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98|回复: 0

明徐光启在中秘书偷盗《几何原本》

[复制链接]

1291

主题

1765

帖子

76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2
发表于 2024-2-23 07: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增补徐光启年谱(封面)1.jpg

明徐光启在中秘书偷盗《几何原本》

明代徐光启身上的有许多光环,西方给徐光启的封号是“天主教三柱石”之首。“三柱石”是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三位进士,是明朝的高级官员,结果被利玛窦训练成死心塌地的信徒,成为“第一代教会三柱石”,对西教渗透中国的功劳有多大,反过来说,就对中国的破坏有多大。


尤其是徐光启在万历年间选为庶吉士,读中秘书于翰林馆期间,成为偷盗中秘书古籍,出卖国家利益的罪人,是西方伪史、西方伪科学的制造者。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科学倡明、书籍众多的国家,历朝都有国家图书馆,如老子是周朝的藏书史,元代管国家图书的称秘书监,国家天文台(钦天监)隶属于秘书监,历代的天文数学、测量学、天文学员培训教材都收藏在秘书监。


明初承元制,太祖洪武三年(1370),设秘书监,掌内府书籍,设秘书令一人,秘书丞、秘书直长各二人。


洪武十三年(1380)六月,因翰林院文渊阁已成为主要典籍收藏馆,并设有“翰林院典籍”一职,即等同于“秘书监令”。因此吏部奏请太祖朱元璋:“其秘书监令、丞,诚为虚设,宜罢。”朱元璋“从吏部之请,罢之,而以其职归之翰林院典籍”。由此明废“秘书令”而称“翰林院典籍”。


亦由此可知,利玛窦利用天主教组织的关系网,处心积虑地要让徐光启成为庶吉士,进入“中秘书”翰林馆读书的目的。


中秘书,即宫廷藏书处。西方传教士垂涎已久的中国科技、天文、数学、农学等等秘籍应有尽有。


初步了解了明朝的国家藏书机制,我们再来看详细记录徐光启一言一行的《增补徐光启年谱》,就可以知道徐光启在中秘书读书三年中做了哪些事情。


万历三十三年(1605),徐光启四十四岁。“此顷,读中秘书于翰林馆。”这是重点。“在馆所撰部分课艺”,略过不提。


万历三十四年(1606),徐光启四十五岁。“此顷,在翰林馆,愈留心经世致用之学。‘尝学声律,工楷隶,及是,悉弃去,(专志)习天文、兵法、(农事)、屯、盐、水利诸策,旁及工艺、数学,务可施用于世者。’”


这里又是重点,徐光启原本是一个乡村教师,家境不裕,读书不多。平时练习书法,工楷隶,既是科举基本功,也是混饭的手艺。也尝学一些娱乐的声律。虽然简单的“尝学声律,工楷隶”七个字,描绘了徐光启个性爱好的形象。


徐光启进入中国藏书的海洋,就开始有选择性地读书了,“专志习天文、兵法、农事、屯、盐、水利诸策,旁及工艺、数学,务可施用于世者。”所有这些科学知识与工艺技术,都是西方所没有的,都需要徐光启从中窃取,送利玛窦带回西方,去开启西方的科学启蒙和文艺复兴。


这一段如饥似渴读书的记载,好像露出了徐光启的马脚。徐光启在《刻〈几何原本〉序》中说,秦朝以前的天文、数学书籍,全部被秦始皇烧掉了,“毕丧于祖龙之焰”。怎么在中秘书“专志习天文”及“数学”呢?


徐光启人到中年,四十五岁,在古代应该是人到老年了,怎么忽然性情大变,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比少年的求知欲都还旺盛,入了教就是不一样。


徐光启像.jpg

徐光启像

这年春天,徐光启把父亲、家眷接到了北京。夏天无事,从秋天开始,徐光启就迫不及待地把从中秘书偷出《几何原本》等天文、数学知识产权奉送给西方了。


“秋,与利玛窦谈及格物及几何学事。利氏因述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之精,‘且陈翻译之难及向来中辍状’。公慨然曰:‘先正有言:一物不知,儒者之耻。今此一家已失传,为其学者皆暗中摸索耳。既遇此书,又遇子不骄不吝,欲相指授,岂可畏劳玩日,当吾世而失之。


呜呼,吾避难,难自长大;吾迎难,难自消微。必成之。’遂于每日下午三、四时谐利氏寓所,请‘口传,自以笔受焉。反覆展转,求合本书之意。以中夏之文,重复订政,凡三易稿’。至翌年‘春首,其最要者前六卷,获卒业矣’”。


从秋天到春首,经秋历冬,中间还“病卧床蓐者两月”,半年不到,居然复杂难解、图文并茂的六卷书就译完了,三易其稿。


徐光启在三四个月时间里,既在中秘书读书,有学业功课,要应皇帝招问,又要应付家事,早晚照顾父亲,还要与许多加入天主教的官员高谈阔论,探讨学问。


“此顷,所与质疑辨难者,有杨廷筠、李之藻、叶向高、冯应京、曹于汴等人,又相与从利玛窦游,‘时及于理数。其言道言理,既皆返本蹠实。……而象数之学,亦皆溯源承流,根附叶着。上穷九天,旁该万事’。所学因而日进。”


真是济济一堂,热闹非凡。不知道徐光启是翰林院中秘书读书?还是在利玛窦天主堂读书?


据故宫博物馆藏徐光启《复友人书简》墨迹,九月、十月,“病卧床蓐者两月”,深秋初冬的尚好时光流逝了。


“本年,为祭拜、研读和翻译等原因,徐光启与利玛窦接触十分频繁,常常滞留在宣武门教堂,乐而忘返。有一次在教堂,忽蒙廷召,竟然坚持做完全部礼仪,耽误了陛见,幸获万历皇帝的宽容。


柏应理《徐光启行略》称:‘其时,利子在都城,构堂行教。公虽备员讲幄,时或朝廷顾问,必且日与弥撒,未尝间缺。


一日,正行省察告解之功,适君命召。公循序从容,依规告解毕,入朝请罪。上曰,‘尔忠于天主,必忠于朕矣,有何罪焉?’”


万历皇帝也是糊涂,不忠于职,何以能忠于君?不忠于君,何以能忠于国?既在其位,而失其职,不忠不义也。


徐光启也是顽固,宁误君王之召,而不失天主教仪式,在其位而不忠其事,失职失义,其心向私向外已可知矣。



万历三十五年(1607),徐光启四十六岁。


这年春天,《几何原本》盗版了。“春,《几何原本》前六卷译毕付刻前,撰《刻几何原本序》及《几何原本杂议》。序文大意谓:‘三代而上为此业者盛,有元元本本师传曹习之学。……至于今而此道尽废’。几何学为‘度数之宗,所以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


利先生从少年时,论道之暇,留意艺学。且此业在彼中所谓师传曹习者,其师丁氏又绝代名家也,以故极精其说。而与不佞游久,讲谭余晷,时时及之。因请其象数诸书,更以华文。独谓此书未译,则他书俱不可得论,遂共翻其要约六卷。既卒业而复之,由显入微,从疑得信,盖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真可谓万象之形囿,百家之学海。


……私心自谓:不意古学废绝二千年后,顿获补缀唐虞三代之阙典遗义,其裨益当世定复不小。因偕二、三同志刻而传之’。


杂议系杂记有关学习此书之注意点。其中有云:‘下学工夫,有理有事。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几何之学缜密甚矣。率天下之人而归于实用者,是或其所由之道也’。‘当世……习者盖寡。


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即又以为习之晚也’。其推重此学盖如是。所云‘率天下之人而归于实用’,可反映其思想。”


为盗窃、卖国者戴了四百年的光环,也到了揭露其罪恶、丑陋的时候了。


徐光启原本《几何原本》只有六卷,因为六卷内容就是用于天文数学的,“卷一论三角形,卷二论线,卷三论圆,卷四论圆内外形,卷五、卷六俱论比例。其于三角、方圆、边线、面积、体积、比例变化相生之义,无不曲折尽显,纤微毕露。”六卷天文数学应用于历法推算,完全够用,十分圆满。


徐光启与利玛窦故意编造谎言,借以抬高西方的数学丰富,又可隐藏盗窃真相,还可以把故事编得有声有色,真是两位善于伪装的好演员。


其实有充分理由可以这么说,凡涉及利玛窦、徐光启、李之藻的天文、数学、测量、图说等书,都是徐光启从中秘书偷出的成套天文、数学古籍,以及明代以前天文培训教材,徐光启、利玛窦为掩盖罪证,故意以分散著作权的形式加以窃取中国知识产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4-29 13:51 , Processed in 0.0564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