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天地 传承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南怀瑾 上虞
查看: 322|回复: 0

“合浦还珠”话孟尝

[复制链接]

1298

主题

1772

帖子

7731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31
发表于 2022-8-16 15: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孟尝1.jpg

孟尝像

“合浦还珠”话孟尝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这是唐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对汉代合浦太守孟尝的由衷钦佩和代鸣不平。孟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循吏”(孟尝列入《后汉书》的《循吏传》)。所谓“循吏”,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早有说明:“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由此看来,循吏不仅奉公守法,清廉自砺,而且从不伐功矜能,只是默默无闻地为老百姓办实事。这样的地方官在封建社会里是很少见的,当然会受到老百姓的爱戴和景仰。


孟尝字伯周,我国东汉时人。他出生在上虞丰惠镇东郊一个临河的小村里,地以人传,这个村子后来就叫“孟宅头”(光绪《上虞县志》卷十八《舆地志·村》)。他的生卒年代史无记载,虽然不可确知,但根据东汉桓帝时杨乔《上荐孟尝书》来推断,他的中、晚年当在公元147-167年汉桓帝在位之时。又根据邑人王充《论衡》中提及孟尝祖父孟章殉难之事,王充似乎比孟章年长一辈。旧时贫苦之家一代相隔25岁,据此推算,孟尝比王充约小75岁,出生当在公元102年前后;享年70岁,卒年当在公元171年前后。


孟尝有个不同凡响的家庭。他的曾祖叫孟英,任会稽郡掾史。当时有个叫王凭的小民被太守所错杀,经人进京呼冤,皇帝下诏追究责任,他替太守承担罪责,下狱不食而死,以“义”著称。祖父孟章为郡功曹,讨贼兵败阵亡。其父孟某也任郡吏,以身殉职。故史传说他“其先三世为郡吏,并伏节死难。”他出生在这样一个崇尚操守、砥砺名节的郡吏世家,必然会继承家业和家风,走上“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的人生道路。(引文见《后汉书·循吏传》)


孟尝一生为后人称道的有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替乡里一位被小姑诬告而屈死的寡妇申冤,由此名声大振,为乡里所重。既而察孝廉,举茂才,被朝廷任命为徐(今江苏泗洪县)令。

第二件大事是他被调升合浦太守,除弊兴利,重振珠业,赢得“合浦还珠”的千古美誉。


合浦郡东汉时隶属交州。辖境相当于今天广西容县、横县以南,广东新兴、开平西南的广大地区。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合浦与交趾(今越南)接壤,当时被认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蛮荒”之域。古代到这些南方边远地区任地方官的,多为宦海贬谪之士,如韩愈之任潮州,苏轼之任惠州、儋州、李光之任琼州等等,一般春风得意之辈是不会去的。但是也有例外,就是有人竭力引荐,为完成朝廷某项要务去任职的。


孟尝的调升合浦太守,除了政声卓著、州郡长官“表其能”之外,恐怕还得力于乡先辈綦毋俊的引荐和鼓励。綦毋俊,东汉上虞人。“少涉儒学,治左氏春秋”。他在东汉安帝元初三年(公元116年),随御史任連督兵镇压合浦人民的反抗斗争,后因功不断升迁,“拜左校令,出为交州刺史”(见晋代虞预《会稽典录》)。合浦为交州的辖区,綦毋俊对下属合浦郡守的贪婪腐败必然知情,为了整饬吏治,引荐乡里晚辈孟尝去任职,也是情理中事。


孟尝功成身退,称病告归,吏民攀车挽留,他只好夜乘民船悄悄地离去。回到故乡上虞,他因名气太大了,不便在丰惠老家居住,就隐居于县西南六十里的一个小村里。其地与会稽(今绍兴)、剡县(今嵊州)接界。他亲自耕作,过着平民生活。不久,“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这个村后名叫“孟村”,俗呼“孟家岗”。(见明万历《上虞县志》)孟尝到了晚年,他又迁回丰惠祖宅,年七十卒于家,安葬在车郎山(塔山)附近。


孟尝生前受知于会稽人杨乔。


孟尝退隐山林、躬耕垄亩之事为杨乔所悉,杨乔既为孟尝不为世用而感到委屈,更为朝廷失察弃贤才而觉得可惜。杨乔字会达,“容仪伟丽”,为人耿介刚正。汉桓帝时官拜尚书。桓帝先后受制于太后梁氏、外戚梁冀和宦官单超,是东汉末年的一个昏庸之君。他对杨乔虽“爱其才貌,欲妻以公主,”十分信任但杨乔7次上书举荐孟尝,却石沉大海,置之不理。杨乔一气之下,最后竟以“死”来诤谏,今录《上荐孟尝书》于下:


“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区区破心,徒然而已。尝安仁宏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珠,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实羽翮之美用,非徒腹背之毛也。而沉沦草莽,好爵莫及。廊庙之宝,弃于沟渠。且年岁有讫,桑榆行尽,而忠贞之节,永谢圣时。臣诚伤心,私用流涕。夫物以远至而珍,士以稀见为贵。槃木朽株,为万乘用者,左右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众之所贵。臣以斗筲之姿,趋走日月之侧,思立微节,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亡身进贤。”


孟尝固然是一位旷代循吏,而杨乔亦不失为一位为国举贤、胆敢“逆麟”的稀世“荩臣”。杨乔自己比喻为春秋时向秦穆公举荐百里奚为相、而甘于撞车求死以明心迹的秦大夫禽息,他真的也说到做到。由于他多次向汉桓帝上书言事而不被采纳,又加他不愿娶公主为妻,不久,“遂不食而死”。


乡人为纪念孟尝,先后在孟宅所在地和离孟宅西南里许的旷野(今朱村附近)建孟公祠。前者为三间平房,中塑孟公坐像。祠右有“孟宅桥”(俗呼“孟闸桥”。见光绪《上虞县志》卷二四《桥渡》)。宋代诗人华镇过孟宅桥有诗云: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
清风不共门墙改,长与寒泉起浪花。

清代道光、咸丰时撰写《上虞县志备稿》的学者王振纲家住梁湖,一天偶过孟宅,对这位乡贤的高风亮节钦佩不已,当年曾留下五律一首:


偶过孟尝宅,断碑今已芜。
青天怨妇雨,碧水旧官珠。
当道曾推荐,耕田亦大夫。
高风余古庙,瞻拜一嗟吁!

后者在今朱村西首,为五开间较大的庙宇。祠有匾额曰“感雨还珠”,故俗称“还珠庙”。初建于元代至正(1341-1370)年间。后为清道光十一年(1831)重建,又经清同治八年(1869)复修,后于1966年“文革”初期被毁。清代重修时由里人钱世叙撰记勒石。记曰:


“……呜呼贤矣!公于吾虞为乡贤,于合浦为名宦。合浦其有祠与否不可得而知,而在虞则固济南之祠伏生,北海之祠郑康成也。


然则公之照后世而垂无穷者何如?而生公之乡,瞻拜公之祠下感动奋发又当何如也……”


钱世叙把乡贤孟尝比之于著名经学家西汉的伏生和东汉的郑玄,就其对后人的影响而言,并不为过。


乡贤孟尝离我们已一千八百余年,他的生平业绩,虽挂一漏万,不能详考,但其流风遗韵,沾溉乡里,将历万世而不竭!


——转自陈绵武著《虞史漫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文明天地 浙ICP备 18047255号 浙公网安备 33060402000462号

GMT+8, 2024-5-9 02:01 , Processed in 0.06522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