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171|回复: 1

七、清汤若望删除“紫气”的谬误

[复制链接]

1291

主题

1765

帖子

768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88
发表于 2024-1-28 18: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清汤若望删除“紫气”的谬误

中国的天文发展史,与时代兴衰相关联,到了国家衰落的时候,天文学也随之衰落,天文人才流落四方,天文知识也随之流散四方,一变而成为民间占卜、星相、看风水的堪舆之术,在民间得以保存、流传。


元宋鲁珍在《类编通书大全序》中说:“唐虞三代之时,有羲和(唐尧天官)掌阴阳四时之序,太史占丰凶、旱溢之年。于斯时也,运泰时序,世质人淳。


迨汉以来,圣人不作。学之者,既不辨真伪。传之者,而不探幽赜。是以异说纷纭,惑世诬人,淆乱圣教。且夫阴阳者,五行之纲领。五行者,阴阳之条目。四时吉凶,天地惨舒,皆由阴阳愆期,五行弗序,晦朔无纪而然矣。”


所以之后天文学中的“七政四余”,是在汉武帝安定天下,制定太初历之后,自晋至唐,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


宋鲁珍说:“及晋,郭景纯作《元经》八十一篇,论星辰上合于照临,评阴阳而司于动静。破俗说之纷纭,质圣贤之要旨。


至唐,袁(天罡)、李(淳风)、杨(益,字筠松)、曾(文迪)、刘(焯)、范诸君子出,是皆祖述其言,而各有所著。”


从汉代到元朝,民间的天文阴阳占卜、预测之书,得到了蓬勃发展,中国古代民间对天文学的探索爱好,竟有如此之盛。


宋鲁珍说:“近世以来,阴阳之书,何啻数百家。”好处是多,坏处也是多,多了使人眼花缭乱,不知道真假?“使人无所措目”。


因此,许多人把阴阳书捧之如宝,但照着书上写的推算,结果不准确,不应验。“是以休咎不明,岁月弗克。吉者未必用,用者未必吉。若是者,吾见之屡矣。”


所以古代把天文书让“秘书监”管理,属于“秘书”,一旦外传,伪造的很多,不但真假难辨,而且借以妖言惑众,造成社会不安。


如明代天主教徒徐光启在主修《崇祯历书》时,把钦天监中天文秘书偷盗出来,送给了天主教主利玛窦,带回了西方。


如假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授的《几何原本》,就是元、明国家天文台用来培训天文学员的教材之一。


利玛窦死后,汤若望接替,从明廷遗臣进入清廷中枢,被顺治皇帝尊为上宾,主修大清历书。


布衣杨光先指出汤若望第七条谬误是:删除“紫气”之谬。


地球与月球交点图1_四余.jpg


中国古天文从“四正”(东、南、西、北)发展出“四余”(紫气、月孛、罗㬋、计都),是天文学的一大进步,使天文学显得更加严密。


紫气,是东方木星的余气,相当于木星的活动范围,并不可见。木主仁,故紫气出现称“德星”现,为吉星,约二十八年运行一周天。


月孛,是水星的余气,以彗星的形状出现。“月”,是太阴之精;“孛”,是孛然而发,故称“月孛”。据《公羊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冬,有星孛于大辰。孛者何?彗星也。”


罗㬋,是火星的余气。“罗”,指转一圈;“㬋”,是月首尾相交;“罗㬋”,就是月转一圈首尾相交,且与地球黄道相交。黄道与白(月)道在北方相交的点,名为罗㬋。此点恰是日食、月食发生的交点,所以罗㬋多主凶祸。根据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规律,其运行一周天约为十八年。


罗㬋与计都,都是推算日食、月食的定位点。


计都,是土星的余气,“计”,算的意思;“都”,聚集之意;“计都”,就是推算月道与黄道的交聚点。黄道与白道在南方交会点,名为计都。


计都与罗㬋一南一北相对,将整个天球划分为两半,也是日食、月食发生的交点,与罗㬋相对运行,也是一颗凶星,多主灾祸。


汤若望在《西洋新法》中删除了“紫气”,理由是古代没有“四余”,四余是隋唐开始才有的天文名词,而且天上的紫气望不见,属于虚妄,应该删除。


杨光先反对说:古代确实没有四余,汤若望也说四余自隋、唐始才有。“四余者,紫气、月孛、罗㬋、计都也。”如真因为看不见认为是无的,则四余应当全部“尽削”。


如果以隋、唐、宋代历书中就已记录为有,则四余应当全部保存。何故只保存罗㬋、计都、月孛三余,而独删一紫气呢?如果认为紫气看不见为无体,那么罗㬋、计都、月孛都看不见,何尝有体耶?


杨光先接着说:汤若望尝说:“月孛是一片白气,在月之上。”如果真有白气在月上,则月孛一日同时与月行十三度,二日四时过一宫,何故九月始过一宫耶?况月上之白气有谁见耶?


其实汤若望德国人,德国没有天文历法,汤若望是到中国才学的中文和中国历法,所以对于“月孛”的理解,也是望文生义,认为是月亮上的一片白气。其实是北方水星余气发出的彗星(扫帚星)。



七谬:删除紫气之新


“古无四余,汤若望亦云四余自隋唐始有。四余者,紫气、月孛、罗㬋、计都也。如真见其为无,则四余应当尽削。


若以隋、唐、宋历之为有,则四余应当尽存。何故存罗、计、月孛,而独删一紫气?苟以紫气为无体,则罗、计、月孛,曷尝有体耶?


若望之言曰:‘月孛是一片白气,在月之上。’如果有白气在月上,则月孛一日同月行十三度,二日四时过一宫,何故九月始过一宫耶?况月上之白气有谁见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1

主题

1765

帖子

768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88
 楼主| 发表于 2024-1-29 09: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衙西陈氏宗谱》记载的《汉颖川文范公传》:


公讳实,字仲弓。汉桓帝(132-168)时,为太丘长,平心率物。民曰:“宁为刑罚所加,无为陈君所短。”既退居,有争讼,辄求判正。


常诣荀季和,无仆,令子元方将车,季方持仗,孙长文尚少,抱车中。既至,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迭侍左右。季和孙彧尚少,坐膝前。


时太史奏:“德星见,五百里有贤人聚。”“颍川四长”,公与荀季和其二也。


尝有盗入室,伏于梁。公见之,训其子孙:“毋染于习,不尔将为不善人,梁上君子是也。”盗惊坠,力诲而与之金,遂徙行为善。


途人认其驾车之马为己马,公下车与之。明日,人送马伏罪。公曰:“误也,何罪。”重德高名,倾于天下。


卒,谥文范先生。海内赴吊者三万余人,皆名士也。


宋眉山苏轼撰


现在的陈氏家族大都奉陈实为始祖,且多以“德星”名宗祠,其来由皆是“德星现”的传说故事。


如果陈氏家谱所收录属实,那“紫气”“德星”一说,在汉代就已流传,比隋唐要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4-27 20:52 , Processed in 0.0610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