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638|回复: 1

庙下初造裕辉祠堂记

[复制链接]

1304

主题

1778

帖子

776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65
发表于 2021-1-30 22: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庙下初造裕辉祠堂记

师山_全景图1.jpg

庙下师山

“裕辉祠堂”,是钟氏下宅祠堂,故在庙下村北边,上宅在村南边。据钟氏家谱《和四公祠堂记》记载,祠堂始建于道光十二年(1832),三间两进,前后共计六间。是集下宅各房的人力物力,助资捐工,修造而成。


钟氏下宅枝叶繁茂,下分坳原、团拜派、下穴、托潭、伧塘、安房、相房、泠房、陈家岙、丰乐桥等派。


初造的祠堂,为什么称“和四公祠堂”?和四公是始祖承事公的十三世孙,是下宅团拜派的共祖。


而建造祠堂,是由二十六世孙钟企周、钟光曜(yào)二人倡议发起的。上追团拜派的始祖和四公,因此称“和四公祠堂”。


那么为什么称“团拜派”呢?有什么来由?总让人觉得好奇怪!


仔细查了和四公的墓葬,才让人明白过来。


据钟氏家谱记载:“和四,配宋氏,生三子。各葬师山‘金星钓角’。下宅团拜祖,连坟一丈二尺为界。”


钟氏宗谱 -- 下宅团拜派和四公 卷五_1(葬师山).jpg

和四,配宋氏,生三子。各葬师山金星钓角

和四公,娶妻宋氏,生三子,潼二、潼三、潼四。和四公和三子都葬师山“金星钓角”,而且互相连坟,以一丈二尺为界,形成一个四丈八尺方圆的大型坟团。可以共同一起祭拜,故称“团拜派”。


同样道理,上宅靠南边,把祖坟多葬在南面的牛头山。而下宅靠北,自然就把祖坟葬在北面附近的师山,名为“金星钓角”的吉地。


师山在庙山冈是北面,是一座双峰秀山,犹如一座屏风,为眠牛山中村居阻挡北风。


据“金星钓角”的名称推断,墓穴应在师山的西边,东属木,西属金,“金星”在西边。


为什么选在西边,而不选在东边?因为师山东边是小舜江,从南向北的江道,形成广阔的江滩地带,冬季呼啸而来东北风,会对墓穴造成损伤。


“事死如事生”,所以祖坟选在不受寒风侵袭的师山西侧,则比较安妥,心理得到安慰。


而且,也因为师山东北有缺口,所以钟氏先祖在师山和象山之间,修造了内外两条宽大的泥塍,并在泥塍上种树,形成高大的防护林,以阻挡北风的侵害,极大地改善庙下的村居环境。


而且,还因此在日本侵略绍兴时,因为泥塍、防护林的阻挡,日军没有发现庙下村,从五婆岭山道匆匆而过,从而逃过了一次劫难。


师山是一座秀丽的双峰山,钟氏始祖世荣公,在北宋从会稽学前斗鸡场迁到了太平乡舜帝庙下,居住在眠牛山中,东有庙山冈,西在五婆岭,北有师山,南有小舜江,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


师山的成名,则因为朱熹受上珍公的邀请,来庙下清泰僧舍讲学,上珍公率子孙环侍听讲,事之如师。


清泰寺座落在师山前面,寺后的双峰山犹如屏风,成为清泰寺挡风的靠山。


朱熹先生走后,钟氏后人每当进入讲堂,面对寺后的山峰,犹如面对朱熹先师,因此命名此山为“师山”。


师山从此成为庙下钟氏崇尚文化的象征,钟氏后裔因此称之为“师山钟氏”,表示重视文化作为钟氏的传统。


虽然现在“师山庙下”与川下合并,仍然可以称为“师山庙川”。


为什么?因为川下也有“耕读传家”重视文化的传统,而且川下还出过全国有名的博士潘渊,人称“博士老爷”,也是川下人心中的一座“师山”。


师山是一种象征,表示文化就一座精神高山,让后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说了这么多,扯得有点远了,再回过头来说怎样建造祠堂,摘录全文如下:

  
钟氏宗谱 -- 和四公祠堂记 卷二_88.jpg

和四公祠堂记

余溯和四公,乃始祖承事公十三世孙,即吾下宅团拜之共祖也。向者本欲建祠,以序昭穆。无如派下茔资微薄,有志未遂。


今蒙神祖眷佑,公之孙子,其丽不亿。幸堂弟企周、光曜二人,素有大志,起而言曰:“方今户丁蕃衍,大事可举。况欲群昭群穆之,咸在而不失其伦者,必以立祠为要。”


爰是会集房长,议将各房助茔,每户捐工。又劝乐善之人,更助材木,以成胜举,幸皆乐从。即于道光十二年(1832)闰九月廿一日,建造宗祠,前后共计六间。


虽非刻桷丹楹,画其采而壮其观。亦足春秋窀穸(zhūnxī,墓穴),临在上而质在旁。要之宗祠克成,皆由派下协力同心。而作法于良,悉吾堂弟企周、光曜之策也。更十五年(1835),堂弟光曜,独建左首厨房两间,门灶尽备。


余今志之于谱,非为伐善于后世。实欲后世明创祠之由,毋以祠为忽焉耳。



道光十五年 岁在乙未十一月谷旦


二十六世孙贵星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4

主题

1778

帖子

776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65
 楼主| 发表于 2021-1-31 06: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陆游经常到庙下(舜山)访道,他对庙下的山水很熟悉,所以在陆游参与编撰的《嘉泰会稽志》记载,记载了不少关于庙下的山水风物。庙下是离县东南八十里的地方。


庙下属会稽太平乡,太平山在离庙下二里处。“太平山,在县东南七十八里。”


离庙下五里处有一座“大白山”,庙下则有一座“小白山”,看了宛如白云秀丽的师山,才明白“小白山”取名的来由。


“大白山,在县东南七十五里。小白山,在县东南八十里。”




象一朵小白云的师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5-19 06:49 , Processed in 0.0538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