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160|回复: 0

二、清汤若望在新历法中排错了节气

[复制链接]

1298

主题

1772

帖子

773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33
发表于 2024-1-20 22: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清汤若望在新历法中排错了节气

杨光先所作的《摘谬十论》,深深地刺痛了西教徒之心,所以欲除之而后快。


本来想《摘谬十论》文字不是很多,二三篇文字就可以整理完毕,想不到第一谬展开之后,竟是洋洋一大篇。由此可见,《摘谬十论》是浓缩的精华,化开便成为滚滚流淌的历史河流。



下面再看杨光先对汤若望《西洋新法》指出的第二谬:


二谬,一月有三节气之新


“按历法每月一节气,一中气,此定法也,亦定理也。


顺治三年十一月大,癸卯。初一日癸卯,卯初一刻大雪,十一月节。十五日丁巳,亥正初刻冬至,十一月节。三十日壬申,未初一刻小寒,十二月节。此是一月之内有两月之节气矣。自开天辟地至今,未闻有此法也。”


二十四节气图.jpg

十二月配二十四节气

“中气”,即气至、气已符合(中)的意思。十二个月再一分为二,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个月的两个节气中,一个是中气,一个是节气,中气是这个月的中标节气,另一个节气是从属节气。


中标节气的中气,都处在月令的标准线上,如冬至在正北,春分在正东,夏至在正南,秋分在正西,这就是四季四正的中气。


制定历法,十分重视四正的时间点定位,四正确定了,其余就可以推算了。而要四正之中,冬至的中气验证很重要,数一定要与气符合,律管中的葭灰“噗”的一声冲出竹管,才算是中气至矣。如果推算的冬至确定是这一日、这一时、这一刻、这一分,那就是符合节气。所以后来成为“合若符节”的成语。


如果按图索骥,中气有两种方法查算,一种是从冬至开始,每月一中气、一节气,逢奇数为中气,逢偶数为节气。一年二十四节气,即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为中气。


另一种可以理解为,每月二个节气,月初称节令,月中称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令,雨水为正月中气。从立春开始排起,依此类推。


一种是从冬至开始排,一种是从立春开始排,始点不一样,方法不一样,结果一样。


以二十四节气配月份,是在汉武帝时巴郡落下闳(hóng)创制的。


据司马迁《史记·历书》记载:“至今上(汉武帝)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而巴落下闳运算转历,然后日辰之度与夏正(夏历正月初一)同。乃改元(太初),更官号,封泰山。”


汉武帝元封年间(西元前110-前104年),始改革历法,征聘天文学家,经同乡、太常令谯隆和太史令司马迁推荐,被汉武帝征召入京,与在职天文学家唐都、邓平一起研制历法。


经过天文观测与历法推算,制定出了有名的《太初历》,以汉武帝改元太初年号名命。


太初历仍沿用传统的十九年七闰的置闰法,但取29+43/81日为一朔望月,由于分母为81,所以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法”。



太初历在很多方面进行了优化,是对“颛顼历”的改进和提升。


中国历书上有“古六历”的说法,所谓古六历,是指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


夏历以春一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寅之月。商历以冬十二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丑之月。周历以冬十一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子之月。秦历(颛顼历)以冬十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亥之月。这便是夏历建寅、商历建丑、周历建子、秦历建亥说法的由来。


颛顼(zhuān xū),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号为高阳氏,尧之三代祖,舜之七代祖,继黄帝后主持国政,列为五帝之一。


据司马迁著的《史记•历书》记载:“颛顼受之,乃命南正(天官)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地官)黎司地,以属民。”


颛顼接位之后,重新命天官“南正”重氏负责测量日晷、修正历法,以与天气精神相符合。命地官“火正”黎氏负责土地农业,把历法节气应用到播种生产之中。


由此可知,颛顼接位制定的《颛顼历》,是对《黄帝历》继承与改进,这后夏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秦历,其实都属于颛顼历,历法系统没有改变,只不过把过年月份改动了一而已。


颛顼历,又称“四分历”,以365+1/4日为回归年长度,29+499/950日为朔望月长度,十九年七闰。


汉初的历法,仍是沿用秦代的颛顼历。因为年久岁差积增,势必需要重新加以修订,以及关于汉正到底以哪一月为正月问题?


从夏、商、周至秦、汉,五代居然有四种正月,到底哪一种最为恰当?


据《论语》记载,颜回向孔子请教,怎样治国制定政策?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孔子首先提出了历法以夏历为最恰当,应该行“夏时”,也就是正月应该定在一月,过年应该是正月初一。交通工具的车辆,商朝制作的式样好,服装帽子则是周朝的美观,音乐则是虞舜的《韶》舞,最为美妙!“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并且要放弃靡邪郑声,远离奸佞之人。郑声让人淫荡,佞人诱人堕落。


因此,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决定重新启用夏正,并以正月初一改元为“太初元年”,开启了汉历的新时代。


太初历对颛顼历的改进之处,主要是把二十四节气与十二个月进行了完美配合,确定“无中气之月为闰月”,凡阴历月中没有遇到中气的,其后应补一闰月。这种方法显然要比以前的年终置闰法更为合理。


落下闳是民间自设天文台观察天象第一人,他提出浑天说,造制浑天仪,是一位从四川阆中自学成才的民科,他创新中国古代“宇宙起源”学说;发明“通其率”,影响中国天文数学2000年。


“通其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分数近似算法,主要用于计算实数甲与乙之间的渐近分数系列。这种算法在汉代的《三统历》中,用于计算五星运动的周期。


由此可知,天上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大行星运行周期,中国早在汉代就已经计算出来了。


以上回顾了中国历法中关于“中气”的历史故事,就可以知道天气与历算的“中”不中是关系重大。否则就是历法与天气不相应,不符合,有差错,是错误的历法。


然后汤若望学中国历法不精,简单的置闰就出现了错误,在顺治三年十一月大,一个月中竟出现了三个节气,结果闹了笑话。


顺治三年十一月大,大月三十日,汤若望为十一月配的气节是:初一日为大雪,十五日为冬至,三十日为小寒。一个月三个节气,显然是错了。小寒应为十二月节,配到十一月中,变成一个月中有两个月的节气,乱了套了。


所以杨光先讽刺汤基望说:“此是一月之内有两月之节气矣。自开天辟地至今,未闻有此法也。”


这一条上奏上去,对年幼的康熙大概也应该也有所触动吧!因为这是连小孩子都知道的错误,虽然康熙也是小孩子,但比别的小孩聪明多了,所以康熙也知道汤若望太爷爷有点扯蛋了!


这分明就暴露了汤若望的学艺不精。


当然,这样乱配节气也不是什么“西洋新法”,因为西方历法到现在都没配一个节气上去。


所以汤若望在康熙三年的历案中倒台,这也是压倒骆驼的一根稻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5-9 11:16 , Processed in 0.06028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