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17|回复: 0

纠正《墨子•兼爱上》的标点问题

[复制链接]

1542

主题

2043

帖子

910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103
发表于 2025-4-25 08: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兼爱上.jpg

墨子•兼爱上

纠正《墨子•兼爱上》的标点问题


《墨子•兼爱上》原文及标点: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所自起,则弗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根据文意,“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这里有一处标点有问题。


“焉”是古文语气辞,应在“焉”字之后点断,而不应在“焉”字之前点断。


所以这句话标点应为:“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如此则文气通、而文意足。接下句:“不知乱所自起,则弗能治。”就显得很自然了!


因此第一段论述应为:“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所自起,则弗能治。”


下一段也同样,应改为:“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因此,自然而然得出结论:“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因此,如果勉强要标点成:“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那么“焉”照正常的古文含意,“焉”作“怎么”、“如何”理解。那么如此一来,前后文意就矛盾了。变成了“必知乱之所自起,怎么能治之”。言下之意,就是不能治啊!


怎么办呢?所以为了避免文意矛盾,只好把“焉”解释为“乃、才”。


其实“焉”放在文前,作为提问。放在文后,作为语助。另作别解,实属勉强,反而导致文气不畅。


有人说墨子的话很拗口,其实墨子的话并不拗口,主要是民国以后的文人白话出身,不懂古文,读不通,标点错了,才觉得墨子的文章疙里疙瘩。其实是白话文运动的受害者,既害了自己,又害下一代。


因此,正确标点应该为: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所自起,则弗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33060402002006号

GMT+8, 2025-5-4 19:10 , Processed in 0.06055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