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882|回复: 0

清朝对明代忠臣倪元璐的尊崇

[复制链接]

1542

主题

2043

帖子

910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105
发表于 2024-8-10 22: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倪元璐纪念馆.jpg

倪梁村倪元璐纪念馆

清朝对明代忠臣倪元璐的尊崇

说到横山倪氏,就会让人马上想到明末忠臣倪元璐,倪元璐与崧厦渊源很深,在崧厦留下了不少与倪元璐有关的故事。


倪元璐在未及第时,尝在兰芎山中读书,在崧厦潘家求学,为前江倒塘请愿修筑作记,为纪念东晋英烈袁崧作《嵩城庙碑记》,使崧厦的名气由此名扬天下!


倪元璐是宣传崧厦文化的第一人!《松夏志》称赞说:“更有感者,读《嵩城庙碑记》,知忠介公文才武烈,得倪文贞而名益显。”


袁崧以“忠介”名扬千古,倪元璐以“文贞”流芳百世。倪元璐《嵩城庙碑记》云:“公与义将八人,奋臂长驱,飙飞电掣,卒身死难。盖虽骨碎于千刃万枪丛中,而公且曰:‘尔是人间海贼臭,我为天上列星香也。’呜呼,斯真赫赫哉!”


《嵩城庙碑记》作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此年正是国家危急,倪元璐毁家纾难,募民救国之时。碑记虽是纪念称赞袁崧,实为夫子自道,已抱舍身取义之心了。


倪元璐在天启二年(1622),考中进士,以庶吉士授编修,后出主江西乡试。崇祯八年(1635)任国子祭酒,因受人忌,被控“妾冒妻封”而落职。南归后居绍兴城中。


崇祯十五年,闻清兵入至北京,北京震动,崇祯求救兵于天下,倪元璐毅然尽鬻家产以征兵,募得死士数百人,驰赴北京。并向崇祯陈述制敌之法,崇祯拜为户部尚书,深恨不能早日用之。次年,拜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不久又兼摄吏部。


倪元璐像_裁剪.jpg

倪元璐像

崇祯十七年(1644)初,大顺军逼近北京,倪元璐请修南京宫殿,以备不测,但未被采纳。


三月十九日, 李自成军攻陷北京,倪元璐闻知,束带向阙,北谢天子,南谢母亲,又举酒酹关羽画像,并题案曰:“南都尚可为。死,吾分也。毋钤棺,以志吾痛。”遂以帛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


八月,南京福王弘光朝恤褒死节诸臣,赠倪元璐忠烈第一,特进光禄大夫、太保、吏部尚书,谥“文正”。


清顺治十年(1653)八月,追谥“文贞”,谕祭葬,赐地七十亩。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一向敬重忠臣、英烈,虽改朝换代,文化精神不变,忠臣、烈士永远受到敬仰。奸臣、贰臣则打入另类,永远受人耻笑、怒骂。


据清雍正兵部尚书孔毓珣《古虞倪氏族谱序》说:“本(清)朝嘉其忠烈,追谥‘文贞’。谕祭葬,赐地七十亩,永奉蒸尝”,是因为“倪氏世代忠贞”,才会有“祖德积累而发皇于(倪元璐)一人”事迹发生。


也就是说,忠臣的出世不是偶然的,是由家教、文化传承的积累所致。


谱序原文整理、标点如下:


古虞倪氏族谱序.jpg

古虞倪氏族谱序

家何有谱,纪统系也。盖人本于祖,自祖而祖,递推以至于所自出之祖。支分派衍,使漫无所考。为子姓者,又何以知所自出?且孰为若派之子孙哉。故家必有谱,所以统系也。


倪姓出春秋,有曹挟封郑邾,即属今山东千乘地。厥后有郳黎来辅齐小白。战国时,郳因氏兒有良者,善治兵。入汉有宽治《尚书》,为西京人物之冠。迨新莽篡汉时,宏佐光武平赤眉,以功绩显,遂加“人”于“兒”为“倪”,则倪之为氏,实东汉始也。


历传至唐,名若水、若海、若源,并著于唐。若源生之缄,世居岱之干乘,传次。及宋高宗南渡,之缄之后,扈跸而南者,曰偁(称)、曰侅(gāi,非常)。偁子思,官显谟阁大学士,居湖州之锦山。侅尚郡主,倅于越,爱越之四明贺溪,遂卜筑焉。生二子,忠及愈。愈仍父籍。忠徙居虞之横山,横山倪氏发源于此。迄今二十一传,子孙蕃衍,科甲蝉联,为浙东巨族。


明怀宗朝,倪鸿宝先生者,官户部尚书。帝崩,首殉国难。本朝嘉其忠烈,追谥文贞。谕祭葬,赐地七十亩,永奉蒸尝。则又倪氏世代忠贞,祖德积累而发皇于一人也。以此得倪氏统系,而谱以纪之者。


余节度岭南,倪子德资相与往还最久,倪子笃于奉亲。其家谱多失纪者,有族孙希亮力为续辑,帙成,乞序于予。予维谱中纪载等而上之,至于始祖顺而下之,至于子孙。上自始祖,尊尊也。下至子孙,亲亲也。亲亲,仁也。尊尊,义也。自兹以往,为子姓者顾瞻谱载,俨如对越思先代之深仁厚泽,遗徽懿迹。僾然如见,忾然如闻。庶几率祖攸行,绳武勿替,以无忝所自出乎。


夫世德作求,譬之树木,前人植之,后人无忘滋溉,斯本固而枝叶日繁也。于戏,其敬之欤。



雍正七年(1729)岁次己酉春王月谷旦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广东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加九级、年家眷弟孔毓毓顿首拜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33060402002006号

GMT+8, 2025-5-5 05:00 , Processed in 0.0780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