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15|回复: 1

明会稽吴融孝义钟应雷

[复制链接]

1542

主题

2043

帖子

910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103
发表于 2025-4-26 20: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吴融村貌

明会稽吴融孝义钟应雷

《会稽钟氏家谱》古有四传,即忠传、孝传、义传、烈传。忠传是出仕为国尽忠的,孝传是在家孝顺父母的,义传是奉献服务公益的,烈传是妇节舍生取义的。


而孝义之人,亦列于孝传中,以孝为本,于义兼顾。


自古以来,一直有“义利之辨”,利即自利,义即利人。自利利人,即为义利兼备。墨子所说的“兼爱”,即是自利而利人,自爱而爱人之意。与儒家并无二致,用辞不同而已。


如《墨子·兼爱上》中说:“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也,天下之所谓乱也。”


所以春秋战国之乱,极似现在的资本主义思想盛行,“子自爱,不爱父。”“弟自爱,不爱兄。”“臣自爱,不爱君。”“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也,天下之所谓乱也。”


这天下之所以乱,就是失去了道德、人伦与秩序,全部变成了趋利的动物世界,弱肉强食,争抢掠夺,尔虞我诈。“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变成了低级的野蛮社会。


由此可见,墨子找到的社会乱源,就是起于家庭之乱,国家之乱,家庭之乱,是因为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和,国家之乱,就是君臣不相信,臣子谋私利。现在抓出来的大老虎这么多,就是因为接受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自私自利观念,为官不是为国为民,而是只为自己。


国家之乱,源于家庭之乱,家庭之乱,源于家教之乱,源于自身不修之乱。


因此,如果追问墨子:如何才能不乱?如何才能兼爱?仍要从正心、修身、齐家开始。所以墨子之学,不离孔子之学。


钟氏家谱的《义传》中,记载了数位古代钟氏先人的事迹,其中有一位孝子钟应雷,获知府汤绍恩题赞,盛大中丞给匾旌奖,题曰:“儒崇孝义”。


十、孝义公像_压缩.jpg

孝义公钟应雷像

“儒崇孝义”,即儒家崇尚孝义。钟应雷身为儒生,考中秀才,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为子尽善养老母之孝,为父尽教育子女之义,而自己虽苦虽累,却无怨言,甘愿付出,在平常生活中完成了品德的成就。


钟应雷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精神矍铄,品貌端庄。面淡赭色,眉细发黑,上唇露二齿。”


汤绍恩题赞曰:“尽孝守义,公兼有之。仰事俯育,公独任之。不希荣利,不求人知。亦耕亦读,惟日孳孳。笃行笃学,为儒为师。”


家谱载《望海公传》,标点略译如下:


钟应雷,号望海,行乾十三。会稽县秀才,明吴融后岸二十一世祖。幼时父亡,事母至孝。及长,娶妻薛氏,生五子。三十岁时,妻病亡。母亲劝他续娶,钟应雷说:“今已有子五,且母亲年事已高,倘所续非贤淑,非但不能养儿女,而且会令母亲伤心。”遂终身不续娶。


钟应雷服侍母亲尽力,必尽其欢。教育子女十分勤勉,以正义方刚作为家训。母亲年老去世后,择地安葬在龙眉山,因长悲伤而消瘦。钟应雷设帐寄寓在龙山庵,早晚探墓,三年之中寒暑无间。虽因清贫只有箪食、豆羹,未尝不尽心意祭祀。享年七十有八岁。在明崇祯三年(1630),盛大中丞给匾旌奖,题曰“儒崇孝义”。


望海公.jpg

望海公

附,《望海公传》原文:


望海公


公讳应雷,行乾十三。幼失怙,事母至孝。比长,娶薛氏,生五子。年三十,丧偶。母劝之续,公曰:“今已有子五,而母年高。倘续非其人,非惟不能养,抑且伤亲心。”终不续娶。竭力奉母,必尽其欢。课子惟勤,义方是训。母终,卜葬于龙眉山,哀毁骨立。设账龙山庵,早夕谒墓,无间寒暑者三载。虽箪食豆羹,未尝不祭。享年七十有八。崇祯三年,盛大中丞给匾旌奖,曰“儒崇孝义”。吴融后岸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2

主题

2043

帖子

910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103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设帐”,还有设帐授徒之意,钟应雷是秀才,秀才的职业,常以教书为业。“设账龙山庵”,可能不单单只是寄住而已,古代庵堂的空间,也是家族、村民弟子读书的地方。


故汤绍恩在赞中说:“笃行笃学,为儒为师。”“为师”者,教书育人,为人师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33060402002006号

GMT+8, 2025-5-4 15:55 , Processed in 0.0614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