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185|回复: 0

元余元老《金罍井记》

[复制链接]

1296

主题

1770

帖子

772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21
发表于 2023-4-4 09: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罍井_副本.jpg

明万历《新修上虞县志》

元余元老《金罍井记》

余元老,元崧厦锦港人(今港联村),“通览百家,词章优赡(富足)。”因博学多才,县尹张叔温知人善用,聘请余元老校正县志初稿,初稿由上虞张德润编纂。张叔温主修的上虞志,是上虞史上第一部志,在至正八年(1348)出版,张叔温在八月十五夜作序。


余元老因校县志,住在上虞(丰惠)县城,实地考察过金罍山、金罍井、金罍观,并作有《金罍井记》和题金罍观诗。


金罍观是道观,元名“玄妙观”,旁有金罍井,同在金罍山上。金罍山在城南,比起大山算小阜,但特立在旷野外,广数十亩,四围山峰环列,如屏如画。尤其因汉魏伯阳居之,在山修炼,著有《周易参同契》,遂成为上虞名山。


炼外丹需用水,魏伯阳乃凿井以资修炼。天一生水,火为阳九,水火既济,丹药乃成。称之为“上一而下九”,水在上、火在下为既济。火在上、水在下为未济。未济则败,既济乃成。


晋太康(280-289)中,尝在井中清理污泥,得到金罍一具,作为神仙古物,上贡于朝廷,井亦因此得“金罍井”之名。井泉甘而冽,不以旱涝而盈缩。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诏创“天庆观”。元元贞(1295-1297)初,改额“玄妙观”,然邑人仍称“金罍观”。


因岁遭连歉,道人无以生活,乃离观而去,道观莽为瓦砾,井亦榛荆覆蔽。故知宋、元之间,道观兴废不一。


元至正丁亥(1347年),佥宪(佥都御史)赵公以余暇登眺金罍山,命人清理废井,挹深酌清,慨然览伯阳古迹。因伐石纪事,余元老长于是邦,熟知金罍兴衰始末,故自效作记。并在井上筑亭以覆之。



金罍井记

余元老

城南有小阜,特立旷野外,广数十亩,四山环列如画。汉魏伯阳居之,著《参同契》。凿井以资修炼,上一而下九。晋太康(280-289)中,尝浚治得金罍,上之于朝。井之得名,以此始。


泉甘而冽,不以旱涝盈缩。旁有观,曰“玄妙”。岁罹洊(jiàn,再)歉,莽为瓦砾,井亦榛翳(yì,蔽)


至正丁亥(1347),佥宪赵公,以余暇登眺。㪺(jū,挹)深酌清,慨然览古。因伐石纪事,且作亭以覆之。


仆居是邦,实谂初末,因识岁月,以自效于柳先生复北门乳穴故事(柳宗元有《零陵郡复乳穴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5-6 07:42 , Processed in 0.06664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