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385|回复: 2

王吉祥:西华顾氏

[复制链接]

1292

主题

1766

帖子

769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7
发表于 2022-3-17 06: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华顾氏  

王吉祥



从宣统辛亥年(1911年)修编的《上虞西华顾氏宗谱》可知,宋哲宗(1085—1086)时,始祖顾迁(六府君)由嵊县顾港徙虞之西华,赘倪氏,遂家焉,卜葬姜山。二世祖墓在三朋桥。两处墓地现属崧厦时华村三朋桥自然村范围。历经宋、元、明、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西华顾氏已繁衍至第37世,定居西华已有935年。


第3世孙长添二,育有4子,次添六移居仙居。从第5世起,族里分为长、次、三、四4个支派。长支分为后宅、思湖(现属崧厦联塘村)两房;次支分为长房、次房,长房迁江苏常熟,次房迁会稽(哨金)称山;三支分为中宅、前宅;四支分大、小两房,长房迁(绍兴孙端)樊浦,后称寺东正平,为正平之祖,小房为东宅(今崧厦三朋桥自然村)之祖。后宅、中宅、前宅皆在西华村。


源长分流,树大分枝,后宅又分楠七房、楠八房、楠九房和轲房4个房头,其中有部分裔孙迁赵村、余姚临山……中宅人丁兴旺,先分为大房、二房、三房、四房。随后大房下面分为道房、庶房、灿房、豻房、日房、重房……二房下面分为訚房、鲁房、金房、行房、孟房,恽房、齐房、伦房、悌法房、星房……三房下面分为忠一房、忠二房、忠三房、忠四房、忠五房、忠六房、康房……而原本属于中宅门下的贯房、球房、联房、蕃房等房头,有的房头下面衍生出新的房头,有的房头已绝户。


到清末民初,西华村被称为虞北一带最大的村落。为保一方平安,在近似方形的村庄外围,掘了一条环村的河,泰安桥(俗称豆腐桥)、太平桥、西安桥、武宁桥(俗称牌轩桥)4座桥梁成为村民进出的通道。后来又在环村河上建了西成桥(俗称新桥)、后木桥。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由16世孙顾奇勋、顾渊如等人建造的宗祠,位于村庄东边,东直河西岸,泰安桥西南30多米处。宗祠东南有一棵大樟树,树冠蔽天遮日,曾是西华村的地标。


据宗谱记载,从第3世开始,族里开枝散叶,小十一公次子顾周卿(是仙居人)移居仙居县。第5世孙千十三公移居思湖,其子顾时由思湖迁嵩城(称北宅),为崧厦顾家弄顾氏之祖,第9世孙顾正道由思湖迁小越福山桥,第10世孙德四迁河西(今属崧厦潘韩村),后有裔孙由思湖迁杭城竹竿巷等地。后宅裔孙有迁赵村、黄家堰、凌湖、蔡林等地的,其中第13世孙顾憧迁七都纂峰(今属沥海华东村)。中宅大房裔孙有迁施家堰、小越大山下、章镇、余姚泗门等地的。中宅二房裔孙有迁邻村蒲家、南汇(今属沥海三汇片)等地的。中宅三房裔孙有迁蔡林、沥海花宫、百官悬沙(四甲)等地的。中宅四房裔孙有迁雁埠陆家(今崧厦陆家村)、陈宅虎岙等地的,其中第21世孙顾在田迁六都喻江(今属崧厦新光村),中宅康房第23世孙顾楚瑞迁崧厦严巷头。前宅裔孙有迁南湖港后(今属百官街道南三村,即原南湖一村、二村、三村)、五车堰、温泾、后桑、埩头、梁湖洪山湖、余姚上塘、郎霞等地的,其中第13世孙顾筌迁村西水阁,第18世孙顾文炳迁六都槎浦(今属崧厦章黎村),第21世孙顾文通迁寺前(崧厦寺前村),顾天乔迁八都郑家埭(今属沥海二渡村)。东宅裔孙有迁杭州小营巷、绍城长桥、崧厦后唐嘉桥、梁湖古里巷等地的,其中第20世孙顾文英迁水沟头(今属崧厦金中村)。第23世以后裔孙,由西华迁五甲沙地、前江、蒿坝、下官、五夫、谢家塘、崧厦大江、东华、章家、前郭渎、五叉港、塘湾、牛墩杜家、后阮、东关等地。世事多变,时至今日,顾氏后裔或民或官,移居异县他乡者遍及全国21个省市。


为梳理脉络,族里曾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正统三年(1438年),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隆庆二年(1568年),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天启四年(1624年),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嘉庆十八年(1813年),宣统三年(1911年)9修宗谱。还有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两次编修都未成谱。2009年10月,成立以西华顾国涛、南湖顾叶明为发起人的10修宗谱理事会,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尚未圆谱。


西华人杰地灵,出身科第,射策虎榜,贤能义士,仗义疏财,代不乏人。历史上,族里出过7名举人、22名贡生、廪生及廪膳生,116名庠生(秀才)。按当时规定,应文科者不得复试武科,应武科者不得复试文科。族里出过一名武状元、一名武进士、5名武举人、18名武庠生(武秀才)。其中中宅四房沄二公名下,出了一名武状元、一名武进士、一名武举人。第16世孙中宅四房宜五公,讳文纲,善作诗赋,文武兼备,明万历庚子由武庠生中武举人,登辛丑科(1601年)武进士。初任沥海所镇抚,调任北京把总,升任怀来守备,提任北京巡马都司(四品),为国捐驱,与子承元(武举人)一道殉难于(河北)遵化。第17世孙中宅四房宜一公子顾景元(顾文纲侄子),虽家业艰苦,仍致力于诗书、古文,终夜不寐,以雄武著称,由武庠生中万历壬子科武举人,登癸丑科(1613年)状元,初任湖广都司佥书,转升淮安游击,既补陕西掌印都司,兼理民事,绰有政声,调升北京倒马关参将,提升京城神机营副将,致仕。时值以魏忠贤为核心的宦官集团专权,朝廷重臣杨左诸贤皆罹难,公养晦杜门(闭门谢客)。


西华顾氏外迁裔孙中,出过9名进士:分别是第3世孙顾周卿,字成子,中宋嘉定癸未(1223年)进士,迁仙居。第15世孙顾玉柱中明嘉靖壬辰科(1532年)进士,迁常熟。第17世孙顾仪中明崇祯辛未科(1631年)进士,移居思湖再迁嵩城。第19世孙顾豹文中清顺治乙未科(1655年)进士,移居思湖再迁杭城竹竿巷。第21世孙顾芝一中康熙已丑科(1709年)进士,移居思湖再迁杭城竹竿巷。第21世孙顾震中乾隆辛巳(1761年)恩科进士,由西华迁杭城。第22世孙顾镇中乾隆甲戌科(1754年)进士,由西华迁常熟。第24世孙顾英中嘉庆辛酉(1801年)恩科进士,由西华迁杭城小营巷。第25世孙顾家相中光绪丙子(1876年)恩科进士,由东宅(崧厦三朋桥)迁绍城长桥。外迁裔孙中出过19名举人和2名武举人。


自1085年顾氏定居西华以来,到1911年第9次圆谱时,任职知县以上官职的裔孙有45人,其中西华族里15人,外迁裔孙30人。


几经磨难,几度兴衰,宗谱记录了先贤昔日的风采。第7世孙顾鼎,仕帅府干办公事官,时有当地强盗王头陀剽掠乡里,族人深受其害。顾鼎与侄子一道召集乡村义勇,将其擒灭。西华频临曹娥江,附近江塘屡为风涛击溃,农作物常遭灾害,人们苦不堪言。顾鼎发动大家修筑堤塘,当地民众受益匪浅。


第10世孙顾珪,禀性刚毅,见义勇为。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农民领袖方国珍所部打到了上虞地界,远近乡里被兵燹所毁。为护村保家,兵荒马乱之中,各地民团联手奋力抗击。次年十一月六日,顾珪率乡村义勇与方国珍部下激战于曹娥江畔,因寡不敌众殉难,时年42岁,被喻为义士。


第13世孙顾兰,字廷芳,任广东翁源县主簿,在任期间,颇有政绩。韶州志云:兰,上虞人,廉能惠爱,凡额外之财悉数归库。任内,修筑城池、仓库、学舍等,资金不够,想尽办法筹措,绝无私心。后为知县黄铭诬陷丢官,归里时,囊无锱铢,盘费由知府姚鹏资助。入翁源县名宦祠。



第16世孙顾奇勋,号虎臣,初任北直饶阳县典史,胸襟磊落,广交朋友。清顺治戊子(1648年)三月,山寇宣岳等率数千匪徒,由曹娥江劫舟而下,烧杀抢掠,西华一带深受其害。公团结邻村壮丁持矛奋战,历时一个月。同年五月,又击败从沥海逆流而上的三股匪徒。已丑(1649年)六月,为对抗清军南进,浙东义师竞起,结寨四明山。监国遣使拜官,以公(顾奇勋)由大总戎,进爵义安伯,至明朝灭亡,见大势已去,隐居山林。清廷为招抚前朝旧臣,敕封丹山伯,赐敕印、裘帽、钱币等礼,并准予入旗籍,授临山卫都司,公皆不受。


第18世孙顾旦,字君辉,慷慨好义,初任重庆府永川县丞。明崇祯甲申(1644年),明将张献忠叛乱起事,攻陷府城,进犯成都,所到之处,朝廷命官皆被残杀,永川知县亦被俘。顾旦随带县衙官印,且战且退,暂避锋矛。随后他召集乡勇义士进行反击,攻打县城,救出知县,擒斩贼将何湛元等人。可谓文官而武略,义声远播,以忠勇嘉授铜粱县知县。其时铜梁县城已陷落,顾旦号召并督率乡兵猛攻,经过一场激战,收复了县城。没过多久,张部再次来犯,因敌众势强,战守数月,粮尽援绝,城陷敌手,顾旦与门子(内室)一道被俘。面对逼降,正气凛然,挺然就戮。后援兵赶到,救出门子。顾旦英勇就义,事迹感人,重庆知府谢翰臣撰文:“公生而慷慨激烈,有请缨纳刃之风,死而唾骂自如,有取义成仁之志,一腔忠魂,不容泯灭,合谊请恤,以光臣节”。时值更朝换代之际,兵荒马乱,国无宁土,尸横遍野,寸步难行。为使魂归故里,长子永思不惧艰难,开棺焚尸,脱衣包骨,不乘舟跨马,在千枪万戟之中,冒着腥风血雨,负骨徒步回乡。有阻暂止,可行即走,跋涉七千余里路,历尽千辛万苦,历时3年将父遗骸归葬桑梓。父为国尽忠,子坚心仁孝,可谓忠臣、忠孝于一门。乾隆丙申(1776年),赐谥节愍,崇祀忠义祠。


顾氏裔孙刻苦励志,博览经史,学富五车,蜚声庠序,开学授徒,乐善好施,载入宗谱者不胜枚举。如第16世中宅大房孙顾充,号迥澜,仕致工部都司郎中,毕生钻研,富于著述,有历朝捷录集,用成语引书至285种。第19世中宅二房孙顾芳宗,号可亭,博览经世之书,工书法。任河南开封府项城县知县期间,开渠,修学,建阁,课士,多有建树。升云南云龙州知州后,建学,修祠,正祀典,功垂久远,授奉直大夫,转任刑部贵州司员外郎,升任户部贵州司郎中,奉钦差督理宝泉局(钱币铸造局),致仕。


西华顾氏人才济济,笃学好古、有志著述、歌诗书画、兼善山水……顾琳、顾充、顾世文、顾虞龙、顾楠、顾玘、顾噪、顾龙、顾培源等人各有造诣,已载入民国《松夏志》。


耕读传家,仁慈为怀,蔚然成风。凡族内、村里遇亲邻急难,即刻伸出援手,孤寡残疾无依者,则为之月给量米,死丧暴露者,则为之施棺椁掩埋,每见族人断炊,则举钱米以赠;筑塘抢险,疏通江流,辟地千余亩,建东西霪洞,众志成城;赈灾筹粮,周急济贫,公事义举,慷慨乐输。如第23世孙顾球一,名恩龄,捐田50亩增置赵村、章家两处义渡船只,以利过往行人。第25世孙顾宏,字宏高,随父赴扬州学业,后由学徒升为经理。外出期间,听到有丧服少妇哀哭于路边井旁,询其原因,方知夫亡无以殓埋,并有两岁幼子。公取出随身携带的20两银子以赠,并嘱少妇善养孩子,支撑门户。萍水相逢,慷慨解囊,少妇抱儿跪谢。凡此种种不一 一而述。状元故里文脉深厚,忠孝义烈,文武殊勋,书香之家,仁心为本,行善积德,皆为后人追思称颂。


于2021年11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2

主题

1766

帖子

769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7
 楼主| 发表于 2022-3-17 06: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三汇伟明村顾百炎讲述:“顾氏从肖金沽渚迁来,从太爷爷算起,至今已有八代。”据《西华顾氏宗谱》记载:次支分为长房、次房,长房迁江苏常熟,次房迁会稽(哨金)称山。顾氏次支的次房,应即是顾百炎的肖金顾氏始迁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2

主题

1766

帖子

769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697
 楼主| 发表于 2022-4-13 12: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时指出王师傅文中的两处错误:一、说西华始祖顾迁“赘倪氏”,是不正确的,应该是“娶倪氏”。“赘”是做上门女婿,“娶”是新娘子讨进来,两者性质、家庭地位不一样。


据《上虞西华顾氏宗谱》记载:“始祖,六府君,讳迁。按旧谱,先世本吴人,由雍公之胄,徙嵊县之顾港。宋哲宗(1086—1100)时,授徒来上虞西华里,遂家焉。本都倪氏,生一子。”


二、说“东宅裔孙有迁杭州小营巷、绍城长桥、崧厦后唐嘉桥、梁湖古里巷等地的。”说后唐嘉桥顾氏是东宅裔孙,依据何在?


据《上虞西华顾氏宗谱》卷三十《备录唐家桥派》记载:  “按此派系殿生来报,自云由西华徙出。第如槐公之祖父昆弟,皆未能详,并不知分房世次,无从接续。故备录于此,待查,九修识。”


谱中明确指出,不但顾如槐的祖、父、兄、弟都不知道,分自哪一房?属那一世次?都不知道。没有办法在哪一支接续,只好作为备录,待查。


而且备录中说,顾如槐是“由西华徙出”,又未说从三朋桥(东宅)迁出来的,怎么就成了“东宅后裔”了?显然是未仔细阅谱的缘故,或者是对原文理解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5-1 06:00 , Processed in 0.0585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