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605|回复: 0

乌台门:弹花已鲜

[复制链接]

1287

主题

1761

帖子

766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64
发表于 2021-6-12 22: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弹花已鲜


如果你住在乡村,现在一定很少听到“磨剪刀呵锵薄刀”的吆喝声了,因为有些老行当逐渐在人们的眼前消失了,但有一种老手艺虽有退减还有存在,漫步在村里偶尔会听到那发出“扎梆梆梆扎”的弹棉之声,看到那遮头盖脸、飞絮满身、辛苦赚钱的弹花匠。


过来人都知道,弹棉花简称“弹花”、“敲花”,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目的是让棉花更加蓬松柔软,好用来保温取暖。弹花历史悠久,自古就有,不过现在上门服务的几乎没有了,固定的加工店或场所还是有的,尤其现在都在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断唤醒人们的记忆,在有些民俗馆还会留着一席文化之地,也仍有极少的老师傅还在操此旧业,以前农村有不少贫苦农民和工匠因生活所迫,到处走街串巷揽活甚至背井离乡跑外地谋生。


据史料元代王祯《农书·农器·纩絮门》记载:“当时弹棉用木棉弹a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长;两头拿绳弦绷紧,用县(同“悬”)弓来弹皮棉。”上虞地区始于何时已无从查考,当时我家的远亲(太舅公辈)中几个大儿子都是以弹花为业,据说他们家族的手艺是潘家的老表那里学来的,总觉得很稀奇,和木工、泥工、竹工等相比较弹花是别具一格,因为它必须发出身音,就像拨弄乐器的琴弦。


弹花,实际上指的是弹棉胎,也叫“敲花絮”。棉花去籽以后,再用弦弓来弹。过去女儿嫁妆的棉被都是新棉所弹,一般人家也有用旧棉重新弹加工的。弹花的工具有大木弓,用牛筋、“洋线”为弦;还有木棰、铲头,磨盘等。弹时,用木棰频频击弦,使板上棉花渐趋疏松,以后由两人将棉絮的两面用纱纵横布成网状,以固定棉絮。


纱网布好后,用木制圆盘(一般为檀木)压磨,据说人还要站在磨盘上面增加一定的重量来操作,使之平贴,坚实、牢固。按地方习惯,所用的纱,一般都用白色。用作嫁妆的棉絮多以红绿两色纱,以示吉利。如旧棉重弹,须先除掉表面的旧纱,然后卷成捆,用双手捧住在满布钉头的铲头上进行撕松,再用弓弹匀。


曾经手工弹花在村子里经常能看见,现如今手工弹花逐渐被机械所代替,也后继无人了,只因该工艺又脏又累又容易得呼吸道疾病。如今的城市和乡村已经少见了,但是曾经看到过的人都会对“弹花”有着既陌生又熟悉的记忆和挥之不去的情结。随着一声声弦响、一片片花飞,最后把一堆棉花压成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仿佛就是一种神奇的魔术,让童年时的我惊讶不已。


在外行人的眼里,弹花是件有趣的事情,且这些工具也挺有特色。有一把专门的弹花的弓,根据个人的习惯可长可短,通过用榔头敲击弓上的弦,这个榔头的制作也是有一定的机关的,并不是实锤,榔头上有圈凹槽线条可以扣住弦,扣弦后线会保持一定角度的转动可以沾取棉花,把棉花拼成方形,我们经常所听到“扎梆梆梆扎”的弹花的标志性声响就是由此发出来的。


这就是弹花最基本的工具,整理棉花都要靠这个“弓”。弹花不仅费力而且也是个精细活,敲弓的时候要花大力气,而“绷线”则是细致的工作,再摆上一个小小的花样,或者一个“喜”字、一个“福”字或者其他吉祥的字,一条棉被就初具雏形了,最后再经过多次的压、磨,一整套工序下来,一条暖暖的棉被就在手艺人的手中完成了。从弹、拼到拉线、磨平,看着简单,做起来却也挺费时间,弹花人从事篷尘作业喜欢常吃点黄糖来解决身体的不适。


从上世纪末起,弹花这个老手艺就不盛行了,因为廉价化纤被的兴起,人们家里盖的,已经不仅仅是棉絮棉胎,还有各种各样腈纶被、蚕丝被,对于这些方便简单的生活用品,大多数人还是认同的。同时机械化工厂生产的被子,从生产效率来说是手艺人的几十倍。手工认认真真弹花,每人每日不过弹皮棉8斤,乡人要求加工的棉被份量一般都在6~10斤,所以一天也就一床棉被多点。


不过在上个世纪90年代起弹花手艺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弹花机的出现让弹花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弯弓、磨盘、弹花锤等弹花器械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现如今,从事该行业的手艺人已经凤毛麟角了,只有同处本村、又为远亲的严高明师傅还在弹花,年龄已近八十岁了,仍有结婚需要加工新棉被的人家在求老师傅操劳,堪为奇谈。


弹花已鲜,淡出视线,据我所知,父亲年轻时家境不好,不得不靠学手艺谋生,也曾学过一个月的弹花手艺,因为家里困难,竟然拆了屋顶上的两根椽子加工成“弓”去练习,由于读过点书的人对这种又脏又累的活,有点心不甘情不愿,干过之后认为自己不是那块料,遇到了合适的机会转而去学钳工变成了机械工人。


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为生活打造的功能性用品都是手艺人的劳动成果,当你还盖着棉花被,享受舒适温暖的时候是否能想到手艺人的艰辛和勤劳还有那份执着劲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4-20 19:34 , Processed in 0.0472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