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315|回复: 7

明徐如翰《中翰岭碑记》

[复制链接]

1291

主题

1765

帖子

76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2
发表于 2023-9-9 21: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徐如翰《中翰岭碑记》

徐如翰像.jpg

徐如翰像

《中翰岭碑记》为明代进士徐如翰所撰写,记录了中翰钟廷英(字华石)独力捐资,在岭南买山地三十亩,工程花时四年,修筑阔约一丈、长约数千丈(一丈三米,一千丈六里)岭道的故事。


钟廷英,丰惠人,官至中书舍人(中翰),为官清正,颇得万历皇帝赞赏,家获四道赐封。钟廷英与表亲徐如翰同朝为官,皆有出尘之志,相约隐居山林。因此钟廷英先行告归之后,在天平山、太平山两山之间结庐。出入经由石阔渡,每见隐潭溪“秋霖暴涨,居民有沉灶之忧。”溪边岭道又为通往丽水、台州大道,“冬寒水冽,僻崖穷谷之妇,挈女携子,往往跣足徒涉,匍匐艰楚。”


钟廷英停骖感叹:真是太苦了!“怵然动援溺想。因捐资募夫,傍山迤陂,别铲一道。峻者夷之,陷者架之,洼 水窄.png 者崇培之。或凿脊洞开,或垒基成梁,广拓坦衢。”又想长途跋涉,中途需要休息,以供路人避雨、歇脚、喝茶,“乃于上流,筑禅刹一邱,匾曰:‘木樨庵’。置产赡僧,以接济大众。泡茗传灯,施与不匮。于是行旅樵牧,日登此岭,感叹讴歌,因名之曰:‘中翰岭’。”


“中翰岭”是出自百姓之口,是行人、樵夫、牧童、乡亲的口碑。里中竺、厉两姓的君子,共同商议记载宣扬中翰公的美善,志德于石。刚好在外为官的徐如翰久游乍归,适逢落成之日,乡亲遂请他作记,徐如翰欣然命笔,以复诸君子之请。他最后说:但愿“之后登斯岭者,永不忘中翰利济之心,斯可矣。”


徐如翰,字伯鹰,祖徐子麟(曾祖徐文彪),管溪徐氏十世孙,是入祀绍兴府的乡贤。祖父在诸孙中独爱徐如翰,说是“吾家千里驹”。十岁,应童子试,郡守富奇之。年十三,补弟子员,登万历丁酉乡荐,辛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晋工部屯田清吏司主事,督治泰昌母后陵。晋本司员外郎,再晋郎中。出为山西布政使,司宁武兵备道右参议,兼按察司佥事。移山西兵备道,适总戎与巡抚不协,徐如翰和解之,疆圉以安。会阁臣方从哲趣杨镐进兵败绩,徐如翰闻报痛甚,草疏劾从哲,以越职言事,罹不测,左光斗救之,削籍归。


熹宗初,起徐如翰为天津兵备道。河间为魏璫桑梓地,璫以一岁九迁邀之,徐如翰峻拒。璫为母建坊,谀者欲列徐如翰名,不可,璫母丧亦不赴吊。璫恚甚,御史梁梦环附璫,劾徐如翰,复削夺,津人遮道泣留。


庄烈登极,起徐如翰为陕西参政,仍兼按察副使,与边帅曹文诏督兵剿流寇,所在杀贼。晋陕西布政使司,分巡关西道左参政,仍兼按察副使。推升巡抚凤阳、庐州、淮安、扬州等处地方,专督剿寇军务,兼理粮饷,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予告归,阶中宪大夫。特恩存问,以礼致仕。加一级,进阶大中大夫、资治少尹。卜居山阴蕺山之麓,与陶石梁、陈元晏诸人,称“稽山八老”。著有《忠孝未扬疏》、《檀燕山诗集》。


起初徐如翰与钟廷英相约一道隐居,结果徐如翰后来隐居到山阴蕺山之麓。因为隐居之约,促成了钟廷英在岭南的惠民举义。


“石阔溪”之名今已不存,只有“石阔村”的地方,或许石阔溪即指是石阔村附近一段溪。旧志无“石阔”,但有“石窟”,疑“石阔”即“石窟”,音同字不同故也。


自明至今,数百年过去,“中翰岭”之名已不为人知,《中翰岭碑记》也不见收录于县志乡史,岂不惜哉!


今阅上虞钟氏宗谱,见此碑记,不觉感叹,遗珠如此,家谱岂可忽视。特录出标点,略作标注,以仅研究乡土文化者参考!



中翰林碑记1.jpg

中翰岭碑记  

徐如翰

虞城南去四十里许,繇(由)(夏)湖、交水、干、妲(今作“达”,注一诸溪而入,有溪石阔(一作,属十注二上山注三乡也。递进而十八、九都,为龙潭、悬岩、炼丹石诸山,环峦叠嵲,瀑布尽泐,涔汇于此,其源较诸溪特长。秋霖暴涨,居民有沉灶之忧。又为括苍(丽水)、赤城(台州)孔道,冬寒水冽,僻崖穷谷之妇,挈女携子,往往跣足徒涉,匍匐艰楚。


中翰钟华石(廷英)公,予中表昆(注四)也。曩与予同宦都门,有泉石之约。及乞假归里,遂结庐于界天(平)、太平两山。出入恒由是渡,每停骖嚱(xīlú,感叹),怵然动援溺想。因捐资募夫,傍山迤陂,别铲一道。峻者夷之,陷者架之,洼者崇培之。或凿脊洞开,或垒基成梁。广拓坦衢,往来杂沓。进足方轨,出可连镳。(注五)于上流,筑禅刹一邱,匾曰:木樨庵。置产赡僧,以(注六)济大众。泡茗传灯,施与不匮。于是行旅樵牧,日登此岭,感叹讴歌,因名之曰:“中翰岭”。


其岭约长数千余丈,亘阔丈许。置买民山两嶐四折,计三十亩。始于丁巳(万历四十四年,1617夏日,成于庚申1620冬日。里中竺、厉诸君子,共思载扬其休(美善),志德于石。不佞久游乍归,适当落成之日,爰为之记,以复诸君子之请。之后登斯岭者,永不忘中翰利济之心,斯可矣。



注解说明:

注一,妲:原作“姐”,疑误刻,据文义改

注二,五:原空缺,查“石窟”属十五都,在刮号内暂作补充

注三,上山:原空缺,查十五都属上山乡,在刮号内暂作补充。

注四,弟:原作“晜”,是“昆”的异体字,据文义改。

注五,乃:原作“仍”,疑误刻,据文义改。

注六,接:原作“按”,疑误刻,据文义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1

主题

1765

帖子

76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2
 楼主| 发表于 2023-9-10 09: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要富,先修路。”钟廷英以一己之力花四年时间为上虞乡村修建道路,放在今天来看,也是乡贤中的杰出事迹。中翰岭不是村道、乡道,是通往外地的国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阔约三米,便于车马、行人交汇,真是一项重大的交通、民生工程,可以载入上虞建筑工程史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1

主题

1765

帖子

76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2
 楼主| 发表于 2023-9-14 07: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阔、隐潭溪3_2.jpg

岭南石阔村


石阔,即石窟。据《上虞地名志》记载:石阔村,处白龙潭口,山势险峻。神话传说,白龙潭中白龙腾出,经此受阻,怒而雷击,石毁成窟,村得名石窟。后因近音及书写方便,演变为石阔。北临隐潭溪。


看图石阔村上边的隐潭溪,古称“石阔溪”。如果抛开神话传说,来看石阔溪与上流、下流有什么不同?从天地卫星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石阔溪的溪道特别开阔,这就是“石阔”的特点。


乡音“阔”与“窟”同音,“阔”是开阔,“窟”是窟窿,所以写作“阔”更为恰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1

主题

1765

帖子

76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2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07: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隐潭溪、隐潭村_2.jpg

岭南隐潭溪


隐潭村,处寨岭之下,石阔之上,溪流经过村前,天然形成一潭,名“隐潭”,溪名“隐潭溪”。隐潭村,今名“阴潭村”。


从前的隐潭溪,只指隐潭村前这一段溪;在石阔村前一段溪流,则称石阔溪。现在流经岭南的整条溪流,统称为隐潭溪。


而石阔溪之名,明代就已成名,但明代以后的《上虞县志》一直失载,真是奇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1

主题

1765

帖子

76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2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6: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阔、隐潭溪3_3.jpg

石阔溪

石阔溪之所以在山坡向下转弯处形成特别阔的溪道,也是千万年溪流瀑涨奔涌而下、冲刷而成的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1

主题

1765

帖子

76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2
 楼主| 发表于 2023-9-15 17: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翰钟华石(廷英)公,予中表昆弟也。曩(昔)与予同宦都门,有泉石之约。及乞假归里,遂结庐于界天(平)、太平两山。”据分析推理,钟廷英应该是隐居在陈溪的天平山与太平山之间。


石阔溪“秋霖暴涨,居民有沉灶之忧。石阔古道,“又为括苍(丽水)、赤城(台州,又指天台,又指京城)孔(大)道。”钟廷英“出入恒由是渡(石阔溪)”,是指钟廷英上京的道路,先是从陈溪往岭南石阔溪过渡的古道走的。


“赤城”,是指京城。据碑记记载,钟廷英在是在休假的时候结庐在两山之间,出外往丽水、京城是经过石阔的。因为休假没有退休,所以需要外出,前往京城,包括别人要往京城,从余姚那边过来,都要走经过岭南的古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1

主题

1765

帖子

76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2
 楼主| 发表于 2023-9-28 21: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2-104_华石公传1_(剪取).jpg


参考钟廷英的传记,提到钟廷英“结庐于太平、覆卮两山,匾曰‘界天庄’”。所以结合徐如翰《中翰岭碑记》,原意应为“遂结庐于界天(庄),(在)太平、(覆卮)两山(间)”,而不是界于天平山、太平山之间之意。


天平山与太平山两山之间,属陈溪。太平山与覆卮山两山之间,则在岭南。


据钟廷英传记记载,钟廷英结庐隐居于界天庄,界天庄建在界天山上,为什么此山名为界天?“以山势嵬峨,可扪天也。”查百度地图,岭南的田家山梯田百级,山势嵬峨,仿佛伸手可扪天也。至今村中尝有钟氏后人居住。


上梁(田家山).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1

主题

1765

帖子

76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2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7 21: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查浙江志书,台州市古称“赤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4-29 09:53 , Processed in 0.08231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