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83|回复: 0

明魏文魁三度遭受不公正的抹黑

[复制链接]

1291

主题

1765

帖子

7692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2
发表于 2024-3-16 11: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史1.jpg

明魏文魁三度遭受不公正的抹黑

明代的中西历法之争中,魏文魁是一位绕不开的人物。就像清初中西历法之争,杨光先是一位绕不开的人物。中国每当国难当头之时,总有仁人志义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维护中国科技、文化。


杨光先以布衣之身,坚毅不屈,揭穿了汤若望破坏中国历法的阴谋,汤若望等人被康熙逮捕法办。


汤若望送给顺治的《西洋新历》,其实是明徐光启编的《崇祯历书》,汤若望以西教徒之身,明清两朝皆进入朝廷,可见其渗透之深。


明徐光启改历也不是一帆风顺,也像汤若望碰到杨光先一样,碰到魏文魁。


魏文魁精通历法,是西汉阆中落下闳一类爱好天文的隐士。落下闳在未出山之前,就在四川山中观测星象,研究天文。汉武帝雄才大略,新修历法,在司马迁与高官的推荐下,落下闳有幸一展所长,创制《太初历》。


魏文魁也不是一般的人物,自己就是一位博学秀才,家传就是研究星象历法的,魏文魁设计精巧的圭表测日,长期夜观星象,善于用算盘算数。通过推算古代日食时间,发现历法问题之所在。


拟奏考定历元疏稿.jpg

魏文魁拟奏考定《历元》疏稿

魏文魁在向崇祯皇帝进献的《历元》、《历测》两本书中,自我介绍说:“余家世星历,测候有年,兼习隶首(算盘发明者)算数。以法推得《历元》,诸应上逆(祖)冲之千百余载,券若合符。”


魏文魁说:刘宋祖冲之创造的历法,到现在没有弊端,堪称完美。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就是遵循祖冲之的历法,所以才能超诸历家之上。“刘宋祖冲之创法,到今无弊。胡元郭守敬规模冲之,遂出诸家之上。”


魏文魁说,自己就是根据祖冲之、郭守敬的历法,进行逆向上推至千百余年,都十分符合,没有差错。


这里其实已经说明了,祖冲之、郭守敬的历法计算都是正确,所以用不着改历,把计算方法都改过。主要是把年首的岁差调正就好了。


而太阳始点是冬至,确定好冬至点,随后历法自然就正了。


本来魏文魁如果遇到汉武帝,或者没碰到西教徒徐光启的打压,就可以为国家发挥才能,修编出完善的《崇祯历书》,在中国历法史上留下美名。


但是很可惜,徐光启铁了心要对中国历法进行篡改,打着“正义”、“改革”、“为国为民”的旗号,利用权力、歪理,就公开痛下杀手,打击魏文魁。


魏文魁一介布衣老人,首先遭到徐光启打击抹黑,后来受到《明史》抹黑,再在修《四库全书》时,遭到戴震抹黑,甚至把魏文魁的《历元》、《历测》都当成垃圾,剔出《四库全书》,而把徐光启、熊三拔的《简平仪说》当成宝贝,收入四库,大唱赞歌!


因此不得不让人怀疑戴震的学识与人品有问题。


而《明史》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笔糊涂账,康熙、雍正、乾隆当年组织人员修了三次,但也仍有许多错误,让人诟病不己。


甚至有人怀疑清朝是故意想把《明史》修坏,而不是修好。我想,这也不至于,毕竟康熙、雍正、乾隆勤政爱民,治国有方。作为一国之君,正视历史,不可能故意歪曲明朝。


可能性大的,还是《明史》编臣,自明至清,受天主教影响和控制的官员家族与东林党文人组织,就会故意把《明史》歪曲,以掩盖真相。


尤其是对《明史》中的《历志》部分,歪曲更甚。不但是对徐光启的美化,对魏文魁的丑化。比如对于《回回历法》、回回科的记载,都有错误。


现在网上一直在流传的《回回历》的错误观念,就出自《明史》,认为《回回历》是阿拉伯国家的历法,是从阿拉伯传进来的。


阿拉伯是一个游牧民族,游走不定,东拚西杀,即使定居下来,从事耕作,农业也不发达。


这种马背上的宗教民族,既无天文台,也不需要节气。既无需求,也无基础,怎么可能形成需要长期固定观察、积累的完善历法?


所以说《明史》编者故意这样歪曲历史,是有其背后原因的。“欲亡其国,先灭其史。”故意歪曲历法、科技史,就是要歪曲中国辉煌的科技文明史。


其实《回回历》就是中国的传统历书,只不过由元朝的“回回司天监”负责修编。


我们来看《明史·志·历七》记载:“《回回历法》,西域默狄纳国王马哈麻所作。其地北极高二十四度半,经度偏西一百零七度,约在云南之西八千余里。其历元用隋开皇己未,即其建国之年也。


洪武初,得其书于元都。十五年秋,太祖谓:‘西域推测天象最精,其五星纬度,又中国所无。’命翰林李翀、吴伯宗同回回大师马沙亦黑等译其书。”


“洪武初,得其书于元都。”是指朱元璋建立明朝,年号洪武之初,得到了元朝宫廷中所藏的《回回历书》。这很显然就是元朝回回司天监所修的历书,并不是从西域传来。


因为元朝用蒙文,不便阅读,所以洪武十五年(1382)秋,在朱元璋指示下编成《华夷译语》,进行蒙文书籍的汉译工作。


《明史》称,太祖说:“西域推测天象最精,其五星纬度,又中国所无。”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西域游牧民族,怎么可能“推测天象最精”,居然超过中国。而“五星纬度,又中国所无”,这也不真实,中国历法传承不绝,二十八宿经纬度,在汉唐以前早就有了,怎么会中国所无?


所以,这里可以说,这一位《明史》编者是不合格的。


下面再看记载:“其法不用闰月,以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岁。岁十二宫,宫有闰日,凡百二十八年而宫闰三十一日。以三百五十四日为一周,周一十十月有闰日。凡有闰闰凡百二十八年而而宫闰三十一日,以三百五十四日为一周,周十二月,月有闰日。凡三十年月闰十一日,历千九百四十一年,宫月日辰再会。此其立法之大概也。”


看了这一段文字,有一种《回回历》简陋不堪的味道,对于计年加闰都是毛估估、取概数,何来“推测天象最精”之趣?


元朝九十八年历史,元朝司天监老臣被朱元璋收编,加入明朝司天监团队,朱元璋了解元朝历法是怎么一回事,不会夸大其辞去称赞所谓的《回回历》。


元朝明明是用郭守敬的《授时历》,《授时历》才是“推测天象最精,其五星纬度”皆备的,何来“又中国所无”,要等明朱元璋来翻译《回回历》才能得到。而元朝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居然不知道,不采用?


如果不是郭守花敬“推测天象最精,(明)其五星纬度”,怎么能制定出精准的《授时历》来?


所以明朝也沿用《授时历》,只不过稍作改编,名为《大统历》。


《回回历》是回回司天监修编的历书,那么元朝为什么要设立回回司天监?为什么叫“回回司天监”?


这可以不妨再回顾一下中国国家天文台的历史:


在唐朝,对负责天文的部门换了六个名称。唐初,改太史监为太史局,后又改为秘书阁、浑天监察院、浑仪监。开元十四年(726),复称太史局,属秘书省。乾元元年(758),改称司天台。


五代与宋初称司天监,据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二》记载:“国朝置天文院于禁中,设漏刻、观天台、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元丰改制后,改太史局。


辽称司天监,金称司天台,隶秘书监。掌天文、历数、风云、气象,兼教授生员。辖天文、算历、三式(遁甲﹑太乙﹑六壬)、测验、漏刻诸科。



元《秘书监志》

元初因金制,立司天台,隶秘书监。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与回回司天台合并为一,并于次年招收生员入台学习。十五年(1278),别置太史院,与司天台并立。下设推算、测验、漏刻三局,观象颁置太史院。司天台仅教授生员,成为天文学校。至元十七年(1280),复设回回司天监。延佑元年(1314),司天台改名司天监。


明称司天监,后改钦天监,设天文科、漏刻科、回回科、历科四科。清承明制,称钦天监,仍设四科。


元朝重用蓝眼珠的“色目人”,民间通称为“回回”。对于归化的回回,进行按排工作,少数智力高的回回,经过司天台的天文培训,成立了由回回负责“回回司天台”,与司天台并立。


回回接受的是中国历法教育,编修的中国传统历书,怎么会是从阿拉伯传过来的呢?


修《明史》的没翻过《元史》?不了解司天监的延续历史吗?这应该是不可能的,清代修《明史》的号称饱学之士,元、明两代的历史,与清代相隔不远,他们会不知道?所以说是故意的。


所以,魏文魁很不幸,他的真才实学,被清代无良文人轻轻一描抹,就变成了不懂天文科学、阻止历法革新的保守势力代表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4-29 14:18 , Processed in 0.0520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