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祖传药方是“加味三妙丸”,也就是在三妙丸的基础上,再加几味药。所谓“三妙丸”,就是有三种中药组成,一种是苍术,一种是黄柏,还有一种是川牛膝。把药碾成细末,酒煮面糊为丸,然后服用。主治的功能有很多,比如燥湿清热,消肿止痛,足膝关节红肿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等。 “加味三妙丸,治两足湿痹疼痛,或如火燎,从足附热起,渐至腰胯,或麻痹痿软,皆是湿为病,此药主之。 苍术(四两,米泔浸),黄柏(二两,酒浸日干),川牛膝(一两,去芦),当归尾(一两,酒洗),川萆(一两),防己(一两),龟板(酥炙,一两)。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姜盐汤下。” 加味三妙丸,主要治以“湿”为主引起的疼痛,与以“寒”为主疼痛有所区别,虽然都是痛,也有风。 第三种祖传方可以称之为“神授”了,真正的“中药一味,气死名医”,只用一味中药就治好百方不效的痛风。 有一个中年男子得了痛风之后,遍身抽筋疼痛,足三年都不能落地,百方不效,人都瘦得不象样子,想想只有死的份了,哪里还看得好?虞抟的祖上看着他可怜,便动了恻隐之心,想方设法想治好他。日思夜想,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给他服木通汤,痛风给治好了。 醒来后,虞抟的祖上想,梦里的“木通汤”,倒底是哪几味药组成的呢?自己也不清楚啊!怎么办呢?他想,“四物汤”是治白虎历节风的首选,那就用四物汤加木通试试看? “四物汤”是: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四种药物组成。再加上木通之后,煎汤给病人服用,结果没有反应,一点效果没有。 那这个“木通汤”到底是什么汤呢?百思不得其解。干脆,既然叫“木通汤”,就单单用木通好了,不用再加其它药,只是这个水有讲究,为了帮助药力运行,最好用活力,长流水,能把药力带动起来,药也最好锉细,使药性能够散发。于是,就用了二两川木通,用长流水煎汁顿服,过了差不多一个辰时,遍身非常发痒,上体发红丹如小豆大粒,病人全家有些惊惶,用手去抹,红丹随手一抹便能没去,出汗至腰而止,上体便不再疼痛。第二天又如前煎服,下体又发红丹,这一下大家不怕了,反而很高兴!出汗出到足底为止,汗干后通身舒畅,疼痛完全消失了。一月后,人壮气复,走路象从前一样。后来用此法治疗了很多人,都非常灵验。 这一张药方名叫“川木通汤”,是四川卧龙的木通,药性胜过别的地方。 最后一种祖传方,就是现在流行的“足浴”了,所用药材也非常简单,就是樟木的木屑,樟木香味很浓,具有通气止痛的功效。可以熏洗痛风,治手足冷痛如虎咬者。方法也很简单: “用樟木屑一斗,以急流水一担熬沸,以樟木屑置于大桶内,桶边放一兀凳,用前沸汤泡之,桶内安一矮凳子,令人坐桶边,放一脚在内,外以草荐一领围之,勿令汤气入眼,恐坏眼,其功甚捷。” 樟木香气很浓,恐怕熏伤眼睛,所以最好把木桶围起来。还有,就是最好用急流水,急流水具有急流行气的特点,泡起来更容易使药性往里钻,把脚内的寒湿驱逐出来,痛风也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