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422|回复: 0

王一醇:崧厦三分场

[复制链接]

1287

主题

1761

帖子

766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64
发表于 2021-7-14 12:4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崧厦三分场

崧厦祝家街148号原来是崧厦房管所的办公楼。这幢办公楼以及周边商住楼的地基,包括附近宽敞的马路,在1995年以前,这里还是一条宽阔的河流。当时这一带叫东庵渡。房管所办公楼后面有一条映水路。以前映水路一带只有徐姓、李姓几户人家。崧厦三分场就在徐家、李家的旁边,东庵渡沥的右岸,它是一块形似反L型的厂区,大概有十余亩土地。


1958年10月的一天,在崧厦大江法华桥旁的赵家台门,崧厦大公社宣告成立。崧厦大公社辖联丰、城镇、镇东、镇西、华镇、三联、四埠、新建(渔业)8个管理区。1959年秋,城镇、镇东、镇西3个管理区合并为崧厦管理区。大公社时期,在大江冯家台门、西油车、太平庵分别开办了红专学校、木工工场、麻袋厂、草绳厂、纸精厂、煤球厂、磨砂厂、炸药厂等;在蔡林北面的荷花塘成立了淡水连;在塘下何家(今属崧厦双埠村)办了万猪场。同时各管理区都有养猪场,四埠养猪场在前庄后庵旁边;华镇养猪场在裴家“忆母楼”附近;崧厦养猪场开始办在石鼓潘家南面的法胜庵,1960年移到了崧厦东庵渡的东南,即民国时期“李源森”竹木行堆场和崧厦知味食品厂(俗称芥菜公司)的旧址。根据办场先后,四埠养猪场为第一分场,华镇养猪场为第二分场,崧厦养猪场为第三分场……简称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1961年11月,大公社撒销,各管理区转型为人民公社,继续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进行艰苦的探索。


大公社偃旗息鼓后,崧厦区委、区公所重新在崧城庙北面的顾家台门挂牌亮相。1964年区里设立用电办公室,所属11个公社各抽调一人,组成农用线路施工队。施工队分测量组、崧厦安装组和沥海安装组。曾当过有线通信兵的沈柏南便在其中。1965年春,线路施工结束后,临时抽调人员回公社组建农电管理站。沈柏南成为崧厦公社农电管理站负责人,站办公室设在三分场里。农电管理站负责所属农用线路延伸和新增线路架设以及线路巡查维护,并组织培训大队电工,指导安全用电等。从此三分场里逐渐热闹起来。


当时三分场有一排平房和几排猪舍,一百多头生猪和两头配种公猪以及六七亩土地。韩家的许高友任三分场场长,场员有陈炳炎、王锦昌、郭如芳等人。与养猪场配套的有饲料加工场、豆腐作坊。1966年前后,公社兽医站从牛市街迁到了三分场,有俞森荣、章雅新(女)、卢寿良、丁柏炎4位兽医。


1966年成立崧厦公社机电联灌站,下属15个大队水稻灌溉,棉花抗旱抽水实行统一调配,统一管理,抽水机统一维修。农机维修点设在三分场南面的广福庵里。1967年三分场场长许高友在广福庵里创办了粉丝加工厂,具体由叶田生负责。粉丝厂昙花一现,便关门歇业。后来机电联灌站在广福庵里又开办了籽棉脱粒加工场。凡崧厦公社所属大队的籽棉脱粒都轮流来此加工。鼎盛期,加工场有18台皮辊轧机。籽棉脱粒一般在每年10月中旬开始。此时农田灌溉已接近尾声,故而农灌,籽棉加工两不误。1979年机电联灌站迁移到了严巷头红旗桥东侧。后来农机、电力实行归口管理,俞增木任公社农机管理员。1983年魏如良任公社农电站站长,调沈柏南、沈茂成筹建崧厦供销公司。


1967年三分场里创办了公社农机修配厂,沈柏南兼任厂长。开始厂里只有郑海潮等3位铁匠师傅,他们除了为维修农机提供服务外,还打铁耙、刮子、茅刀等铁制农具。1970年制造小麦脱粒机时,增加了陈双裕、潘南山、陈根星3位白铁工和章光祖等人。


章光祖毕业于安徽矿业学院,1962年经济困难时期,下放到原籍崧厦公社红旗大队(严巷头)务农。1964年崧厦轧花厂厂长严秀林曾三顾茅芦,邀请章光祖进厂。章光祖在厂机修工陈祥荣的领带下,很快成了一名熟练的车床工。虽然他是临时工编制,但月薪按大学毕业生待遇,每月48元。


制造脱粒机得到了上虞县物资局的大力支持,并提供了一台样机。动工前,章光祖与陈双裕等人还到嘉兴厂家参观。回厂后,由章光祖负责制图,三位白铁工依样画葫芦,凡能仿制的零件尽量自己加工,大部分零件委托外加工或购买,最终大功告成。脱粒机的性能质量完全符合要求。制造脱粒机依靠手工敲敲打打,且制造成本又高,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造了一台样机后,便停工歇业。


不久农机修配厂转型为农机五金厂,加工小五金产品。当时生产急需一台大型车床。那时大型车床为计划分配物资,而且又十分紧缺,社办企业根本排不上号。于是章光祖、陈双裕等人群策群力,合力攻关,有关零部件到诸暨、杭州等地加工,装配了一台“630型”车床,解决了厂里的燃眉之急。


1979年落实中央政策时,章光祖被安排到上虞县建材厂。几年以后,他成了上虞县丝织厂厂长,县政协委员。后来农机五金厂又增设了拉丝车间,为公社水泥制品厂和农户提供线材加工,将0.8厘米和0.65厘米盘圆线材,经过几次牵拉直至粗细符合要求。随着生产的发展,资金的积累,后来厂里车床增加到了4台,产品中增加了汽车专用球形螺帽、蜗轮杆、刹车拉杆等。汽车配件远销上海、青岛、武汉、重庆等地。其时厂里分五金、汽配、拉丝3个车间,有职工四十多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农机五金厂更名为上虞汽配厂,由严水生担任厂长。


在开办农机配修厂的同时,三分场里又先后开办了废棉纺织厂、麻袋厂和渔场等企业。1966年冬,三分场里建立了企业党支部,唐嘉桥的徐才云担任支部书记,沈柏南、许高友为支部委员。1967年三分场建立企业领导小组,由徐才云、沈柏南、许高友、沈茂成、李如良、陈齐忠、谢金书等人组成,潘信涛任企业会计,沈柏南任出纳,实行一本账簿,一个账户,内部分块核算。随后三分场里又先后兴办了胶木厂、橡胶制品厂、毛毡厂、水泥制品厂、毛巾厂、鞋厂等。


1974年成立崧厦公社工业办公室。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从此下面各厂都单独建账,厂长、会计、出纳、仓库保管员等管理人员由工办统一任命。同时完善了必要的管理制度,企业管理更为规范。随着工厂的陆续开办,三分场里养猪规模逐渐缩小,腾出场地建造厂房。几年以后,三分场场地已捉襟见肘,于是将养猪场迁到了红旗桥旁。在红旗桥旁的养猪场里,1979年创办了公社蓆草编织厂,1980年创办了公社染色厂。后来猪场里只有十多头肉猪和一头公猪了。


1983年12月,乡经委抽调徐才云、孙寿良等人在三分场里创办了上虞县毛巾厂。招工时,在全乡范围公开招考,凡年龄在18至25周岁,具有初中毕业以上文化都可报名,经语、数两课考试和体检合格后,由招工小组审核,择优录取。招收的青年员工送到上海有关厂家实习培训。因厂房紧张,1985年毛巾厂迁往红旗桥,并将养猪场也改建为厂房。不久染色厂并入毛巾厂,由孙寿良担任厂长。当时毛巾厂有12台织机,六十多名职工。从此公社养猪场的历史已结束,但三分场的名气却留了下来。


1973年三分场里创办了公社胶木厂。1974年1月,由应志生任厂长,潘信涛任副厂长。后由徐才云、沈茂成、丁水昌先后担任厂长。开始厂里只有4台压机,32名职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原大江胶木厂并入公社胶木厂。其时厂里有模具车间、压机车间和整理车间,有职工五十多名。压机车间实行“三班倒”。


1978年徐才云、曹海寿、陶秀珍等人在三分场里创办了公社毛毡厂。当时厂里有34名职工,当年实现产值达8.4万元,上交税金4800元,创利1.13万元。据亲历者陶秀珍介绍,制毡流程分为:疏毛,称重,分摊,洒水,卷拢,压实,摊晒,打件8道工序。毛坯制成后,一张张摊晒在原芥菜公司的场地上。天晴时,摊得滿地都是。遇到下雨天,毛坯卷拢竖在车间里,等待晴天猛日头。毛毡晒干打件后,船运车载,由曹娥火车站托运到上海。毛毡是制鞋的必备材料,作为鞋垫辅料。那时上海长征鞋厂、上海制鞋十一厂是厂里的大客户。毛毡厂疏棉车间的滚动式疏毛机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火警。更为严重的是发生了两位女工因操作不当,手被卷进了机器,造成终身残疾的重大事故。


1974年三分场里创办了公社橡胶制品厂,抽调农机五金厂的钳工陈双裕担任厂长。办厂伊始,厂里派人到外地参观取经,还请来两位上海师傅帮助指导,一边自己炼胶,一边利用再生橡胶,生产各类橡胶垫圈和橡胶鞋底。鞋底除了供应崧厦皮革厂外,还远销宁波、杭州、上海等地。1981年厂里有35名职工,上交税金3.74万元,年创利4.61万元。橡胶制品厂生产蒸蒸日上,为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后来与即将倒闭的毛毡厂互换了厂房。


1965年公社手工业社在牛市街朱家祠堂旁边成立。1966年沈茂成任主任,李如良为副主任。那时泥木工匠外出小打小闹,都由手工业社出具证明,否则会到处碰壁。当时泥木工匠每天的工钿1.60元,单位结算支付需要发票,去手工业社开票要收3%的管理费。手业社先后承接到的较大项目有安徽太平县水库工程,江西宜春414矿工程,湖北当阳4970国防工程等。4970工程历时十多年,其中1979年创利8.48万元。


1975年被派到4970工程施工的有300名民工。为了加强工地领导,手工业社主任沈茂成赴湖北当阳,担任工地临时党支部书记。他临走前,向主管领导王伟良建议,由废棉纺织厂的严祝寿负责手工业社。因严祝寿与上虞县二建公司经理严水校是表兄弟,严祝寿上任后,业务上经常受到严水校的关照,并为其牵线搭桥。后来手工业社转型为崧厦乡建筑工程队,顾信康担任会计。不久乡建筑工程队从三分场迁往红旗桥旁。


1983年乡建筑工程队更名为崧厦乡建筑工程公司,由王尧甫担任经理。1986年乡建筑工程公司转型为上虞县第六建筑公司,简称“六建”,王尧甫任公司经理,俞灿木任公司党支部书记,潘信涛任公司财务科长、总会计师。六建公司是浙江中富集团的前身。


手工业社除了组织或介绍农村泥木工匠外出做点工、包清工外,还承接到了杭州热水瓶厂竹壳加工业务,并帮助成立胜利(何家)、吁光、伟民、东方红(朱家)、民丰(唐嘉桥)5个大队的竹壳厂。手工业社作为乙方与杭州热水瓶厂签订合同,其生产计划、毛竹分配、质量把关、成品发送、加工费结算等均由手工业社组织专人负责。5个竹壳厂年产竹壳10万打以上。当时每隔十来天,发运一个60吨或80吨车皮的竹壳。为及时搞到车皮计划,由高卫星专职跑曹娥火车站。竹壳加工历时十年之久,为解决劳动就业,壮大集体经济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976年手工业社创办了水泥制品厂。厂址设在崧厦供销社肥料部北面的公路边,由潘百良负责。水泥制品厂以生产预应力五孔板为主。


1966年秋,手工业社从牛市街迁到了三分场里不久,便着手创办废棉纺织厂,并由手工业社副主任李如良担任厂长,严祝寿等为管理人员。废棉纺织厂以生产土布为主,所需原料和成品由县土产公司供应收购。原料以旧棉絮为主,有时利用旧衣服生产再生棉。后来经销、加工两头兼顾。废棉纺织厂下面有两个车间,一个疏棉车间,一个织布车间。疏棉车间有两台大型滚动式疏棉机,疏松的棉花对外发放。凡想纺纱的人,先登记领卡,然后凭卡领棉交纱,每笔记录在案,定期结算兑现。


那时到三分场领棉纺纱的人几乎遍及崧厦每个村庄,还有娥江施家堰和沥海那边的人。到后来登记领卡已相当困难,为了领棉纺纱,有的挽亲托眷开后门。开始许多人不知道废棉纺织厂的具体位置,远道而来的人,到了崧厦只要一问三分场在哪里,便人人皆知。到三分场交纱领棉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天长日久,“崧厦三分场”渐渐地扬名了。那时有些人家拥有三四部摇车,农事之余,纺纱成了部分妇女谋生的手段。当时挣钱门路很少,有的男人也参与其中。许多人起早落夜纺纱,一直纺到夜深人靜哈欠连连才歇手。摇车纺出了油盐酱醋,纺出了买米钿和孩子们的书费、学费,纺出了一件件新衣,更是纺出了一家的希望……


织布车间用的都是老式木织机,全厂有七十多台织机,一人一台,木机师傅几乎都是男性,被称为“腰机师傅”,以唐嘉桥人、严巷头人、韩家人、西洋湖人为主。所产土布由县土产公司收购包销,产销两旺,织机多多益善。许多人想方设法买来破旧木机,修理后变成织机。后来织机增加到150多台,厂里已没处放了,部分织机分散落户,采取领轴头织布的方式,解决了场地问题。为了适应外发织布的模式,当时厂里有18位师傅专门从事经纱,耘布,将棉纱做成一个个轴头。1973年废棉纺织厂创利1.53万元。


后来从江苏张家港买来半自动织机,纺纱、织布一条龙,专一生产化纤布,工作实行三八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当年创利5.43万元,比上年增加2倍多。1974年废棉纺织厂转型为崧厦公社纺织厂,厂址移往广福庵里。


据亲历者潘信涛介绍,废棉纺织厂鼎盛期,三分场里有300来名职工(包括外发织布者),每月15日为工休日。厂长和管理人员的薪酬每月36元,男工每月30至32元,女工每月24元,其中从崧厦轧花厂特地请来的章光祖工资最高,保留原有工资每月48元。多数人则是记件工资。工资按月发放,工资中60%上交生产队,由企业代扣代交。生产队给他们记相应的对照工分,能一视同仁地分配生产队的粮食、柴草、食油等物资,并参加年终分红。通过买工分的形式,既上交了集体积累,也平衡了社员之间的利益。那时能进入社办企业工作,除了公社安排部分复退军人、乡下插队知青和退下来的大队老干部外,绝大部分是干部家属及其子女和特别困难户,或者能搞到业务的,要么有一技之长也能进企业工作。


从1965年创办公社农机修配厂,到1974年成立公社工业办公室,短短十年时间,三分场里先后创办了十来家企业。据亲历者沈柏南介绍,当时崧厦公社社办企业无论规模数量还是业绩,曾位居全县第二。那时公社里经费有限,到了每年年终,公社领导想法从企业有限的资金中抽调一部分,给大队干部发放奖金或慰问金,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再作贡献。当时社办企业成了公社的自留地和钱袋子,每当公社需要用钱时,领导就会到企业协商。其中有一部分资金用于抢险围涂和海涂垦种场的建设。当时企业内部不敢开支一分招待费,有时卖点废品变现保管起来,实在需要时才能动用。1981年工办动用历年的结累,在三分场原芥菜公司地块建了5间三楼。房子竣工后,令人刮目相看。


随着社办企业的发展壮大,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有所提高。1978年经税务部门牵线搭桥,工办组织企业头头去江苏无锡考察,吸收当地社队企业的先进经验。外出考察后,企业主动吸收知识青年进厂,把技术人才请进来,并将年轻好学的员工派到上海、张家港等地的厂家学习取经。1984年在落成不久的工办三楼,开办了青年职工业余夜校,聘请崧厦中学的余福海、陈秋山两位老师前来上课。1985年崧厦乡与原崧厦镇合并后,乡工办与镇工办合二为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公社毛毡厂关停后,徐才云、陶秀珍、王永昌等人又创办了手套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原来依靠熟人关系建立起的业务渠道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三分场的企业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毛毡厂、橡胶制品厂、汽配厂、手套厂陆续关门歇业,企业支部书记、厂长、办厂元老相继离去,最后只剩下会计陶秀珍一人守摊。


1985年洪光荣承包了三分场里的纺织厂。两年以后,他自动退出。1987年纺织厂转型为崧厦织造厂。1992年“撤乡扩镇”后,三分场里原有厂房陆续转到了织造厂门下。织造厂当家人大展拳脚,不久成立了特种纺织厂和上虞市长生发展总公司,形成了以孙尧忠、鲁百尧、吕银彪、丁洲标、陈苗林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对三分场厂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毛纺、军服呢料、服装多路出击。在海涂联垦场成立了天翁公司。由省食品公司提供配方,开发了天翁开胃饮、玉米粥和桶装纯净水。


随后又接盘已摇摇欲坠的“浙江港厦织造有限公司”,进行最后一搏。贷款银行遍及上虞、绍兴、杭州,还以月息2分,从上虞市财政局拆借到3000万元资金,又到温州拆借民间资金300万元,准备组裝“现代轿车”。但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來。几经折腾,造成了资金链断裂,最终留下了近一个亿的债务。到了1998年,三分场里人去楼空。几年以后,银行为了处理沉睡多年的不良资产,将三分场里所有房产转让给了个人。


六十余年,弹指一挥间。时过境迁,三分场里曾发生过的许多往事,现在已无法一一诉说。三分场没有因养猪场的搬迁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反而成了社办企业的摇篮,企业的大本营和企业的代名词。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如今崧厦三分场已成了一处耳熟能详的地名,一直口口相传。


在走访调查过程中,笔者到严巷头村唐嘉桥自然村拜访了三分场里办厂元老,当了二十多年企业支部书记,现年86岁的徐才云老人。这位耄耋老人当年为创办和发展社办企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口碑极佳。如今老支书耳聋背驼,被人遗忘后,没有养老保障,老夫妻俩晚年生活依靠念佛度日,令人唏嘘不已。


本文根据崧厦大公社副书记邹森潮93岁(主管畜牧业)和三分场里办厂元老沈柏南83岁、沈茂成83岁、陶秀珍80岁、孙寿良78岁、顾信康79岁、吕银标62岁等人的叙述,并参考潘信涛(86岁)提供的文字资料和《浙江省上虞县组织史资料》编写而成。


      王一醇   写于2021年7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4-20 21:23 , Processed in 0.0514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