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贺溪倪氏宗谱
新光村喻光片倪氏来历
新光村喻光片姓氏以“俞、王、成、余、倪”五姓为主,占到喻光片男姓的七成。
俞氏、王氏、成氏的来历,基本已经讲过,现在再来讲倪氏来历。
九十四岁倪夫根讲述
据九十四岁长者倪夫根讲述:倪氏祖先是在小越羊山边墩。
我起初一听是“梁山边墩”,感觉“梁山”不太熟悉,后来一看地图,原来是“羊山”,羊山是夏盖湖中十二座山之一,之后写作“洋山”,大概是在水中之意。边墩是夏盖湖中九墩之一,以前写作“匾墩”。
夏盖湖中九墩、十二山、三十六沟,形成一个山水相依,沟河相通的完善水利体系。以圆周三百六十度计,六六三十六,以平均每六十度开掘一沟,三十六沟正好平均分配水利。
湖中由南至北有九墩,墩相当于水文标志,望见墩上的标记,就可以知道湖水的高低,年成的丰歉。用不着每次都去测量、计算,一望而知。这是古代的智慧。
边墩在湖边,随着人口的增多,夏盖湖日淤,湖田耕种,边墩渐成村落。住在依山傍湖的倪氏先人,就成为边墩村民。
八十一岁倪荣富讲述
据八十一岁的倪荣富讲述:倪氏祖先是从五车堰搬到崧厦羊淘里的,可能是在二十世的时候。
据倪荣富讲述,父亲名汉潮,祖父名锡堂。因为我有民国修的《上虞贺溪倪氏族谱》,居然一查,就查到了!
二十一世国表居崧镇
倪荣富的祖上始迁祖是第二十一世倪国表,从五车堰迁居崧厦羊淘里的,娶妻夏氏,生四子。时在乾隆晚期、嘉庆初年之间。
据记载:二十一世,国表,志伦长子。配夏氏,生四子,云秀、云鹤、云功、云贵。居崧镇。
二十二世,云鹤,生嘉庆十八年癸酉某月某日某时。配塘下何氏,生道光四年甲申某月某日某时。生三子,有德、有金、有奎。二女,长适沥海所,幼适西华顾庆臣。公年五十二岁,卒同治三年甲子五月二十日某时。氏年七十一岁,卒光绪二十年甲午十月十七日某时。葬绵江。
倪荣富父祖世系
二十三世,有金,生咸丰二年壬子十二月二十三日酉时。配本街何公永全女,生同治三年甲子七月二十五日寅时。生三子,锡堂、福庆、福堂。公年七十三岁,卒民国十三年甲子十二月二十八日辰时。葬绵江。
二十四世,锡堂,生光绪十三年丁亥四月十五日未时。配郑家李公同源长女,生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十二月初五日某时。生二子,汉潮、河潮。一女,适下湖头。
二十五世,汉潮、河潮。
倪荣富是汉潮子,为第二十六世。
倪荣富祖上一支,属横山倪氏寿一公旺一派下熙四支。
清朝乾隆晚期是崧厦人口迁徙频繁时期,因为康乾盛之后,社会稳定,人口出生达到高峰期,人多地少矛盾呈现,因此就进入人口迁徙,外出谋生成为常态。
如羊淘沥的倪氏始祖倪国表,祖上原来在五车堰开羊淘,子女一多之后,也需要向外发展。
五车堰是清代很繁华的商埠,从绍兴、百官通往余姚、宁波的商船,早发午至五车堰,就要在五车堰下馆子休息吃饭,再排队拖船过堰。盐商盐贩的交易盐市直至亥时深夜才散。
清蒸山羊肉是高档肉食,补气鲜洁,是过路商客上好的美食,一般人家都是在招待客人时才买来品尝,用荷叶包住,清香透人。
有需求才有经营,因此才有倪氏家族传承在各地开设羊淘,如五车堰羊淘、崧厦羊淘、余姚倪元泰羊淘等,都是横山倪氏的祖传羊肉品牌。
清代临山名士陈梓在《五车堰》的诗中写道:
“日出百官渡,午鸡啼五车。负盐亥市散,拖堰酒徒哗。”
商人要吃羊肉补补贵体,盐商赚钱也要吃羊肉补补身子,洒徒也要吃羊肉来补补力气,五车堰的羊淘生意由此长久不衰。
崧厦羊淘沥就在下桥头,下桥头本身就是一个市场。羊淘需要水源,羊淘沥正好饮用,近市近水的羊淘,因此成为清代至解放后的数百年长期羊肉供需的有名羊淘历史。
倪氏是崧厦饮食文化历史中的先行者与传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