于咸丰四年(1854),寿39岁。孙氏与增泰、婆陈氏三人合墓。葬于南朝沥,向西南。


孙氏余增泰妻(红线).jpg

光绪《上虞县志校续》

光绪《上虞县志校续》记载:“孙氏,余增泰妻。”在同治年间获得旌表。


至此,福胜庵的来龙去脉终于搞清楚了。说孙氏是五汊港王家媳妇的误传,也可以澄清了。


由此可见,续修家谱是多么地重要。一旦家谱失传,后人对于张冠李戴的事情,根本没办法分辨。甚至对于编造的故事,信以为准,去加以宣传推广,那就成为污蔑先人,欺骗大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3-28 20:32 , Processed in 0.0482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