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是天报、鬼神还是自作自受
墨子具有侠义精神,勇敢正直,兼爱明鬼,因果分明,是夏商道统的流派。
夏尚质,以天道为依归。商尚鬼,祀鬼神明吉凶。周尚文,以礼义行天下。
墨子的摩顶敏踵,源自夏禹。墨子的《明鬼》,缘自商道。
所谓鬼神之报,源自自作自受,而天报之,非鬼神之报。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者也。
非鬼神以报之,实自果报也。
所以孔子说:“自求多福”,“敬鬼神而远之”。
墨子明鬼神可以警世人,不可胡作非为,因果不爽,无所逃也。
墨子在《明鬼》中说:“民之为淫暴、寇乱、盗贼,以兵刃、毒药、水火,退无罪。人乎(于)道路率径,夺人车马、衣裘,以自利者并作。由此始,是以天下乱。
此其故何以然也?
则皆以疑惑鬼神之有与无之别,不明乎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
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也,则夫天下岂乱哉!”
墨子好像在骂西方截教徒放毒药,作盗贼,兴刀兵,以为弱肉强食,退而无罪,无法无天。
墨子警告说:会有报应的,鬼神比你强!
所以墨子与孔子思想统一,都认为有因必有果,有因果报应。所不同的是,墨子认为是鬼神来报,孔子以为是天道好还,是天道来报。归根结底,是自作自受。“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墨子所说的“鬼神之能赏贤而罚暴”,赏贤罚暴,天道犹如人道,人法本于天法,贤者赏之,暴者罚之。而为贤为暴,皆出于己心。故赏罚之果,皆因于自身。此即所谓“自作自受”者也。
借用道家祖师老子的话说:“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皆是自我选择,自归其类,自得其乐,自得其咎而已。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皆本于天道,天道岂可违哉!福乐在自心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