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186|回复: 3

四、钟国凝助庄凤威收复绍兴城(连载八)

[复制链接]

1294

主题

1768

帖子

770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09
发表于 2023-11-24 14: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续上)

四、钟国凝助庄凤威收复绍兴城

1861年12月1日,杭州城沦陷,巡抚王有龄自缢而死,将军瑞昌赴水而死,城中一片火海,满汉官兵家族自焚而死者,不计其数。


仅有五千楚军的左宗棠,临危授命,担任浙江巡抚一职,开启了收复浙江全境的重任。


此时浙江全境糜烂,州县皆破,仅杭州城中,就有太平军二十多万。


左宗棠虽是迅速扩军,亦仅两万人马。如何以少胜多,全盘布局,左宗棠决定从浙西的衢州入手,从高到低,从西向东,先收复金华,再收复杭州,再向绍兴、上虞等地,以高屋建瓴之势,逐步把太平军赶到浙东海边,然后歼灭。


据孙德祖《笠衫钟公传》记载:“方事之殷也,大帅(左宗棠)议自三衢(衢州)建瓴下,尽肃两浙之寇于甬东(舟山、宁波东部)而戮之。明越先省会而定,非本意,以故浙东任事者,大半赏不酬庸。君(钟国凝)特以复王土为快心,虽有劳不见录,亡闷(无抱怨)焉。”


孙德祖,字彦清,原住昌安门外半塘桥。太平军将攻绍兴,孙德祖家首当其冲,全家幸被姻亲钟国凝接到吴融,方才逃过一劫。因屋舍毁于兵燹,乃迁居小皋埠。孙德祖是《绍兴县志》中有传的人物,是绍兴城沦滔与收复的亲历者。


此段文字分两部分,前半部是讲述了左宗棠的部署,后半部讲绍兴城比杭州城先收复,不是左宗棠的本意,“明越先省会而定,非本意。”所以庄凤威率领绍兴百姓收复绍兴城之后,有大半没有得到奖赏和酬劳,“以故浙东任事者,大半赏不酬庸。”


包括吴融钟国凝捐资集民、奋勇搏杀的功劳,也不见记录,好在钟国凝的本意,是抱恢复绍兴故土为心愿,“特以复王土为快心”,所以没有奖赏,也毫无抱怨。


同治二年(1863)三月,绍兴城收复。同治三年3月31日,左宗棠在收复杭州。


绍兴城收复比杭州整整早一年,这不但让绍兴少受太平军的蹂躏,而且也间接加快了杭州城的收复,免除了左宗棠围困杭州楚军的无后顾之忧。


这是一段沉没在民间记录中的历史,是绍兴人民在国破家亡之时,敢于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的精神,这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也应该成为绍兴精神。


绍兴文化不应该是精打细算的“师爷文化”,而应该具有兼善天下的家国情怀。



《会稽钟氏家谱》

下从《笠衫钟公传》中记叙,可见当年克复绍兴的经过:


“咸丰十一年(1861)秋九月,粤寇(太平军)窜绍兴,以月之小除(二十九)日,陷府城。其明年(1862)冬,前山阴令庄君凤威,率师规克,复道上虞,渡桑盆而西。时惟笠衫钟君(国凝),集宗人(钟氏族人),团义民,于所居吴融村,方授械(武器),日训练,以待官军。庄君夙闻君(钟国凝)名,知可倚,就驻师(吴融),因力谋进取。


于是,剧贼伪凌天义、周文佳踞府城,伪来王陆顺得(德)驻箬箦山,而伪主将戴某踞皋埠镇,为犄角,势尤张。


君议先扫戴逆,清官道。同治二年(1863)春正月四日,以偏师尝贼,得小胜,贼负隅未下。六日五鼓,乃以八桨驳船为前锋,全军冒大雾连尾进,誓不返斾(回师)。贼踞大姓何氏宅,以死拒,及日中,相持未决。君简死士(钟国凝挑选敢死之士),排(推倒)何氏祠堂墙,捣其胁(腰肋),贼出不意,惊溃不能支(抵挡),遂爇(放火烧)何氏宅遁(逃跑)。


檀渎娄君,长源君内弟也,先一日战没(死)镇北,求得其骸(遗体),礼葬之。


是役也,郡东北乡义民,拏农船,挺耰yōu,碎土平田农具)锄来会者,亡(无)虑数万众。夹皋埠镇,呼声动天地,陆(顺德)逆自山巅望,见之汹惧,尽以其丑类狂奔,渡钱江西窜。城以东无逆寇,周(文佳)逆势益孤。由是济世官道者,长驱无梗。遂合围,复府城,平萧山。浙东肃清。”


钟国凝在吴融是民兵首领,捐出家产,召集族人、乡民,发放武器,列队训练,让吴融成为庄凤威在收复绍兴过程中得以立足的根据地。


太平军在绍兴城、皋埠镇、箬箦山驻守,成为三角互相依靠的阵营。钟国凝有勇有谋,建议先扫除皋埠镇的阻碍,打通通往绍兴的道路。守皋埠镇的是太平军主将戴某。


收复皋埠之战十分激烈,有誓师不胜不归的勇气,敢打硬仗。前后夹击,中间软肋突破,近身肉搏,取得胜利。


这一场战役的胜利,激励了绍兴百姓的信心,不再是一听“长毛”就害怕,东躲西藏。绍兴东北乡义民奔走相告,大家纷纷撑农船,高举耰锄等农具来会,聚集人群竟达数万人。


汇集在皋埠镇,呼声震动天地。来王陆顺德在箬箦山上遥遥望见,看到民众群情激愤,气势汹汹,不由得惊惧,自知孤山难保,尽集其队伍狂奔,渡钱塘江向西而去。绍兴城以东再无太平军,两犄角已失,绍兴城顿时成为一座孤城,周文佳的守军成为了孤军。


皋埠收复之后,官道畅通无阻。庄凤威与钟国凝的民兵遂对绍兴城进行合围,不久收复府城,再平萧山,而浙东肃清。


(待续)


之前链接:清末绍兴城的沦陷与收复(连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4

主题

1768

帖子

770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0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4 14: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安昌.jpg

(续上)


四、钟国凝助庄凤威收复绍兴城

钟国凝率领民兵收复皋埠打了两仗,一仗是在“同治二年(1863)春正月四日,以偏师尝贼”,是小规模的试探性的接仗,取“得小胜,贼负隅未下”,因为太平军占据有利地形,未能攻克。


参加民兵的人员中,包括檀渎娄氏,在这一日的战斗中,英勇战死,后以礼葬之。原文:“檀渎娄君,长源君内弟(妻弟)也,先一日战没镇北(战死于皋埠镇北),求得其骸(遗体),礼葬之。”


在吴融紧锣密鼓地做了一天的进攻准备,在六日黎明前,用八桨大型的货运船为先锋,每船一边八桨,两边共十六桨,船中乘着持枪勇壮民兵,如此数船之后,其余船队皆冒大雾连尾而进。在出发之前,民兵们斗志高昂,发誓:不获全胜,誓不返师。原文:“六日五鼓(3-5点),乃以八桨驳船为前锋,全军冒大雾连尾进,誓不返斾。”


战斗的激烈,已如前述。绍兴人民保家卫国的英勇,可歌可泣!


钟国凝是怎样一位人?为什么有如此财力与才能?


笠衫钟公传2 卷三86_(压缩).jpg

孙德祖撰《笠衫钟公传》

据孙德祖《笠衫钟公传》记载:“君讳国凝,笠衫其号,息巢公仲子也。生有兼人之力,性聪达技能,尤笃伦常,重气谊。家世业酿,行京师,自幼从息巢公南北道长。道光之季年,公既倦游,一以所业委君。又十年所,公年益高,君亦侍养于家,不复出。


凡可以为君公娱者,先意承志,罔弗周。有兄曰琅仙君,綦谨厚,君事之,敬爱兼至,终其身,无间言。居恒好为乡里排患难,解纷纠,有贫者,济无所吝。


晚岁益精岐黄家言,无亲疏贵贱,谒疾,尤必施治,多奇效。


宗长厚堂公之归自滇也,以次修家庙,辑谱牒,立义塾,倚君若左右手。君又有功于其宗焉。


先是,君尝以供事《宣宗成皇帝实录》,告成,议叙得县丞,为父老不就铨。知君者,皆以抱才不试为君惜。


顾君虽家食,所施及于乡邻、戚族者,未尝不得行其志其大者。与平寇难,于国家亦未尝不有以自效。其出其处,在君固无所加损也。”


钟国凝勇力倍于常人,生性聪明,多达技能,尤笃伦常,孝敬父母,友爱兄长,为人仗义,注重气节。家世业酿,行于京师(是绍兴酒销往京城,成为“京酒”的重要文史记载)。


钟国凝自幼伴随父亲息巢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在风雨磨砺的商道中成长。在道光末年,息巢公年长倦游,把所有酒业托付给钟国凝经营。又过十年,父亲年事益高,钟国凝在家侍养父母,不再远出奔波。


钟国凝居家常好为乡里“排患难,解纷纠,有贫者,济无所吝”。晚年钻研医理,益精于岐黄中医,不分亲疏贵贱,前来求治,尤必施治,且多奇效。


宗长钟念祖(厚堂)自云南归来后,在吴融依次修家庙、辑谱牒、立义塾,倚仗钟国凝协助如左右手。钟国凝是钟氏家族中的功臣。


之前,钟国凝以文才参与编纂清《宣宗成皇帝实录》,书成之后,议叙以功得授县丞一职,为父亲年老不就任。了解钟国凝之才能的,皆以抱才不试为他可惜。


回顾钟国凝生平,虽是家食而未出仕,但其所施泽及于乡邻、戚族者,未尝不是已行其志向了。再说其大者,参与平定绍兴寇难,这对于国家也未尝不是亲身效力呢!其出其处,于国于家,在钟国凝看来,已尽其责,了无遗憾,“固无所加损也”。


钟国凝是一位应该载入《绍兴县志》的人物,也是一位应该载入《绍兴酒业志》的人物,绍兴“京酒”在清代畅销的历史,与吴融钟氏有密切关系。


尤其值得大书一笔的是,钟国凝对邻居守节的族庶祖母邵氏、族母骆氏的照顾关爱,体现了“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中国传统文化寡精神。


据《笠衫钟公传》记载:“君族庶祖母邵、族母骆,两世贞苦节实。与君比屋居,君敬而礼之,时其乏而赒恤之,数十年如一日。骆之殁,翼得君割爱子以延其先祀,遂以寿康兼奉其祧。虽甚盛德,未足以尽君,抑亦常人之所难也。”


钟国凝不但赒恤、照顾两位老人的日常生活,数十年如一日。而且了却族母骆氏无子的心结,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她,兼祧两家香火,这在古代是十分尽孝的行为。


钟国凝不以自己的富足,看不起同族的贫苦人,而是平等相待,悉心关怀,尽量帮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像钟国凝这样的人,才是值得宣传、学习的乡贤!


钟国凝卒于光绪十八年春正十有九日,年六十有七岁,累赠荣禄大夫。孙六人。


孙德祖在太平军攻城前得到钟国凝的帮助,“我兄嫂及诸子姓,胥庇赖焉”,孙氏全家皆钟国凝受父之命,亲自具舟来接至吴融。钟国凝还有两位同父异母的妹妹,钟国凝亦一视同仁,皆接到吴融避难,进行妥善安置生活。其详情,据孙德祖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季春所作传文记载:


“孙德祖曰:不肖生十龄(岁),而先大夫为聘于钟君(国凝)女弟(妹)也。由是君之城,道昌安门,常过我。我先大夫为具餐,则必命不肖行酒炙,君固已弟蓄之。比室人来归,为言奁具珍饰精好者,往往出君手。君惟甚爱其妹,亦多材多艺之一节矣。


辛酉(咸丰十一年,1861)之难,不肖方居先大夫忧,有太夫人在堂,而家负郭。寇至,必先被其毒,无幸免。君实以息巢公命,亲具舟来迎,扫别院以居之。所以营护之者,益无乎不至,我兄嫂及诸子姓,胥庇赖焉。君之于我,(岂)寻常婚姻之故云尔哉!


然君妹,犹有庶出者二,君之接之,未尝不有恩。则孝友殆天性也。


不腆(tiǎn,美)之文,所以传君者,曾不足以言酬报。卒亦不敢徇私爱,而有溢美之词。传也者,以传信也。公言之,而君固有其可传者也。”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4

主题

1768

帖子

770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09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0 16: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乡.JPG

五、庄凤威收复绍兴的诗史

绍兴百姓的力量的一旦爆发出来,并不比湘军软弱,民众的力量在于团结,也需要有爱国忠勇的带头人。


庄凤威在绍兴城沦陷之后,会稽、山阴县衙皆被太平军占领,与百姓一起流亡出城,成为了有名无实的前山阴令。收复绍兴城也不是庄凤威的本职,而且也不在左宗棠收复杭州之前的计划之内。一来因为左宗棠兵力、财力有限,围困杭州兵力尝且不足,自然难以分兵。二来也对浙江文官能收复绍兴不抱有希望。


庄凤威愿以身捐国,坚决收复绍兴城,一腔热血感动了左宗棠,同意庄凤威自己组建民兵,自筹经费,去拼搏一下。


关于庄凤威收复绍兴城的史料,几乎没有。在网络上,现在可以找到有一份清徐文瀚致庄凤威诗稿的拍卖文物,光绪六年题为《曜(yào,耀)采公祖大人去思颂并统师平贼纪事》,一通二纸,裱成一幅。诗字俱佳,并盖有“臣文瀚印”、“东海”、“菱舫文瀚”、“瀚”、“穆香”、“惜分阴”朱印十余枚。


徐文瀚在庄凤威任山阴县令时,因军情紧急,得知徐文瀚之贤,请其帮办乡练。


等到庄凤威从上海回来,准备组兵收复绍兴城时,徐文瀚与孙庆咸(咸丰壬子恩科会元)、谢葆临、许佑庆等人,都来帮助庄凤威,出面筹济军饷。


徐文瀚与庄凤威晨夕共事,对庄凤威了解最深。庄凤威办民兵是出于“血诚剿贼”,其平日为人“于刚方之中,独具慈爱,纯以天真用事,并受德者不使知。则其沦浃人心也,妇孺口碑,秀良歌颂。”


在廖宗元从湖州移守绍兴知府时,庄凤威与廖宗元同心协力,同志防御。庄凤威向廖宗元推荐廖宗元徐文瀚是一位人才,值得重用。并嘱咐徐文瀚平日注意搜罗人材,称人材是救国治世的良药。


当时左宗棠在收复杭州,另一支部队驻扎在宁波,还有人献策以守姚江为防线,则是主动放弃绍兴,任凭太平军蹂躏。这是以邻为壑,任其玉石俱焚。庄凤威涕泣陈言大义,才得以统兵进剿绍兴。


因协助收复的西兵炮膛炸裂,太平军杀出城外,西兵阵脚大乱,渡曹娥江而去。唯庄凤威以孤军屯兵吴融,扼立不动。西兵感动、惭愧,又回师协剿。西兵军纪不正,庄凤威与其订约,军中所需由庄凤威供应,不能纵兵扰民,西兵答应。


所谓西兵,其实就西方雇佣军,首领是洋人,所招士兵也是中国人。


庄凤威统率的民兵名“劲义营”,旗帜翩翩,绍兴百姓欢呼道:“庄公来,重见天日矣!”


今录出五首律诗、自注及跋文,以供大家回顾那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曜采公祖大人去思颂并统师平贼纪事.jpg

曜采公祖大人去思颂并统师平贼纪事


万人夹道飞鸣驺,镜水争迎郭细候。(公于同治庚申冬,接臧可园公祖后任,时事方棘。)


到此阳春真有脚,悬来明月朗当头。


琴调茇舍宜随鹤,刀试花封亦戏牛。


极目毗陵何处所,卧龙风景卧龙留。(山阴署傍卧龙山。)


浙西烽火日心惊,幸有慈君约束明。


案牍横纵迎刃解,羽书旁午运筹精。(时举行团练保甲,日仄不遑。)


政成季路三蒲善,官过钱塘一叶清。


除却恤刑兼慎赋,更凭御侮答苍生。(时王都堂替办团练,幕内不得人,公深忧之。)


鸟入青云倦莫还,(古今忠义,皆歇手不得。)一方长剑倚如山。


露书盾鼻神何骏,星 衣厌2.jpg  (厌)旄头夜独鳏。


儒将岂真诗退贼,潢池究异策平蛮。


奈何剿抚开全局,筹饷添兵请屡悭。(此实事也,尸之者谁,可胜浩叹。)



借寇鸿名绝胜常,虚怀犹许谒琴堂。


辁材何幸搜珊纲,(时瀚晨夕过从,请重兵屯固陵,与会垣作率然之势,不必守枫桥,贼决不敢深入也。公拊掌称善。)


远志都教备药囊。(廖太尊自湖州移守,与公同志堵御,公以余名荐,且嘱搜罗人才。)


热血公宜无洒地,(“一腔热血,竟洒何地。”明于少保语。公平才甚大,惜掣肘万分。)


清言辈合死排墙。(晋王衍清谈废务,被石勒排墙杀之。时筹防局诸公,日以叶子为戏,但置一簿,曰“红旗捷报”。辛酉九月二十八日,贼在柯桥夜膳,不知也。次日城陷,团练大臣(王履谦)遁,兵勇四散。真棘门灞上(军营纪律松驰)矣。


刀环炯炯臣心在,多事黄花别泪将。


咸丰辛酉十一年嘉平望日穆芗(香)徐文瀚作于东乡二峰山馆



秦庭效哭整军回,(同治元年壬戌冬,西兵慕义统大队助公进剿。)


天日重教越地开。


劲义旌旗功反手,(公所统带名“劲义营”,旗帜翩翩,万姓欢呼曰:“庄公来,重见天日矣!”)


临戎墨经泪盈腮。(同治癸亥正月十日,公闻太夫人讳。)


鸿沟画守非全计,(壬戌十二月,进兵扎芙蓉(即“吴融”)。有同寅致书,以画姚江而守为得计。公笑而不答。)


虎穴亲探是将才。(十二月初八日,剿斗门贼卞。十五日,进屯三江场。廿八,进屯阳嘉龙,西人头目来会。次日移屯赏祊。明年元旦,大兵薄西门。初二日,开大仗,毙贼无算。时瀚替饷行间。)


原野荷戈身许国,(公闻讣,有“荷戈原野,自绝于天”等语,同志皆流涕。)


成功万户乐春台。(同治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收平贼功。有志竟成,宜我乡尸祝馨香也。)


同治二年癸亥二月四日穆芗作于东浦兵米局庆更生云



余不工吟,而总计生平关系事,每缀一诗曰:“苹余吟草”。光绪乙亥(1875)冬,与鲍寅初内翰存晓、朱厚川司马麟泰、单少帆舍人文楷会宴后墅,言及辛酉(1861)贼窜事,出是诗前四律。


鲍同年谓:“四诗足肖曜翁苦心雄略,但后肃清之功,尤不可没。”


余复检示后一诗,朱、单两同年曰:“纤悉皆符公论,但公见过此诗否?”


余曰:“人心所不言而同然者,言之则赘且谀,故秘之。惟公权山阴篆,正贼耗紧急,访余帮办乡练。及回师进剿,贼氛满地。余与孙珊丽农部庆咸(咸丰二年“壬子恩科”会元)、谢辰斋孝廉葆临、许吉庭大尹佑庆辈,皆因公来,出而筹济军饷。


晨夕相共,知公追深。公办血诚剿贼,其平日于刚方之中,独具慈爱,纯以天真用事,并受德者不使知。则其沦浃人心也,妇孺口碑,秀良歌颂。公所不及闻知亦多矣,何独是诗。


况当日大军屯甬上,有人献画守姚江之议,则固以我乡为壑。玉石凛凛,公涕泣陈诣,统兵进剿。及西兵失利,渡江而去。


公以孤军屯芙蓉(吴融),扼立不动。西兵感愧,乃回师协剿。此中机括,间不容发。起死人而肉骨之,非大知(智)仁勇,乌能如是。岂能慨其万一耶!


诸同年曰:“虽然,我等忆芙蓉(吴融)之险,心犹怦怦。公精忠勇略,卒收成功,则此言皆我邑公论,足称诗史。宜邮寄以志永思云。”


光绪元年(1875)乙亥十二月二十日灯下穆芗谨跋


光绪六年(1880)岁次庚辰七月七日山阴徐文瀚录于蠡城藤花吟馆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4

主题

1768

帖子

770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09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 21: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绍兴_(压缩).jpg


(续上)


尾 声


庄凤威邀集绍兴仁人义士,组建民兵,志在“天日重教越地开”。终于在同治二年(1863)正月二十六日,收复绍兴城。“成功万户乐春台”,绍兴城中千家万户百姓庆欣重生,高声欢呼!


据记载,庄凤威没有参加最后的复城决战,因为在一个月前,同治癸亥(1863)正月十日,忽然收到母亲病亡的消息,“临戎墨经泪盈腮”,庄凤威是孝子,顿时泪如雨下,流湿信纸。


此时距收复绍兴只差半个月时间,无数奔波操劳的心血,就等收复绍兴城的这一天。“原野荷戈身许国”,是留?是归?忠孝难以两全,庄凤威悲痛地喊出:“荷戈原野,自绝于天”等语,同志皆为流涕。


好在胜负已成定局,收复只待时日。庄凤威决定赶赴阳湖(武进)老家尽孝,料理母亲后事,并把职权委托给陈柏堂、许吉庭两人,由陈柏堂、许吉庭全权负责统领收复事宜。


收复绍兴城,百姓额手相庆。按功论赏,庄凤威不在,陈柏堂、许吉庭有主持之功,本应奖励,结果却被左宗棠抓起来了。


世事难料,因功得祸,这是怎么回事?


好在网络时代,资料涌现。据金武祥为陈柏堂、许吉庭所作的三首《庄明府耀采凤威政绩诗》中,即可知其冤案的来龙去脉了。


金武祥,原名则仁,字溎生,号粟香,又号菽香,别署一厈山人、水月主人等,清江阴人。是一位著述家、刻书家、诗人,著有《粟香随笔》一笔至五笔四十卷,收诗一千余首。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即出自其笔下。金武祥一生经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民国六朝,享年八十四岁。


《庄明府耀采凤威政绩诗》,“明府”指县令。“凤威”,原作“厚威”,疑因繁体“鳳”手写误识为“厚”,“凤威”是耀采公之名,故径改。


陈、许二人冤案起于雇佣西兵,绍兴城收复之后,西人要求支付十万金费用,这其中包括兵饷、饮食、器具等费用,这是庄凤威与西人事先约定好的。因为西兵纪律不严,喜欢抢掠百姓财物。庄凤威两害相权取其轻,宁可多花费一些银子,以免乱兵对百姓的侵害。提出西兵所缺,具为供应,但有一条,就是要约束军纪,不能再抢百姓。西兵首领答应,确实也做到了。


但是,有人暗中向左宗棠诬告说:“陈柏堂、许吉庭给西兵十万金,说是给西兵提供各种军需的费用,其实是与西人串通,想要互相私下分利。”


左宗棠一听有道理,不明所以,就把陈柏堂、许吉庭等人都抓起来,进行审问。


真是世事难办,好人难做。小人暗地中伤,令人防不胜防。


金武祥记录的原文是:“明府(庄凤威)之供具夷人也,檄陈、许诸君董其事,及城破,夷人索赂十万金。有阴诬于大帅(左宗棠)前者,谓供具诸人,实嗾(sǒu,教唆)之,而思阴分其利。遂逮陈、许诸君等。及治丧还,为力陈于大帅,始得免。”


等到庄凤威为母亲治丧回来,收复绍兴城的有功之人都成了罪犯,关押牢中在受苦,花了一年多日夜操劳的心血,没有奖赏,还有家破人亡之灾。


清朝绍兴末年风气败坏,人心涣散,互相猜忌,暗中陷害,一至于此,难怪会稽山的神也无法保佑,断首示众,在劫难逃。


庄凤威一听功臣被害,关在牢中,不由得大吃一惊!连忙赶到杭州,向左宗棠说明此事的前因后果。左宗棠这才释然了解真相,把众人都放了出来。


但因绍兴城的收复全是庄凤威组织的民间力量,且出乎左宗棠的军事规划,功劳太大,请赏有限,所以有一大半人没有得到记功奖赏,包括吴融的钟国凝,舍家纾难,也未在此历史性的大事中记录一功,更无论奖赏。


经历风险,事后陈柏堂、许吉庭找到金武祥,叙述其事,感慨不已。知金武祥善诗,请他记录山阴县令庄凤威的在绍兴的政绩。


金武祥叙律诗所作缘由云:“庄(凤威)令山阴有惠政,山阴城陷,至癸亥(1863)克复,庄尤有功。陈(柏堂)、许(吉庭)两君被蜚语中伤,庄为剖白得免,两君为纪其政绩征诗。”


庄明府耀采凤威政绩诗,为陈柏堂孝廉、许吉庭司马作三首


 其一


岩城恢复绩原奇,惠政尤留去后思。


拔薤(xiè,铲除豪强)威名从此振,徙薪远虑有谁知


枕戈敢忘疮痍苦,免胄重瞻父母慈。


虎口余生酬守志,也缘公德荫琼枝


①以与豪右不合,及筹战守事宜,又多掣肘,城遂陷。


② 长子陷贼中,其聘妻黄氏,予妻弟也,闻信矢志自守。后复从贼中逸出,人以为守志之报云。


 其二 


太息沧桑劫未穷,孤城未竟合围功


已看弃甲诸军溃,犹领团丁一队雄


草野同心甘赴敌,花门剺面愿从戎。


若非慷慨输忠勇,安见群夷拜令公


③ 官军会英、法二国兵攻绍郡,旋因攻城炮裂,贼遂从城内冲出,诸军皆溃。


④明府领乡团数百人,屡破乡镇贼卡。及诸军渍,明府独未退,多设疑兵,以待援,贼不敢下乡肆掠,邑民尤颂功德。


⑤夷卒在乡淫掳无忌,遂兴夷酋约,凡有所需,悉与供办,无得纵一卒入村舍,夷人感动如约。


其三 


噩耗传来泪暗吞,越王台畔共攀辕


哀音已废莪蒿读,直道还明薏苡冤


自昔棠圻贻惠泽,于今黍谷转春温。


他年德政碑重纪,白叟黄童尽感恩。


⑥城克复前十余日,忽丁太夫人忧,痛哭星奔,士民遮道攀留,不可得。


⑦ 明府之供具夷人也,檄陈、许诸君董其事,及城破,夷人索赂十万金。有阴诬于大帅前者,谓供具诸人实嗾之而思阴分其利,遂逮陈、许诸君等。及治丧还,为力陈于大帅,始得免。


探索历史,感慨万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反躬自省,明天一定更美好!


(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5-4 12:13 , Processed in 0.0672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