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955|回复: 0

令天主教又爱又恨的《大秦景教碑》

[复制链接]

1542

主题

2043

帖子

910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103
发表于 2025-2-15 21: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11-2.jpg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令天主教又爱又恨的《大秦景教碑》

关于《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真假,数百年来争论不休。即便是中外天主教徒,也是首鼠两端,相持不下。


欲借景教为自己脸上贴金的,爱之不已,力持真碑之见。欲以摧毁景教历史的,恨之不休,则持伪碑之论。


当然,以上真伪之见都是错误的,因为《大秦景教碑》,既与天主教无关,也不是假的。


前时已写过《大秦景教是唐朝护国回教》、《再说大秦景教是中国唐朝护国教》、《大秦国景教源自中国文化》、《大秦景教源自中国道教》四篇文章,指出爱之者欲以攀附而寄生,恨之者因为教义有冲突。


说真的正好延长天主教的历史,可以名正言顺踩在景教的肩上高人一等。


说假的因为景教是护国神教,爱国爱民,与天主教反对敬祖先、拜天地冲突,与撕裂、颠覆中国文化的意图不合,所以竭力指斥是假碑,是中国天主教徒伪造。


反对最烈的是相信上帝的伏尔泰,他说景教碑是“耶稣会派教士之虔敬的赝造物,用来欺诳中国人之眼的。”


总之古今中外说大秦碑是假的人不胜枚举.其实只要动脑子一想,如果石碑是假的,外国人为什么设法想把石碑偷盗出国?


如果真正仔细研究石碑,可以发现石碑上的文字有被人故意毁坏、篡改的痕迹。


最明显的就是“印持十字”的“十”字,几乎被毁坏殆尽。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13_裁剪2印持十字_白红框.jpg

印持十字

为什么要毁坏“十”字,因为景教的“十”字如一把穿心剑,直接把西方天主的伪史给戳穿了,所以必须毁之而后快!


因此,可见天主教是中国文化、历史的破坏者。


“印持十字”,不就是手指钉死耶酥的十字架嘛!正好作为宣传重点,为什么要毁坏?


其实,古文“印持十字”,当然不是手持十字架的意思。


“印”,在佛教中一般指“手印”,手印是指手与手指变出各含义的式样,称为手印。如说法印、禅定印、无畏印、与愿印、合十印、接引印等等。


而“印持十字”,其实就是双手合十的“合十印”。双手合十,就是身心合一,一心清净,敬天敬佛,心佛不二。


这与天主教拿个钉死耶酥木头十字架让人跪拜,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天主教嘴上说反对偶像,拿个死人的十字架让人拜,不就是崇拜偶像嘛!


景教是没有偶像的,所以做礼拜时,只是桌上放上经书,不设佛教,前后、左右、上下十方都拜,道无不在,所以十方都拜。四面八方加上下,就是十方。


天主教既挂圣像,又持十字架,一切听教主的,十分专制,所以称“一神教”,其实是一主教,只能听教主,是教主的奴隶(羔羊)。主教是牧师,教徒都是一群迷糊的羔羊。


教徒除了听主教之外,可以不管家庭、国家,所以“一主教”容易成为极端教,成为分裂国家的叛乱组织。


如清末的回回教,自唐宋元明以来,回教源自景教,一直都是护国宗教。结果到了清末,被西方渗透后改变教义,就成为回汉对立、推翻国家的暴乱组织,成为近代中国的灾难。


阿罗本为镇国大法王_红线.jpg

“大法王”被改为“大法主”

还有一处被天主教徒改过一个字是“王”字。


这一个是我今天刚发现的,原碑文是“大法王”,天主教因为需要绝对控制教徒精神,所以改为“大法主”。


现在西安碑林有两块《大秦景教碑》,一块是真的,字迹被凿改,可以看出痕迹。


阿罗本为镇国大法王2 仿制碑 方框.jpg

“大法王”成了“大法主”

一块是仿制的,“王”字直接被改刻成“主”字,完全看不出篡改的痕迹了。


所以,幸亏这块唐碑没有被偷出国,否则景教的历史就说不清楚了!


阿罗本为镇国大法王2方框.jpg

被狠狠凿了一大点的“王”字

大家有没有看到方框中的“王”字,被人用铁凿狠狠地凿上了一大点?


原本纤细精神的王字,这一粗点加上之后,这一“主”字马上就显得头重脚轻,不象样子了。


因此从天主教对大秦碑的又爱又恨,又涂又改,可见这一块唐碑是一块久经考验的真碑。


否则,也不劳天主教徒费尽心思去涂抹伪造字迹了。


因此,西方天主教在明末渗透进中国,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伪善的宗教组织,具有破坏中国文化、灭亡中国的意图。是一个宗教外衣下的政治组织。


因此,中国经历了明、清、民国三代五六百年的苦难之后,一定要认清间谍化的宗教组织,不能再让它们上窜下跳、捣乱中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33060402002006号

GMT+8, 2025-5-4 19:42 , Processed in 0.0740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