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485|回复: 1

海带之父曾呈奎,耕海泽农开拓者

[复制链接]

1304

主题

1778

帖子

776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65
发表于 2021-7-4 10: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带之父曾呈奎,耕海泽农开拓者


沥海渔村

1958年下半年,沥海北门渔业队由邵才德任场长,前往宁波鄞县象山港发展海带养殖场,海域面积达1014亩。


从此开启了上虞沥海“耕海”(海上种植)的新时代。


而人民最不能忘记的,则是开创耕海泽农的“海带之父”曾呈奎。


海带8.jpg

海 带

人们所熟知海带和紫菜,现在是味美价廉的海菜。


海带.webp.jpg

但中国原本并不出产海带,主要靠从日本等国进口,而且价格很高。


这是因为海带是一种喜欢低温的孢子植物,中国海区由于夏天水温高,又加上北方海区是少氮的瘦水区,海带自然无法生存。而紫菜则为野生,而且十分稀少。


“我要为人们的饭桌上添几道菜。”这是“海带之父”曾呈奎常说的话。海带和紫菜,就是他奉献给人们的两道美味海菜。


曾呈奎2.webp.jpg

1980年,曾呈奎在西沙群岛考察

1909年6月18日,曾呈奎降生在厦门的一个华侨世家。中学毕业,他目睹农民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惨况,同情怜悯之心油然而生。


当他看到当地人采集野生的紫菜、萝带和礁膜等海藻充饥时,顿时萌发了“海洋农业”愿望:海藻可以吃,为什么不能种?既然可以在陆地上种庄稼,为什么不能“耕海”种海藻!


曾呈奎要为人民在海上种“粮食”,取号“泽农”,以明心志。


尽管喜欢音乐,1929年,曾呈奎考入厦门大学植物系。从厦门大学毕业后,曾呈奎留校工作。


为摸清中国海洋的藻类,他只身对全国海藻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在荒无人烟的海滩,从神秘莫测的海底,采集了数千海藻标本,这些标本成为中国最早的海藻资料。


1934年,曾呈奎于岭南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硕士学位。


1942年,于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1946年,37岁的曾呈奎,担任美国斯格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成为美国海藻工业和食品利用方面的领军人物。


曾呈奎出众才华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华盛顿大学的赞赏和挽留。


他回答说:“我的海洋事业在中国。”毅然回国任山东大学教授。


青岛解放前夕,曾呈奎是国民党政府准备争取带到台湾的科学家之一,他断然拒绝国民党政府争取他到台湾去的意图。


远在福建厦门的元配夫人和三个子女已经去了台湾,日夜盼望着他去台湾与全家团聚。


何去何从?曾呈奎面临艰难的选择。为了新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他毅然留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曾呈奎培养了一批藻类分类学家,有计划地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底栖海藻作了全面调查,开展了中国海藻资源和分类区系的研究。


这些全面的基础工作,使曾呈奎对中国海洋的藻类了如指掌,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威的藻类分类学家之一。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呈奎就成功解决了海带人工栽培的原理和施肥增产、南移养殖等技术。


曾呈奎对中国藻类分布、形态生活史研究很深,他细心地观察海带在初夏的变化情况,发现海带初夏也放孢子。


思路一下子打开了,能不能用夏苗代替秋苗?这个新思路将人工养殖海带引向了成功之路。


曾呈奎与他的助手利用日光灯和冰箱进行海带夏苗试验,曾呈奎又提出陶罐渗漏施肥,对海带生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切梢增产法、合理密植法、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的诞生,使原本只能在冷温带海域生长的海带,在我国北方温带海域、南方暖温带和亚热带海域都能大规模人工养殖。


到1985年,我国年产海带干品25万吨,占全世界年产量的80%,成为世界上头号海带养殖生产大国。


紫菜.webp.jpg

紫 菜

从前,紫菜冬长夏亡的生活史和孢子来源一直是个谜,所以无法人工采苗和养殖,全凭经验和运气从海里捞取野生紫菜养殖,产量甚微。


如果掌握了孢子的来源,便可像农民在土地上种庄稼一样,在海里种紫菜。曾呈奎与助手进行研究,于1954年,得出壳斑藻晚秋生成的孢子,萌发为幼体后,长成叶状体紫菜,这是紫菜生活史的结论。


他们进而又在实验室内,证实了秋季海面上出现的大量孢子,正是养殖紫菜需用的壳孢子,从而结束了养殖紫菜靠大自然恩赐“种子”的历史,开始了科学种植紫菜的新纪元。


“壳孢子”一词,就是由曾呈奎定名,得到了国际藻类学界的普遍承认,并一直沿用下来。


上世纪50年代,曾呈奎开展了琼胶、褐藻胶的提取加工研究,并于1956年在青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产车间,从而开创了我国海藻化工工业。


海藻可净化动物排泄物和人工投放饲料残留物污染的海水,栽培海藻就是人类保护海洋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但是过去、现在,在未来仍是具有经济、生态双重效益的阳光产业。


在科研岗位上奉献了76年的曾呈奎,一生获得诸多荣誉,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我国海洋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我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和我国海藻化学工业开拓者之一。


曾呈奎一生获奖无数,他最后获得的一项荣誉,是“全国爱心捐助奖”。多年来,他从自己的工资、稿费和奖金中拿出近30万元,捐助学业有成的贫困生和困难群众。


曾呈奎晚年.webp.jpg

晚年曾呈奎

与慷慨济世相反,曾呈奎这位大科学家,在很多方面节俭的让人吃惊!


他起草信函和稿件,基本都是用裁开的旧信封或来信的空白处、背面书写,而不是用新稿纸。


每次国内外寄来书籍、资料,都是把捆绑用的绳子妥善收集起来,以备后用。


曾呈奎的秘书周显铜说:“他办公室里有一条用了多年的毛巾,我给他换新的,让他把破旧毛巾拿回家当抹布,他却拿回家让老伴给缝补一下继续当毛巾用。”


曾呈奎在96岁辞世,立下三条遗嘱:“身体有用器官捐献;骨灰撒入大海;所有的书籍和资料全部捐给海洋所。”


曾呈奎.webp.jpg

曾呈奎

慈祥、大度的曾呈奎,胸怀象天空、大海一样,乘愿而来,坦然而去。


(说明:内容根据网络资料整理成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4

主题

1778

帖子

776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65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10: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细微处成就大功德的“海带之父”,开辟“海洋农场”,大面积种植海洋“粮食”,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多地少、粮食紧张的局面,创造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中国藻类养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仍是未来的朝阳产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5-19 19:01 , Processed in 0.0578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