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崧厦小潘家的来历
崧厦严巷头全景图(沿河小潘家)
崧厦小潘家在严巷头,小潘家以前叫“连堰”。连堰东面,隔着田畈,指津寺在望。指津寺又称“湖口寺”,以处在湖口而得名。
湖口寺前是一条河,河上架一座桥,名“跨湖桥”,意即跨过桥就是夏盖湖,与湖只一桥之隔。
连堰南面是丁家埠,也只隔一个田畈,遥遥在望。 夏盖湖四周,古有三十六条沟,有的称“泾”,是夏盖湖水向五乡灌溉的渠道。有的又称“堰”,因田地较低,水渠两边筑堰,以防水流泛滥。 夏盖湖流经崧厦九都,有五泾一沟一堰,分别是华泽沟、茭葑堰、苏州泾、短泾、沈泾、薛(雪)泾、桃(陶)泾。
《五乡水利本末》
“花泽沟”,又称“华泽口”,即在现在的华泽村,与丁家埠合并,称“丁泽村”。 严巷头、丁家埠都在夏盖湖边上。而连堰,是夏盖湖流经茭葑堰的延伸之所。 “茭葑”,泛指水草。丁家埠一带水草很多,所以后来丁家埠人因地之宜,编制蒲包成为一项乡村产业。 连堰上面有一座小桥,潘家人称“前寺桥”,又称“前日桥”,到底是“寺”、是“祠”、是“日”?大家也都说不清楚,只有土话口音流传下来。
开掘运河之后,小桥变成了大桥。
以前连堰小潘家只有数户人家,现在上虞曹娥江至余姚、慈溪的运水河挖掘之后,河道宽阔,沿河车道,两岸杨柳、绿树,依河新建楼房,环境之优雅,生活之舒适,已超过城市江景房。
小潘家的潘氏从哪里迁来?问很多人都不知道!包括姓潘的年轻人,他说:“我问我父亲,他也不知道!”
只有一位念佛老太太,她热情地说:“我听伢爷爷说,是从十都潘家搬过来的。”
我说:哦!是“石鼓潘家”?
她笑着说:随咯!
采访左前的念佛老太太
至此,小潘家的来历终于明了起来。 据《上虞桂林夏氏松夏支系》例言记载:
《上虞桂林夏氏松夏支系》
“一、崧镇有新潘者,实为我桂林夏氏支裔。谱中新潘一派世系,载之甚明。特赘于此,以防同姓为婚之渐。”
这一条例言指出,崧厦镇上有一支潘氏属于“新潘”,其实是蔡林夏氏的支裔。夏氏谱中新潘一派的世系,都有明白记载。
在此特别加以指出,是为了防止同姓近亲结婚的开端。
意思是,如小潘家桂林夏氏的后裔,夏丏尊是崧厦夏氏支系的后裔,潘与夏是同姓,不能结婚成亲。
中国古代严禁同姓成亲,主要是为了防止近亲结婚,容易造成后代智力、身体发育不健康。
《桂林夏氏宗谱》
据《桂林夏氏宗谱》记载,第十世夏雍二,“出与崧城潘元二为嗣。俗名‘新潘’。”
“崧城潘”,即石鼓潘。“潘元二”,是谱名,即“元”字辈,族中第二个出生,行“元二”。
《桂林夏氏宗谱》
夏雍二,兄弟三人,长兄其四,二兄德辉。父鼎孙,字元鼎。祖父克宜,号东轩翁。曾祖天爵,字贵甫,举进士,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 所以照时间推算,夏雍二过继给潘氏,时在南宋末年。
而石鼓潘家与夏氏有什么因缘?为什么过继夏氏子孙?小潘家为什么家住连堰?小潘家为什么与李家比邻而居?
有关这一些问题,且待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