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楼主: 开心阁主人

《老子他说》 南怀瑾

[复制链接]

1298

主题

1772

帖子

773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3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6: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

  在这一章,老子回过来说明“以其无死地”,而能够自已把握的生命,使自己永远存在的道理。同时这章的说明,也就是上经第二十一章的发挥。


  摄生处世之道 四两拨千斤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这四个阶段,是宇宙万物生命的根本,生生不已。中国道家的思想文化,把这个生命的根本叫做道。在西方哲学上可以说是形而上的那个本体,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或者是主宰,或叫做神,叫做如来、真如、佛,很多的代名词。中国文化中的代名有两种,一种叫道或者叫它天,还有一个用数理的代名叫做易,实际上都是同一个东西。

  “道生之”,道为体,有体必有用,就是本身具备了这个生命的功能。但必须要加上“德”,“德”是用来保养它、培养它的,即所谓“德畜之”。有“道”没有“德”来保养,这个“道”就不可能修成。我们看佛家以及其他比较宗教的书,讲到“道”时,都要注重行为的道德;没有行为的道德,“道”是修不成功的。换句话说,我们一个人打坐修道,除了坐而言之,坐而定之,还要起而行之。所以道德行为是修道的基础。子思在《中庸》上说,“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没有真正的善行,没有道德的成就,那个“道”是修不成的,所以“道生之,德畜之”。“道”便是生命“生”的力量,等于有了动力能源。但是这个能源,如果没有相当的工具去好好把握它,就会被浪费掉了。要想把这个能源用得适当,就是“德畜之”。

  体和用两方面何时起作用呢?“物形之,势成之”,宇宙万有的这些物质,是“道”与“德”形成的形象而已,有其第三种功用,所以有体有用,然后生出了万物的形象。形成万有形象以后,就构成了“势”,那是一股力量,形成了一种生命,完成一个生命的所需。比如一颗种子,种在泥土里,这是“道生之”,但是必须要得到日光、空气、水来培养他,这就是“德畜之”。慢慢这颗种子由泥土中抽芽,开花而结果,最后我们可以吃到果实如苹果、芒果等,是为“物形之”。但是今天种下一颗种子,不是明天就得到果实,必须要有一个力量形成,那就是“势成之”。慢慢地形成,慢慢地成长,所以在其用上,“势”有极重要的地位。”

  老子这一个道理是说明宇宙万物生存的“势”,由本体的功能开始,而培养其“德”。在人的行为方面,就是道德成长起来,才会有一个成果;这个成果的构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时间与空间的力量。

  讲到“势”,中国文化中,讲得最好的是《孙子兵法》,主张用“势”。这个道理,可以说是由道家思想而来,也就是从老子这里发展出来的。多年前跟美国一个海军将领聊天,因为是朋友谈天说笑,他谈起《孙子兵法》来,我说现在你们西方各国的军事思想,只讲究力,不懂“势”的妙用。你们只讲有多少力,多少制造兵器的工厂,多少钢铁,多少物资原料,有几颗原子弹,都是用力来算计胜负。假如胜负真的只靠这些来决定,那么我们中国就惨了,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咸鸭蛋。中国的《孙子兵法》讲“势”,不是比力的,是所谓“四两拨千斤”。一个四两重的东西,可以把一千斤重的东西转动、推开。这就是“势”,以寡击众,一个人打垮了几百万人!

  《孙子兵法》阐述“势”的道理很有意思,孙子对于“势”的形容只有一句话——“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其余什么都不讲。孙子的秘诀就是这一句话,转动一块圆的石头在“千仞之山”。古人的度量衡,七尺就等于一仞高,约等于现在的一丈高;“千仞之山”等于现在一万尺的高空山上,有一块石头,重不过五十斤,但方向不定呼呼地转。这一来,所有下面每一个地方都要发警报,人人都要准备躲起来了,因为每人都有被打中致死的可能。“转圆石于千仞之山”是一个“势”但等到这个石头一掉到地上,只不过五十斤重,那会有什么大力量呢?小孩子走累了,就在上面撒泡尿,用脚来踢它滚一滚,这石头一点威风也没有了。但是当这五十斤石头在半空中一转,那个势一旦形成,百千万人都要跑掉。所以孙子这么一句话,就说明“势”的道理,四两可以拨千斤。

  “势成之”,生命的力量形成为“势”,懂得这个道理才会懂得修道。所以要把握住那股“势”,不管打坐、学佛、练工夫;甚至身上气脉动了的时候,只要把握住那个“势”,生命的力量就可挽回。比如中国的医学,有时候对病人也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真正最高明的医生,利用病人本身生理最后一点点微细的“势”还存在的生命力量,药下去刚巧把他生命的力量调动上来,把他救了。医道到达这个程度,差不多近乎“道”了。虽然只是医学上的一种技术,却都是高度的智慧,这不是一般读了几本医书的中医所可以了解的。所以说,万物的形象,万有的形成,跟生命力量的形成,都与“势”有关系的。因此,把握“势”这股力量非常重要。另外,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时间也是一种重要的“势”。

  庄子说“飓风起于萍末”,台风刚刚起来时,海里、河里看到一片浮萍叶子漂在水面上,忽然浮萍摇动起来,从浮萍的底下冒出了一个水泡,立刻感到风起来了。最初只是那么一点,然后愈摇愈大,逐渐扩大成台风,可以把山岳吹垮。台风的中心也愈转愈大,台风中心是空的,叫做台风眼,里面闷极了,热极了,没有风,也没有雨,是由一个“势”形成的一股力量。

  生命的功能也是这样,有些人打坐时有了内热的情形,身体内部的力量起来了,也就是台风起来的道理。学道学佛的修持工夫,如果不懂物理医理,不懂这些哲学上的道理,就没有办法进步。在修持过程中,每一个境界,每一个情况的出现,都要晓得它的道理,晓得运用那个“势”,而后成之,才可以得到长生不老的效果;否则,反而修成短命缩年,那就很冤枉了。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四个程序,就是物理世界由幻有而形成的原则,也就是摄生之道,同时又是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成功事业之道的一个大原则。这四个程序要发挥起来,含义非常深远,也非常之多,这要我们自己慢慢去体会去了解了。

  在这一章,老子回过来说明“以其无死地”,而能够自已把握的生命,使自己永远存在的道理。同时这章的说明,也就是上经第二十一章的发挥。


  道之尊,德之贵,不是乡愿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是老子指出“道”与“德”的重要。当然在老子的时代,对“道德”两个字的观念,并不是我们后世现代的观念。现代一般人以为,对人对事温笨笨的态度就是道德;其实那个样子不是道德,而是乡愿,是很坏的行为。道德是对善恶是非有正确的认定,而且有所作为,不是一般人所讲的中庸。一般所认定的中庸,开不是真正的中庸含义,那只是乡愿的马虎、含糊、是非不分、善恶不明。孔子说,“乡愿者德之贼也”,这种所谓乡愿的人,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很有道德,实际上为善不能,为恶也不敢,根本谈不上道德。一个乡愿之人,在乡巴佬眼里看起来,是个滥好人,如此而已。可叹的是,后世道德的观念,差不多都属于乡愿的范围。

  把“道”当成道德,也是错误的;“道德”的真正解释,在老子的学说就是四个字,也可以说是六个字,那就是“道生之,德畜之”。所谓“道”给人生命,给人安全,是生生不已。“德”能够养育万物,养育众生,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尊道”是尊重它的体,“贵德”是注重它的用。这是老子指出来的体与用的重要。

  他又强调:“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他说这个“道”为什么那么可尊呢?“尊”者尊重也,高也。这个“道”是那么高远,那么伟大,那么了不起!“德”是由“道”发出来的用,又是那样的宝贵。这一切是谁做主的?上帝吗?菩萨吗?还是阿拉吗?到底哪个做主?“夫莫之命”,其中生命的根源,不可说不可明!不能用人世间功利思想的看法解释。那是自己本身的一个力量,是至善“而常自然”的。

  千万要注意,所谓“自然”,不是近一百年来所谓自然科学的那个“自然”,现代自然科学的“自然”,只是借用了老子的“自然”名词,而叫做“自然科学”。在老子当时,根本没有什么“自然科学”这些名词。老子的“自然”,是他所创的一个名词,含义就是:本身当然如此,也是必然如此,不需要另加解释的,就叫做“自然”。所以他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没有另外一个人做主,没有另外一个力量,没有谁的命令,是“道”本身有如此的功能。


  天地自然的道德功效

  观察宇宙万有的现状,“道生之”,就是一个生命,“德畜之”,其功能生生不息。刚才我们比方“道”像种子,“德”比为土地肥料等,“长之育之”,让它生长,好好养育它。“亭之毒之”,“亭”是个形容,站起来亭亭玉立,“毒之”不是把它毒死,古代的“毒”字就是“治”的意思,是“政治”的那个“治”字,有治理、修理的意思,是自然而然修理。在一个原始森林里去看,那些高大的树木,遍布山上,进去以后,暗无天日。从开天辟地以来,没有人修理过,可是树与树之间的枝叶,自然修理得好好的,相互避开不重叠。我要生长,他也要生长,所以两不妨碍,相互让路,这个就是“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保护他,养育他。天地万有生下来,自然蓄育了很多东西,一只鸟,一条虫,都自然地活下去,各有自己的生命功能。不是上帝帮忙,而是那么自然地活下去,也是自然的道理。

  但是最后归到形而上的道体,我们看这个天地道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这个天地宇宙,生了万有,都没有将任何一样东西收为己有。一切自然地生起来,又全部交给天地,并不一定交给我们人类,不过人类自私把它占有了。人类自认为是万物之灵,猪嘛,该给我们吃的;牛嘛,笨笨的也应该是给我们吃的,所以人类很坏。天地虽生万有,并没有想占有任何一点东西。

  “为而不恃”,这个伟大的天地,生长了万有,那么大的功劳,它没有傲慢,没有认为功劳很大,你们都得听我的;也没有说,上帝来传他道,拿把刀对人说信则得救,不信就杀了你。这一套不是天道,虽然天地万有这么大的功德,自已没有自恃的心理,没有自傲的心理。

  “长而不宰”,它只帮助万物的成长,不做万物中任何一物的主宰,它不出主意,而让你自己生,灭掉死掉也是自灭,它也没有害你。它希望你能够生长,可惜的是人找不出自己生命的道理。虽然你自生自灭,以后它又会再把你生出来,永远这样生生不息。

  “是谓元德”,这个“元”就是“玄”,原来古书就是“玄德”,三国时蜀汉的刘备号叫玄德,就是从老子这句话里来的。古人取名字很费心思的,需要很多书本上的学问。刘备的“备”字,就是取自老子这一篇,意思是万物俱备,他的别号就取“元德”两字。取这样的名字,等于告诉刘备,在这一生中,随时要了解自然物理“道”与“德”的功效,要时时刻刻自勉自励,处理自己的人生,同时要自己修身养性,自己的生命就可以把握得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8

主题

1772

帖子

773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3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7: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习常。”


  回归宇宙的根源——天下母

  这章等于上经第二十二章的结论。二十二章最后说,“诚全而归之”,就是全归,归到那里。同时,第二十章曾说,“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假如依文释义,“食母”翻译成白话为“吃母亲”,人怎么可以吃母亲呢?世界上有一种鸟,还有一种兽,一种昆虫,生下来就会把母亲吃掉,人骂它们是坏东西。其实人也吃母亲!生下来就吃母亲的奶水才长大的。现代有些母亲没有奶水,拿牛奶来替代,反正这还是母亲喂,还是“食母”。

  老子要我们了解“食母”的重要,母亲这个“母”,还是有形象的,我们生命本来的“母”,就是来源的意思,后来禅宗就叫做本来面目。你要把这个生命本来的根源找到才算是找到了“食母”,那就可以长生不死了。所以二十章有“食母”的作用,二十五章里也有“可以为天下母”这句话,就是母亲这个“母”。在佛法里也有关于佛母的说法,如准提佛母。所谓“母”,并不是说这位佛菩萨是女的,而是生命的根本,是指来源、根源,因为万物都是由母体而生。

  我们先了解了“母”字的意思,再说明老子这一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这段文字也很难解说,它的意思也不易懂,他说“天下”——这个宇宙间,就有一个根源,万有本身最初的那个东西,就是形而上本体。本体发动了,就是“有始”,这个生命的根源,老子给它取一个名字叫做“天下母”,万有都是它所生出来的。所以先要把这个根源找到。“既得其母”,找到了根源,“以知其子”,就认识他的儿子了,儿子是妈妈生的,找到他妈妈,自然就认识他的儿子。换言之,先找到根本,把生命根本找到之后,就可以了解自己现有的生命,以及生命成长的这股力量,这也就是它的子。

  后来道家所谓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就是由子而修到母;把后天的生命恢复到先天,修到神仙长生不死的境界。所以说“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回转来修到原始那个根源的地方。后代学道家的人,有一句名言“若要人不死,除非死个人。”这多厉害!除非死个人,死掉的是什么人?是死掉自己。所以道家同时有两句话,“未死先学死”,没有死以前先学会死;“有生即杀生”,有一点生机你要把他杀掉。什么是“未死先学死”?因为修道的人就是死不了后天的心念,大家打坐呀用功呀,都是刚才说过的以功利主义求效果,赶快求一个成绩出来,自己快得神通,快得智慧,要赶快怎么样怎么样。自己认为已经修了三年了、五年了……像这样心念不死,便永远修不成功。所以“若要人不死,除非死个人”,要把现在自己活着时的心念死掉,连修道求道之心都清净下来,才可能找到生命的那个本来。至少要像老子所告诉我们的,不找妈妈找儿子也可以。

  上经说过要回到婴儿状态,所谓“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下面也讲到“骨弱筋柔而握固”。换句话说,就是身体柔软到像没有骨头一样。如果用指头去捏,太用力都会捏碎的。婴儿筋骨柔软,跌在地下也不会受伤,因为他全身上下内外柔软,没有抗拒,纵损一点皮肉,也不像成年人或年老的人,跌倒了非住医院不可!因为精气神多半已经消散了,“既知其子”,再回过来观察婴儿,他没有是非观念,没有好坏观念,没有善恶观念,也没有苦乐观念。他肚子饿了会哭,一边笑,一边哭,一边吃,三件事一起来,没有用心,一切是自然的。

  至于“母”,婴儿在母胎里的情形,浑然一体,即老子所讲的浑然。大家拼命打坐修道,能不能做到浑然?“复守其母”就是这个道理,能够知其子,又能够“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终身到老都没有问题,没有危险了。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有死。


  如何减少生命的消耗

  假如做不到怎么办呢?老子在这里告诉我们一个修道的方法——“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兑”是《易经》上的卦名,“兑上缺”,下面两横,上面一横的中间断缺为二,这是兑卦。“兑为泽”是水,代表海洋,在人体是嘴巴,是有漏洞有缺口的地方。老子说打坐修道的时候,嘴巴闭起来,不要讲话。人身上不止一个缺口,共有九个缺口、漏洞,所以全身都要把它严密关闭起来,就是不要漏气的意思。道家有两句话,“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一个道家的修行人,常沉默寡言,因为他要保守元气!“塞其兑”,实际上“兑”也并不完全指身上开口处,也指心理上的渗漏。不管是生理或心理渗漏,都要把它圆满起来,眼睛耳朵都要全部封闭起来。

  “终身不勤”,从文字表面上解释,偷懒的青少年们,似乎可以把这句话拿给父母看,推说这是学老子的“终身不勤”,所以不必读书做事了。“终身不勤”并不是勤快的“勤”,而是形容一辈子不会忙忙碌碌,始终是从容不迫的;也就是《大学》、《中庸》所讲的中庸之道,为人处世从容中道的“终身不勤”。

  “开其兑”,一个人活着时,拼命消耗自己的生命,九窍漏洞统统地打开;“济其事”,整天忙忙碌碌,一辈子为人世间事务忙。这样一来这个人就“终身不救”,救不了啦!消耗到完了为止。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一个人真正要恢复自己的本来,发展自己的生命,就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消耗在后天的世事之中。我们这个身体的生命,像个干电池一样,充电并不多却消耗得很快,一下子就干涸了。“见小”是如何减少耗用,“曰明”,是保养得好,慢慢就变成了一个大的光明。要用得吝啬一点,减省一点,才能保持这个身体的长远存在。宇宙给你的生命就是充电,抓得住,慢慢充了电,光明就大起来。修道以前,虽然看起来光明很小,最后成就了,能用出来的则无比的大。“守柔曰强”,保持“守柔”的结果,一切柔软,脾气情绪都平复下去,达到所谓温柔的境界。“守柔”到极点就是坚强,这个生命就永远持续下去了。

  “用其光,复归其明”,说到光,就要谈到我们人的眼睛。我经常说,现在的灯光太过强烈,老在这种强烈的灯光下读书,两个眼睛鼓起来像电灯泡一样盯在书本上,每个人眼睛都读坏了,成为高度的近视。我们当年读书哪有什么电灯!最初电灯来的时候,乡下人还拿个火柴去点火,奇怪怎么点不亮!那时都是点清油灯,后来点煤油,叫洋油灯。小小的洋油灯那一种光度,和现在牛排馆、咖啡馆所用的蜡烛一样这么一点点,所以现在看到这种灯特别亲切。在这种灯下面看书,或者看小说,眼睛并没看坏。现在年轻人眼睛是看书看坏了,因为不会“用其光”。

  我经常告诉大家,看书不要盯着书看,要把书放到前面,用眼睛把书的字拉回,在脑子里面反应过来。比如自己就是个录影机,最后把书一合,这句话在哪一页、第几行那个印象就已留在脑中了。所以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其光”就算现在已经近视了,如果晓得用光,眼睛看东西时,用意念把物象拉回来,近视就会减轻。眼光愈向前面直射,愈会伤害眼睛。

  许多戴眼镜的近视朋友,看起来很吃力!眼睛鼓得好大,像个探照灯一样外射,这个眼睛当然愈来愈坏。正确的看法,像看电影时,眼睛半开半闭,让电影的画面影像进来,看完了也就晓得了;充其量,爱哭的跟着电影哭一场,可笑的就笑一笑,过去就算了。所以,不要把眼睛瞪着,眼神投到银幕上去盯住看,那个物理的电波光波的刺激,把眼神经都破坏了,脑子也不灵光了,思想也不灵光了,反应也笨。戴眼镜的人,反应都是这样迟钝,这就是告诉你们“用其光”的道理,是要把这个光返照,回转来照到自己里头去。

  “复归其明”,这是真实的,把老子的这句话紧紧把握住,认真去做,近视眼的同学听我说《老子》也听了几个月,不能白听啊!这个方法不妨试试看。只有几个字“用其光”,看东西尽量少像探照灯一样直射出去,要收回来物的形象,把一切光芒的影像吸收到自己的眼神经里去,慢慢你的视力、脑力、聪明、智慧会恢复过来,这样才会“复归其明”。

  “无遗身殃”,如果不晓得“用其光”,那是跟自己找麻烦,制造痛苦;如果“用其光”,不但眼睛神光好了,而且还可以修到长生不老之道。“是为习常”,老子上面定了一个名称,叫做“玄德”,现在他又定一个名称叫“习常”,就是经常练习的意思。练习什么呢?练习复归那个永恒生命的本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8

主题

1772

帖子

773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3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8: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接受布施的严重性

  这章也是上经第二十三章的道理。二十三章有一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飘风”就是狂风,来得快也去得快,狂风、台风,不会整天整夜地吹。狂风往往到了中午就停止一阵,就减弱了,所以狂风来时不会终朝,这是势也。因此人要懂得人生,当你发财的时候,连续发上几年财就要赶快收手,金盆洗手还可以享受一辈子。倘使企图永远发财,那么“飘风不终朝”,这社会的钱都给你赚了,别人怎么办?世事就是旋转性的,所以说“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夏天的雷雨是“骤雨”,不会下一整天的,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否则就变成了水灾。这是第二十三章讲的道理,也就是物理正反的必然道理。

  懂了第二十三章的这一道理,于是“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什么叫“介”?中国字“人”字下面一直为“个”字,两直为“介”,就是一个人站在那里的两只脚立正的姿势,顶天立地,上顶天下通地。他说要想介然顶天立地地站住,真正的智慧是“行于大道”,做一个光明磊落正直无私于天下的人。但是“惟施是畏”,“施”是布施,要知道布施是可怕的。为什么可怕?因为天地生成了万物,布施给我们;换句话说,人是靠天地万物,靠国家社会,靠大家的布施而生存。尤其现代都市的青年们,有几个人下田种过一颗米?却嫌电饭锅煮的饭不好吃;有几个人做过一件衣服呢?还嫌衣服穿得不舒服。吃穿都是人类众生给我们的恩惠,我们接受了一切的布施,而我们并没有还报,这就可怕的道理。

  所以说真正的道德是付出,不希望收受进来;可是人之所以没有道德,是因为相反的想法,不能介于天地,不能给天地什么,只是接受。人都是接受父母的、家庭的、社会的、国家的,自己的生命才能活着。我们自己反省有何德何能?给社会、给国家、给别人的是什么?什么都没有!所以“唯施是畏”,要警觉这个道理,随时有恐惧之心,检查自已生命的意义何在。


  爱抄小路取巧自利的人们

  下面讲历史哲学,包括社会人类的通病。“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大道非常平坦宽阔,但是人却不喜欢走大道偏爱走小路。过马路不愿到路口人行穿越道,觉得太远了要走捷径。看看两头,就从快车道跑过去了,算不定被车撞死了。都市如此,农村也是一样;上山有条大路很平,登山的人,偏偏喜欢另走一条小路,所以常常发生山难。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都喜欢用小聪明,就拿写文章来讲,大文章写不出来,小文章人人都写得好。一些人往往批评别人的文章“不过如此”、“狗屁不通”,如果让他自己来写写看,半句也写不出来,都是眼高手低。看到别人做任何事都不好,好像自己做得最好,真让他做又真不行。许多人批评炒菜也是一样,大师傅做的菜什么都不好,不是酱油多,就说盐少了,而他自己连炒个蛋也炒不好。所以“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人们就是喜欢玩小聪明,喜欢走这个小道,反而妨碍了自己去了解真正的大道。

  历史上有些地区社会,“朝甚除”,“朝”是指朝廷,官府扫除得甚为洁净,但人民生活不上轨道;结果“田甚芜”,田地没有人耕种,土地荒芜了;“仓甚虚”,财政贫乏,国库空虚,人都没有饭吃,没有衣穿。

  以现在社会来讲,我们一般人只接受国家、社会给我们的好处,没有贡献什么给社会,没有办法帮助别人。假使到乡下偏僻的农村去看看,就会发现非常严重的问题,没有人愿意久留农村。很多青年从乡下出来,读到大专毕业,如果要他们回乡,他才不干!乡下已变成“田甚芜,仓甚虚”,只有几个老人在农村,连割稻子也请不到人。

  至于那些青年人,在都市中“服文彩”,穿的衣服漂漂亮亮,牛仔裤马仔帽,戴上鸡脚的手套;“带利剑”,还有些人带把扁担,准备跟人打架;“厌饮食”,好吃的都吃得讨厌了,“财货有余”,有钱的总归有钱,“是谓盗夸”。他说,这个是真正的土匪,剥削了自然的道德,违反了道德原则,“非道也哉”,这不是“道”的道路。因此道家的思想同佛家的思想一样,要布施出去,不是要社会帮助我们,而是希望我们能帮助社会;不要人家贡献我们,而是希望我们能贡献给人家,这就是道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8

主题

1772

帖子

773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3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9: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善于把握生命的中心则不辍

  这一章的每句话,如果发挥起来,都有很多历史的资料为例证,也是很多做人做事的榜样,我们这里只讲原则。

  “善建者不拔”,一个真正会建筑的人,插一个棍子在地下,别人也拨不掉。依我看来,除了老天爷建了一座山在地上,别人永远拔不掉之外,世界上没有拔不掉的建筑物,当然也没有善建者。真正能够建立而动摇不了的,那是一句话,它包括思想方面、道德方面、精神方面的一项真正的学问,一个真理。像老子本身就是“善建者不拔”,他的道德思想,后世经千万年不衰。多少人研究他,多少人企图推翻他,但是推翻不了,也动摇不了。

  孔子也是一样,建立了一个道德的基础标准,摇撼不动。所以只有他可以称做圣人,只有他可以与天地并存,就像天地建起来了一座喜马拉雅山,建筑了一座阿里山,没有人可以拨动这个物理世界。所以,只有道德文章的建立不是别人能够动摇的,这就是“善建者不拔”的道理。用之于做人做事,用之于创业,就要有高度的智慧,能建立一个东西,绝非他人所能动摇得了的,这也是“善建者不拔”的道理。

  “善抱者不脱”,真会抱的人,把东西箍住了,怎么样都脱不了身。那是什么样的“善抱”?爱情就是“善抱者不脱”,感情这个东西就是“善抱”的,把你抱住了,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你解脱不了;真能解脱的话,那就成仙成佛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老子也告诉我们,对于一个道德观念、一个真正的真理,就要牢牢抱住,绝对不要放弃。如果对于道德的真理,热心一阵子又休息一阵子,有时懒有时又反感,那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正把握到道德的真理,当然就不是“善抱者”。

  “子孙以祭祀不辍”,懂了“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这句话,好比懂得了一个秘诀,把这秘诀用之于做学问、修德业,或随便做什么,都会受用无穷.可以立万世之功,建千秋之业,即所谓“子孙以祭祀不辍”,永远留之于后世。我们以几位宗教的教主来讲,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佛、耶稣、穆罕默德、摩西等等这些人,都是“善建者不拔”。他们建立了一个东西,一个道德的规范,思想的标准,可与太阳同存,除非太阳爆炸毁坏,否则他们的教化永远存在。

  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的事业,有的甚至是终身事业,一生有钱、有声名、有地位、有权力,但是,最多十年二十年,过去就没有了,最后连人都看不见了。比如说,我们随便提一个问题,唐太宗的姓名是什么?如果在电视节目问,观众立刻作答,也许三分之二以上可以答出来,至少有三分之一已经把他的姓名忘记了,而他当时却威风了几十年。

  再看另外这几个人就很不同了,那是释迦牟尼、孔子、老子、耶稣等人,放弃了这一世的一切,建立千秋万代的事业,只要地球、月亮、太阳这三个在运转,他们的事业就永远存在,这是“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谁也没有办法摆脱他们建立的规范。随便你讲了多少道理,他的影响力量始终存在。即使是反对他们的学说,看了就不喜欢,实际上反对者已经受了他们的影响。这个就是“子孙以祭祀不辍”的道理,千秋万代永远不朽。

  佛家经常用的两个字“解脱”,千秋万世求“解脱”,可是一般人永远解脱不了。老子为什么特别提出来“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呢?这同上经第二十三章差不多的道理。单独来看,第一个观念是“善建”,就是说,一个东西造得坚固之极时,就永不能改变,永远不会动摇。第二个是“善抱”,前面已经提到过,“天地万物,负阴而抱阳”,宇宙间只有阴阳是两个正反的力量,彼此互相在摩荡,互相在关联;这两个力量和向心力离心力一样,也像手背手心一样,永远箍在一起。”

  由这两句话,也使我们了解到,要把生命的中心把握住,才能不生不死。讲到“负阴而抱阳”,以我们一般人本身的阴阳来说,像气与血,精神与肉体,这都是阴与阳。我们平常不能互相抱元归一,都是因为阴阳不均衡、不调和,因而慢慢消散,消散就导致死亡。如果阴阳相互均衡,平常稳定不变,便可以脱离生死的变异现状,即所谓长生,也就是“子孙以祭祀不辍”这句话。把握住了“善建”与“善抱”这两样事,则后代的子孙永远延续下去,也就是生生世世生命绵延不休。

  绵延不辍的道理老子没有说明,究竟是讲心理行为道德,还是身心做工夫的行为,老子没有明说;但也可以说这两方面都有关系,含义很多。下面再加以引申解释。


  身修 修家 修乡 修国 修天下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要使自己这个生命能够永远存在,必须懂得“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怎么样是“善抱”?“负阴而抱阳”。怎么样是“善建”?这个我们要去研究了。任何的建立,没有不被破坏的。例如建造一幢坚固的房子,终久还是要毁坏的,物理世界没有任何东西能保持永远的,抱住的东西最后一定也要放开。什么是破坏不了的?什么是抱住解脱不开的?只有“无为之道”,清净无为,这就是道体。道体永远是不拔的,永远在那里不动。

  打坐修行,学佛修道就是修身,“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但是,修身不是建立一个东西,所以在观念上不能认为做工夫打坐就有道,不打坐就没有道。如果坐就有、不坐就没有的话,这是建立了一个东西,所以不算是修身,“其德乃真”是道体合一,在佛家而言,就是如如不动,本来如此的。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这个道理发展到做人做事,乃至修身齐家,老子的本意,也是以道治,而不是绝对的无为。

  西方亦颇有人研究道家文化,尤其是《老子》及《易经》的思想,目前在欧美正流行。不过他们最多只是“依文释义”的了解,未必就真正懂得老子道家的精神。曾经有人来信告诉我,说犹太人看见孩子打架,跌倒在地上,绝不去拉开打架的孩子,也不抱起跌倒的孩子,因为他们学老子的无为之道。表面上看来,道理似乎也没有错,但是犹太人这样的无为,实际上是有为——两个孩子已经打架了,已经跌倒了,早就有为了。什么是无为?无为是讲事情现象发生之前,不是讲发生之后;在已经有所行动时,就不能说是无为,因为已进入有为中了。老子的有为的道理,是要回归到无为,那才是老子之道。

  说到治家之道,我们中国人过去是不增不减,保持着祖阴功;对于祖先的德泽,不敢随便有所变动。这样的观念习俗,使我们的文化几千年来固定在一个形态上。以现代的理论而言,这也是我们几千年来没有进步,没有发展的重要原因。凡事有利就有弊,以老子的观念来看,与其求进步,而于进步后再去修正那些负面效应,还不如永远没有毛病,也不需要修正,所以它永远是固定,永远是常态。

  表面上看起来,这同社会进化的现象相反,实际上原理是一样,因为进步是渐变,不是突变,是慢的进步,可以减少负面作用的产生。

  所以他说“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以这个无为之治,“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的精神与原理,来修身齐家家庭自然得幸,这个道德行为的结果是“乃余”。这个“余”字,要特别注意,我们中国很多古老的家庭,在厅堂或大门前悬挂的匾额是“家有余庆”。还有一些地方的习俗,在除夕或喜宴时,最后一道菜一定是鱼。此时客人酒尽席散,绝不吃那个鱼,意思是要留给主人,表示主人喜庆有余(“鱼”与“余”同音)。那是以前的事,当然现在一定把鱼吃光了再说。

  这个古老的风俗,是一项重要的居家之道,目的在教育后代如何把这个精神道德建立起来,传给后代的子孙。因为道德积余比财产积余价值超过千万倍;道德的余庆,才是真正的“家有余庆”。“余庆”就是剩余下来可庆的道德阴功,但是如果求有余,就必须省用少用;与其省用少用,更不如不用,都给后人。所以说无为之道,就是“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这个道理扩充下来,就是“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几句的“真”、“余”、“长”、“丰”、“普”,字虽不同,道理都是一样,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乃至平天下。由扩充个人的道德修养,影响到家庭乡里以及社会,更提升社会道德,影响到国家,使这个国家欣欣向荣,再以这个道德精神修之于天下,整个的世界才可能进入普遍道德的和谐。

  由这里发现一个事实,儒道两家分家是秦汉以后的事,在秦汉以前的历史纪录、学说著作中,儒家是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我们读了《老子》这一章,也是同样的观念。所以儒道在秦汉以前本来是同样的路线,只不过所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这里就是告诉我们如何修身,如何齐家,如何治国,如何平天下。接着,老子在下面从另一个角度,说到人的智慧以及观察一件事情,该从什么地方入手。


  从观身到观天下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读《老子》是读活的书,上古人们的智慧,是从生活经验来的。生命的道理是“以身观身”,从自己身体里面的道理来观察自己,找出一个真理。所以重要的在一个“观”字。

  这个“观”,在《老子》上经第一章、第十六章及二十六章都曾提到,特别是第二十六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这个“观”字,读音近于“灌”。我们中国字有两个很妙的,一个是“寺”,佛家称出家人住的庙为寺;另一个是“观”,道教的庙子叫“观”。实际上“寺”与“观”这两种地方,在中国上古文化中,是政府机构的所在地。佛教在汉明帝传入中国时,有两个印度和尚前来,汉朝的政府把他们安置在白马寺。那时白马寺并不是和尚庙,而是政府机关,像现在的国防部或联勤总部或外交部所属的一个招待所。直到清朝,政府机构中还有“光禄寺”与“光禄寺卿”这类名称的官职。因为汉朝最初安置印度和尚住在白马寺,后来沿用下来,和尚住的地方便称做“寺”,道家的庙宇称做“观”。唐朝开始有了道教,道教的寺庙便称为“观”。

  古代的一种建筑叫做“观”,我们读《礼记》,都知道其中有《礼运·大同篇》,这是孔子在参加一次重大祭典后所产生的。祭祖就是在这个“观”的建筑物里举行。大典后,孔子对于历史发生很大的感叹,于是他在这“观”的走廊中,才产生了大同思想。《老子》上经第二十六章所讲的“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是说生在最好的环境时,不要被环境所惑,要超脱环境之外;纵然有功名富贵,生活优裕,居华屋,多财富,但不可被这些物质所困。这就是“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道理,“燕处”就是平常都要有一种超于物外的心情。

  现在讲到“以身观身”,这个“观”不是荣观,荣观之“观”和这个观身之“观”是不同的。观身是观察的“观”,是省察的意思,身体怎么能够观呢?我们看到学佛学道的人讲究打坐,要眼观鼻,鼻观心,这又是怎么个观呢?所谓眼睛看着鼻子,看着鼻尖,集中两眼的视线在鼻尖这一点上,久了有些人会变成斗鸡眼,血压也高了,神经也搞坏了。至于鼻观心,鼻子没有眼睛怎么去观心?除非打坐把头埋到胸口,鼻子才观得到心;如果这样,那就糟了。道家所说眼观鼻,鼻观心,是一种影像,这个“观”字,意思是“贯注”;一种在意识上,由眼睛下来对着鼻子,鼻子对着心窝,一直贯注而已。并不是打起坐来弯腰驼背,闭上眼睛,自认为这样叫打坐,就是老僧入定。那是非常错误的,所以对于这个“观”字要特别注意。

  这里所讲的“观”,照佛学方面的解释,就是观照的“观”。道家修道的书上有一句话,“内照形躯”,是注重内照的意思。所以说道家的修道方法,不能说完全不对,不必为门户之见,把他人否定。

  修道的四个字,就是“收视返听”,把我们向外面看的视线收回来。现代的青年学生们,为了应付联考拼命读书,读成近视眼,因为两眼睛张开,像手电筒一样,往外放射,注意书本,结果书没有读通,眼睛都读坏了。读书要有“收视”观念,把精神从视线中收回来。“返听”,耳朵不向外听,把声音像录音机一样收录回到里面来,也就是说只收听外面的声音,其余的声音听不见。普通一个人,一定把耳朵对着外面去听别人讲话。修道的人则不是,而是使别人的话音自然回入耳内。看光的道理也一样,是使外面的光线自然回到自己的眼睛里。“收视返听”的修道工夫,就是这个原则。各家各派的打坐修道,佛家叫做“观”或“照”,也就是道家这个“收视返听”的道理。

  “以身观身”就是“收视返听”,如果能够做到“收视返听”,自然会“内照形躯”。所以有许多静坐很好的人,眼睛一闭眼光向内照。所谓“内照”,就是精神内敛,精神收敛时,身体内部血液流行,自己都看得清楚;内部哪一点有了毛病,或没有毛病,也看得很清楚。当然很少有人能够做这样,但做到这样也不是了不起,不过是静坐的初步,也就是“内照形躯”的初步而已。


  生命如何走向结局

  做到能够“以身观身”就可以发现自己的生命是如何走向衰老,如何走向死亡,看得很清楚。所以由自己个人以身来观身,发现了生命修养的原则,然后再观另外的人,观天下的人。天下人真可悲,因为天下人多数都把生命无尽的功能急速地消耗,莫名其妙地去做无谓的牺牲,无谓的消耗。所以,人要能够真正“以身观身”,接触生活的实际,才可以找到生命的本源。

  “以家观家”,要了解家之道,如何可以齐家,要观察自己家庭本身兴衰之道,洞察先机;再观察社会上每一个家庭,每家人的道德行为,就会发现都有必然的因果律。

  同样的道理,“以乡现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有大智慧的人,对天下国家的未来,究竟怎么样变,不需要迷信去问什么鬼神,只要用智慧去观察,“以天下观天下”就很清楚了。

  另外是道家老子之后的庄子,也讲过一句话,“藏舟于壑”,船本来在河海中航行,以为把它藏在山谷,这条船便永远保存住了。但藏在山谷还是靠不住,因为“有力者负之而走”,有一个巨大的力量,可以把船搬走。他说最好的是“藏天下于天下”,就等于说把虚空藏在虚空里,就永远不会被人偷走了。但是把天下、把地球藏在虚空,你认为藏得很好,假使地球是由一个造物主造出来的,仍是“有力者负之而走”,说明这个地球始终有另外一股力量转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它固定不动。比方说,你把钞票藏在铁柜里头,好像藏得很好了,抢匪连铁柜都一起搬走了。世界上的东西都是这样,你把一个东西藏得极好,另外有一个不可知的力量,在你藏好后,整个地拿走。

  这个力量是什么?是生命的本源。所以我们现在讲到“以天下观天下”,以天下事情观察天下。才能够懂天下;以家庭来看家庭,也才能够懂得家庭;以生命来研究生命,才能真懂得自己真正的生命。老子讲到这里,又说“吾何以知天下然哉”?我怎么会明白天下的道理,何以知道一切所以然呢?他说我没有其他的巧妙,只有一句话“以此”,“以此”就是用这个,用什么呢?就是前面所说的,“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统统观察清楚以后,真正的生命自己才会有把握。能够做到的人,都怕建立一个东西,因为能建就会坏,把握住一个东西,抱住一个东西就会失掉,这都是人生通常的情况。

  可是人很可悲,总希望有一个东西可以抱住不掉,建立起来不会毁坏,可是找不到这么一个东西。这是什么?老子没有直接讲出来,不过刚才已经提过什么是无为之道,就是不建。不建立就不怕拆掉,不把握它,它永远站在这里。他又反过来告诉我们,这个又不建立,又不把握而永远存在的,到底在哪里?是在你生命本身本就具备的,只是你找不到。怎么样去找它呢?“以身观身,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你的生命的本位,就具备了无比的功能,无上的道;道不是向外求,而是在于你本身。这就是“吾何以知天下然哉”?我怎么晓得天下有这么一个必然的道理呢?就是用本身看本身这个方法,就找出来这个真理了。

  本身观察这个本身,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我们仔细一想,却发现真的很了不起。有很多修道、学佛、打坐、做工夫的人,试问到底在那里干什么?都没有返转来找自己;如果向自己里头去找,禅宗所讲的豁然而大悟,就完全贯通了。老子也就是说明这个道理。

  下章接着再发挥以身观身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8

主题

1772

帖子

773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3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9: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纯厚自然的赤子

  这一章也就是上经第二十五章的引申说明。上经第二十五章说了一个原理,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道”所效法的是什么“自然”呢?这是由“以身观身”而来的,但“以身观身”又是如何呢?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这就是“以身观身”。以人的生命而言,上经第十章讲过“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后来练太极拳的人,大家也用过这两句话标榜,不过,要真正练到“专气”,那是一股先天的元气,是浑然一体的。

  人的元气不是有形之气,可是现在练拳的人,拼命把空气吸进来,好像轮胎灌气一样,那是大错特错。所以有些人太极拳练得不阴不阳,云里雾里的,练得毫无道理。真正的“专气致柔”,是先天之气充满了,最后达到了忘身,只有一股气团;那个气团柔软到极点,真正的筋骨软了,像软面团一样。实际上,筋骨模上去仍是硬得很。有些练拳的人,故意装得软软的,好像要睡觉那个样子,就叫做“醉八仙”或“罗汉塔”,像是喝醉了酒一样,但那根本不是元气。

  老子所说的“专气致柔”,柔到什么程度呢?天下最柔的人体,就是刚刚生下来的婴儿,古书上叫做“赤子”。为什么叫“赤子”呢?刚出生的婴儿,全身是红彤彤的赤色,所以叫赤子。赤子全身都是血色,使人感到不敢抱,练过拳的人更不敢抱,因为赤子像是一堆豆腐一样,生怕会碰破他。“含德之厚”,讲道德修养做工夫,就像是做到赤子这个境界。佛家说入定的人,是不能叫他的,也不准碰他,更不能拉他,古代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真正的入定,并不是打坐时闭起眼睛睡觉,而是像赤子一样,如果拉他的手,可以把他的手拉出很长,他自己并不觉得奇怪,骨节的柔软会到这个程度。但是把他的手放了,又会慢慢地缩回去。不过出定以后,他的手一定酸痛,而且还要再修炼才能恢复。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一般婴儿的心理,是没有是非观念,没有善恶观念,没有好坏观念,没有香臭观念。不论坏人好人来逗他时,他一样都笑,因为婴儿没有后天的分别意识。对于赤子,据老子说“蜂虿虺蛇不螫”,这些毒蛇猛兽,像蝎子、蜜蜂、四脚蛇、毒蛇等等,爬到婴儿身边也不会咬,只有极少的例外。如果婴儿动一下,有些小动物,受惊吓才反攻,虽然婴儿的动是无心的,小动物因害怕就螫人反攻。像蜜蜂飞到我们脸上,停着不动,你不打它,也不赶它,它也不会螫人;蜜蜂之所以螫人,是因为人先有怕它的心理作用。

  我曾经在山中走路时试验过,对蝴蝶说:“来!来!”它就飞到我手上站着,还跟着走了半天路,然后对它说:“走吧!走吧!飞走吧!”它就飞走了。那就是感应,生物跟人一样,具备了慈悲、爱心,没有侵害心。其实也无所谓爱心,而是一个自然的生命,与人无争,与其他生物没有利害关系。当小孩子身上停了蜜蜂,便叫孩子不要动,人不动它就没有关系。蜜蜂停在人身上是在做工,希望找到一点汗汁,它只要沾一点汗就飞走了,因为蜜蜂把百花的蜜采来了以后,没有一滴人的汗渗进去,蜜就冻不拢来。像我们做豆腐一样,不放一点石膏下去,煮好的豆汁就冻不拢来。如果蜜蜂来了,你不去打它,它也不会螫你,所以对于婴儿,老子说蛇蝎不会螫他。

  其实,吃人的猛兽,对于在它面前的婴儿,也不一定会去吃的。古书上也有记载,婴儿丢在旷野,许多猛兽或者豺狼、老虎,乃至于万兽之王的狮子,有将这婴儿抱回去喂奶养大的事例。可是一个婴儿的尸体丢在那里,猛兽就会吃掉他。

  “攫鸟不搏”,空中飞的老鹰,会捉跑得快的兔子,并不来抓婴儿。像西北高原那种红嘴老鹰,专门吃肉的,尤其在西康一带的高原上,你手提一块肉,如果不用两个碗盖起来,说不定从天上冲下一只大鸟,呼一声就把肉给叼走了。但是鸟绝不抓活人,也许脑袋被它抓一下抓破了。他说唯有婴儿,“攫鸟不搏”。

  婴儿的精之至

  “骨弱筋柔而握固”,婴儿的骨头是柔软的,筋也是软绵绵的,什么是“握固”?在佛教密宗叫做手印,道家叫做掐诀。婴儿的手握拳,把大拇指捏在掌心,叫做“握固”。道家有的人打坐就是这个样子,把大拇指提起来,所谓学“握固”。婴儿生下来手就是这样握着,好像要抓一个东西。为什么那么抓?详细研究起来,问题就大了,可以写一本专论,探讨人的生理医理。

  婴儿生下来就“握固”,手总是那么握,一旦到年老临死的时候,便放开了,表示对这个世界抓不住了。那个时候,“善抱者不脱”,不善抱的就脱了,知道抓不住了。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朘)作”(有的版本用“朘”),婴儿没有男女的欲念,也没有男女的性别观念,生理的机能是自然发展,而“精之至也”,精是自然出生的。很多学佛、学道、学打坐的人,拼命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生命上有限的精虫卵脏之精,虽然也叫做精,但并不是炼精化气的精。许多人做错了工夫,一望而知,这些人不管他学佛学道,理解都不对。从表面上看,不是一脸黑气,就是看得见红光,或者是红中带乌,乌中发亮,亮中发黑。这种情形非常严重,是一种大病相。实际上,这种修行都是在玩弄,给自己找麻烦。因为在身体里有形的精虫卵脏上做工夫,再加上用气脉搬来搬去,结果没有不出毛病的。这不是“道”,这也不是工夫。

  什么是精?这一章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也说到要炼精化气、心理、生理的修养等等,首先要看你能不能做到这个婴儿境界。婴儿没有是非心、没有善恶心,不管你喂他什么,他分别不出来香与臭。你说他没有思想,没有感受,其实他知道,只是没有分别的观念,就是佛家常说的“无分别心”,这就是说明婴儿境界的状况。

  有人或者说,自己现在空空洞洞,没有分别心。问他是真的吗?他说:“是呀!我现在没有分别心。”这其中早已分别了。分别个什么呢?分别一个“没有分别心”,那也就是分别心了。这是很逻辑的事,可是大家不知道,真到了无分别心,是浑然一体的。老子的话说得很清楚,到了这个境界,才真正是所谓精充满了,这是精神之精。至于什么炼精化气、炼气化神都不谈了,都在精之内,可以祛病延年,长生不死了。只不过,我们人就是太过聪明,做不到如婴儿的境界。

  在五十四章中,老子提出来“以身观身”的修身之道,后世演变为道家的修神仙、长生不老、祛病延年的方法。换句话说,这种修仙的方法,是从这个原理发展出来的。刚才讲到什么是本身的精,也就是精神之精的状况;下面是讲气,人的生命包括了精气神,这三个要分开来研究。


  保持气的平和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号”就是哭,这是婴儿的境界,若哭起来,那不是真正的哭。婴儿哭起来很可爱,有时蛮好听,因为那是“号”没有真正从喉咙里哭,没有把声音哭哑了。这个“嗄”字,是声音沙哑了。人老了以后,或者有病,声音就变了。一般小孩子唱出来的是所谓童声,但是童声还不是婴儿的声音,婴儿“号而不嗄”,这是说明婴儿气的充沛。气的充沛就是精神充沛,气保持着平和,没有情绪激动,没有动妄想,心境永远是和平的。所以叫做“和之至也”,就是《中庸》上说的“致中和”。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这个是神的境界。第一节讲精,第二节讲气,拿婴儿来做比喻。一个真正修道的人,修养本身,是“以身观身”来修持的。第三节是有关养神,这个就很难解说了,也涉及婴儿的心理,除非利用科学的仪器,但也不大容易准确。婴儿的境界,到底有知还是无知呢?绝对有知。但是他的确没有第六意识,这个道理我们只好借用佛家的观念来解释。


  生命来之不易

  佛家讲三世因果,这个生命光是靠精虫卵脏结合也不会成胎的。成胎要三缘和合,就是三个缘凑合一起,也就是三个因素:男性的精虫,女性的卵子,加上我们普通所说的灵魂,佛家叫做“阿赖耶识”的种性(种子)。这三个因缘合拢来才构成胎儿。入胎以后呢?这要研究现代的生理学了,因为女性每月只有一两个卵子排出,到了更年期月经停止不再排卵,就是老年了。所谓老年,就是不再怀胎生育,佛经上经常有一句话:“人身难得,有如大海中盲龟遇浮木。”意思是说,在茫茫大海中很多乌龟,在海中乱游瞎闯,忽然遇到一块浮木,木上有一个洞眼,这盲龟一抬头,刚好把头伸进这个洞里。我们得到一个人身,也就像盲龟遇浮木这样的难得。

  现在医学也晓得,一次的精虫排泄,差不多有几亿,只有一个精虫刚刚碰上这个卵子,也就如海上盲龟一样,撞进了洞眼。所以,一个人生下来真是非常幸运,几亿的兄弟姊妹们都失败了,自己幸运成功。我们要认识得到生命之不易,所以要尊重珍惜自己的人生,爱惜自己的生命。

  三缘和合入胎以后,在娘胎里的成长,七天一个变化第一个七天等于是糨糊一样,像一滴豆浆,还没成形。第二个七天才开始生出中间脊髓的神经,由背脊骨开始,像现代医学的精确分析一样。释迦牟尼佛在两千多年前,就讲了人的生命发生过程,七天一个变化,三十八个七天,共二百六十六天,然后胎脏里有一股气流,把胎儿倒转来才生下。

  欲界下层天的人,头是倒转来向下生的,上层天天人出生是上升,是从男性的肩膀或头顶上生出来。佛怎么会知道呢?你说他是幻想吗?这个幻想的蓝图太伟大了,据我所研究的,古今中外没有一个学术超过他的范围;而且科学一步一步证明,他的话都是实在的,真实的。


  先来后去的失命之灵

  至于道家对生命的界定,娘胎以前,以及娘胎这十个月怀胎中,都属于先天的范围;因为胎儿时期,是靠脐带吸收母体的营养。

  胎儿在胎里头,有没有意识呢?没有意识。这个灵魂入服,叫做第八阿赖耶识,相当于心理状况精神部分,这个生命是由此而来的。佛经所讲第八的阿赖耶识,翻译成中文“含藏识”,含藏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的种性——种子的个性他这个种子对于生命来说,是“去后来先做主公”的。“来先”,生命开始时最先来,有它即成胎;“去后”,死的时候最后走,所以说是“去后来先做主公”。

  我们一般认为生命做主的就是这个东西,但并不是“道”的究竟,这个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灵魂”。

  以人来说,所谓死亡,一般指这个人的呼吸完全停止了,就是断了气,脉搏也停止了。但死亡的情况每人不同,有些人全身都冰冷了,心窝子还温湿的;照佛家的道理,这个人是人中再来,还要来投生变人。有一些人全身都冷却了,但头顶心或稍前的地方仍是热的,认为会升天。所谓升天,是有宗教信仰的人,或者虽无宗教信仰,一生是好人做好事的善人。

  不过宗教也有方便说法,有人虽然上部最后冷却,但是死时面带愤怒,或者眼睛不闭,有愤怒之相,这在天人之中属于“阿修罗道”。所谓神道、魔道之流,也许上升,但上升又有好坏的差别。至于向下面走的,所谓到畜生道的、饿鬼道的、地狱道的,死后现象都不同。

  中国文化依据《礼记》,人死亡了,古礼几千年来的习惯,叫做“寿终正寝”,所谓“正寝”,是家庭中最长辈所住的主要卧室。当去世以后,要把遗体抬到大厅上停放,这个叫“寿终正寝”。现在的人,多半死在医院,不算是“寿终正寝”,应该是寿终某某医院,讣文上写“寿终正寝”是不对的,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文化的矛盾。在今日许多应酬社交文件中,这一类不合理或闹笑话的地方很多很多,这是顺便提到的。

  中国《礼记》一书,迄今已几千年,仍极具价值,因为它非常科学。例如人在寿终正寝以后停放三天才可入殓,第一二天当中不准移动。因为有一种病叫做假死,如果三天之内不再活过来,才可确定死亡。有人死亡两三天又活转来,古今中外都有这种事例,有人说这是死后还阳,其实不是还阳,而是没有真死。

  照佛家的道理也是这样,被认为死了的人,阿赖耶识尚未完全离开,在全身没有完全冷却之前不可以移动,也不准碰他的身体,因为这个时候,他虽不知,但是仍有“感受”的。换言之,就是知觉的部分没有了,感觉的部分仍然有在,还会不舒服、难过。这个叫做“去后来先”的投胎。

  婴儿生下来,现在医学很昌明,助产上把脐带一剪断,立即用带着手套的手,把婴儿嘴里的秽物先挖出来。那个东西叫做胎毒,泥巴一样的气味不好,要全部挖干净,否则婴儿哇一声哭出来,这团东西就吞下去了。许多人身体生来就不好,就是因为口中没有挖干净的关系,这是在胎儿时累积起来的毒垢。我的研究也有很多看法,许多中年人罹患癌症等疾病,与这个胎毒有些关系。这是顺便谈到一点养生的常识。

  有许多人打坐做工夫,会觉得某一部分难过,又检查不出病源来。其实没有什么,只是这一点胎毒在里面作祟。做工夫想把胎毒完全排除干净是很难的,所以说,脱胎换骨很不容易。

  中国人对于哭的描述有三种形态:有泪无声谓之泣,有声无泪谓之号,有泪有声谓之哭。婴儿那个哭就是有声无泪的,所以叫做号。初生婴儿这一声哭是很难过的,因为他在娘胎时,等于睡在温床里,太舒服了,一出娘胎接触到空气,全身千万毛孔像是十万根细针扎进来那么难过。只可惜婴儿当时不会讲话,后来也记不得,假使同我们现在一样,他一定高喊:“唉哟!痛死我了!”婴儿刚出生,只有一点点大,等到脐带一剪断,“哇”地放声一哭,再受到空气的影响,就充沛起来,马上长大不少。


  意识的形成

  婴儿时期也没有分别意识,婴儿的头顶囱门还在蹦蹦跳的时候,不会说话;等到囱门这个地方长满了,开始说话的时候,后天的思想意识,亦即佛学上的第六意识才开始,分别思想也就慢慢地成长。等到长成像我们这样的老头子,那就是老顽固了,因为意识愈久愈顽固。于是自己意识中充满了“我认为如何”,“我读的书”,“我的思想怎么样”……这个“我”字愈来愈大,这一点我执的成见,就变成了种子。所谓“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现行”,现在的行为思想变成未来的种子个性,而过去种子的个性,又形成自己现在个人的人生。

  意识这一部分,在道家来说,是属于精的部分。在胎里的时候,肉体的成长和呼吸,就靠脐带与母亲相连,胎儿意识虽未成长,但“知”性是有的。所以现在医学的研究已经承认,中国几千年前就注重的胎教是有道理的。人的教育是应该从怀胎第一天就开始的。中国的古礼,在女性怀孕后,看的书都与一般人不同,看的颜色也不同,看的东西都不同,情绪也要平和,因为都会影响到胎儿。孕母如果心中想着害人,想要整人,那个胎儿已经在里头接受了这个教育,慢慢就形成了个性,所以胎教非常的严重。

  胎儿是靠跟母亲相连的脐带呼吸,生下来“哇”一声,嘴巴张开才开始后天鼻子的呼吸。道家说打坐要达到胎息,打坐火定的人会恢复胎息。但是,胎息并不是肚子呼吸。有些修道家法门的人专门炼胎息,把肚子鼓气,那就不对了。老子所讲真的胎息是“绵绵若存”,永远像胎儿一样,有一个若存若亡,柔和、微弱的气。

  那么婴儿有没有知呢?有知,但不是第六意识,这一部分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神。所以道家的分类,有精、气、神三个部分。


  精气神消耗完的时候

  道家后世的观念,认为生命可以自己修养到长生不老,但是要吃三种药,就是道家《高上玉皇胎息经》上说的:“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每个生命都有长生不老之药,就是精、气、神,所以要知道如何养精,如何养气,如何炼神,以达到长生不老,也就是老子所讲的“以身观身”。

  《老子》这一章先用婴儿来比喻,先讲养精,修养到如婴儿时,就是“精之至也”,气的修养方面,能达到婴儿般的“终日号而不嗄”,则“和之至也”。神呢?“知和曰常”,就是有一个天然的灵知之性,这个“知”不是意识的知,而是神,神是永远的、恒常的。有时候说,修道明白了就是神,是灵感的发现,神灵的发现,才叫做明白,所以说“知常曰明”。要是真正懂得保养自己,便“益生曰祥”了,就是懂得自己的生命,以及这个精气神,而能祛病延年,也就是人生的大吉祥了。

  精、气、神三个部分都解说明白了,再讲反面的状况,“心使气曰强”,这是我们普通人的现象。普通人为什么不能修到婴儿的境界?都是由于后天的心,强迫消耗自己的精、气、神,强迫自己变成表面看起来很强壮的样子,实际上是快速消耗自己的生命。强迫消耗精、气、神的结果,外表似乎精神强壮,但是老子告诉我们:“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天下万物由幼嫩变成强壮,强壮再转趋衰老,衰老以后就是死亡。这是物理自然的原则。

  “物壮则老”,所以生命一到中年,精神、体能、知识到了高峰的时候,下一步就是下坡了。青年同学们长久不见,再见了面,我说:“忘记你几岁了!”他们都回答:“哦哟!三十八、四十了,马上要走下坡了。”人到了四十岁,这个生命就开始走下坡了。“不道早已”,“早已”翻译成白话,就是快要完了,用文言说来好听一点。老子要我们懂这个原理,如何使自己不要太早完蛋。

  这一章连上一章,是说如何“以身观身”,“内照形躯”,把握自己生命的精气神的修养,否则”物壮则老,老则不道,不道早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8

主题

1772

帖子

773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3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19: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元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养生处世该如何

  老子这人很有意思!自己一部五千言的巨著,经常把要紧的话先漏了一些,就如武侠小说一样,露一手,点到为止,又赶快收回去了。五十五章正讲到要紧的地方,他话锋一转,在这章里自己又批评起自己来了。他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最高明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说话的。本来不说而又说的人,才是笨蛋,他自己骂了自己。唐代的诗人白居易,作过一首诗:

  言者不如智者默,此语我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智者,如何自著五千文。

  “言者不如智者默”,爱说话的人,宣扬文化,讲经说道,都是笨蛋,同我们一样。言者已经是没有真智慧,真的智者,则缄默不言。“此话我闻于老君”,这话是老子自己讲的嘛!我也是那么听来的。“若道老君是智者”,如果说老子本身真有智慧,“如何自著五千文”,他为什么又写了这本五千字的书呢?他到底是智人还是笨人?这是白居易对他的幽默表达。

  现在也不管老子是智或笨,他仁慈地告诉我们修养的方法,“塞其兑”,“兑”是卦名,兑卦代表了嘴巴,上面有缺口的。老子说修道的人第一要不多说话,要含默不言。关于说话的道理,根据历史的记载,很多成功的人物,多为“沉默寡言”型。但是沉默寡言的人,不是完全不说话,而是少话;一说话就是中心点,很扼要又中肯,这是成功人物的一个特点。至于修道的人,多半完全不说话;所以老子告诉我们修养的方法,要“塞其兑”,就是不说话。

  “闭其门”,把眼睛、耳朵,凡是张开的都收拢起来。“挫其锐,解其分”,有些版本中的这个“分”字,写成为纷扰的“纷”。

  “挫其锐”,真正的修道,要把思想最尖锐的地方磨炼成平和。比如有些青年人到长者那里谈道,既然是为道而往,应该说是未曾闻道,而他表示自己对于佛道已经有领悟了。他固然也非常聪明,可是他就犯了一个大忌,就是太尖锐了,聪明也是假聪明!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解其分”,这是指心里的妄念,要把分别妄想除掉。

  “和其光”,把自己外露的光明收起来;“同其尘”,处世之道,不要显露特别之处,和平常人一样,很平凡,“是谓元同”,这才是修道人的榜样。“元”就是“玄”字,修道人必须要和光同尘。这一节和第五十五章都解释了第二十六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道理。这一章主要的说明,不只是修道的经验,也是做人处世的道理。

  我们中国文化有个好处,也有个坏处,好处是几千年来,教导后代的,都是叫我们少说话。“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是中国的古训名言。尤其夏天乱吃东西,都是从嘴巴吃进来的,这是“病从口入”。至于“祸从口出”,就是由讲话产生的麻烦。这个道理,看起来是要培养最高尚的修养;但是在另一方面看,也养成了一个不关心别人的民族性,不管人家的闲事,不大肯帮忙别人。尽管讲仁义之道,在“祸从口出”、“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教训下,却缺乏慈悲心、同情心。

  我们的民族同其他民族相比,我们的民族虽然没有讲个人自由,可是那种自私的心态,比别的民族的个人主义还更厉害。这也就是这个教育修养所产生的流弊。老子在这一节里,告诉我们处世的道理,就是向这个路上走,尽量地不说话,为人处世,要把自己的聪明磨掉。尤其是青年人,聪明不要外露,再把思想上的纷杂去掉,最后和光同尘。

  那么什么是做人最高的艺术呢?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坏,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尘”,平安地过一生,最为幸福。他说这就叫“元同”。“元同”的道理,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就是“最平凡”。做人要想做到最平凡,也是不容易的,谁都不容易做到。假使一个人真做到了平凡,就是真正的成功,也是最高明的。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做到了最平凡处,有这样修养的人,想要特别亲近他,做不到;想跟他疏远也不可能。“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客”,也没有特别地蒙利,也没有特别受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换句话说,没有亲疏,没有利害,没有得失贵贱,永远站在真正的中庸之道,“故为天下贵”。所以修道人的作为,永远是中庸之道,既不高明也不卑下,既不骄傲也没有自卑,没有了不起,起不了,永远是中和之道。

  这是这一章的结论,下面他转了一个方向,还是讲道路之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8

主题

1772

帖子

773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3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20: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

  前面专讲道德之用,而讲到这里,他忍不住,又讲起政治的高明道理来了。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是政治的三大原则。《老子》这部书的上半部道经,他是反对战争的。他曾说过:“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师之所处,荆棘生焉”,这些都是他在前面所说反对战争的话。

  但那是讲“道”,讲本体的道理,而现在讲到“用”的时候,就主张在军事上,应该有充分的准备。譬如一个人,必须有一把刀,但永远不杀人。人需要自卫,而不是去伤害人,也不接受别人对自己的伤害。这就是前章说的,不高亦不卑,不贱亦不贵。所以他告诉我们,对于社会、国家、天下事,要以正道治国。真正的政治,就是“以正治国”,不能用权术,不能用手段,而是用真正诚恳的道德,不能虚诈,不能作假。

  至于用兵,在军事哲学作战的运用上,《孙子兵法》曾经告诉我们,“兵者,诡道也”。“诡道”是什么?就是“以奇用兵”,所以用兵要用奇兵。能用奇的,那是上将之才,大将之才。

  我们研究历史,《汉书》上所说,陈平帮助汉高祖,六出奇计,助汉高祖统一了天下。当时,张良、陈平、萧何都有功劳,最后陈平功劳最大;所以萧何死后,陈平当宰相,封了侯爵。但在《史记》上的记载,陈平自己说:“吾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发,亦已矣,终不复起,以吾多阴谋也。”奇计是用阴的,如四川话所说,是阴着干的,违反了道德。陈平说,我的后代将来不会有好的果报,功业会被拦腰截断。后来果然如此,陈平自己位至王侯,但只传到孙子一代,功名富贵就结束了,这是陈平自己的预言。

  这是历史上的例证,陈平毕竟是道家,学老庄之道的人物,他在人文文化上给我们一个运用上的教训。虽说为了国家天下,不能不出奇计,到底为道家所忌。所以人生在世,要行正道,正道就是诚;许多人学问好,头脑聪明,喜欢诡道、奇计,这就大错特错了。

  这里,我们讲到老子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不一定是专指用兵,就是个人创业、做人的道理也是一样。我们也可以将老子这几句稍微修改一下,引申到我们个人身上,“以正做人,以奇做事,以无事创业”。“无事”如何能创业?这就是真本领了。试看,一个人躺在床上睡觉,真正是无事,那会不会创业?

  “以无事取天下”这句话,是老子学术思想的精华所在,这要特别注意。有一种人,有道德、有学问、又无心于取天下,但他的道德修养,反为天下所归。我们中国上古史中有榜样,尧、舜、禹乃至于周朝的文王父子,尤其是文王,都是“以无事取天下”的。在文王的时代,三分天下有其二,天下一半以上是他的,他决不想动,不想为天下第一人。后来他儿子起来革命,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历史上,始终赞誉文王之德。其实在殷商时代,文王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是否是“以奇用兵”来取天下的?不是,而是天下归心,无不敬服于他的道德。如果以现代的观念及术语来说,那是他政治作战的成功;更贴切地说,这是他教化牧养百姓的成功,而最高的原则是道德,是无所求,对百姓毫无所求,这就是“以无事取天下”的道理。

  一般人研究《老子》,读了上半部“道经”,当他说“道”的体时,他曾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于是一般很轻易地认定,老子是反战主义者。这一观念似是而非,实际上,老子并不是绝对反战,是在不得已时才战。我们中国所有的兵家思想、军事哲学,以及《孙子兵法》、《太公兵法》,也和老子这一思想一样。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就是绝对不侵略他人,但是也绝对不接受别人的侵略。所以他并不是反战,相反地,认为军备一定要充足,因为有了足够的军事武力,才可以达到维持国际间的道德与和平。


  给日本公民的一封公开信

  十几年前,我在日本参加一个有关文化方面的会议,有很多大学校长以及名教授在座。那天开会进行到夜晚的十时余,有一位日本某名大学的校长指定要我说话,我无法推辞,只好发表一些意见。这篇讲辞后来曾以《给日本公民的一封公开信》为题,在《中央日报》发表。当时我说的内容要点是,一个国家有两件事情最可怕,一是“刀”,就是军事,一是“钱”,就是经济,家庭也是如此。我对他们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你们日本以为自己的军事力量强大,可以征服全世界,所以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这就等于一个人,认为自己手中的刀很锋利,于是就挥舞起来,结果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中国,甚至伤害了全世界。这是一件非常错误、非常可悲的事。

  当时,有几位驻日本的年轻外交官正好坐在我身边,他们轻轻扯我的衣襟,意思是希望我少说几句,因为我的话说得很率真,不太客气。

  我继续告诉他们说,你们现在有一种思想,比军国主义的思想更厉害。你们现在以为自己有钱,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要用钱来买通全世界;倘若不及时反省,将来所产生的错误,要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侵略所得的恶果更为严重。

  当时也有人问我对日本的观感,我答复他说,我平日深居简出,这次远行,感到一些疲倦,只在东京游览一圈,并不觉得有任何特别好的地方。任何一个国家,能有了二十多年的长时期安定,都可以做到这样,甚至做得更好。日本应该知道,今天日本经济的繁荣发展是从何而来,那是靠抗日战争时期三千万军民的血汗生命换来的;因为战后我不索赔偿,让你们有休养生息的机会,我们这个以德报怨精神,才使你们有今天。

  他们那时正在举行东方文化会议,我告诉他们,你们有东方文化,根本就是中国文化会议。假如你们要说东方文化,那看是站在哪一个立脚点,从哪一个角度而言。


  以正为奇 天下归心

  我今天提到十几年前在日本的这段往事,是用来说明一种真正的仁道,真正良好的政治思想是“不以兵强天下”。同时,老子在这里说到“用”时,提出了“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道理。而“以奇用兵”这句话,如果作为一个讲座的专题,可以研讨一两年的时间。因为这涉及中国几千年来的军事思想,用兵的谋略。凡是涉及用兵,涉及谋略等,总不外“出奇制胜”四字。不但用兵如此,即使经商、创业,都要“出奇制胜”;就连青年学子参加联考,也要能“出奇制胜”,要猜题“出奇制胜”才行。换言之,要有个人的才具、本事、高度的智慧,才能出奇以制胜。

  关于这个“奇”字,发挥起来,则千变万化,人莫能测。更有“以正为奇”,走很正的路子,就是至高的奇。我常告诉年轻人,不要玩弄自己的聪明,不要用手段,不要动歪脑筋。这一百年来,也可说近八十年来,世界的变化,国家的变化,社会的变化,训练得每一个青年的脑子都很厉害,各个人的本事都很大,人人都是诸葛亮。当然只是半个诸葛亮,只“亮”了一半,就是坏的那一半很“亮”。

  所以,在这个时代,以聪明对聪明,办法对办法,手段对手段,是必然遭致失败的。在未来的时代,只有不用聪明的聪明,不用办法的办法,不玩手段的手段,诚恳、老实,才会获致真正的成功。因此,应该“以正为奇”,走正道;不过在某一时间,某一社会,某一环境,尤其在一种非常愚笨的时期或社会中,是需要用一点智慧的,那是真正的“奇”,其实那也是正道。

  “奇”是一个单数,是特别突然冒出的偏道。“奇”的道理太多,一切兵法,政治谋略,都包括在内。这里只是告诉大家一条“探奇”的路。我们中华文化的宝藏太丰富了,要大家自己去打开,如果古书读不懂就难了。现在是“洋学”盛,这把钥匙就很难打开我们自己的这座老宝库了。

  上次讲过“以无事取天下”,例如尧、舜、禹、文王、武王都是“以无事取天下”的榜样。“无事”并不是躺在那里睡觉,而是注重道德的政治,培养道德的政治,无心侵略别人,而天下自然归心。我们的历史上,给成功的皇帝下一句同样的评语,就是“天下归心”,这是非常难做到的。

  接下来,他以这三句话的道理加以发挥,“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他说,我为什么说这些政治哲学、军事哲学以及立身处世哲学的基本原则,就是这三句话呢?因为年轻人将来要做事,就要“以无事取成功”,不去侵犯别人,也不去占有或夺取别人,而是以正道而得助,最终才能成功。像有些年轻朋友,到处跑,到处钻,结果一无所成。如果真正有修养,有本事,则成功自然是属于你的。

  老子然后说,他为什么知道“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这番道理呢?他说“以此”,就是以下的理由:人生的经验,历史的经验,累积古人的经验,再由他自己所观察的经验,才得以知道这些道理。


  忌讳造成的影响

  如果说老子的经验不讲考据,而引用《神仙传》的说法,老子已经活了几千年了。《神仙传》中说,他在黄帝的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只是名字不同。据传说,那时他的名字叫做广成子;他还当过尧、舜、禹的老师,不过每一代的名字都不同,使人们不知道就是他。到了周朝他叫老子,所以他不只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学问,而是他人生亲自累积的经验,才产生了老子的哲学原理。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这是他经验的累积,以及历史的事实。“忌讳”一词,解释起来颇费周章;现在的解释,则是指某种事不能说,说了就是犯“忌讳”。而过去对于“忌讳”一词则有多方面的用法,如对于帝王的名字,不可以直接称呼,否则就是犯“忌讳”,就要杀头。例如《老子》这本书第一章的文句,“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如《千字文》的第一句“天地玄黄”。到了唐朝的时候,因为唐明皇李隆基的帝号为玄宗,于是这个“玄”字,为了避讳,就改为“元”字。而且,所有的书籍以及一切文字,都一律这样改,所以,唐朝以后,“玄”与“元”两字就通用了。又如孔子的名字“孔丘”,为了尊敬孔子,避他的名讳,我们早年读古书,读到他的名字孔丘时,就读做“孔某”或读做“孔乙己”;而姓丘的人,写自己的姓时,写做“邱”字,另有一些地方就写做“丘”字。

  这就是“忌讳”,以现代语来直译,最接近原意义的就是顾虑、顾忌或禁忌。如台湾的旅馆房间,没有四号,因为闽南语“四”与“死”同音,避免这种不吉的语言,就是“忌讳”。这是小而言之。

  大而言之,“天下多忌讳”就是在政治上有太多的禁忌,这样也不能干,那样也不能做,这个名词不行,那个名词不对,动辄得咎。如《孟子》一书中说,齐宣王盖了一个方圆二十里的花园,老百姓都抱怨太大了,齐宣王便问孟子,为什么以前文王的花园七十里,老百姓认为太小了,而现在我的较小,老百姓反而抱怨太大。孟子告诉他说,文王的花园人人都可以进去游玩,而你的花园如果有人不小心伤害了一只小鹿,也要依杀人罪严惩。这样多的禁忌,等于在你的园内设下了陷阱,陷民于罪,老百姓怎么不抱怨呢?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就有很多忌讳,老百姓不敢说心里的话,更不敢批评,知识高的用外国语,知识低的用隐语、暗语、耳语,以诉胸中积怨。

  老子说,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禁令愈多,人民什么都不敢做,不能做,于是物质上就愈贫穷,精神上也更贫穷,贫穷到痛苦的地步。这就是“天下忌讳,而民弥贫”的道理。


  科技愈发达 精神愈昏扰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这句话,以现代世界的情况来解释,很容易明白。精密科技越发达,利器越多,核子弹当然是利器,投下一颗,即可杀人无数,这是多么厉害!但所谓利器,不仅是指杀人的锋利武器,而且泛指利便之器。物质文明,科技愈发达,社会上人人因此而热昏了头。这一点,现代的年轻人体会不到,只有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回想到少年时期,生活在农业社会时那种安定、清闲、自然、舒适的味道,实在是一种享受。

  现在的物质文明太发达了,“国家滋昏”,国家社会就会昏头,热昏就会肇乱。反过来说,历史的经验,时代到了变乱的时候,“民多利器”,大家都有权力,以利器支使天下,大家都可以造反,这个社会就非乱不可。这也是历史中有记载的许多事实。

  “人多技巧,奇物滋起”,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科技一发达,人的头脑越来越灵光,物质的享受越来越高明,越来越奇特。例如冷气机,也许五年、十年以后,不必要这样一个大箱装在墙上,也许会像一份月历一样,在墙上一挂,就可以调节空气了。“奇物滋起”,人人好奇,都要研究,制造出来的东西就越奇怪,越便利。这个现象,大家称之为社会的进步。这所谓的进步,我常说,如果以文化的立场来看,以精神层面来探讨,并不一定会予以肯定。以物质文明的发

  展而言,历史愈往前进,物质文明生活愈便利;但以精神文化而言,人类文化反而越来越退步、退化。无论古今中外,人类文化思想是同源的,都觉得后来的人比较进步,后来的社会一定是在前面,所以说进步与退步的说法,应该有一个界线。因此,以现代看到的,所谓社会越进步,则“人多技巧,奇物滋起”的情形越严重。


  法令多 犯法的人更多

  再说到“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在政治历史上也有很多经验,我们读了历史,看到每一个朝代到了后来法令越来越多。例如汉高祖入关,法律只有三条——有名的约法三章。《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杀人抵命,偷盗剁手,就只如此而已,很简单。后来,不到一百年的时间,汉朝的法网就很严密了。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就把当时的官吏分作两类,一类叫做“循吏”,一类叫做“酷吏”。循吏是有道德的官吏,酷吏则是手段毒辣、严苛、残酷,只要犯了法,决不宽容。酷吏使用各种令人痛苦的刑罚,杀人也用许多残忍的方法,这都是汉文帝以后的事。如果以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也会发现汉文帝以后的社会越来越乱。

  就政治方面而言,如汉武帝、汉景帝,都是很精明的领导人,但政治领导人越精于法令,法令就越多,社会也就越乱。这是一种无可变更的历史法则。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看,越懂得法令越会犯法,越会钻法令的漏洞。法网愈密,则可钻的漏洞愈多,愈容易钻。所以,中国的政治哲学,主张“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说了这许多历史的经验,只是注解前面的一句话,“以无事取天下”。所以说,多忌讳、多利器、多技巧、多法令,这一切都是有事,是有为法。有为法太过分了,社会就更乱,问题就更多;如果是无为法,就会清静、道德,社会自然安定。

  老子就是因为从历史经验中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告诉我们,应该“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接下来,作了下面的结论。


  无为、好静、无事、无欲

  这一段是讲领导人如何使人民富强安乐。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是老子引用古圣人所说的话,他所说的古圣人是谁?也没有说出来,姑且不去管他,只研究他所引述这几句话的道理。

  “我无为而民自化”,一个真正好的政治领导人,做到了真正的无为而治,具有道德的成就,则不必要去管理,人民自然就被感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这里的“静”,不是佛家的静坐,而是中国文化《大学》之道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静”。这是行事的静定工夫,不是在座上打坐;打坐是小玩意,这是大定。这是说领导人有这样的静定,是为天下的大静,如果领导人真正地“好静”,则天下之民自然受其感化,走上正道。

  “我无事而民自富”,领导人真正“无事”,即无为而治,社会人民自然生活富裕。现在再引用一个故事,来试做诠释。

  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年轻人考取了功名,出去做官,在上任之前,他去拜访他的一位老师。他这位老师学问很好,过去做过很大的官,然后告老还乡,闲居林下。当他向老师请教该如何把官做好时,这位老师告诉他说,你去好好做官,可千万不要作怪。做官的人,的确往往会作怪。

  什么是作怪呢?例如,前任的人建立了一种制度,实施得很有成绩;而后任的人接任之后,为了要自我表现一下,要胜过前任,于是他作怪了,乱出主意,乱订办法。就像一栋房屋,本来好好的,他偏要拆掉,另行建造,这中间就出乱子了。

  个人立身处世,做人也是这样,做人容易,切莫作怪。为政则是少玩花样,不要出什么新招,社会就自然富庶,天下太平。

  “我无欲而民自朴”,我自己没有私欲,社会、国家、天下受到这种无欲的影响,就自然走到纯朴、厚道的路上去。

  老子引用的这一段话中,每一句都用到一个“我”字,这个“我”是谁?就是老子说的“圣人”,那又是一个怎样的“圣人”呢?这就是庄子所说的“为人上者”,就是上面的人,也就是领导人。而领导人不一定就是皇帝、君主,像学校的校长,军队中的班长,乃至于一个家庭中的家长,都是领导人,都要做到这几项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8

主题

1772

帖子

773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3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20: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对社会人民有益的领导

  这一章,是老子继续引申前一章所说的道理。在文字上,似乎非常容易了解,看来没有什么冷僻深奥的语言词汇。但是,如果仅从文章的辞句,做文义上的诠释,所谓“依文解义”,那就很容易被文字导入歧途,产生错误的理解,与《老子》的原理就相左了。

  这一章的主旨,仍然是无为而治的思想,代表了道家文化重要的政治理念。

  “其政闷闷”,“闷闷”这两个字,是一个形容词,依现代文学的常用释义,如苦闷、烦闷、纳闷、心中发闷等等。用这个“闷”字的含义来解释。“其政”,就是政治弄到闷闷的地步了,这有多么差劲!

  倘使我们这样来诠释,那就是我刚才说的“依文解义”,容易误入歧途了。在这里,“闷闷”的意思,应该是现代白话所说的温吞吞的,温温的,温和老实的,而不是笨;凡事都是平和、慢慢渐进的,不玩弄聪明,不耍花招。所以“其民淳淳”,老百姓都纯朴安分。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这两句话所说的,我们不必要去从历史里找诠释,以目前的情形来看,就可以明白。世界上有些国家,对于老百姓的事都“察察”,察看得很清楚,百姓不但没有行动自由,连他乡旅行也在为政者的控制之中。家中来了一个客人,谈了些什么话,行政当局都知道;家人父子相互监视,家中吃了一只鸡,一碗肉,也会被闻香队嗅到而被斗争,没有一处不观察到的。这就是“其政察察”,而结果是“其民缺缺”。在这样的社会国家中,人民既缺德,也缺钱,更缺知识,贫困到极点。

  于是,可以用这两句话,和前面的“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做一个对照来说明,再引用历史上的事迹,来做具体的说明。

  汉朝著名的盛世——儒家称道的文景之治,汉文帝与汉景帝刘恒、刘启两父子。这两位帝王,当时以老子的思想作为政治哲学的最高指导原则。汉文帝自己个人的厚朴,就是受了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原则的启发。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刑罚自然而然地停顿下来,不必施刑,监狱几乎完全空了,狱中没有犯罪的人,政治清明到了如此程度。“其民淳淳”,所谓“淳淳”,意指百姓们不大喜欢外务,不管外面的事,所以社会安定,也无外务需要去管,大家都过得很安详了。


  宋太祖的理想和作风

  第二件显著的史迹是在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十六年,传位他的弟弟赵光义为宋太宗。太宗在位二十二年,他们兄弟在位三十八年的政绩,非常可观。

  宋朝立国之前,南唐五代相侵,经过了约八十多年的长期战乱,国家到了民穷财尽的地步。赵匡胤登了帝位,以儒家而近于道家的政治思想治国,经过了二三十年的经营,首都开封的百里内外,老百姓家中挂窗帘的帘钩都是金银铸造的,国家太富有了。当赵光义接了帝位以后,打开国库,发现财富之丰,为之吃惊。他笑说:“我哥哥好笨,如许财富,没有利用,也未享受。”其实,是他忘记了一件事,就是赵匡胤的伟大治国理念。

  对于赵匡胤的伟大思想,研究历史的学人是应该特别注意的。宋朝以后的一般史评家,往往批评宋太祖并未完全统一天下,宋朝自始以来只拥有半壁江山。因为他领军平定黄河以南地区以后,南方云南蒙舍这一带,宋朝的政治力量都未达到。云南有个南诏国,原来共有六诏,为少数民族的部落。在唐代时,最南的南诏,并吞了蒙舍等其他的五诏而为南诏国,就是后来的大理国,后为段家所有,在西南称王数百年之久。其政治、文化,几可与中原抗衡。

  在北方的燕云十六州,当时有位将领献上地图,请求进兵。宋太祖与宰相正在商量的时候,太祖拿起五斧一挥,在地图上一划,就把半个中国切开了,暂时不管北方,不用兵去攻打。

  赵匡胤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的见识不同,他有他的苦衷,也可以说是一片仁心,欲行仁道;看见天下动乱了这么久,社会上民穷财尽,不想再用兵了,而打算累积财富,用钱将燕云十六州买过来。所以他才拼命节省,储蓄了满库的金银财宝。

  这是宋朝开国之初的一个秘密政策,研究历史的学人往往忘记这一点,而对宋代做不公正的批评。

  宋太祖这一做法,可以说是做到了“其政闷闷”的境界,所以“其民淳淳”。我们到故宫博物院,看得到一幅著名的古画《清明上河图》,图中所描写的,就是宋朝在清明节的时候,首都开封的居民,出城沿着河水到郊外去扫墓踏青的盛况。古代的踏青,就是我们现在的郊游,到郊外去做休闲活动。从图上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太平,生活的安详、富庶、自由的情况。

  在更近的历史,像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这三朝的时代,一百多年之中,也差不多做到了“其政闷闷,其民淳淳”的境况。当时人民的生活,正如那诗人所吟的“长日唯消一局棋”的境界。因为日子过得休闲自在,无烦无恼无事,便觉得日子过得很慢,漫漫长日唯有下一盘棋打发了。在真正悠哉游哉的日子里,承平之世的一些世家公子也说:“不为无聊之事,何以度此有涯之生。”如果不找些无聊的事去做做,这漫长的日子实在打发不了。所以各种休闲的活动就多了,像《红楼梦》中的描写,那些公子小姐们的生活,连吃一顿饺子,也要想各种花样去制作,以消磨时间,真是“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经验,也曾享受过几年太平或假太平的日子,到了夏天,乘凉、看书、喝茶、吃几次点心,觉得一个暑假太长太长了。


  铁面无私 包公又若何

  这是从大的方面看,我们再从小的方面看,关于做官为政的道理,也以宋朝的史迹为例。

  包拯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所熟知的清官,小说《包公案》说他铁面无私。所谓“铁面”,是说一个人的脸色是铁青的,脸上的肌肉是硬绷绷、冷冰冰的,终日没有一丝笑容。像这样的一副面孔,谁会喜欢?在《宋史》中,包拯的传记也是这样记载,说他终日都没有笑容,所以说他如果笑一下,则黄河的水都会澄清。反过来说,要想包公笑一笑,比期待千万年浑浊的黄河澄澈见底还困难。包拯这张冷面孔,连他的家人都不敢和他说话,那真是阎王面孔。

  以我个人的看法,此人为官,我会恭敬他,因为公正廉明,是一位极好的清官。可是,我绝对不愿和他做朋友,因为他一点风趣都没有,味道太差了,做人做到如此,真是不如去做阎王,不必做人了。

  包拯的铁面无私的确是了不起,铁面无私、清廉刚直。但是,他能够做得这样好,还是靠这个后台老板当靠山。他的靠山就是当时的皇帝宋仁宗赵祯。假使仁宗不支持他,那么他那张铁面孔是行不通的,是铁不起来的。

  包拯的为官,就是“其政察察”,试看他那个时候,离奇的冤案破得越多,他衙门的官司打得越热闹,喊冤的人亦越多。

  中国人的文化,老百姓是不愿打官司的,朱柏庐的《治家格言》说:“居家戒争讼,讼者终凶。”教我们平常不要与人相争打官司,凡是打官司的,输的一方固然是输,而赢的一方实际上仍然是输。过去有两句民谚:“乡下人不癫,衙门里断火烟。”这两句话很有意思。所谓“癫”,就是发疯、患精神分裂的意思。这里所指的乡下人,不一定是居住在农村的农人,而是指遇事不容易想得通达,比较愚顽的人。所以他说,假如是愚顽的人,不发疯似地去和人争讼、打官司,衙门中就没有收入,恐怕衙门里连饭都没得吃了。这也反映了“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的道理。


  铁面御史 潇洒沐春风

  另外,也是宋朝的一个人赵抃,是宋代的理学名臣,死后国家给他的滋号为“清献”,所以后世都尊称他为“赵清献”。官位高至太子少保,龙图阁大学土,一生非常清廉,有“铁面御史”的美誉。对于当时有权势或者皇帝宠幸的大臣,有不法之事者,他照样弹劾不误,对于当时的宰相也是毫不容情的。当他奉命出任知府,前往成都到任时,并不像一般的方面大员,所谓新官到任,一路的行色,威风、壮丽、阔绰;他连一匹马也买不起,只骑了一头小毛驴,带了一个年老的家仆,携一张古琴和他所喜爱的一只白鹤,姗姗地前往。当时成都大大小小官员率领了三班六房,旌旗凉伞、仪队,浩浩荡荡出城,迎接这位新长官,却迎接不到。结果,他悄然进了衙门,大家这才发现,原来就是城外茶亭歇脚喝茶的那个老头子。

  他每到一个地方,民间都受他的感化,风气变成纯朴善又没有人打官司了,在他管治下,的确做到了牢狱没有犯人。

  他的清高和包拯一样,是真正的清正,真正的廉洁。然而,他的作风不同,他既是儒家,又学佛家的禅宗。衙中无事,他把衙门问案的大堂改做了禅堂,他就在那里打坐。有一天,那是一个夏天,他在大堂上打坐时,忽然雷雨交加,霹雳一声,他的身体不自主地跳动了一下,于是他开悟了。就做了一个偈子:

  静坐公堂虚隐几,心源不动湛如水。

  一声霹雳顶门开,唤起从前自家底。

  他明白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了。这个赵清献的故事,也说明了“其政闷闷,其民淳淳”的道理,他的作风就与包拯迥然不同。到了晚年告老还乡,常和乡下一些小时放牛的老朋友往来,聊聊天,谈谈道,也曾做了一首诗稿:

  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

  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

  所谓“腰佩黄金”,是指做官时所用的官符印信,那是用黄铜铸造,名为“黄金印”。他的这首诗,把荣华富贵、高官显爵、权力名位都说得如此平淡,这是值得我们现在青年们效法的。他一生中,功名富贵都经历过,曾经有那么大的权力在手,可是在他的心目中,又是如此的寻常与平淡。回到故乡,仍然是一个乡下人,一点也不像一个大官。他退休后所作这首诗,也等于是他的自传,把一切功名、富贵、权力都放下来了。这些事情,如果能看清楚其中的道理,就会发现,一切功名富贵,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都平凡得很!

  他说,许多人因为我做过官,经历过荣华富贵,不知道我是怎样一个人,希望认识我。这个住在名为“高斋”屋子里的老人,我实实在在告诉大家,我就是年轻时,人人所叫的那个赵四郎;如今的我,也还是以前的那个我,和以前的赵四郎并没有两样啊!


  察见渊鱼的颜回

  所以在做人方面也是如此,不必“察察”,也就是不要太精明了,如果聪明过分,太精明了,就会缺乏德性。我国的历史上《列子?说符》有两句话,“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一个人的眼睛如果能够看见深水下小鱼的游动,那就不吉利;智慧太高、太聪明,可以判断别人的隐私,对于眼睛所不能见的另一方面的事都会知道,有这样能力的人,本身就会遭殃。

  关于“察见渊鱼者不祥”这句话,还有一个历史故事:

  有一次,孔子带了颜渊等一些弟子到泰山上,看到鲁国的东门,突然有一条白线。孔子是有修养的,他当然看清楚了那条白线是什么!但是他问弟子们在东门有什么事!一般弟子们说未曾看见。孔子说,那里有一条白线。只有颜渊回答说,那不是一条白线,而是有一个人身穿白衣,骑了一匹白马,飞奔而过。

  在这群弟子中,只有聪明的颜渊才有如此的眼力。因此后世的人说,颜渊之所以短命,三十二岁即不幸而短命,就是由于用神过度及营养不良两个因素。其中用神过度,从这件事可以为证。至于他的营养不良,孔子曾说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住在那个贫民区的违章建筑里,每天只吃一盒便当,喝点白开水,过那种一般人都感到忧苦的日子,虽然仍乐观,但证明颜回是营养不良。

  引申出来,我是说,一个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对人世的事情,如果看得太清楚了,则不吉利。为什么会不吉利?因为看得太清楚了,则烦恼增多;知识越多,烦恼越大。或说学问越多越好,但一个人吃饱了饭,除了做自己的事外,还要去忧国忧民;学佛的人,还要去度众生,为众生担忧;结果可能忧虑得连自己也度不了,又如何去度众生呢?


  是偏是正 祸福相倚伏

  再引申下去,事例很多,理由也很多,这里只是略举一些,告诉大家一个研究方向。我们继续看下面的原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这几句话很妙。

  老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祸与福是互为因果的。一个人正在得意时,就要知道得意正是失意的开始;而失意,却正得意的起端。对于人生得失的感受,在于各人的观点看法如何。这就是哲学问题。

  常听人说某人有福,但福为“祸之所伏”,看来有福时。可能祸就快要来了。我们中国有句谚语,“人怕出名猪怕肥”,猪肥了算是有福,可快要被杀了。人发财以后出了名,大家都知道,同时麻烦也就来了。一个人官大、名大、钱大,只要三者有其一,也就麻烦大,痛苦多了。

  所以“塞翁失马,焉却非福”,这一思想,就是从道家老子这句话来的。祸害到了极点,福便来了;福到了极点,跟着便是祸了。这两件事是互为因果,循环交替而来的。但是“孰知其极”,谁知道什么是祸的极点,什么又是福的极点?人的一生中,万事都要留一步,不要做到极点,享受也不要到极点,到了极点就完了。

  例如今天有好的菜肴,因为好吃,便拼命地吃,吃得饱到十分,甚至饱到十二分;吃过了头一定要吃帮助消化的药,否则明天要看医生。这就是口福好了,享受极了,反而害了肠胃。如果省一点口福,少吃一点,或者肠胃受一点饿,受点委屈,可是身体会更健康,反而有福了。

  知道了这个原理,则“其无正”,不要太正了,正到了极点,岂不就歪了吗?这也就是不要矫枉过正的意思。过正就是过分,就是会歪了。像前面所引述包拯的故事一样,照理他做阎王都太小了,应该做玉皇大帝;但是他做人做得太正了,结果一点生气都没有。

  为什么做人不要做得太正呢?“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一个东西偏了,要把它扶正,扶得过分了,又偏向了另一边。就以享受而言,古人的享受就与我们现代不同,如果古人看到我们现在的所谓享受方法与内容,一定要说我们现代的人是一群群的疯子。而现代的年轻人,跳霹雳舞,唱热门歌,看到我们在这里研究两三千年前的老子思想,也会说我们是神经有问题。

  问题在于各人的观念、看法有所不同,身心的享受不同。至于说哪一种享受、哪一种生活方式是对的,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一切唯心,在于各人自己的看法,矫枉过正了,正也是歪的。


  令人生厌的修行人

  假如一定说打坐、学佛、学道,清净无为就是好的,可是许多年轻人,一天到晚跑寺庙,学佛打坐,而事实上,他们一点也不清净,一点也不无为,更谈不到空。那是自找麻烦,把腿子也搞坏了,不但佛没有学好,道没有学好,连做人也没有做好,学得稀奇古怪。这就是“正复为奇”,学正道学成了神经,就糟了。

  “善复为妖”,人相信宗教本来是好事,信得过度了,反而是问题。所以我的老师、禅宗大师盐亭老人袁焕仙先生就说过,世间任何魔都不可怕,只有一个魔最可怕,就是“佛魔”。有的人看起来一脸的佛样,一身的佛气,一开口就是佛言佛语,这最可怕,所以不要轻易去碰这些人。

  袁老师说这些话是什么道理?意思就是“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凡事太过就错了。过与不及都是毛病。不聪明固然不好,而聪明太过的人,那属于“善复为妖”,就变成妖怪了。

  所以老子感叹,“人之迷,其日固久”,他说人们迷信得太久了,没有醒悟这些道理,而且迷信太坚固,太长久了。所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见刿”,一个人做人要方正,但“方而不割”,不要因为方正而割舍其他一切;人方正到割裂其他的时候,就变成不能容物了。为人要清廉,可是不要廉得像刀割一样,连肉也削掉了。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做人要直爽,讲直话当然很对,但是如果太直了,就会放肆。例如看到一个人无礼,就立即对他说:“你胡作非为”,这就是太直,成为放肆,也不对。人不但要聪明,要有志气,还要有光亮;就是现代所流行的要有知名度,有才华,要放光,知名度要高。但是,不要放光放得太光亮了,太光亮就看不见了,因为刺到别人的眼睛,在别人的视觉上,这光就变成灰暗了。

  所以,道家的清净无为,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教我们无所为,一切放下,为什么放下?因为善得太过了就“善复为妖”了。所以,本来无可放之处,一切平淡、清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8

主题

1772

帖子

773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3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20: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这是老子又说的另一个原则,“治人事天,莫若啬”,“啬”就是悭吝,后来把“吝”、“啬”两字放在一起,成为一个词汇——吝啬。其实吝是吝,啬是啬,这两个字应该分开。“啬”是艰啬(涩)的意思,有“贪而不施”及“不妄费”的意思。古之解说,“凡贪而不施谓之乱,或谓之啬”又《韩非子·解老》中说,“少费谓之啬”,“少费”或是“不妄费”,也相当于现代说的“不浪费”。“悭吝”是应该付出而不付出,“啬”则是俭省。近几年来,一些学生们似乎也在恢复用古语了,对于不肯拿钱出来请客的同学,也讥评他说:他好吝啬啊!


  谁最悭吝

  曾有人编过一则关于悭吝的笑话说,有一个人,因为非常悭吝,绰号叫“一国吝”,表示全国以他最为悭吝。后来另有一个人,比他更促吝,并且自己号称“天下吝”,以表示全世界以他的悭吝为第一,可以列入专载世界第一的金氏纪录。有一次,“一国吝”要去拜访“天下吝”,以较量一下两人的“吝功”,到底是谁的高。当“天下吝”知道这个讯息后,决定给“一国吝”一个“缘悭一面”,连一面之缘也悭吝不给,但又不愿结“一国吝”尝到他的闭门羹,于是就交给自己的太太接待。当然,“天下吝”的太太也是一位悭吝婆,当“一国吝”到的时候,但见家徒四壁,房子里除了空气,什么也没有。悭吝婆便指着墙上画的一张椅子对客人说:“请坐!”这位“一国吝”,也就靠着那画有椅子的墙,算是坐下来和悭吝婆聊天。

  两人从上午一直说到傍晚。这时候悭吝婆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她的“吝功”到底稍差半级,饿得实在忍不住了,不自觉地问一句:“你吃过饭了吗?”这时“一国吝”心中大喜,连忙说:“还没有呀!我正等待主人的热情款待哩!”悭吝婆再也无法推辞,无可奈何,只好用手一比,比成一个汤碗一样大的圆圈,送过去说:“请吃饼吧!”“一国吝”也就比一个同样大的圆圈,做成接饼的样子,迅速地一口把饼吃了。谈到上灯以后,告辞而去。“天下吝”回来后,问起来客的情形,悭吝婆非常得意地做了详细报告,不料她的话刚一说完,“天下吝”就打了妻子一个耳光,并且骂道:“请吃饭就请,比得像酱油碟子一样大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比得汤碗那么大呢?”

  这个笑话是讲“吝”。“啬”是对自己俭省,但是对朋友会很慷慨。所以对自己刻薄对人宽厚为“啬”,对自己宽度对别人刻薄则为“吝”,必须清楚这二者的不同。


  节省精气神的消耗

  “治人事天,莫若啬”,这里老子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节省,说话也要节省,废话少说,乃至不说。不做浪费的事,集中意志做正当的事,这是对精神的节省,对生命的节省。一个人修道,欲求长生不老,方法很简单,就是不浪费生命,少说废话,少做不必做的事,办事干净利落,简单明了。“事天”则包括宗教的活动,信宗教的人,宗教活动也要节省,不要浪费。古代宗教活动的花样也多得很,信宗教的人参加布方、拜斗等等,各种方法,忙得不得了。这都不对,应该节省自己的生命、精神,所以道家老子的秘诀就是“啬”。老子之所以谓老子,据说他活了几千年不死,就是靠这个“啬”字来的。

  道家与佛家的差别在哪里?我个人的看法是:佛家一上手就是“空”,就布施;道家入手就是“啬”,就是节吝,以养精喜气为主。如果勉强做一个比较宗教的研究,道家所走的这个“啬”字的修持路线,相当于佛家小乘道的路线,罗汉道就是相当于这个路线;大乘的菩萨则是走空与布施的路线。但老子自己不是以“啬”为最高层次的修持,而他在上经第七章所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主张,等于佛法的大乘道,那是布施。但是后世的道家专门注重老子所说的这个“啬”字,所以说话也不敢讲,而认为“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所以学道的人不说话,连点头打招呼都认为是浪费。

  佛家也有类似的情形,如唐明皇时代的懒残禅师,又懒及残,懒得不得了,连饭都不做,只拿别人的残羹剩饭吃。他在南岳的时候,不知在哪里捡回别人失落的一个山薯,就在烧来取暖的牛粪火堆中烤熟果腹。当时住在寺中的李泌与他有一段因缘。李泌又是道家,又是佛家学禅,但未出家,历史上说他“生有仙骨”,因为他走路时骨节会发出声音,清脆而轻松。他后来被封为邺侯,曾帮助唐肃宗平定了天下,经常和皇帝一起玩。他年轻时在南岳读书,半夜听到一个和尚在唱念,认为这个唱念的是谪仙之流,是从天上下来的神仙,是佛家所说的再来人。于是循声去找寻,有和尚告诉他,就是被全寺人看不起的那个懒残。

  李泌前往,看见他在用牛粪烧的火堆中煨山薯吃,就向懒残跪下来求道,比张良之对黄石公纳履更加恭敬。懒残冻得鼻涕流得很长,照煨他的山薯,也不理跪着的李泌。懒残的山薯吃了一半,这才回头看到李泌,将手中吃剩的山薯交给李泌吃下,李泌接来一口就把山薯吃了。然后懒残对李泌说,将来你可以当二十年的太平宰相。李泌曾先后做了肃宗、代宗、德宗三朝的官,但他屡仕屡隐。

  后来皇帝听了李泌的报告,派人到南岳请懒残入京师,当面向他学道。他拒绝不去,最后皇帝下了一道最严厉的命令,征召他去。这是第三次派人去,被派去的当然是一位大员,在他心目中,以为懒残一定是一位头戴金冠、身披袈裟的大和尚。不料见面以后,才知道是如此一位一身破烂的脏和尚,心里不免轻视懒残,于是说:“师父,把鼻涕擦一下好吗?”这句话惹火了懒残,他回答道:“我哪有这许多闲工夫,为你们这些俗人擦鼻涕!”他要做工夫,忙得很。他的文学也很好,有名的懒残歌——“世事悠悠,不如山丘,青松蔽日,碧涧常流……”文学的境界太高了。这里暂且不谈文学。

  像懒残这个样子,完全是罗汉境界,啬到没有工夫为俗人擦鼻涕的程度,这才是真正的啬。


  简化及善行积德的重要

  “夫唯啬,是谓早服”,老子说,因为唯有真正能够啬,节省精神,节省生命,真正不浪费精神与生命,才叫做“早服”。至于什么是“早服”呢?一两千年以来,注解老子的人有几百家,各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现在有人把“服”字说成“衣服”的“服”,难道“早服”是外国人说的早晨起床时所穿的晨袍吗?当然不是。我的看法,“服”就是“服食”的“服”,现代的人吃药也叫做“服药”,道家的修持方法之一叫做“服气”。所以因为啬,节省了精神、生命,就早早地将自己的生命功能保持住,如后世道家所说的,“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就是精、气、神到里面来,服用就是吃下去。后来叫做服丹药,精气神化成了“金丹”吃下去。

  这一章,实际上是对上经第九、十两章的引申、注解。第九、十两章,提过一个名称——“玄德”。

  “玄德”是形而上的体,道体的原理,而这里的“重积德”,是在运用上讲道的用,讲做人处世运用上的道理。

  我们先要注意一点,后世将“道”与“德”连在一起,成为“道德”,而在做人处世时,一想到道德,几乎什么都不敢动,连口水都不敢乱吐,把种种约束称为道德。但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古人的“德”字,是与“得”字同样的意义。“德者得也”,在研究上经时,已经解说过,就是成果,万事应先考虑其后果的重要性。凡是说一句话,做任何一件事情,在做以前,先考虑将会发生如何的后果,并不是完全偏重于行为上的至善。一个人的行为,的确应该做到至善,但是在记载的文字所表达的意义上,并不是完全走向“至善”这一方面的。

  他说能够“重积德则无不克”,做起事来,无往而不利。“无不克,则莫知其极”,因为做事为人无往而不利,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找不到究竟的原因。例如时代的趋势,看来样样都好,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好?找不到究竟的原因。凡是找不出原因的事,通常会令人产生两种观念,一种是觉得神秘不可知,一种是觉得很阴险,使人无法了解。实际上都不是,而是圆的,都可知,不是不可知,也不是阴险,是很明白的。道理在于“啬”,也就是简化,不要加什么上去,我们可以用儒家的一个思想做参考,就更容易明白了。

  孔子在《论语》上就说过,季文子这个人遇事三思而后行,孔子听了后说道:“再,斯可矣。”有的人解说,三思不够,孔子说还要再想一次,要四次思考。这一种解释并不一定对,遇事思考过度,三思而后行,容易犯错误。因为天地间的事,只有正反两面,善与恶,是或非,倘再多做思考,则发生了对也不对,不对又对,这其间无法定论,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所以过分的思考,就不合“啬”的道理,这是我的解释。一件事到手,不能大意,要多思考一下,正反面经过思考后,就要有下决心的勇气;否则,越想下去,就越缺乏下决心的勇气。所以,本来可以知其极的,因为思考太多,不能“啬”,结果就“莫知其极”了。


  啬的真正精神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一般人看不出“莫知其极”的道理在哪里,认为就可以有国,有地区,有土地,有资产。在老子的时代,对于所谓的“国”,并不代表现代观念中的国家,而是代表了资产,也包括了精神智慧等形而上的资产。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这个“国之母”,就是生生不已最原始的根源,在形而上就是道,在形而下的起用就是简,这样才可以长久。所以,不但想求长生不老之道应该如此,处人处世,也应该注意简约。现在大家风靡的学道,学静坐,学瑜伽,学禅,都是想求长生不老;又求神秘,求神通,搞了许多麻烦的方法,永远也搞不好,就是因为搞得太复杂了,不知道“啬”的原则。如果知道这种原则,“有国之母”基本上就是“简”。

  这一章的基本精神就是“啬”,上面已经讨论过,道家、佛家、儒家三家的精神不同。后世的道家或道教往往根据《老子》的这一章,始终犯了一个毛病——神秘,舍不得传人,恐怕泄露天机。而且“六耳不同传”,六个耳朵,就是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不传道了。就算在两人相传时,还要附耳恭听,把耳朵靠到传道人的嘴边,变得神秘化。这就是受了《老子》这一章的影响,没有把“啬”的精神全盘理解清楚的原故。

  下面讲做人处世的道理与修道的关系,都连接在这个大原则之下:“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先说文字方面,现在有人写成“深根固蒂”,这个“蒂”字是错误的,“柢”也就是根的意思,根的尖端叫做“柢”。

  为人处事,乃至于修道,“深根固柢”是基本上的要求。以道家修道的方法而言,上经第十章中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第十六章说:“归根曰静,是谓复命”,甚至于到了呼吸停止的胎息了。在佛家来说,这个情形是到达三禅与四禅的境界;道家则是到达了“深根固柢”,也叫做“胎息”。胎儿在母胎中不是用鼻子呼吸,是用肚脐呼吸的,也叫做“内息”,就是内呼吸。修持的人做内呼吸时,鼻孔及皮肤的呼吸就会渐渐停止。

  佛家天台宗修数息观,数了几千次,一直在数。我问他们是在学会计,还是学统计,还是在做生意?数息只是第一步,将外驰的心念收回来,不打妄想,归于宁静的一个方法。待宁静后,就不需再数下去了,如果再数下去,又变成繁忙了。一数二随,心念相依,心念跟着呼吸为随,再慢慢进入第三步,呼吸心念静止,就到达止的境界。此时,鼻孔的呼吸可以暂停,而停的时间长短,又因工夫的深浅而不同。

  假如鼻息能停止到一个小时以上,大概掉到水里淹不死了,遇到烈火也不大容易烧过来,因为这时身体的气与光放射出去,可以到达手臂伸出去的长度范围,而挡住了火的力量。这是一种合乎科学原理的现象,不是什么神秘的事。

  这一章老子首先说明“治人事天”的道理,“治人”就是做人处世;“事天”就是修道。这个天并不是宗教的天,也不是自然科学中物理方面的天,而是哲学上抽象观念的天,代表了道体,是本体的作用。

  在“治人事天”上做到了“深根固柢”,自然可以返老还童,“长生久视”。


  什么是长生久视

  “长生久视”,又是一个大问题,是几千年来讨论纷争,一个解决不了的道家问题。例如“祛病”是道家的工夫,起码少病或无病,绝对健康,“延年”是活得更长久。而道家标榜的“长生不死”,这个不死的观念有问题。死是要死,可以活得长久一点,或者活上千把年也许可能。

  但正统的道家,像老子,很少说“不死”这两个字。老子曾经说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生死的机会相等,两者都是十分之三,是平等的,不生不死也是十分之三的机会,要看各人自己的修养。他并没有提出不死的道理来,他只说可以长生,活得久。但久到什么程度?后来的道家则说可以“与天地同体,日月同寿”。

  世界上很多宗教,许多哲学、科学,也都追求生命的根源,但所有的宗教,哲学与科学,都不敢说现有的生命可以延续不死。所有的宗教,都劝人不怕死,早一点脱离这痛苦的人世,到那个宗教的天堂去;人要在死后,才可以得永生。

  只有中国文化的道家,提出一个口号,不需要经过死亡这个阶段,现有的生命,即可“长生久视”。不管是不是能成为事实,只有中华民族叫的口号有如此大胆,敢说现在自己的生命,自己可以把握,自己的生命可经由自己维持长久。所以叫做“长生不老”之道,或“长生不老”之术。

  而老子的讲法,为“长生久视之道”。要注意“久视”两个字,我们的眼睛是不能久视的,每个人的眼睛也许看了一两秒钟,就要眨两三次,不能久视。真修道的人,眼睛的神光不变不退,就可以久视,乃至可以透视,这时对于维持自己的生命,就有点可能了。

  根据道家的思想学说,比老子更早的黄帝所著的《阴符经》上说:“天性人也,人心机也”,又说:“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姑且以自然科学的物理现象来解说,一个人的心近似发电厂,而要用电时,则必须有插座,而人的眼目则等于是插座。佛家的《楞严经》所说的明心见性,其中提到“见”,由眼睛的“见”,说到理性的“见”,“见”是个实际的东西。人到夜里疲倦想睡,眼睛就先闭上,先要眼睛入睡,脑筋才能入睡,如果眼睛不先入睡,脑筋就无法人睡。人死也是眼光先落地看不见,眼神先散,瞳孔放大在先。

  所谓“长生久视之道”,从来道家的解释“久视”就是内视,等于佛家修行的观想,道家叫做“内照形躯”。所以“长生久视之道”就是精神永远明亮,就是见道。久了以后,因功力到了“深根固柢”,神光返照,内脏活动,甚至血液流动的情形可以看得非常清楚。这时,就会知道什么地方出了毛病,乃至知道毛病的程度,自己克服不了,大约什么时间可以结束,到时候就丢了这个身体走了。

  因此就要知道,在工夫上如何达到“久视”才能长生,能够长生,才能到达“深根固柢”,这个生命就在自己手中控制了。

  至于说为人处世的“深根固柢”,就是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要草率,不要任性,不要冲动,不妨慢半拍,慢一拍,必须要慎重。对一件事情,知道动因,就要考虑后果,就会“深根固柢”,以后才能“长生久视”,永远存在,永远看得见,才能长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8

主题

1772

帖子

773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3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7 20: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烹小鲜的道理安在

  本章等于上经第十章的引申。这一章中,有老子的名言,就是中国政治思想史及政治哲学上一句很重要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发挥起来,可引述的道理及实例很多,简单地说,“小鲜”像是小鱼,或一块小肉之类的。要注意“烹”这个字,什么叫做“烹”?我们都晓得,做中国菜叫“烹调”,文火叫“烹”,大火就叫“炒”。所以炒菜的火叫“武火”,尤其炒牛肉丝、猪肝都要大火,火开得很大,东西一倒下锅,炒两三下,就要把锅提起,离开大火过一些,否则炒得老了不好吃。从前学厨师,膀子的力量是要有工夫的。尤其在大丛林里用很大的锅,一样菜要分装二十几大碗,一倒下锅,炒两下,一只手端起来炒,将整锅菜抛向空中,打一个转再落下,那种本事就是少林寺、武当派的武功都比不上;那真有本事,手法快得很,那是炒。

  所谓“烹”,是文火、细火,慢慢熬炖。像现在人喜欢吃白木耳,我们现在是电器化了,一般电饭锅煮出来的白木耳,是半个钟头熬出来的,不是烹出来的。以前如何烹呢?从很早五更天亮前开始,油灯点上三四根灯草,上面放一小碗四川万县乌山的白木耳,在阴湿的地方炖,一直到天亮油烧干了,白木耳也炖好了,再放进冰糖,吃到嘴里好像没有东西,一溜就下去,咽都不要咽的,与现在的白木耳味道绝对不同。所以这叫“烹小鲜”。很多名菜都是如此烹出来的,甚至用文火烹上一天两天才好。中国老土话说:“请客三天忙,盖房子三年忙,讨个老婆一辈子忙。”精美的菜是要细心烹调的。

  讲到“烹小鲜”的道理,是用文火慢慢地、小心谨慎地炖。“大鲜”就不是这样一回事了,大火烹又是另外一种做法,要猛火煎炸。小火是调理“小鲜”,这个道理就像前面所谓“治人事天,莫若啬”,一点点慢慢地烹出来。为什么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呢?是告诉我们,处理大事要特别小心,要慢一步,不能匆忙大意。青年们前途无量,将来如果做什么大事,不管工商界、学术界,一个大问题到手的时候不能大意,要谨慎小心。但谨慎小心又不要过分,太过分用心,火又太大了,味道就不同了。如果完全不管,则火熄就不成功,所以是。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烹小鲜”的道理。

  其实我们每人各有不同的人生境界,在遭遇任何烦恼问题时,在很困扰的时候,记住老子这一句话,治大问题“如烹小鲜”,冷静地思考,慢慢地清理,不要怕艰难。大部分的人没有这种修养,当问题来时就被烦恼困住,一下就被打倒了。所以,要懂得“如烹小鲜”的道理。


  如何降鬼伏魔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是老子对于政治运用上的名言,但是要怎么烹呢?“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老子》上经说,以道的修养来治理天下国家,就等于儒家所标榜的尧、舜、禹三代的以道治天下。三代不是用政治手段及制度来治天下的,而是着重道德与诚信。能够“以道莅天下”时,鬼都不灵,就是“其鬼不神”的道理。政治道德是至高无上的,做人的道德就是“诚”,这是儒家《中庸》所讲的“诚”。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老子的表达是用不同名词而已。

  什么是“道”呢?清净无为。清净无为何以能治天下呢?这中间产生很多问题,回过来看,上一章已做了一个回答,就是必须要“重积德”。如何才能“重积德”呢?答案是“治人事天,莫若啬”,也就是无为之用——“简化”。所以“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鬼都不灵光了。换言之,“神”归位了,“鬼”就不灵了,没有人可以来捣乱,因为你是清净——空的。比如说,有人想在这房间捣毁东西,但房间内空无一物,没有东西可捣毁。这就是说,碰到一个清净无为就无法捣乱了。在道德上,也就是大公无私。

  我们人为什么怕鬼?因为心中有鬼。现在台湾乡下还有从广东、福建带过来的文化,都是一样的画符念咒。我们大陆当年也有许多这样的人,四川人叫“端公”,长江一代叫“师公”,家里有人生病了,晚上请他来画符念咒,收妖捉怪,方法很多。有一家人被鬼迷住了,请师公去收妖,当时一些少年去看,又害怕又想看,几个人背靠背一起看。其实什么鬼都没有,他们吹牛角,有些人吹海螺,”呜!”那个声音在夜深人静时听来,很是凄惨,很恐怖的。真是小说上写的阴风惨惨,鬼气森森,再加上道士头戴的帽子,上面的铃子叮叮地摇起来,那种气氛,没有鬼都有鬼了。

  曾经有一位很有名的道士,传说法术很高,收了半天妖怪以后,碰到调皮的少年,暗中在他衣服后面缝上一条绳子拖着,等到他作法完毕回家,已深夜三四点钟了。这个道士一个人走路,后面传来沙沙的声音,回头察看没有东西,也没有人。再走几步,响声又出来了,他自己也害怕了,拿出铃子摇,后面越响得厉害,无论用什么法术,既收不了妖,也捉不了鬼。最后,他把宝剑拿出来,一边念咒子,脸都变绿了,然后用剑往后一挥,把自己的袍子割掉一半,才没有声音。回家病了三个月,附近传开来,成为笑谈。后来看古人的笔记,记载的真有此事。

  这是讲到“其鬼不神”的故事,所以,鬼神有没有?有,可是,以精神文明的立场,要记住两句话,同时也是佛家、道家相同的一种精神:“魔由心造,妖自人兴。”什么是魔呢?你自己的心,你自己的思想,就是真正的魔,走火入魔就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妖自人兴”,妖怪都是人把他兴起来的。前几年报纸上讲,乡下的石头是土地公,乡人对石公一拜,香火就旺起来,而且说是很灵。这是“妖由人兴”,都是人玩的把戏,人的唯心作用。所以,“以正道莅天下”,其鬼就不灵了。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不是鬼不灵,是鬼所依靠的神灵——鬼的精神没有了,他所依赖的成自身生命的力量没有了,也就是能作怪的力量没了。

  “非其神不伤人”,注意这一句话,这是讲人位的价值。道家并不迷信,不像一般宗教,他是讲究人位的价值。什么是人位价值?就是心的价值。不但是鬼不灵了,神也不能伤人了。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到达清净道德的境界,就天人合一了。这时鬼神与你同体,而无法相伤。“夫两不相伤,固德交归焉”,鬼也伤不了你,神也伤不了你,当然你也伤不了鬼,你也伤不了神,因为彼此不相害,彼此互谅,彼此互存,同体而共存。这是“道”的道理,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佛家叫做“空”,“空”就是描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的境界,这也就是“道”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5-9 07:13 , Processed in 0.0777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