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13|回复: 1

五一节初访吴融雅记台门

[复制链接]

1544

主题

2046

帖子

913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133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一节初访吴融雅记台门


吴融古大木桥

乙巳年五一节坐公交访吴融

人生花甲鬓如秋,时近夏初春意酬。

久欲孙端寻祖迹,吴融今日问巡游。

古桥长石替危木,老柳飞花拂水柔。

岸北岸南钟姓在,台门雅记旧名留。

上面一首诗,是我六十岁第一次到绍兴孙端访吴融,有感而发的一首诗。


今年五一节早上,从百官坐公交初访吴融,在单家埭下车。一同下车的只有两个人,还有一位年长的老伯。我向老伯询问:吴融往哪个方向走?老伯用手一指,向右手转弯,告知一直沿着大路向前,走约两里,再转弯向东走,就到吴融了。


孙端陈化路.jpg

孙端陈化路

这一条大路叫陈化路,宽畅、整洁、美观,两边沿路间隔悬挂的红色“乡村振兴,幸福孙端”宣传牌,与白墙、绿树相映,颇觉相得益彰。


一手拎一个装茶杯的军绿环保袋,一手拿着华为手机拍照。青麦连片,长势喜人。白墙黑瓦,绿树青藤,一片安详。


不觉已到村口,问一位敦厚的妇女,询问吴融在哪里?她说这里就是吴融!问吴融钟氏还在不在?她说吴融都姓钟的!道谢之后,一路向前,就到大门敞亮、门口挂着许多牌子的孙端街道办公大楼。


我向正好在门口街道值班人员询问:孙端文史馆中有关于吴融村的内容展示吗?她说孙端展示的是整个街道的。她用手一指对面,有关吴融的村史,可到吴融村史馆去参观!我道声谢谢!就向所指方向走,原来吴融村委就在孙端街道旁边。


村委值班人员很热情地回答了我的提问,并送我了一本《孙端的故事》。她说村史馆近日正在提升装修,暂不开放。问起吴融钟氏的故事?她说这个问马省山他最知道!问到吴融钟氏家谱现在续修吗?她说家谱马省山他一直在编的,你可以去问问他!


我说我知道马省山老师,我们《孙家渡钟氏家谱》前期都是马老师帮我们整理的,现在家谱的了尾工作我在做。


向她道谢之后,村委门口来了一位陌生的小伙子,他非常热心地要为我带路,我们两个并肩走在宽畅的村道上。小伙的思绪活跃,有点象天马行空,我附和着听他讲述。


雅记台门.jpg

雅记台门外墙

忽然一幢古建筑呈现在眼前,颇为壮观,让人惊叹!基础是一人高的防盗石墙,有三四十米长的楼屋群,可见当年吴融的富庶。


我问小伙,小伙二十来岁书生模样,自然也说不清这一座老古董的来历。我俩驻足欣赏高墙上的石花窗,并拍了几张照片,他说上面那个是铜钱相连,铜钱是外圆内方。下面的花窗是方格交叉。小伙的知识还是蛮丰富的。


今天通过照片细看,中间是三个铜钱相连的图案,即寓意“连中三元”。上面是左右两柄如意在中间相连,下面是对称波浪形蝙蝠翅膀形象,在中间是一颗灵芝,寓意吉祥如意。


石花窗_裁剪_压缩.jpg

石花窗

方格石窗显得简单,交叉曲折相连的方格,形成网状结构,具有坚固的特点,装在石墙上方,既有装饰,又具有防盗作用。


方格曲折交叉,也形成图案,类似互相连接的“卐”(万)字图,天地旋转的符号,天道左旋(卍),地道右旋(卐),所以是佛教常用的吉祥符号。相互关联的万字图,又表示经商“路路通”。


所以古代的石窗、砖雕、牛脚之类的装饰物,都具有传统文化的吉祥寓意。


钟氏老太讲述_压缩.jpg

台门老主人讲述

两人边走边谈,不觉就到了座北向南大楼的尽头,门前的道地相当宽敞,据住在老台门的白发老太太介绍,她从小就住在这里,这个台门有五间五进,台门有两重门。台门称“雅记台门”,新制的金字匾额挂在梁上,一根厚重石门槛被拆去另作它用了。


据马省山在《千年沧桑话吴融——绍兴酒与酿酒师的后裔们》记载:


“吴融酿酒的除了上述外,还有一位在吴融西畈道地‘雅记’侧院,也叫雅记竹院、新雅记等。只是据走访老人口述,或未见过文字资料。据述这家酒坊姓钟,盛于清同光年间,规模很大,整个雅记侧院都是酒作坊。而且产品全部发往京城,称‘京酒’。酒坊二井(进)正中,悬一匾是朝廷所赐。文革时被砸过程中,里层竟还挟有一幅古画。


但是这个酒坊的货物进出,原材料运送很不方便,因为离雅记侧院最近的后钟溇(现称水廊下)溇底河埠,不允许他家上下货物(这个河埠他们没有使用权),所有货物必需要到后钟溇口北侧的鲶鱼嘴巴放可装卸。长此以往,大大地浪费了财力劳力,而且时间进度也受到了制约,酒坊主人为此一筹莫展。


后来终于做出决定:打通后单溇。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后单溇(现属许家桥村,单家埭自然村,现在的黄酒集团中央仓库南侧)至雅记侧院至少三百公尺,要在此地段的农田里人工挖掘一条河道接通后单,一直往西与花园湖汇合。用这样一条水路通道来保障他们的货物运输。仅这项工程的花费之巨,就可见该酿酒业主时庞大财产之一斑。遗憾的是天道难测,酿酒老板英年早逝,该工程遂搁浅。


后来其子孙们不善经营酿酒业,偌大的家业逐年衰败。最后子孙们各奔前程,选择了新的行业。没有一人传承酿酒行业,也没有一人留在吴融繁衍生息。其后裔们散布在杭州、上海、嵊县等地。


在漫漫史之长河中,吴融历代的酿酒业还有很多,不胜枚举。但因我们简陋寡闻,知之甚少,不能例举。”


据《会稽钟氏家谱》记载,吴融钟氏的黄酒,在康乾盛世时就畅销京城。因此溯源绍兴“京酒”的历史,吴融钟氏黄酒是最早进入京城的品牌。


现存的“雅记台门”,又称“新雅记”,可知之前还有“老雅记”台门,一脉相承的“雅记”,很可能就是吴融钟氏“京酒”的品牌。酒能助兴,黄酒和善,可为京城文官雅士吟诗作画时助兴,取一“雅”字,恰到好处,适逢其时,遂致畅销京城,名利双收。


雅记台门4.jpg

雅记台门


据《会稽钟氏家谱》记载,“盛于清同光年间”的吴融钟氏酒作坊的当家人是钟国凝,就是舍家财,聚义兵,收复绍兴城的吴融英雄。


据孙德祖《笠衫钟公传》记载:“方事之殷也,大帅(左宗棠)议自三衢(衢州)建瓴下,尽肃两浙之寇于甬东(舟山、宁波东部)而戮之。明越先省会而定,非本意,以故浙东任事者,大半赏不酬庸。君(钟国凝)特以复王土为快心,虽有劳不见录,亡闷(无抱怨)焉。”


孙德祖,字彦清,原住昌安门外半塘桥。太平军将攻绍兴,孙德祖家首当其冲,全家幸被姻亲钟国凝接到吴融,方才逃过一劫。因屋舍毁于兵燹,乃迁居小皋埠。孙德祖是《绍兴县志》中有传的人物,是绍兴城沦滔与收复的亲历者。


此段文字分两部分,前半部是讲述了左宗棠的部署,后半部讲绍兴城比杭州城先收复,不是左宗棠的本意,“明越先省会而定,非本意。”所以庄凤威率领绍兴百姓收复绍兴城之后,有大半没有得到奖赏和酬劳,“以故浙东任事者,大半赏不酬庸。”


包括吴融钟国凝捐资集民、奋勇搏杀的功劳,也不见记录,好在钟国凝的本意,是抱恢复绍兴故土为心愿,“特以复王土为快心”,所以没有奖赏,也毫无抱怨。


同治二年(1863)三月,绍兴城收复。同治三年三月三十一日,左宗棠在收复杭州。


绍兴城收复比杭州整整早一年,这不但让绍兴少受太平军的蹂躏,而且也间接加快了杭州城的收复,免除了左宗棠围困杭州楚军的后顾之忧。


这是一段沉没在民间记录中的历史,是绍兴人民在国破家亡之时,敢于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的精神,这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也应该成为绍兴精神。


绍兴文化不应该是精打细算的“师爷文化”,而应该具有兼善天下的家国情怀。


笠衫钟公传.jpg

会稽钟氏家谱

下面从《笠衫钟公传》中记叙,可见当年克复绍兴的经过:


“咸丰十一年(1861)秋九月,粤寇(太平军)窜绍兴,以月之小除(二十九)日,陷府城。其明年(1862)冬,前山阴令庄君凤威,率师规克,复道上虞,渡桑盆而西。时惟笠衫钟君(国凝),集宗人(钟氏族人),团义民,于所居吴融村,方授械(武器),日训练,以待官军。庄君夙闻君(钟国凝)名,知可倚,就驻师(吴融),因力谋进取。


于是,剧贼伪凌天义、周文佳踞府城,伪来王陆顺得(德)驻箬箦山,而伪主将戴某踞皋埠镇,为犄角,势尤张。


君议先扫戴逆,清官道。同治二年(1863)春正月四日,以偏师尝贼,得小胜,贼负隅未下。六日五鼓,乃以八桨驳船为前锋,全军冒大雾连尾进,誓不返斾(回师)。贼踞大姓何氏宅,以死拒,及日中,相持未决。君简死士(钟国凝挑选敢死之士),排(推倒)何氏祠堂墙,捣其胁(腰肋),贼出不意,惊溃不能支(抵挡),遂爇(放火烧)何氏宅遁(逃跑)。


檀渎娄君,长源君内弟也,先一日战没(死)镇北,求得其骸(遗体),礼葬之。


是役也,郡东北乡义民,拏农船,挺耰(yōu,碎土平田农具)锄来会者,亡(无)虑数万众。夹皋埠镇,呼声动天地,陆(顺德)逆自山巅望,见之汹惧,尽以其丑类狂奔,渡钱江西窜。城以东无逆寇,周(文佳)逆势益孤。由是济世官道者,长驱无梗。遂合围,复府城,平萧山。浙东肃清。”


钟国凝在吴融是民兵首领,捐出家产,召集族人、乡民,发放武器,列队训练,让吴融成为庄凤威在收复绍兴过程中得以立足的根据地。


太平军在绍兴城、皋埠镇、箬箦山驻守,成为三角互相依靠的阵营。钟国凝有勇有谋,建议先扫除皋埠镇的阻碍,打通通往绍兴的道路。守皋埠镇的是太平军主将戴某。


收复皋埠之战十分激烈,有誓师不胜不归的勇气,敢打硬仗。前后夹击,中间软肋突破,近身肉搏,取得胜利。


这一场战役的胜利,激励了绍兴百姓的信心,不再是一听“长毛”就害怕,东躲西藏。绍兴东北乡义民奔走相告,大家纷纷撑农船,高举耰锄等农具来会,聚集人群竟达数万人。


汇集在皋埠镇,呼声震动天地。来王陆顺德在箬箦山上遥遥望见,看到民众群情激愤,气势汹汹,不由得惊惧,自知孤山难保,尽集其队伍狂奔,渡钱塘江向西而去。绍兴城以东再无太平军,两犄角已失,绍兴城顿时成为一座孤城,周文佳的守军成为了孤军。


皋埠收复之后,官道畅通无阻。庄凤威与钟国凝的民兵遂对绍兴城进行合围,不久收复府城,再平萧山,而浙东肃清。


所以可以想见,宽大结实的雅记台门,曾是钟氏义军的根据地,门口的大道地,正是集训练兵的好广场。


雅记台门2.jpg

雅记台门前大道地


而吴融黄酒的兴衰,与国运兴衰相关,家与国相维系。


雅记酒作坊改为酱园,缩小规模,想必与清末局势动荡有关,内乱外患,中国经济陷入困顿,京酒滞销,加上航运不安全,所以钟氏酒坊因时制宜,转营酱园。


酱园,是生产酱油、腐乳、米醋、酱制瓜菜的作坊,兼产黄酒、烧酒。之前雅记酒作坊改营的酱园,是否叫“雅记酱园”?今资料缺失,不得而知。


因为在《绍兴县志》中,关于吴融钟氏的来历、吴融钟氏的京酒作坊、酱园一概未有提及。连吴融钟氏首创举义,收复绍兴城的大事,也没有记载,实在令人遗憾!


究其原因,就是民国开始白话文教育的后遗症,许多修志人员看不懂古文,所以面对堆积如山的古代资料,视如鸡肋,啃之不下,弃之不用。从而导致改变绍兴历史的事件、人物,都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使史志不能够完整、准确地记录史实,反映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4

主题

2046

帖子

913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133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左宗棠提前收复杭州城的绍兴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33060402002006号

GMT+8, 2025-5-13 15:31 , Processed in 0.1091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