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888|回复: 0

崧厦镇上的八位朱氏乡贤

[复制链接]

1544

主题

2046

帖子

913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133
发表于 2024-5-4 14: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崧厦镇航拍局部2_调整压缩.jpg

崧厦镇航拍局部

崧厦镇上的八位朱氏乡贤

据《松夏志》记载,崧镇有名的朱氏有八位:


明洪武二年己酉(1369),朱德辅举明经,任福建瓯宁知县。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丙子科,朱一诚中举,任连城丞。


明隆庆(1567-1572)后,朱文明权沙县篆,履正清平,士民歌颂。


朱科二,为人至孝。明季岁凶,薄粥难支。母病,笃思食肉。科二割股以进,病随愈。


鲁王(朱以海,太祖十世孙),崇祯十七年二月嗣王位。清顺治二年(1645)八月,监国绍兴,朱锡祚以义师响应,授副总兵,其忠孝有足述者。朱锡祚墓,在东华。(《朱氏谱》)


明季,朱擎玄,字崧生,诸生。诗文高雅古谈,有汉晋风致。隶书独臻其妙,画亦精绝。为人魁悟颀皙(xī,人色白),旷逸豪爽。不治生产,好施予,破千金不惜。后游燕京,好玄学,得风疾殁。有《爵野堂诗》、《东山诗》传世。


子朱玉麟,字虎更,生而颖异,好学能文,援笔立就,名宿皆下交。诗更俊逸,不入凡俗。弱冠,补学宫弟子,遽卒,著《洒云幌诗集》藏于家。(据《朱氏谱》)



42_朱旌臣(调整)_红线标点.jpg

《松夏志》载朱旌臣

“朱旌臣,字晓(小)云。性刚介,为文有奇气,冠绝一时。道光十七年(1837)丁酉科,乡荐第一。咸丰甲寅(1854),以知县拣发安徽。丁艰,奉旨留办皖南粮台。接济得力,升同知,署绩溪篆,调摄宣城。


己未(1859年),粤匪窜至,旌臣涕泣誓师,力守孤城。月余,城破。北面叩首九,衣冠坐堂皇,贼入大骂。贼目怜其忠,馆待之,劝降者再。卒不食死,恤赠如例。祀忠义。”


朱旌臣一介文人,得中解元。素来习文,不曾习武。乡荐第一,为解元,以知县拣发安徽。


本来父母去世,皆须丁忧回乡,守孝三年。但因人才难得,上司奏报,咸丰皇帝下旨,夺情留任,主办皖南粮台。


朱旌臣性刚介,办事勤勉,接济得力,升为同知,任绩溪县知县,复调任宣城县知县。


咸丰九年(1859),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兵攻宣城,朱旌臣流泪誓师,愿与宣城共存亡。朱旌臣率官民力守孤城。


坚守月余,粮草不继,寡不敌众,城被攻破。朱旌臣面向北方首都九叩首,衣冠穿戴整齐,安坐在县衙正堂。


太平军杀入县衙,朱旌臣毫无畏惧,破口大骂:长毛乱贼,祸国殃民。


太平军首领为朱旌臣为气节折服,怜其忠义,以馆待之,数次劝降。朱旌臣毫不屈服,绝食而死。


浙江太平军被左宗棠剿灭,死难忠义烈士名单上报朝廷。咸丰皇帝诏赠朱旌臣“忠义”,按国家规格抚恤。朱旌臣列入上虞“忠义祠”纪念。“忠义祠”在上虞文庙西厢房。


清代上虞县署在丰惠,文庙即孔庙。文庙被太平军烧毁。


朱旌臣清廉忠义,聪明能干,本来是国家的栋梁,不幸死于洪杨起兵动乱的劫难。


《松夏志》称:“朱旌臣,为文有奇气,冠绝一时。清道光丁酉,解元。咸丰己未,粤匪陷宣城,骂贼不屈。祀邑‘忠义祠’,尤为后劲。”


“尤为后劲”,大抵是指朱旌臣是崧厦在清朝的最后解元,又是崧厦在清朝的最后忠臣。生举解元,死全忠义,生死皆奇,是清代崧厦朱氏的最后劲士。


崧镇朱氏的八位乡贤中,朱科二是孝子,朱锡祚是义士,朱擎玄、朱玉麟父子二人是诗人,朱一诚是县丞,朱德辅、朱文明、朱旌臣三人是县令。


其中七人是明朝人,只有最后一位朱旌臣是清朝人。清在明后,“后劲”之说,又含别意。


明朱氏七贤居崧镇,皆为桂林朱氏一脉。如西朱沥朱氏、后喻江朱氏,包朱家沥朱氏,皆先后自蔡林迁居崧镇。


而朱家沥朱氏,查清《上虞桂林朱氏族谱》可知,为明初自西朱沥移“居嵩下”。


有关《崧厦朱家沥朱氏来历》,有待后续。


由此可知,载入《松夏志》中的前七位朱氏乡贤,皆为新光村的朱氏先贤,值得后人纪念。


朱旌臣.jpg

朱旌臣乡试朱卷

唯有朱旌臣,祖上从宁波鄞县迁来,若与蔡林朱氏有别。


《松夏志》“后劲”一说,是否指朱旌臣与蔡林朱氏同一支脉?


朱旌臣祖上何时从小溪迁来?生前居于崧镇何地?皆有待后续考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33060402002006号

GMT+8, 2025-5-13 15:19 , Processed in 0.0653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