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天地 ( http://www.wwmmcn.cn/bbs.asp ) -- 上虞古县城文史研究 ( http://www.wwmmcn.cn/ShowForum.asp?forumid=76 ) --- 韩铣与丰惠后山茶之缘 ( http://www.wwmmcn.cn/bbs/ShowPost.asp?id=5594 )
作者:钟振荣 韩铣与丰惠后山茶之缘 开心阁主人 《绍兴茶文化》书中,有一首韩铣写的《后山茶诗》: 谁说后山别有春,金芽带露摘来新。 鸦山入谱香难并,鸟咀虚名味莫伦。 数片漫煎消酒渴,一瓯轻泛沁诗神。 我来受罢山僧供,两腋清风欲奋身。 书中说:“韩铣,上虞人,字日章,成化举人,出守荆门州,官终韶州府同知。‘后山茶’在上虞。万历《绍兴府志》,嘉庆、光绪《上虞县志》皆有载。弘治十七年(1504),韩铣回家乡,在丰惠品茶时,喜赋此诗。前四句写后山茶特色和优点:‘金芽带露’。其香、其味均别有一格。后四句写饮茶后一身舒坦,不仅酒渴立解,思路兴奋,且两腋清风,精神倍增,末一句化用卢仝七碗茶诗句。” 诗说“鸦山入谱香难并”,“鸦山”,指雅山茶。鸦山虽载入茶谱,但其香气比不过后山茶的醇厚。 “鸟咀虚名味莫伦”,鸟咀茶,是以茶叶尾尖似鸟咀而得名,产于潮安的凤凰山区。诗说鸟咀仅浪得虚名,不如后山茶厚实有味。 尤其是喝酒之后,感觉酒渴,“数片漫煎消酒渴”,茶叶不用多,数片就足够,开水一泡,一口润喉,一瓯解渴,顿觉心情舒畅。“一瓯轻泛沁诗神”,诗兴由此而发。 韩铣,崧厦韩家人。初任荆门州知州,在任正直有为,能文能武,地方大治,百姓拥戴。因此在弘治甲子年(1504),韩铣升任韶州府同知。他趁暇回乡,约会亲朋好友,开杯畅饮,游山玩水,自不在话下。 “我来受罢山僧供,两腋清风欲奋身。”最后一语,不但写出了神清欲飞,也写出了韩铣正处于人生上升期,通过自己的努力,象似张开两腋,凭借清风,奋身向上飞升。 因此这一首诗,非常切合丰惠的后山茶与韩铣当时的心情。 丰惠的山分南山、后山,有哪一部分山属于后山呢? 查光绪《上虞县志》,县衙后面有玉冈山,玉冈山后面是布谷岭,距布谷岭七里,自五癸至萝岩一带山麓,统称后山,生产佳茶。 萝岩山,我前几年登过一次,肩背行囊,与许多网友攀爬而上。在山上农家烧煮,罗列美味,桌分二席,围坐一堂,闲饮畅聊,十分尽兴。至今记忆犹新。 萝岩山,因多藤萝挂壁而得名,山上有棋盘石,传说是仙人下棋处。萝岩山上有寺,名清隐寺,修建于明代,留有不少诗篇。 韩铣与好友登萝岩,游寺息心,山僧供上新茶。满屋生香,沁神解渴,皆称好茶。 春茶“金芽带露摘来新”,韩铣也是首次品尝,望窗外绿茶满坡,他不由地感叹: 谁知后山别有春啊! 说明: 《绍兴茶文化》一书,绍兴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主编钱茂竹、何信恩,1999年出版。在第九章《茶与文学》第一节《茶与诗歌》(195页)中,收录崧厦韩铣写的《后山茶诗》。 [此帖子已被 钟振荣 在 2018-4-10 21:11:47 编辑过]
作者:钟振荣 “谁说后山别有春”,会不会是“谁识后山别有春”呢? 因为“谁说”,变成了反问:“谁说后山别有春”呢?后山没有别有春。 “谁识”,是没人知道,是肯定了后山别有春,只是很少为人所知。 网上查了一下,有说这一首诗是清代宋瑞写的,是写远安县的云门茶。全诗只有第一句不同,后面全部一样,第一句为:“谁识云门别在春。” 而我,自然更倾向于我们老乡韩铣写的。就好象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许多地方都要争夺“英台故里”,我是坚决支持祝英台是我们上虞人。 当然,诗作又不一样,不同于传说故事。但是,明朝韩铣的诗集失传,清代宋瑞的诗集我也没看到。这一首诗到底归属为谁?就象有的唐诗,有的说是这一位作者,有的说是那一位作者,难以定论。 有时候真要考证,因年代久远,资料缺失,真有点说不清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