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391|回复: 0

许正绶序《桂林朱氏族谱》

[复制链接]

1293

主题

1767

帖子

770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04
发表于 2022-3-28 17: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桂堂集封面.jpg

《重桂堂集笺注》

许正绶序《桂林朱氏族谱》

《重桂堂集》是许正绶的传世之作,据裔孙许宝文介绍:


“高祖正绶公,原名正阳,字少白,号齑(jī )生。上虞小越人,生于清乾隆六十年,即公元一七九五年;殁于清咸丰十一年,即公元一八六一年。清道光己丑(1829)科会试中式进士,殿试二甲第二十三名。


据传,道光帝因其名与正阳门相冲,故赐改名为正绶。本选补县令,自请改就教职,授湖州府学教授(地方教育部门长官),历任严州(今桐庐)府学教授,再任湖州府学教授。一生之精力皆在振兴二地之学风,教授二地之子弟。曾主讲湖州经正书院、严州万松书院。并仿杭州诂经书院重建爱山书院。


正绶公生年,正是大清朝由盛转衰之时际,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国家陷入深重灾难之中,故集中亦多忧虑家国之作品,沉郁愤激,形成其风格多变,诗集便益趋于瑰丽混瀁。按照正绶公自谓,府学教授乃一微官,没有地位,没有影响。但其学问渊博,诗笔雅驯。其诗文在所谓大家面前,可说是毫无逊色。”


据《湖州府志》第六十二卷《名宦录》介绍:“许正绶,字齑生,上虞人。道光九年进士,以知县选用,请改学职,授湖州府学教授。丁艰起服,复选湖州府教授。正绶性情刚介,仪状方严。尝捐设义学,倡修大成殿明伦堂。当事檄令监造安定书院,凌忠介祠,洁己奉公,一尘不染,在当时教职中称铮铮也。辑有《国朝校官诗录》(十八卷),著有《重桂堂集》若干卷(十一卷)


许正绶生于乾隆末年,朱亦栋生于乾隆初年,两人年龄相差约一甲子。朱亦栋是上虞经师,许正绶因为编辑《国朝两浙校官诗录》,曾到崧厦拜访朱亦栋老前辈,收集诗稿。受到朱亦栋的款待,因此认识了朱亦栋的孙子朱仰蟾,遂有后来在余姚杨家做会计的朱仰蟾,请小越许正绶为《桂林朱氏族谱》写序的故事。


朱亦栋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中举之后,屡次进京会试不第,遂断了仕途之念,就任平阳(在温州)教谕,教授半载之后,即乞病归家。闭户著书,至老不倦。著有《十三经札记》二十二卷、《群书札记》十六卷及《松云楼遗稿》传世。


《上虞桂林朱氏族谱》,由朱青岩创修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五易寒暑而成。后来一直没续修,在家著书的朱亦栋曾想修编族谱,但因为时间间隔远、分布广,续修难度大,未能修成。


等到朱亦栋的孙子朱仰蟾想修,康熙之后是乾隆、嘉庆、道光,中间隔了一百四十年,三世不修已难接续,何况隔了五世,“其间兴废浮沉事,又不知凡几”,难度可想而知。


又因朱亦栋不事生产,家无遗产,孙子朱仰蟾虽然读书,但“名不博一衿,家不箸半亩”,既没有考取功名,也没半亩土地,只好外出为人做会计师,赚一些微薄之资。硬是利用做会计的空余,尽力考订续修。再从微薄的薪资中,省出钱来印谱。


许正绶看到朱仰蟾拿着抄谱上门来请写序,大为感动!称赞朱仰蟾说:“非特朱氏之贤子孙也,抑亦当世之奇杰士欤!”


据许正绶的谱序来看,朱仰蟾修谱约在道光十九年(1838),这时候的蔡林朱氏,早已似天女散花,八方落地,外地的不算,单就崧厦附近周边,就有嵩城、西朱沥、喻江、张湖、唐嘉桥、里严巷、下湖头、港口、纂风、林中堰、埩头等地。


古代修家谱都是一个家族团队,分工合作,单靠朱仰蟾一己之力,既要调查走访,又要伏案编修,还是忙里偷闲,是不太可能把崧厦各村的朱氏都走访个遍。


又从许正绶的序文来看,“予及见碧山先生,又素识仰蟾于余姚杨氏”,这个时期朱仰蟾一直在余姚杨氏做会计师,很难抽出更多时间到崧厦各村落走访。


因此,可以想象,由于朱仰蟾的财力、精力限制,他所编辑的《桂林朱氏族谱》,大概是以自己家庭一支的为主小型的“族谱”,不像康熙年间编的大型。


因为朱仰蟾靠省吃俭用的一点钱印家谱,可以知道印刷不多,流传不广,后来失传了也很正常!


最后要说的是,崧厦各村从蔡林迁出来的朱氏,寻根问祖,都号称“桂林朱氏”,但各个朱氏家族所住的地落又分散四方。所以一定以为“桂林朱氏”都是住在蔡林的,那就让人觉得有胶柱鼓瑟之感了!


通过对许正绶谱序的叙述,大致可以推算出朱亦栋的生卒年份,朱亦栋约生于1735年,卒于1818年。


附谱序原文:




页面提取自-清·许正绶.重桂堂集笺注.王义胜笺注.学林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_1.jpg

桂林朱氏族谱序

许正绶


往予之司铎严庠也,郡人士每持宗谱乞序,询之,则曰吾族例三十年一修也。他询之,则亦曰吾族例三十年一修也。以瘠土之民,而于谱事,独贤且勤若此,窃嘉美之,谓可以风世。

今读朱君仰蟾手辑《桂林朱氏族谱》,益叹天下事不系乎强有力与否,而惟在有志者之竟成也。朱氏得姓,始沛国分支,于蔡林各序中言之颇详,可无赘述。


惟青岩公修谱之举,创始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五易寒暑而成,距今已百四十年(1838)。以严州三十年一修之例计之,又将五次修矣。彼五修而此一修,其势可危,而其功乃甚钜。


虽然仰蟾不自为功也。君大父碧山先生,为吾邑经师,尝有志纂修,未卒业而归道山,仰蟾亦承先志已耳,何敢言功。


不知碧山先生去世,阅今又二十余年,其间兴废浮沉事,又不知凡几。仰蟾以先人之志为志,即以先人之事为事,且以合族纷纷难掇拾之事为事,以百四十年遥遥欲散佚之事为事,而事卒底于成。事成而先人之志亦成,此有难概望之强有力者。


而况仰蟾名不博一衿,家不箸半亩,为人司会计之余晷,而矢考订之功。为人司会计之薄资,而供剞劂之费,非特朱氏之贤子孙也,抑亦当世之奇杰士欤!


予及见碧山先生,又素识仰蟾于余姚杨氏。于斯谱之成,不可不表其苦心,因累述梗概,以质朱氏诸君子,并以告世之有谱而久阙修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5-3 03:39 , Processed in 0.05888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