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兼爱上
纠正《墨子•兼爱上》的标点问题
《墨子•兼爱上》原文及标点: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所自起,则弗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根据文意,“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这里有一处标点有问题。
“焉”是古文语气辞,应在“焉”字之后点断,而不应在“焉”字之前点断。
所以这句话标点应为:“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如此则文气通、而文意足。接下句:“不知乱所自起,则弗能治。”就显得很自然了!
因此第一段论述应为:“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所自起,则弗能治。”
下一段也同样,应改为:“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因此,自然而然得出结论:“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因此,如果勉强要标点成:“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那么“焉”照正常的古文含意,“焉”作“怎么”、“如何”理解。那么如此一来,前后文意就矛盾了。变成了“必知乱之所自起,怎么能治之”。言下之意,就是不能治啊!
怎么办呢?所以为了避免文意矛盾,只好把“焉”解释为“乃、才”。
其实“焉”放在文前,作为提问。放在文后,作为语助。另作别解,实属勉强,反而导致文气不畅。
有人说墨子的话很拗口,其实墨子的话并不拗口,主要是民国以后的文人白话出身,不懂古文,读不通,标点错了,才觉得墨子的文章疙里疙瘩。其实是白话文运动的受害者,既害了自己,又害下一代。
因此,正确标点应该为: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所自起,则弗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