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563|回复: 0

王一醇:崧厦镇共何村文化礼堂展示资料文稿摘录

[复制链接]

1291

主题

1765

帖子

768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88
发表于 2018-11-18 11: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江.jpg

崧厦镇共何村文化礼堂展示资料文稿摘录

王一醇

  一、前言    
     
  一代又一代共何人自強不息,努力拼搏,谱写了壮丽的史篇,名仕先贤代不乏人。他们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一个个闪光点,耕读传家,知书达理,乐善好施,积财莫如积德,尤其是为官清正,不求功名利禄,敢于担当,严于律己,无私奉献,仁心为本,以诚待人……如今我们把古人的风烈、优良的传統、创业的精神、淳朴的民风和浓郁的情怀镌刻在文化礼堂,让每一个村民铭记在心。以史为鉴,传承文明,为建设文明、富裕、宜居的美丽家乡添砖加瓦。

  二、村情村史

  1、概况

  2006年4月,崧厦何家、大江、西洋湖3村合并成立共何行政村。共何村依偎崧厦西街,东至崧镇北路两侧,南濒百沥河,西临长海公路,北望章黎村、联海村,村域面积0.85平方公里。现有在册人口956户2741人,下设21个村民小组,有村民代表69人,党员94名。村里建立了党总支,下设农工商第一支部、第二支部和老党员支部。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55万元。

  据1981年统计,当时村里拥有耕地2039亩(何家943亩、大江462亩、西洋湖634亩)。以前村民以务农为业,部分村民兼做小贩。村里办过纺织厂、竹壳厂、油厂、胶木厂等。改革开放以后,村民陆续转型,经商,办厂,搞建筑。村里现有民营企业26家。经过持续多年的拼博,绝大多数村民已华丽转身,如今是住房宽敞,吃穿不愁。

  随着城镇建设的需要,村里大部分耕地已被陆续征用。目前尚存的耕地,绝大部分由外地农户承包,村里年轻一代几乎不懂农事。2012年村民办理了“农转非”,至今已有90%以上村民参加了养老保险。

  近年来,经过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和环境综合提升,村容村貌不断改观,村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逐步提升。

  2、村史沿革

  本村历史悠久,元朝时为上虞孝义乡嵩城里。明、清两朝,隶属上虞县九都。民国时期,由上虞县崧厦镇管辖,何家、大江、西洋湖分别编为8保、9保、10保。

  1949年5月22日,上虞解放。1950年实行民主建政,何家编为崧厦镇4村,西洋湖与大江合编为镇西乡1村。1952年村里成立互助组。1955年开始农业合作化,村里成立7个初级社,何家片有镇一、镇二、镇丰,大江片有大江、大同,西洋湖片有繁荣、富強。1957年7个初级社合并成立繁荣高级农业社。1958年繁荣高级社解散。同年10月,西洋湖、大江、何家分别成立繁荣生产队、大江生产队与何家生产队,分别隶属崧厦人民公社崧厦管理区、城镇管理区。大跃进期间,农业生产实行军事化管理,大队一级亦称连队。1961年10月,繁荣生产队更名为繁荣大队,1981年6月,改为西洋湖大队。1961年10月,大江生产队更名为大江大队,文化大革命时,改为新大江大队,1981年6月,恢复为大江大队。1961年何家生产队更名为何家大队,文革期间,改为胜利大队,1981年6月,恢复为何家大队。1984年分别转型为西洋湖村、大江村、何家村。2006年4月,3村并合成立共何行政村至今。

  3、姓氏文化

  由于战乱、灾荒、避祸、移民、经商等诸多因素,导致人口流动,各姓先辈历尽磨难,来到人地生疏的嵩城附近,开荒拓地,守望相助,渐成村落。

  据《崧镇何氏宗谱》记载:元朝中期(公元1325年前后),何氏第57世孙泜,行元二,与三子季昌由余姚兰风移居上虞嵩城。崧镇何氏分为公房、约房、贤房、盈房、粮房、凰房、邦房、回房8支房派。何氏为我村第一大姓,现有何氏男性600余人。

  俞氏原籍山东青州,为避黄巢之乱,部分俞氏逃到了剡县游谢乌坑。乌坑俞氏笫3代孙俞仕移居百官。宋元符年间(1098年—1101年),俞仕之孙俞夔,由百官迁到崧厦。崧厦俞氏分为判院派、学士派。后学士派又分为大堂、北宅两派。崧厦粮埩里俞氏由北宅派分出。村里现有俞氏男性100多人。

  据民国《松夏志》记载:周氏随宋徽宗南渡杭州后,一支移居诸暨柴岩。柴岩周氏第8世孙魁公迁诸暨丰江。清雍正年间,魁公第9世孙文俊迁到上虞西乡,在西洋湖村安营扎寨,后裔陆续移居大江河畔。

  村里还有王 陈 韩 朱 金 李 吕 倪 唐 沈 郭 边 连 徐 罗 赵 潘 蒋 夏 叶 郑 高 严 姚 邵 费 章 蔡 陆 吴 丁 冯 姜 梁 马 曹 顾 娄 薛 杨 袁 莫 阮 万 祝45个姓氏,互相穿插,和睦共处,共同为本村的发展尽了力。

  4、名仕先贤     

  何文信,字孟诚,明洪武四年(1371年)进士,官至福建参政,分守漳州。为官清正,恩泽黎民,入福建名宦,漳州民众为其建祠,以示永久纪念。

  何洪,字文澜,刚直不阿。明天顺八年,入选翰林院秀才,考授中书,修编国史,后为鸿胪寺序班。授恩后,于1467年在崧厦西市头建立牌坊,称为“肃仪坊”。明成化十二年,何洪书崇寿寺碑记,名扬京城。成化二十三年,因陈灾异事,言辞激切,休官归里。从此闭户静思,行书作画,续编何氏宗谱。

  何维增,为人豪爽,以诚待人,经常资助落难之人。清乾隆年间,任江苏嘉定县尉时,寒冬腊月,他见犯人赤身露体,便给予衣服;得悉囚犯家里小孩无人照管,又送钱过去,以仁善之心感化囚犯。常有犯人临刑前,痛哭流涕向他拜别,称他为再生父母。何维增为官22年,卒于任上。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去世时竟囊无锱铢,难以下葬。他的事迹感人至深,被誉为尉中第一人,虽死犹生。当地22位乡绅筹资,为其建立长生祠,并撰文祭拜。

  何明台,字如镜,历任广西宜山县尉、四川金山尉丞,摄灌县,兼管都江堰水利,后以微职效命,守蜀中要隘龙门关。清嘉庆二年,匪徒滋事,明台前去劝降,死于乱箭之下。宫保总督准备陈情请荫,但他儿子坚持不要功名,只领了一点路费,便扶棺返乡。沿途百姓得悉,纷纷为其路祭。四川布政使姚令仪撰文为其立传。  

  何惟贵,乐善好使,常以积财莫如积德教育子孙。清康熙庚戌年,当地遭遇大灾,米贵如珠,饿殍遍地。其时,父子三人倾其家中所有,置灶施粥,救济灾民数以万计,连余姚、会稽等地的灾民也接踵而至。

  何浩,字集生,知书达理,虽屡考不中,但他相信读书能改变命运。清康熙年间,他以倾家之力,与邻村徐吉甫联手,在崧市北面创办东庐书院,延师授课。先后聘请宁波籍举人蒋万位、廪膳生毛炳文及何锦章为书院院长。同时置田60亩,其收益用于资助贫困弟子。子承父业,其子尔辉坚持办学。东庐书院为虞北七乡培养了大量人才。崧厦书院路也由此得名。
   

  红色记忆:

  发生在大江村的遭遇战

  崧厦沦陷以后,滕祥云长期盘踞崧厦,拥兵自大,成了崧厦的土皇帝。滕部为了筑造泥城,大规模拆坟平墓,用一口口石槨重叠起来连接成城。还将平坟时发现的贵重陪葬品据为己有。滕祥云我行我素,连伪县长单珏也不买账,长期截留虞北一带的税费,金山盐场、协和酱园等成了他嘴边的肥肉。

  1944年3月下旬的一天,抗日武装得到情报,滕祥云到上海贩卖陪葬品挥霍享受去了。滕部群龙无首,机会难得,当天夜里,余上县自卫大队对滕部进行了袭击。其中有一个中队隐蔽在崧厦西洋湖村,半夜时分,他们向南面的大江村摸去,准备拔除滕部设在大江村的武装据点。不料,当战士们摸到据点附近时,被敌人发现。双方交火后,弄堂口及大江七间楼附近响起了哒哒的机枪声。经过激烈的交战,未能攻克目标,且人员伤亡很大,中队长觉得情报有误,决定立即撤退。

  此时天色微明,敌人紧追不舍,战士们利用盛开的油菜花作掩护,一边撤退,一边还击。敌人追到西洋湖村堡北面,不见了抗日部队的踪影,便对西洋湖村挨家挨户进行搜索,绑走了几位刚起床的村民。这次行动中,县大队牺牲了十多名战士。西洋湖村何炳照等8位村民,从油菜蓬中逐一寻找到抗日战士的遗体,全部运往大江河南岸,埋葬在雨化桥旁。

  原来那天下午三点左右,侦察员离开以后,大江村一带的敌情发生了重大变化。伪三十六师应伪县长单珏邀请,傍晚时分到达崧厦,前来捉拿滕祥云。晚上伪三十六师一部就住大江村。

  有道是兵匪一家,没有抓到滕祥云,伪三十六师趁机放羊。崧厦街上各家店铺以及当地居民大遭厄运。三十六师调防时,大江太和桥旁化成庵边的唐家船弄,大小木船及协和酱园被劫洗一空,抢来的粮食等物资装了120多船。大肆抢掠以后,崧厦街上百业凋敝,数日无炊烟。


  屡立战功的何永铨

  何永铨,崧厦何家人,1919年出生,家里兄弟6人,排行老三。他家一贫如洗,永铨11岁时成了放牛娃,16岁开始做长工。1947年,时年28岁的永铨顶替他人充当壮丁,被国民党反动派往内战前线。后在辽沈战役中获得解放。1948年10月,在沈阳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38军后勤处的一名战士,改名何永清。经过新式整军运动,何永清懂得了为谁打仗的道理,成了蒋家王朝的掘墓人。他随笫四野战军,从东北打到广西,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出色地完成了运输任务。

  1949年9月,记大功一次。1950年10月,何永清转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了抗美援朝。在朝鲜战场上,他屡立战功。1951年7月,记大功一次。1952年2月,获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奖状。1953年1月,荣立三等功。同年6月,在朝鲜西海岸反登陆战中,荣立二等功。1953年7月,被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誉为“万岁军”的38军凯旋回国,战斗英雄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接见。屡立战功的何永清,1954年复员回到原籍。


  革命烈士:

  李阿狗 男 1926年6月出生,西洋湖人。1942年参加“三五支队”。1945年9月底,在部队北撤途中牺牲,解放后被评为革命烈士。

  何香朝 男 1915年出生,西洋湖人。1949年10月入伍。1950年转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951年5月,牺牲在朝鮮战场,被评为革命烈士。


  赵家老宅与崧厦人民公社

  据民国《松夏志》记载:大江赵家徙自沥海。法华桥旁的赵家祠堂,由大房、二房、小房三房共建。大房在崧厦街上开设茶馆,二房移居谢家车头湾,小房留守大江河畔。清咸丰、同治年间,小房赵懋在吳兴开设钱庄、典当,各拥资数十万,并在上海繁华地段拥有数间街面房,人称“赵百万”。赵家祠堂东面,便是赵家老宅。与赵家一墙之隔的是余畅君家。余曾任杭州中国银行行长。

  1958年10月,崧厦人民公社在大江村宣告成立。赵家老宅及余家台门,成了大公社的司令部。其时,联丰、华镇、三联、四埠、新建、镇东、镇西、崧厦等乡镇成了大公社下面的管理区。当年大江河畔热闹非凡,高音喇叭震耳欲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宣传漫画随处可见,稻穗上面可坐人,养的肥猪比牛大,向人们展示了无限美好的前景。于是“一大二公”开始发力,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大办农村集体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放开肚子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拆坟平墓,大深翻,夜以继日,进行大兵团作战。人间奇迹不断出现,亩产万斤粮、千斤棉的不实报道屡见不鲜。

  大公社虽然只有三年时间,但留下的记忆却刻骨铭心。六十年弹指一挥间,我国社会在磕磕碰碰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当年提出的许多建设目标,如今已成为现实。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欲速则不达。


  崧厦木材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崧厦何家、镇中、韩家等集市附近农民利用农闲时节兼做小贩。有时捎点竹梢、铁耙柄之类的山货。那时撬根搁栅,拆根抱方,换钱救急也时有发生。

  当年家住崧厦白屋的何建丰,经常穿梭于下管、陈溪等地,贩运竹梢。随后他又拉着板车走村穿巷,在丁宅一带收购旧木料,到崧厦出售。有一次,何建丰探得丁宅街有一座废弃的粮库,有关单位准备整体转让。但苦于自己手头钱实在太少,于是他与韩家周同华等7人合伙,凑了一千多元钱。生意成交以后,他们自己动手拆房,木料装了滿滿一卡车。

  后来天台方向经常有人利用晚上,将一车车旧木料运往崧厦,一部分木料在崧厦白屋附近交易。村里的何信浩、俞柏祥等人看到其中的商机,率先在崧镇北路一队晒场上摆起了木头摊。不久,潘海威、何阿三等四、五批人马紧跟其后,纷纷前往安徽等地收购旧木料。有一次,他们转辗到闽浙交界一带,正逢龙泉安仁镇建造水库,大量民房要拆除,真是天赐良机。

  到1984年冬,崧厦何家地段公路两侧已有十来处交易木头的摊位。摊位分分合合,不断重组,从而衍生出更多的木头摊,沿着公路两侧逐步向北延伸,与白水洋那边的木料摊场几乎相连。当时韩家附近也有二十来个木头摊位,连绵数百米。到1996年,从崧厦高小桥到跃进桥,从白屋附近到白水洋,形成了公路沿线连绵长达三四里的木材市场。然而,这杂乱无章的马路市场,无疑成了崧厦城镇建设的一块心病。1997年冬,政府将公路沿线所有木头摊位集中到了何家地段,占地50余亩,成为名副其实的木材市场。

  自从木头摊位集中以后,给崧镇北路带来了大量人气,马路两旁建材商店陆续出现,形成了装潢一条街。崧镇北路装潢一条街的形成与发展,木材市场功不可没,两者相辅相成,为当地村民提供了致富门路。


  何家祠堂

  何家祠堂坐北朝南,门楼7间,中厅、后堂各5间,东西厢房将门楼、中厅连为一体,前后天井青石铺地,南北进深达45米左右。后堂用于祭祀,大厅的板壁后面,祖宗牌位摆放得井然有序。这里的一切维系着何氏族人的精神寄托。祠堂前面原先竖有两支旗杆,一东一西。祠堂建于何时,并无明确的文字记载。据《崧镇何氏宗谱》记载:11世孙何洪(1434一1493年)葬于牌坊之北,牌坊在家庙东数步。由此可知宗祠——庆远堂建造的大致年代,距今已有500多年。目前祠堂虽已老态龙钟,但布局及结构仍保持原貌。其中4间门楼何时成为民宅,有待查考。


  崧厦白屋

  白屋坐北朝南,七间开面,由台门、正楼、前后廂房及10间库房和长长的一排附房组成,南北纵深达60余米。两块旗杆石安卧在大小台门之间,高大的荫墙上书有一个特大的“福”字。屋后有一个长方形的石砌水池。正楼、廂房、库房的外墻墙脚由两道青石板筑就。

  清康熙年间, 一位出生于当地的官员,接受朝廷俸祿之后,大兴土木。房屋即将完工之际,主人携妻带儿前往外地赴任,扫尾工作以及铺筑通往崧厦街上的道路全权委托管家负责。房屋竣工后,管家一直等待着主人的筑路资金,可左等右盼,杳无音讯。传说该官赴任途中客死他乡。管家不信真有其事,在此一直坚守,但最终不见主人归。后人只知道,这幢房子的钱是朝廷出的,故称“白屋”。管家忠心耿耿,白得了一幢房子,这使“白屋”之称更加名副其实。
   
  崧厦天主教堂

  崧厦天主教堂位于会龙桥与迎龙桥之间,门楼坐北朝南,五间开面。大堂为木结构建筑,拱形的堂门开在钟楼下。那高高的钟楼雄伟壮观,成为当时崧厦的地标性建筑。据《上虞县志》记载,始建于1884年的崧厦天主堂,经1912年和1921年两次扩建渐成规模,成为虞北地区天主教徒宗教活动的场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崧厦镇办工业的兴起,一班娘子军涌进了教堂,办起了纺织厂。1974年转型为上虞县羊毛衫厂。1976年对教堂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三楼、四楼拔地而起,教堂面目全非。随着镇办工业日落西山,厂房几经转手,后来成了私人财产。1997年我村划出2.5亩土地,绍兴教会出资20万元,崧厦天主堂在何西大道南侧重建。


  崧厦私立何氏小学

  崧厦私立何氏小学,俗称小义学,由崧镇何氏公房25世孙何衷筱出资创办。开始学校只设四个年段,除了招收本族子弟外,兼收周边适龄儿童。学校只收书簿费,免收学杂费,办学经费由何衷筱提供。何衷筱英年早逝,后由儿子深源、荣源兄弟俩接任校董,并有深源兼管崧厦裕泰米行和乡下田产。学校除了教室、办公室,还有专用的会堂。

  抗战胜利以后,校董会请来上海师傅,新建8间别具风格的教室和3间阅览室。校舍竣工后,学校转为完小,并附设了幼儿班,在校学生达240多名。裕泰米行的收益及200来亩田产收入,绝大部分作为学校开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物价飞涨,教师薪酬用米发放,曾若霞、张尚平等12位教师定期到米行领取。

  1951年土改以后,学校断了资金来源,学生用米充当学费,“何氏小学”更名为“崧厦镇小”。1952年学校迁到何家祠堂,改为崧厦区校分部。原何氏小学校舍全部由崧厦中学接管。


  文景小学

  清雍正年间,周文俊由诸暨丰江迁徙崧厦,在西洋湖村安营扎寨。周家后代有开钱庄、米行、绸庄、南货店、油坊等。富了以后,子孙陆续移居大江河畔。并创办了文景学校,成立以周士荣为首的校董会,先后聘请丰惠胡士兰、慈溪沈丽卿、西洋湖王知诚等先生来校执教。据沈丽卿老师回忆,原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炯槃的父亲曾是文景小学的校董,父亲去世以后,他出外求学,出国深造,他家仍是校董。

  文景小学在大江太和桥旁,三间楼房坐北朝南。学校除了招收大江、西洋湖适龄儿童外,还兼收涂头、谢家等周边村庄的农家子弟,办学经费由周家提供。学校设有两个班级四个年段,在校学生六、七十名。


  救火会

  村里曾有两支救火会。一支成立于1892年,名为“壬辰水龙会”,其成员都是何家人。水龙会门下当时有6亩土地,其收益作水龙会开支,资金不足有西街允升洒店长期资助。原何氏凤房祖堂南面,河岸边的平房为水龙存放处。

  另一支为健龙救火会,由大江大户人家出资,西洋湖村出人,两村协作,义务救火。健龙救火会有三十多位年轻小伙自愿组成。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日,是江南传统的分龙节,崧厦一带又叫分水日。以前每逢这一天,崧厦街上及附近村堡的单杠龙、双杠龙齐集在崧城庙前,举行水龙比赛,检查水龙的性能及相关设备是否完好齐全,锻炼救火人员协调配合能力,提醒人们常备不懈。西洋湖村的双杠龙曾多次夺魁。比赛当天,健龙救火会成员在西洋湖周家祠堂聚餐,以示慰劳。

  救火会内部分工明确,敲锣、发旗、抬龙、压杠、挑水、苗子手等。一旦听到救火锣声,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炎夏,深更半夜,救火会成员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水龙存放处,按照事先分工,各司其职,抬着水龙,肩挑水桶,一路奔跑赶赴火场,奋不顾身投入救火。救火场上,众志成城,一扫农民平时自由散漫的习气,大家一鼓足气,直至火神没了脾气,才鸣锣收兵。

  壬辰水龙会、健龙救火会在历次救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4年农历小年夜,崧厦西街(现崧厦商场地段)发生了重大火灾,崧厦街上所有水龙汇集于此,奋力扑救,西洋湖、寺前等村的水龙也火速赶来施救。大火灭了以后,湿了衣服的都被冻得硬如盔甲。虽然没有火烧连营,但允升酒店等六七家店面房全部化为灰烬。火灾无情,警钟长鸣。


  大江粮库

  大江村周、赵、朱三姓鼎立。到1950年,大江河畔有十余幢气势恢弘的深宅大院。房屋之间还有一块弄堂田,少则一两亩,多则三四亩。1951土改时,大江村50余人家,被评为地主成份的有26户。那几幢深宅大院绝大部分房子被政府沒收,部分房子分给了附近穷苦百姓,质量最好的房子后来成了国家粮库。

  弹丸之地的大江村,当时有4座粮库、一家米厂、一个粮站。第一分仓,原周兆贞房16间;笫二分仓,原周美贞房18间;第三分仓,原周申甫房36间;其中部分房子为崧厦米厂、大江粮站使用;第四分仓,原周惺伯房9间。当年大江粮库可储存350万斤粮食。那时大江村一带天天车水马龙,人们肩扛,担挑,车拉,船运,络绎不绝,纷纷来此买米。粮食市场放开以后,事关国计民生的粮食流通体制也难以为继,最后连粮库、米厂、粮站用房统统被卖掉。


  冯家台门与崧厦红专校

  冯家台门原为崧厦西街90号,与大江村仅一弄之隔,俗称西街末将。冯步青兄弟俩是上海滩上的挂牌律师,曾为鲁迅先生打过官司。《三毛流浪记》作者张乐平是冯家的女婿。冯家在上海发展,下乡房子托人照管。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冯家台门开过天益堂药店。1957年这里成了繁荣高级社的办公地。崧厦大公社期间,又成了崧厦红专校的所在地。

  红专校是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的摇篮,三个班级100余名学员。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学政治,学文化,学“三面红旗”,学科学种田,进行各种农作物试验,并要求取得高产,从而全面推广。红专校培育出的几株棉花大王,曾作为建国十周年成果,在全县农业大会上展览。冯家台门留下了许多难以释怀的往事。


  西油车里的故事

  嵊县朱氏夫妇撑着竹排,随曹娥江顺游而下,翻塘过坝,到崧厦做毛竹生意,落户杭家村。后来移居下湖头村,与“郭永丰”为邻。朱家从毛竹生意起步,先后开设“朱林泰木行”、“安泰钱庄”、“天益堂药店”。与周家联姻不久,买下法华桥旁的走马楼,改称朱家台门。他们两家联手接盘源城油坊,更名为信泰油坊,俗称西油车。西油车依偎大江河畔,既进行来料加工,又从事油料经营。为了掌握市场行情,油车老板买来一台收音机,经常收听商业信息。不料被侄子举报,说是收听敌台,三位油车老板引来杀身之祸。

  1951年土改时,西油车被政府没收。1958年大跃进时,西油车里办起了麻袋厂、草绳厂、纸筋厂和木工工场。当年这里聚集了一批能工巧匠,进行技术革新,制造出绳索牵引机和双轮双铧犁等农具,为大深翻运动立下了汗马功劳。


  崧厦民中

  众所周知,1960年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大量农业中学、职业中学被迫停办,而崧厦民中依然挺立在崧厦白屋南侧,独立寒秋。这年秋天,连高法老师离开华镇农中,接替负责崧厦民中事务。11间平房一字摆开,教室、办公室、宿舍及其他用房挤在一起,整个校园千余平方。学校设有三个班级140余名学生,不管离校多远,一律走读。教师有娄永昌、朱百康、桑澍时、李守白,还有从崧厦区校借调来的陈培荣、周凤仪二位老师。那时许多优秀学生,虽然成绩出众,但当时唯成份论,凡地主、富农子女,或家有海外关系的学生,想要继续深造,政审一关很难通过。而一部分根正苗红的学生,也因一分之差与中学失之交臂。民办中学为这些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时值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为了填饱肚子,时有学生不辞而别。

  1964年秋,按照上级规划,连高法、桑澍时等4位老师带领两班尚未毕业的学生,赴盖北创办上虞县棉花技校。


  共何村大事记

  1、1949年5月22日下午,解放大军经本村进入崧厦镇。

  2、1951年春,村里进行土地改革,穷苦农民分得了土地与房子。

  3、1953年在何家西面新开一条400多米长的河道,改造了一大畈低产田。

  4、1954年进行笫一次普选,民主选举村长。大江太和桥南的几户人家,由蔡林划归大江村管辖。

  5、1957年成立繁荣高级农业社。土改时分给农民的土地以及耕牛、水车等大型农具全部入社。从此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6、1958年10月,崧厦人民公社宣告成立,办公地点设在大江赵家老宅。

  7、人民公社成立的同时,大办农村集体食堂,村里所有人一日三餐集中吃饭。

  8、1959年“五一劳动节”那天,崧厦第一批支宁人员在大江赵家祠堂集中,109多名男女青年从大江轮船码头上船离开故乡,支援宁夏建设。      
         
  9、1959年深秋的一天,全国棉杆皮利用现场会在大江赵家祠堂召开。  

  10、1961年秋,农村集体食堂不得已解散,村民在极度饥饿中苦苦挣扎。  
         
  11、1962年9月初,连续不停的暴雨下了5天5夜,崧厦地区一片汪洋泽国。

  12、1967年发生了持续130多天的大旱,晒得河床开裂。

  13、1969年12月30日,村里绝大部分男女劳动力参加“六九丘”围涂工程,拉开了持续二十多年上虞大规模人工围涂的序幕。

  14、1983年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到户,农户有了生产自主权,大量劳动力陆续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中。

  15、1984年在我村的大力支持下,崧厦街有史以来笫一个室内农贸市场在崧镇北路开市交易。

  16、1984年崧厦中学征用本村土地,新建一幢教学楼。

  17、1987年崧厦地税所征用本村土地,建造办公用房。

  18、1988年农业银行崧厦支行征用本村土地,建造职工宿舍楼。

  19、1989年崧厦镇小征用本村土地,新建校舍。

  20、1989年何家造了8间三楼,作为村办公用房。

  21、1992年上虞县人民政府52号文件规定,凡是已明确分配到乡村的海涂土地,均确定为乡、镇集体所有和村集体所有土地。围涂农民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22、1994年镇政府将公路沿线所有木头摊位集中到了本村范围,占用土地51.4亩,并命名为“何家木材市场”。

  23、1995年12月,由上虞市交通局、市农经委、崧厦镇政府与村共同出资,修筑何家至西洋湖总长1100米的何西大道。

  24、1998年12月,完成第二轮土地承包权证发放工作,并将海涂土地写入承包权证,以法律形式保障农民围涂成果。

  25、1999年上虞良种轧花厂征用何家耕地5.84亩,扩建厂房。

  26、1999年因崧厦镇小扩建需要,征用何家耕地9.5亩。

  27、2000年7月,建造崧厦变电所,征用何家耕地7.8亩。

  28、2000年旅居加拿大华侨潘鹤峰先生出资,为原西洋湖村浇筑水泥路。

  29、2000年3月,原何家村规划150亩土地建设崧厦久安陵园。

  30、2001年3月,进行“粪改”专项整治,消灭了村內所有露天粪缸。

  31、2001年上虞市食品公司征用原何家村耕地近8亩,建造生猪屠宰场。

  32、2001年4月,开展农村税费改革,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第二次革命。

  33、2001年12月,村庄周边的坟墓全部迁移集中。

  34、2002年8月,拓宽西洋湖至村庄北面三眼桥道路近千米。

  35、2003年10月,因筑造长海公路需要,开始征用大江、西洋湖耕地。

  36、2003年12月,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看病按比例报销医疗费。37、2004年3月,镇政府派工作组进驻原西洋湖村,进行土地调整及征用,进驻时间长达120天,征用土地115亩左右。

  38、2005年9月,木材市场占用的土地全部转为建设用地。

  39、2006年4月,何家、大江、西洋湖三村合并成立共何行政村。

  40、2007年投资84.8万建设村家庭工业聚集点,造了117间平房,建筑面积6600平方。房子出租给8家企业,年收租金31万元。对作坊式企业实行规范化管理。

  41、2008年8月,征用西洋湖片耕地13.68亩,连同先前征用的土地,规划建立镇西工业区。

  42、2009年12月,投资178万元建造新居民公寓楼2幢,建筑面积1474平米。43、2010年4月,规划分4期建造农民新村,到2015年年底,8幢五楼已全部竣工,新村占地面积15614平方米。

  44、同年5月,村里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村参保人数562人。

  45、2010年冬,长海公路复工建设,征迁涉及本村农房49户,其中大江片38户、西洋湖片11户。

  46、2011年10月至2012年4月,大江片、西洋湖片新建公厕8个。

  47、2011年5月开始,对崧沥河大江段河道进行整治,拆房,砌岸,道路拓宽硬化,增设休闲道及护栏,沿岸绿化,共投资160余万元。同年8月投资52万元,对西洋湖片23条村道进行改造。

  48、2011年11月,村属海涂土地使用权进行公开招投标。

  49、2012年3月,开展失土农民社会保险,全村一次性参保率达85%以上。

  50、2012年7月,西大街道路拓宽改造,征迁有证房产14户,无证房产63户。

  51、2013年7至12月,投资131.8万,对西洋湖片、何家片道路及下水道进行改造,同时砌筑沿路临时围墙。

  52、2014年6月,因镇北工业园区建设需要,征用大江、西洋湖耕地近33亩。

  53、2014年8月,投资46.9万元建造物业房一幢,建筑面积443平米。

  54、同年投资45万元,对西洋湖片河道及汇丰横河进行疏浚整治。

  55、2015年6月,因镇北工业园区拓展,征用西洋湖片耕地109.2亩。

  56、2015年5月份、10月份先后对西洋湖片池塘及湖田畈河道进行清淤整治,共投资22.1万元。

  57、2015年8月,开展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组建共何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58、2016年4月投资218.7万,建造一幢物业房,建筑面积2056平米。

  59、2016年8月投资31.5万元,对何家片村道进行全面整修。投资19.6万元,在全村范围安装治安监控,完善村小天网建设。

  60、2017年投资48.6万元,对西洋湖片河道进行整治。

  61、投资1400万元的物业项目,1号厂房、2号厂房于2018年8月如期竣工,建筑面积10710平米。

  62、2013年至2018年8月,全村已拆除违章建筑35000平米左右。

  63、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64、2018年9月开始,何家宗祠——庆远堂进行全面修缮。

  65、2018年完成村文化礼堂布展工作。


  《崧镇何氏宗谱》

  何氏原本姓姬,为唐叔虞之后。姬氏第9世孙万,以子爵封韩,即以韩为姓。至19世孙景侯虔受王命封为韩侯,后称韩王。第29世孙韩王安被秦所灭,子孙潜匿民间。韩王嫡子允公手上有何字纹,为防斩草除根,易姓为何。世事多变,何氏后代或民或官,散居九州。笫10世孙凖公转到了安徽庐江。宋德祐年,第46世孙曼公携子迁,由海宁迁徙余姚兰风。迁有5个儿子,元二、元四、元六、元七、元六十二。元二移居崧厦时,推测年龄在55岁左右,即公元1325年前后。历经7个世纪,为疏理脉络,族里曾在明景泰三年、万历三十七年、清康熙年间、乾隆十九年、道光三年、民国十年六修宗谱。2015年8月28日,举行了第七次圆谱仪式。


  大江周家家训:
            
  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 。


  何氏传家古训摘录:


  礼义廉耻,温恭正直,敏事慎言。无念身家,心存忠赤。私意尽克,言如金石。高堂有疾,朝夕奉侍。敦睦宗党,敬重伯叔。恤寡怜孤,扶颠济溺。交友之道,忠诚为质。患难死生,尤当尽力。人短不言,己长休恃,谦逊受益。贫贱弗谄,富贵不侈。如此为人,无疵可摘。慈乌反哺,羔羊跪膝。人为至灵,岂反不及。


  一门六代行善积德

  何衷筱的祖父何久峰,曾是上海钱业界的领袖人物。青出于蓝胜于蓝,何衷筱是上海惠昌钱庄、滋康瑞记钱庄的大股东兼任经理。1935年11月,他当选上海钱业公会第十届委员委会常务委会主席。

  其先祖孔昭公弥留之际,留下谆谆遗言,希望在虞北海塘上建造一处亭阁。为完成先父遗愿,其子步润、步鰲兄弟俩于清嘉庆十二年,即1807年,出资建造“指迷阁”与“汔可亭”。这处亭阁相依的建筑,为海上渔船和过往行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俗称“有利阁”。

  何衷筱除了继续管理好有利阁,确保指迷阁上那盏指路明灯长明不息。每年农历六、七、八三个月,免费为路人提供茶水。腊月二十开始,凉亭内备有草鞋、灯笼、蜡烛、火种,供路人随时取用。他还出资创办崧厦私立何氏小学,又慷慨解囊修筑崧厦西街至太平庵、塘下何家至达浦村沿河等处的石板路。指迷阁上那盏指路明灯一直亮了160余年,他家行善积德六代,难能可贵。


  筑塘捐款的冠、亚军

  曹娥江滋润了虞舜大地的同时,也给沿岸人们酿成了许多灾难。曹娥江右岸堤塘事关上虞、余姚、慈溪三县人们的安危。1920年、1921年虞北地区连续两年遭遇风潮,致使曹娥江沿线吕家埠、贺家埠、花宫一带江塘出现了重大险情。为谋久远之计,俞赞臣、俞怡园等虞北乡绅建议改筑石塘。他们除了自已带头捐资外,又纷纷致函旅外同乡募款。其时,上海、武汉、杭州、湖州等地上虞、余姚诸同乡会踊跃捐款。崧厦大江的周申甫、周惺伯也慷慨解囊,他俩分别捐献银元1500块、1250块,成为当地捐款的冠、亚军。



  何伟忠出资为村民安装自来水  2000年12月,何伟忠个人出资,为西洋湖村安装自来水管道。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工程于2001年1月22日完工,总投资18.8万元 。从此西洋湖村村民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2001年2月6日,何伟忠与西洋湖村村民委员会办理了捐赠手续,其产权移交归西洋湖村使用,并由村委派人负责日常管理。


  夫妻捐资助学  赵鑫焕、杭婉琴夫妇是崧厦大江村人。2002年开始,夫妻俩结对资助贫困学生,他们先后资助大勤中学、岭南中学、岭南乡下许村完小、横塘小学的钟岳良、陈飞娥、王晓燕、曹国民、朱浙桂、沈玉婷等贫困学生。经人牵线搭桥,2007年6月,杭婉琴动员11位姐妹,结对资助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大姓乡中心校20位藏族特困生,给雪域山乡的藏家儿女送去了温暖。虽然远隔千水万山,素味平生,但民族之魂,爱心之举将藏汉民族相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4-26 11:23 , Processed in 0.08107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